//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宽运法师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一) 前言 广东人常说:「一生都是命,半点不由人」,又有云:「落地喊三声,好丑命生成」。这些话是正确的吗? 不错,对一般凡夫来说,是正确的。佛家说因果通三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作是因,受是果,受就是「命」。 现代很多人不明因果,认为人死后即灰飞湮灭,更不信有地狱轮回苦报,于是胡作非为,杀、盗、淫、妄恣起,造作种种恶业。殊不知因果循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也。 因果不会因为你不相信就没有,请大家仔细想想,世间上只有成佛机会平等外,其它是没有平等的,例如有人生下来就地位尊崇,财雄势大,受人敬仰;但亦有人出生便贫穷下贱,甚而盲聋哑跛,受人欺凌。这是甚么原因呢?这就是因果关系了。 释迦牟尼佛是具有大智慧觉悟的人,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看清楚我们这个世间的事物的由来,于是舍弃尊贵的太子身份,放弃奢华的享受,过着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赤贫讨饭的生活;带着五位学生,创立佛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以言教身教拯救苦难众生,出离苦海。 拯救的方法,不是要我们膜拜他就得救,而是见像生心,学佛言行,信愿行证,逃出生死轮回,了脱生死。佛教是着重内求的,改变命运一定要靠自己;佛陀只是把宇宙万物的一切真相说给我们知道,指引一条康庄大道给我们走,但走不走这光明大道你自己抉择,佛也不能勉强,因为无缘难度。佛教是真正的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如果认为佛教是迷信,乃是绝对的错误。 佛法着重如是因,如是果,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过去种了恶因,当然要承受恶果报,但法不孤起,仗境而生,没有恶缘的牵引,恶果可以永远被埋藏。勤修十善,广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忏悔业障,老实念佛,彼消此长,可以令善果起现行,把恶果伏住,能做到身、口、意清净无染,更可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这样就能改变果报,亦即改变命运。 希望借着了凡先生改变定数的真实故事,启发大家的智慧,将我们的人生推上真善美的境界。 袁了凡先生略传 我国明朝的时候,有袁了凡先生,原名黄字坤仪,江南人士,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年青时入赘浙江省嘉善县姓单的人家。因此,在嘉善县得到公费,成为县里的工读生,喜欢读书,古今典籍,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不认真研究,尤其精通星象、法律、水利、理数、堪舆等等。曾考上举人、进士,做过河北省宝坻县的县长、家境虽不富有,对做善事却不遗余力,是一个十足的大善人、但年轻时被玄学孔先生推算一生无子,寿年五十三终,没有科第(以前的科第制度最高是进士),他命中只能中秀才)。官职只是四川一个县的知县。袁公因受命数的束缚,不能自主而束手无策,遂不思进取,澹然度日。后遇云谷禅师的点化,改变一生的命运,由无子而得两好子,由五十三寿转为寿七十四岁,由无科第乃到考取进士,官位由县长追赠到尚宝司少卿。了凡先生的一生证明只要止恶行善,自然有造命的改运的力量。  了凡四训之一 立命之学 袁公未得功名时,母亲要其放弃仕途,从事医术,理由是学医可养活自己及救济别人,并可完成父亲志愿。为顺母意遂转而从医。一天,袁公在慈云寺遇一道人,姓孔,云南人,熟习《邵子皇极数正传》。孔道人欲传此术予袁公。袁公大喜,接归其舍,袁夫人欲试其是否灵验,要求讲述往事,果然数十年前家事巨细,完全应验。再预言袁公其后考试次第,三处名数皆合于第二年赴考中。后再卜终生祸福,某年当甚么职,受多少俸禄,结果是历历不爽。因为预知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且无子,对人生受命数拘缚,感到很无奈,以后便不求上进,不说话,不起一念静坐度日。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君子知命,小人却拚命追求。这点足显袁公老实之处。 一天,袁公往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三画夜。禅师观其定功,三昼夜未起一念,惊为异人,细问之下,始晓知是受困于命数,知道妄想无益,故心如止水,澄寂无念。禅师哈哈笑道:「估道你是圣贤豪杰,原来也是凡夫一个。平常人很难没有胡思乱想,很难没有意识心,既有就难免受阴阳气数所束缚,既被束缚,又怎能说无数呢?但只有普通人才被束缚,却束缚不了一个极善的人,因为极善的人做了大善事,此大善事可以令苦变成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而极恶的人,数也拘不住他,因为极恶的人,就算命中注定享福,但因为做了大恶事,大恶事的力量可以令福变成祸,富贵长寿变成贫贱短命。你二十年来的命被孔先生算定,又不能够将数转动一分一毫,一个人被数拘定,就是凡夫了。」 袁公问:「然则数可逃乎?」 云谷禅师答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作恶自然折福,修善自然得福。诗书所称,的为明训。佛经有云:『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说谎是释迦的大戒,佛菩萨又岂会说谎骗人?」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之(二) 袁公再问:「孟子说过,求起来能够得到,就必需是自己所做到的事,道德仁义能够力行自求,功名富贵须要他人给予,如何可以求得到?」 禅师答曰:「孟子没有说错,是你错解了。六祖慧能禅师曾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道德仁义,自然就能够得他人尊敬,而得到身外的功名富贵。若人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则就算用尽心机,也是落空的。孔公算你命中功名如何?是否应有子嗣?你又认为他说的对不对?」 袁公想了很久才说:「官场中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相貌轻薄,又未能积德以造福,加以不耐烦重,度量狭窄,纵情任性,轻言妄谈,自尊自大,这些都是无福之相,怎么当得了官。俗语说:『地秽多生物,水清常无鱼。』我好洁成癖,形同孤寡之相,是无子之一因;脾气暴躁,缺乏养育万物之和气,是无子二因;仁爱是化育之本,刻薄是不育之因,我一向洁身自爱,不能舍己为人,同情别人,是无子的三因;其它还有多说话耗气,好酒捐精,好夜长坐不知养护元气等,都是无子之因。」 禅师答曰:「照你这样说,世间不应得到的事还多得很呢,岂只功名与儿子,世界上的人,是享千金财富,抑或是应该饿死,是取决于各人心性所造成,上天只不过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已,并未加丝毫力量,就像人体轻重,是决定在本身份量,而非磅秤彼此的厚薄。传宗接代的事亦一样,凭各人积善的厚薄,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功德者,有十世子孙保之,那些无子孙者,必是毫无功德之人。孔先生推算你做不到大官,没有儿子,这是你前世所作的业,这是可以改造的,只要你以后扩充德行,广积阴德,多作善事,则所造的福,自然可以得到好的报应。」 得到禅师的开示,袁公深彻省悟,深信云谷大师的话,将从前所作的过失,在佛前表白忏悔,作疏文表示要改过自新,祈求得功名,并发愿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养育之恩。禅师并出示功过格,教他将自己每天所作之善事及恶事记录在上面,计算自己所作善恶之多寡,恶事并要清楚列明是大恶还是小恶,并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经过这次之后,袁公以后做事就很小心,就算一个人在暗室里面,亦恐怕会得罪天地鬼神,时常警惕自己,遇有毁骂的人,都不与计较。 到了第二年参加考试,孔先生算定得第三名,却考取了第一名,孔先生的预言开始失灵了。到了秋期举人考试,更出乎意料的考中。 行善以后,命运开始被扭转了,但是做得很勉强,自感有时见善而行,但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但酒后放逸,这种种都是以过折功,所以三千件善事经历十一年才能完成。 三千善事愿满后,袁公因感命里无子,再许三千善事,以祈得子。果然第二年,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就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天启」。渐渐,夫妇所行善事日多,恶事日少。此消彼长,每起心念,全是善念。才四年时间,三千善事已经圆满。 命里没有儿子,他求得了儿子。命里没有功名,于是再发愿做一万件善事,祈求得中进士愿。袁公准备一空册子,名曰《治心篇》,记录每天所做善恶事,袁夫人因不识字,每行一事,就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日历之上,善事红色,恶事黑色。袁公夜则效宋朝御史赵阅道,将日间所为,在晚上焚香告天帝,不敢告者,则不敢为。只三年时间,果然中了进士。朝廷分派他去当宝坻县的县长。宝坻县是在北京的东南方,在北京城附近,北京是当时的首都,现在属于河北省。他命里算的,是到四川一个县做县长,并没有说在京城附近当职。命里没有的,他又得到了。  不是说孔先生推算不准,的确是了凡先生自己改变了命运──变量。 了凡先生任宝坻县县长后,因为一念善心,实行每亩田由二分三厘七毫减为一分四厘六毫。所许的一万善事,就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满了。这件事是一神人梦中告诉他的。因为行善,袁公不但求甚么得甚么,就连寿命都延长了。命里讲他只有五十三岁命,五十三岁已经过去,并没有甚么灾难,不刻意求寿,寿命却自动延长,他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六十九岁了。这一切都是由行善换来的。 甚么是善?心地清净是第一善。由此可知,心地纯善、纯净,非常重要。甚么是清净心呢?就是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为利益大众。如何使心地恢复清净呢?那就是改过。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三)  《了凡四训》之二 改过之法 所谓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要发勇心,第三心是改过的亲因缘。了凡先生说第一改过之法是发耻心,所谓知耻近乎勇。孟子云:「耻之于人大矣。」圣人不贵不犯错,贵知错能改。人孰无过,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改过。过而不悔,自欺欺人,是不知羞耻为何物,与禽兽无异,最终必身败名裂。 改过第二法是发畏心。古人慎独,处暗室不欺,畏于天地鬼神,在监察吾人之举念行为,所谓人可欺而天不可欺也。(佛经云:「人生有二天人相随,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此二天人是善恶二部童子之徒,在每月的六日,同生女在我们的右肩上记录我们所作的恶,同名男在我们的左肩上记录我们的善,所以佛劝喻大家在六斋日持斋戒,若能常想念有此二天人在我们的左右,而能生无愧,则必上品上生。」即是说人即使生活在隐蔽的暗室里,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天地鬼神也知道得很清楚,「同生、同名」天人都会把一切善恶记录下来。善就积福,恶就招祸了。) 第三改过法是发勇心。勇于承认错误,决心忏悔。忏是除掉,悔是悔改。要发奋图强,不犹疑,不退缩,当机立断。碰到小过,像竹刺伤肉一样,要赶快拔除。犯了大过,要如独蛇咬指一样,赶快把手指切断,否则毒素蔓延全身,无可救药。此风起雷动改过迁善之景,必可成功。 唐朝有张善和,是个屠夫,杀业很重。有一次,梦中见到很多牛头人找他偿命,幸好他有善根,得遇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牛头人不见了,最后十念往生。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念忏愧忏悔心,能灭滔天罪恶。 改过有从事上改,有从理上改,有从心上改,功夫不同,成效亦不一样。如前日杀生,今应戒不杀;前日恶语骂人,今戒不怒。这就是改过。但这种改过是从事上改,强制于外,很难持久。应该从理上改,就是要明白,物皆恋命,为甚么我们要弱肉强食呢?反思彼受烹宰的痛苦,于心何安?能作如是想,以后虽不能断肉,亦每月持素六天或十天,此为理上改过之法。又如前日詈骂别人,今日戒怒,就要改掉爆躁脾气,应从心上改。别人有过失,我自己也有过失,我不能原谅别人,别人能原谅我吗?想到这个地方,就不会有责备人的心了。生活不能如意,是自己德行未修,涵养不够,必须再反省。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应该互相体谅迁就。发怒解决不了事情,有害无益。别人无端毁谤,不必辩论解释,止谤的最好方法是保持沉默。仰面唾天,反自受害,举火烧空,必将自息。 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二十岁开始就觉悟,知道自己的错处很多,发愿改过自身。他每天检点自己,行年五十,犹知四十九年之非。有这样的恒心、毅力,证实他的忍辱、精进功夫足为后人仿效,所以流芳古今。孔夫子的学生曾子及颜回均每天反省,是故能转凡成圣。 袁了凡先生很了不起,经云谷禅师的追问,知道自己的弊病,马上反省觉悟,改正过来,发愿忏悔,这样才能把业障除掉,这就叫做「开悟」,也是他改变命运的原因。 《了凡四训》之三 积善之方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孔子的外公,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之前,不打听孔家是否富有,只欢喜孔家代代积德,世世修善,后代子孙一定兴旺昌盛。所以决定将女儿许配给孔家。  在这一节里,了凡先生举了十个善人做善事的真实故事。 (一)福建公卿杨荣,其祖上世以摆渡为生,每当暴雨成灾,冲毁民居时,总有人、畜、货物顺流而下,别的船只总是争相捞取货物,只有杨荣先祖以救人为要,货物一概不取,乡里人都笑他愚笨。到了杨荣父亲出生时,杨家便渐渐富裕。有一天,一位道人到杨家说:「你祖先有阴德,子孙必当享受荣华富贵,某地龙穴可筑祖坟。」杨公依言而,获得今人所说的「白兔坟」。后来生了杨荣,年幼就登科,位至三公,并得皇上加封曾祖父、祖父官号,至今子孙还是荣华不衰,尽多贤达之士。  佛教改变命运法 ─── 了凡四训的启示(四) (二)鄞县人杨自惩,起初当县吏,心地忠厚,为人公正。有一次县长处罚一犯人,打得血流满面还不罢休,他就跪地为犯人求情,请县长息怒宽恕。县长说:「此人犯法违反常理,怎能叫人不怒?」他叩头说:「为政失道,百姓涣散已久,他们不懂得法律常情,只要能问出案情就好了,这种事破了案也能高兴,怎么可以发怒呢?」县长听了觉得有道理,因此便作罢。自惩虽家境贫穷,却廉洁自持,从不受别人财物。碰到犯人缺粮时,也都尽力救济,即使自己捱饿也在所不惜,至诚持善从不间断。后来生有二子,长子名守陈,次子名守趾,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做到刑部侍郎,次孙也做到四川廉宪,都是出名的官职,其后裔也都兴旺不衰,官运亨通。 (三)明朝英宗时期,福建倡乱,百姓从贼者很多,朝廷派布政司谢都事,搜索东路贼党,谢恐滥杀无辜,因此先设法取得贼党名册,凡没有参加匪党组织的人,即暗中给予白布小旗,教他们在官兵进城时,插旗于门首,并警戒士兵不得滥杀无辜,因此救了万人的性命。后来谢之子孙有中状元、当宰相、中探花等……满门得享富贵。 (四)又厦门有林姓人士,母亲乐善好施,常作馒头供应穷人,凡索取者都照数施舍。有一道人,每次索取六、七个,三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母亲也照给无误,而从未表现过不高兴的样子。道人知其诚心救人,就对他说:「我吃你的馒头三年,无以为报,特地前来告诉你,屋后有一好地可建造祖坟,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目。」后来林夫人依言筑祖坟于该处,初代即有九人登科,世代从此不断出贵,福建至今还有「无林不开榜」的譬喻。 (五)冯琢庵太史之父,冬天清晨到学堂时,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倒在地中快要冻僵,立刻脱下自己的皮袍给他穿上,并扶其回家救治。当晚就在梦中得到神灵的指点说:「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吾派宋朝名将作你的儿子。」而后生下了琢庵,就取字为琦,以作纪念。 (六)台州应尚书,壮年时住山中读书,夜间常听到有鬼怪作祟叫闹,但他都不害怕。有一天,他听到鬼在谈话说:「某妇人因其夫外出,很久未见归来,他翁姑以为儿子死了,逼其改嫁,明天晚上会来此自缢,我从此有人代替,可以转世投生了。」应尚书听到了此语,即刻买掉了田地,得银四两,并假造了一封其夫的书信,一并寄到了她家。她母亲发现了笔迹不同,有点怀疑,但继之一想:「书信就算假,银子总没有平白送人的道理吧?我想孩子一定平安无事才对。」因此也就不再逼媳妇改嫁,不久她的夫婿真的回来团圆。应尚书后来有听到鬼说:「本来有人来代替,却被那位秀才破坏了。」另鬼说:「那你就找他算账啊!」鬼说:「不行,天帝以此人心地善良,早已命他为将来的阴间尚书,吾怎么能害得了他。」 应公从此更加努力,日日行善,积德甚多,碰到了饥荒时,必捐献粮食救灾。遇到了旁人有急难,都尽力给予协助。碰到了不如意事,也只逆来顺受,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至今其子孙为官享福者,比比皆是。 (七)常熟县人徐凤竹,其父颇为富有,凡是碰到了饥荒,总是捐献粮食以赈灾救贫。有一次就听到了鬼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连续几天唱个不停。此年徐凤竹果然中了举人,他父亲因此也就更努力积德行善,从不弛怠,举凡修桥铺路,照顾过路的旅客僧人,凡有益大众之事,无不尽心尽力去做。后来又听鬼神唱歌说:「千不骗,万不骗,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后来徐凤竹果然做到了两浙巡抚。 (八)嘉兴屠康僖,初为刑部主事,常往狱中探查案情,遇有无辜枉狱之人,即签报案情给主审官,待开庭时,主审官依此案情审问,无辜之犯人都表心服,因而无罪释放者有十几人。一时百姓都说尚书廉明公正,而屠公却从不居功。屠公又再上书陈情曰:「辖治之下,四海之广,百姓众多,必有许多寃狱之民,应该每五年派一减刑官,详加调查以平寃狱。」皇上准其所奏,屠公也被派为减刑官之一员。有一天晚上,屠公梦见了神灵指点说:「你命中本应无子,今减刑之事,正合天心,天帝特赐你三子,并都享高官厚禄。」过了不久,夫人就怀孕,后来接续生了三个儿子,名叫应埙、应坤、应埈,都当了大官。  (九)嘉兴人包凭,父亲池阳太守,生有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一个,入赘平湖袁氏为婿,虽然博学多才,却屡次考试都不上榜。有一天到太湖附近游览,行至一村中,见一寺院破漏,观音佛像被雨尘淋湿沾污,即取出身上所有的十两银子,给住持作为修筑庙宇之用,僧人说:「工事太大,所费必巨,恐怕难以完成你交待的心愿。」于是他就再取出随身行旅,贵重值钱的衣物,全部交予僧人,虽经随行仆人再三劝阻,他还是诚心乐意的捐出,并说:「只要佛像不被损坏,我没有衣物使用又有啥关系!」僧人说:「施舍钱财、衣物并非难事,但你虔诚心意确实难得。」寺院修好之后,有一天他又来游此寺,夜宿寺中,即梦见护法神前来道谢说:「你子当享世代福禄。」后来他的儿子汴与孙子柽芳,都真的做了大官。 (十)嘉善人支立的父亲,当刑房吏的时候,有无辜之重犯为了求生,对妻子说:「支先生待人很好,也很同情我的遭遇,愿意代我洗雪寃情,我们已没有甚么可以报答,明天你请他到乡下,详述案情过节,并亲身奉侍他,他若肯接纳,则我就可能平反获释。」他的妻子流着眼泪答应了。隔天,支先生到他家里,她即亲切招呼,并转告丈夫愿献妻作婢之意。支先生断然拒绝,只答应她转呈案情,尽力而为。后来案情大白,犯者无罪获释。夫妇双双登门答谢说:「先生大德,世所罕见,吾有小女,就送来当丫头,帮忙料理家务,此礼可通,还请笑纳。」支先生只好按规矩笑纳。后来他的儿子支立,廿歳就登科,官至翰林,孙支高以及子孙世代也都官运亨运。 以上各段所述,虽然情节及做法不同,但都是一心向善的实例。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否则以为做了善事,而其实是做了恶业,枉费苦心。 何谓真善?何谓假善?有关这点,中峰和尚解释得很清楚。中峰和尚是元朝人,佛教的《三时系念》是他编辑的。当时有些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请示佛教因果报应理论:「为什么有很多人善,但子孙不兴;有人恶,而家门隆盛呢?如此,果报与事实不符了,佛说的是无稽之谈了。和尚答道:「你们是肉眼凡夫,迷惑颠倒,看到的不一定准确,往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不辨是非善恶,反而怨天尤人。」和尚于是叫他们自己说出善恶的标准。其中一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另一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和尚答:「未必然也。」大家觉得奇怪,就请老和尚讲解如何辨别善恶。和尚答道:「凡事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打人、骂人都是善。如果有益于己,就是敬人、礼人都是恶。」意即是说,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讨好、巴结人,都是恶;发于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谋而为之善,是假善。范仲淹一家积善,做到宰相;五个儿子有两个做宰相,一个做过御史大夫;自己死的时候买不起棺材,原因是他把钱养活了好几百个家庭,这是真善,德积得很厚,所以子孙都很好,他的家族八百年不衰。 何谓端正之善及歪曲之善?「端」是端庄正直,「曲」是委曲婉转。凡夫与圣贤用人的标准不一样;世人喜欢录用唯命是从,恭敬顺从的好好先生(人是好人),但圣贤用人却喜用敢作敢为,豪爽狂狷的人。因为老好人办事墨守成规,软弱没有个性,不能办事;狂狷之人勇于进取,不拘小节。老好人虽然获得大家说他好,但是都是随波逐流,缺乏志气、勇气、道义,没有道德精神,是偷道的贼,不是端正的善。狂狷之人可能倔强、傲慢,有时候会无礼,但这样的人能干、能办事,没有私心。天地鬼神与圣人的用心、见解是一样的,凡是怀济世利人之心,则是端正的善;稍有媚世愤事之心,则是虚伪歪曲的善。 何谓阴善、阳善?凡是做善事要人知道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所知的是阴德。不让人知道则善果永远积在那里,现不求现报,叫做积善。别人知道了,善就积不住,随修随报,到后来一点善果都没有了。阳善是已经享受世人之称许,得到了名;名亦福报之一,已取得了回报,善就此报掉了。但得到了名也不一定是好事,会招来造物者及世人妒忌。如果名过其实,则灾祸会随之而来。相反,无为而为的默默去做好事,却招来横逆非议、诬蔑讥毁,则子孙会突然发达。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阴德之可贵。 何谓是、非?既然行善,为何会有是非之分?举例说,春秋时代,鲁国有法律规定,凡被邻国捉去作劳役的人,如果有人肯拿钱把他赎回来,让他恢复自由,政府会依例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夫子有学生子贡,把佣人赎回来,但政府的奖励他不接受。孔夫子知道这件事后,就责备子贡不对。本来子贡这样做法,在凡夫看来是很清高伟大的,但是圣人的是非观念与凡人是不同的,所以有凡圣之分。圣人办事是顾及整个社会,改变风俗是希望建立良好的道德标准,教导老百姓,不是为个人而建立的。当时鲁国贫穷的人很多,富有的人少,如果受奖赏被认为不廉洁的话,那以后就没有人肯去赎人了。个人重获自由的话就相应减少了,政府这个好制度也被破坏了。单就个人而言,子贡的做法是难能可贵,但对整体社会来说是祸害。这是似善而实非善,「是」就变作「非」了。另举一例,孔夫子的学生子路,看到一个人掉在水里,快要淹死了,他就下去把人救上来。这人送子路一头牛答谢救命之恩,子路接受了。孔夫子知道这件事后,大表赞扬说:「此后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的人了。」为什么?勇于救人急难,会得感谢的回报,大家就乐意做这事情了。这是鼓励大家积极救助灾难的模范。所以夫子赞赏子路受牛,责备子贡不受金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五) 何谓正善、偏善?以善心而行恶事,是正中偏。以恶心而行善事者,是偏中正。举例说,宰相吕文懿年老退休,返家乡安度晚年,老人德高望重,当然受到邻里乡党尊崇爱戴。有一个乡人,喝醉了酒,满腹牢骚,指着吕公大骂一顿;如此不敬行为,应送官究治。但吕公当过宰相,度量大,知道他因为酒醉迷性,所以没有生气,更嘱咐佣人不要跟他计较。过了一年,听说这个人犯了重罪,被判了死刑。吕公很后悔的说,假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官府责治,把他关在牢里几天,小惩大戒,他可能不致于犯上今天的死罪。所以吕公这点善,不是正善,是偏善,这便是善心而行恶事了。再举例说恶心而行善事者,某年饥荒,穷民光天化日强抢别人的米粮。有某家大富翁到县政府处告状,县府不理,因为怕群众暴乱,不敢执法阻挠。政府越是不敢管,穷民越是猖獗。富翁眼看形势不对,于是执行私刑,把抢劫的人抓来,私自用刑惩罚,动乱始平定下来。本来滥用私刑是不对的,但如果不这样做,会有更多人贪而走险,社会动乱更无法控制,情形就更不堪设想。以恶心、恶行做了对社会利益的事,就是偏中正善了。 何谓半善、满善?《易经》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于说贮物于容器内,勤而积之则容易满,如果懒惰不积,则不满。做善事也是这个道理,正心诚意去做一件事,把功德回向大众,是满善。贡高我慢,有所求才去做的善事是半善。佛门有一则公案,从前有一位女子,常到寺院里拜佛,欲布施,但乏财,唯将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住持很是感动,亲自为她忏罪消灾。 后来这位女子做了皇帝的妃子,带了很多黄金到寺院来做佛事,但住持只叫徒儿给她祈福回向。女子很不满意的问原因,住持答道:「你以前虽然布施两文钱,但是用心真诚、恳切,非老僧为你亲忏,不足以报你的德。你现在虽然布施很多,但施心不切,以前那种虔诚的心,被富贵荣华淹没了,退转了,我派徒弟替你忏悔就够了。」以真诚清净心布施两文钱是满善,用浮夸骄慢心布施黄金万镒只是半善。 再说一桩有关「八仙」的公案给大家知道。唐朝时候,道教的钟离要教吕洞宾点铁成金术。吕仙问:「铁变成之金,以后会否变回原形?」钟离答道:「五百年后会变回铁。」吕仙答道:「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这种术我不学了。」道教只积三千件功行,才有资格修学仙道。吕仙不想伤害大众利益的一念善心,三千功行已圆满无缺了。总观以上两桩公案,大家就清楚明了用心是何等重要。 何谓大善、小善?福善有大有小。古人卫仲达,在政府机构里任教职。一天,被小鬼抓去阴间做审判,阎罗王拿出他的档案,记录恶的几十本,善的就只有一本。阎王拿善恶秤一秤,结果恶虽多而不重,善虽小而大,大善就抵盈庭小恶,证明他到底都是一个善人。卫仲达疑惑地问阎王:「我年未四十,且一生无大过失,何竟有这么多恶业记录?」阎王告诉他:「一念不正就是恶,不是说做了恶事才叫恶。」原来念头一起,鬼神就给你记一笔。前面说过,有二天人叫同名及同生,追随我们的左右,监察记录我们的善恶,阎王的记录大概是二天人给他的。《地藏经》云:「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多是从起念而来,妄念是罪恶的根源。所以诸位千万要小心,不要以为起念无罪。再说仲达的大善事,缘于朝廷欲大兴土木,修三山石桥。仲达对这劳民伤财却不必要之事,甚为反对,于是他就立刻上疏规劝。虽然皇帝没有理会,但这一善念动机是真心为国为民的,所以得的功德亦相当大。设使出发点为自家利益,则善虽多而善力小。大、小善分别就在这里。 何谓难、易?善事也分难行、易行两种。孔夫子的学生樊迟问夫子,怎么叫做仁?夫子说首先要从难的地方下功夫。比喻说有钱人家做善事,当然比穷人来得容易,但容易为而不为者多,难行而行的最是可贵。如要衡量功德,当然是难行而行的功德大,难能自然可贵。但也要看当时发心的动机是否纯正,如江西有舒翁,他是一位穷老师,以前有句俗语,不穷不教学。读书人如求不到功名,生活就没有保障,又不懂其它技能,只能到私塾当老师,老师的俸银也是很微薄。舒翁竟能舍弃从微薄俸银得来的两年积蓄去帮助别人偿还官银。肯舍行善,天降之福亦厚。反之,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富者,不一定乐意积善。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要知道财富属五家所有,不能常保的。人的运五年一转,福报享尽后,灾祸来临,追悔莫及。宜及早修善,转变命数。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六) (接6月15日文) 说过善的性质,再说善的种类约为十种。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舜帝年青的时候,在山东看渔人捕鱼,看到鱼藏丰富的静水深潭,都被年青力壮者争相占取,而老弱渔人,反而被排斥于急流浅滩之处,睹此情景,舜深感伤心。于是他也亲身下水捕鱼,凡是碰到了别人过来抢捕,他就故意让人,而不抱怨,逢到有人把鱼让给他捕捉,就当面称赞并道谢。如此相处了一段时间,也就形成了礼让的风气。试想,以舜之才智,那有不能用语言教人的道理?而他却不用言教,宁取身教,以潜移默化去转移人心风气,真是用心良苦。因此说:「为人应尽量不拿自己的长处去彰显别人的弱点,不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心去显示别人的恶意,千万不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捉弄别人,折腾别人。应该尽量谦虚处世,见人有过,尽量宽恕,见人小善,也要表扬,则可对恶人形成一种沉默的抗议,也不会撕破恶人的面子,使恶人不敢放纵,才有改过的机会。 (二)爱敬存心 何谓爱敬存心?就一般人的行为来看,君子与小人实在有点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个人的存心正邪,则善恶就像黑白一样的明白。因此说:「君子所以异于小人,仅在一念之差而已。」孟子也提到:「人所异于禽兽几稀?」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拙贤愚之分,但万品同体都是同胞,应该互相敬重,敬爱众人也等于敬爱圣贤,能了解众人的立场,即合圣贤之道,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人若能敬业乐群,安份守己,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爱敬存心。 (三)成人之美 何谓成人之美?即常说的成全别人的好事。比如,美玉有时混杂在石堆里,被扔来扔去,如同破砖烂瓦,不以为宝。一旦被惜玉之人雕琢就成了价值连城的宝器。所以,看到有人做了善事,或者有人的愿心可嘉,都应当设法帮助他,成全他。有时可以鼓励他,援助他,甚至可以清洗他的不白之寃等等。这就叫成人之美。一般来说,社会上持善的人较少,迷糊之人较多,而人又有坦护自己,排挤异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处于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釜沈舟的勇气决心,否则也很难立足。加以有意行善之贤达人士,言行都与世俗不同,心直口快,不善心机,不善于粉饰自己以博取虚荣,因此见识不高的俗人,就常给他们不公道的指责,而达不到为善的目的。这就需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做些成人之美的事情。 (四)劝人为善 何谓劝人为善?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纷扰动荡,为名为利而使人沉沦堕落,因此与人相处,须时时提醒告诫他人,以解开迷惑。韩愈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为人若能临机应变,因材施教,做到不失人,不失言,则能解人烦恼,醒人恶梦,是最好也最实惠的事。 (五)救人危急 何谓救人危急呢?人生在世,难免都会有失败与遭遇不幸。当别人遭到祸害,当像自己碰到灾难一样,应尽力给予协助,譬如说安慰话、让他发泄寃屈,或给予其它接济等。古人说:「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紧急为贵。」是故济人急难,亦是大乘菩萨的精神。 (六)兴建大利 何谓兴建大利?就是协助公共设施,譬如开渠导水,修筑堤防,修建桥梁,救济贫困……等,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算兴建大利。 (七)舍财作福 何谓舍财作福?佛门万种行持,以布施为第一,施就是舍,贤明之人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以都可施舍,而不挂意。一般人当然做不到此境界,却还把钱财看得比生死更重要,因此为人若能看破人生,从最困难的施财做起,以利群生,广积阴德,则内能去除自私吝啬的劣根性,外能救拔苦难,将会大助于修善行持。虽然初期会感到勉强,但慢慢习以为常,便感心安理德得,心旷神怡,以此功德而可以消除其它过失。 (八)护持正法 何谓护持正法?正法即是佛法,佛法是万物万世的指标,没有正法,则天地万物将难予化育成长,难予脱离凡尘三界,难予维护苍生,救渡众生。因此,凡是见到佛堂、神庙或经书典籍,皆应敬重并加爱护整理,至于宏扬正法以报佛恩更要认真去做。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七)  (九)敬重尊长 何谓敬重尊长?长官上辈,凡是年高、德重、长辈、上官都要敬重;奉侍父母应柔声下气,毕恭毕敬;服务社会国家,也不可因为山高皇帝远而放肆乱来;有刑于犯人时,不可作威作福。这些都是最关系阴德的,试看忠义之家,子孙没有不绵延昌盛的,这都是从敬重尊长中得来。 (十)爱惜物命 何谓爱惜物命?古人曾说:「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当然一般人很难到此境界。这只是提醒我们,必须维护人所共有的恻隐心。孟子所以说君子远庖厨,也是为了养成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人生在世,求仁者尽在此心,积德者也凭此心。因此说为人若不能断肉持斋,也应做到自养者不食,见杀者不食,闻杀者不食,专为我而杀者不食之四不食修养,以培养慈悲心肠,增长福份智慧。再说古人煮茧以求丝织衣,今人种田除虫以养人,衣食之源,样样动人恻隐之心,因此为人若不知爱惜物命,珍惜勤俭,就跟造了杀生罪孽过失一样,至于手所误伤, 足所误踏者,更是常见,都应当随时防患,尽量避免。 《了凡四训》之四 谦德之效 要保持所作善业要靠谦德,否则积善也枉然。正如佛家说布施要靠忍辱保持,不能保持,修积再多都是落空的。 《书经》云:「满招损,谦受益」。「满」现代话是骄慢、自满。曾国藩做到四省总督,好像小皇帝一样,知道自己过了头,不是好事情,恐招妒忌,于是将书房题名「求阙斋」,以明其志。人皆求圆满,曾先生求阙,要求欠缺一点,不要盈满。所以德位愈高,愈要谦下,才能够保得住。 了凡先生不但自己能改变命运,且擅以观察赴试考生是否能登第,预言屡必应验。举例如殅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了凡先生对同事费锦坡说,此兄今年必定考取。后丁君真的考中。究其原因是敬宇为人谦厚,别人侮辱他、侵犯他,他都能包容,不予计较,量大故福大。袁公得到孔先生的真传,会看相算命,加上本身是个有学问的人,对别人的祸福,亦了如指掌。常说:「祸福都是有征兆的,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又说,中选之前的人,必都有一段谦容可掬的时光。 在江阴有张畏岩,文章写得很好,亦颇有名声,参加南京乡试的时候竟尔落第,怨天尤人之际还大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录取他的文章。时有一老道人在旁边微笑,张于是迁怒于老道,把气发到老道身上。道人曰:「你的文章一定不好,所以主考管没录取你。」张听后更生气说:「你又未曾读过我的文章,怎知道不好?」老道说:「我听说作文要心平气和,像你的脾气这么暴躁,这么骄傲,你的文章又怎会好?」张先生毕竟是读书人,觉得道者言之有理,不觉屈服。继而请教道者前途问题,知过能改,是可造之材。道者说:「能否中赞,与文章关系不大,与『命』关系较大,功名如是,富贵亦如是。你发不发财,与你懂不懂做生意没有关系,只问你命里有没有发大财的命。该有的就是你没有念过书,甚么都不懂,还是会发大财,如果命里没有,想尽方法,使尽手段也得不到,一定要得到,就须要自己做个转变。」张问:「既然是命,如何转变呢?」道者说改变命运的方法与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的一样。张曰:「我乃贫寒之士,能拿甚么来修福呢?」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不须要钱财。往往没有钱的人,能够积大功德,有钱的人未必能积德造福。例如谦虚,并不花钱。你刚才的态度太傲慢了,能谦虚一点就是善,就是德,这不要花钱。你为何不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改过自新,还要骂试官呢?可见善恶、祸福确实一念之间。」聆此一席话,张畏岩猛然省悟,努力修善积德,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三年后梦见自己到一楼高楼里,见到一本开榜的名册,但榜上却有许多擦掉的空格,于是问旁边的人:「这是甚么名册?」旁人答:「阴间三年就校正一次,须积德与无恶之人,才能榜上留名,空白处被擦掉之人,都是本来榜上有名,因为刚作了刻薄的恶行,而被刷掉了。」又说:「你三年来谨慎修身,可脦会补得此缺,应该自爱。」这一年张君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由此看来,举头三尺决有神明。如何趋吉避凶确实系于一念之间,一念善则能转祸为福,一念恶则折福为祸。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此语不虚。诚如古人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看过这本小册子,真正明了改造命运的方法是可行的,以后再不用去看相、算命、看风水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最后了凡先生引用孟子对齐宣王说的话做总结:「民之所好而好之,民之所恶而恶之。」意思是说:「大王自己一个人快乐,为何不把乐扩大,与民同乐呢?顺应民心,齐国的国运就可以兴旺了,这样才是真快乐。」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八) 戒杀、放生 (一)佛法改变命运的方法 世人每天想的是如何得到荣华富贵、寿命延长、眷属团聚、身心欢乐、诸缘如意等。惟喜求福,但如何才能得福,就不肯研究,求不到就怨天尤人。更常听很多人说:「食斋不如讲正话,只要心地好,不用持斋拜佛。」却不审好心的真正意义,为自己的口腹而伤害其它生命,又何能称之为好心? 佛法如浩瀚大海,佛陀将一切因缘果报,给我们讲解得透彻清楚。众生如何能得富贵,如何能得长寿,如何超脱轮回,离苦得乐,乃至往生净土,成佛作祖等法,都毫不保留地教授给我们,能否得益,则要视乎各人的福德因缘及修持而定。 读罢袁了凡先生转定数为变量之改变命运法,此处略为补充佛教改变命运之妙法。这妙法是佛陀金口亲传,历代祖师奉为圭臬,儒中君子无不奉行的「戒杀、放生」。 (二)放生功德第一 《大智度论》:「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为甚么放生功德最为第一?放生就是救命,改变命运要靠强大善力,救生力量在诸善中最为显着。因为众生最爱惜的是自己的生命,你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德积得最深。相反,你杀害他,他的怨恨报复心亦最重。愿云禅师偈云:「千百年来怨里羮,冤雠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以前有大德说过:「下功断缘戒杀,中功断缘茹素,上功断缘放生。」这说月戒杀放生是一体的二面,要相辅相成,双管齐下,效果才会显着。是故茹素是戒杀,即是今后再不犯杀业;如果茹素不放生,以前所欠的杀债还是逃不掉的。放生要兼茹素,不茹素,积来的功德又会因吃肉白费了。  (三)戒杀、放生的好处 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 今世遭受的痛苦、疾病、不治之症、灾难乃至刀兵大劫,乃缘于多生累劫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杀报。解决的方法就是以放生来偿还欠债,这是佛说的。日常生活时有所闻的因小口角造成误杀,这都是还债的现实例证。如常行放生,可以消弭杀业。 印光大师说:「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己。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 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难的是放生功德三施俱全。在短时间内三施一次就可完成,又不须要依赖他人,是既简单又成效最快的善举。付出钱财买物放生是财施;放生时为物命力,死后得以超生,摆脱三恶道苦,是法施;物命得以延续生命,心无畏惧,是无畏施。不杀为诸戒之首,放生为众善之先。仁慈济物,博爱利生,为人先当以仁存心。仁爱乃化育之本,长养万物之根。人能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自当增福延寿,灾消祸除,岂有活人命者而命自短之理?岂有济人急难而遭逢穷困无助之事?常为放生,常行杀生,天地鬼神常为鉴临,必当降以福祸,且勿忽其弱而欺之。 (四)毁谤放生的果报 放生事容易做,理难明。末法世人一般不明白因缘果报,对放生一事毁谤、批评的很多。最常见的毁谤是:「用么多金钱放生,何不拿金钱做社会公益事?」殊不知放生是救生,贫穷苦难众生虽是境况堪怜,但未至于速死。市场每天有这么多的异类畜生受着死亡威胁,其惶恐挣扎心情不言可喻。若不急施援手,则命断于人口腹之中。谚语说:「惠不在大,赴急可也。」 又有人说:「背脊向天人所食,畜牲是上天赐给人食用的。」这话是蛊惑人心,荒谬之语。须知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会教人为利益一己口腹而杀害生命的呢?况且天生人类平齐的牙齿及肠胃等都是适宜素食的;再说众生平等,凡是生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如果弱肉强食,他日自己转弱时,亦同样遭受强者欺侮,那时凭谁救拔?如此辗转报复,轮回无止期。诚如《楞严经》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噉,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又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轮转,互为高下,无有休息。」如此看来,又岂会是背脊向天人所食呢? 更有人说:「放生如放死,很多被放生的物命,因不懂觅食,都死在荒野中;又或因有放生,而有补猎,这不等于因放生而害命吗?」这些批评使未行者裹足,已行者信心动摇,其罪无比,此亦是众生无福报消除累世杀业故。其实因放生而死的只有极少数,重获自由的占大多数,不能因为少数贻误多数的。至于捕猎也不因放生而死,捕猎者动机是卖给人吃的,所以猎者不会因不放生而不捕猎。放生等于放死之说是混淆视听的,放生过程中难免有物命损伤,但一切众生自有其果报因缘,大家知道放生时,物命经过接受三皈依、忏悔、念佛回向,死后得以超生及摆脱三恶道苦。如果一定要求万无一失才肯放生的话,那将会永远也找不到放生的机会。阻挠批评放生其罪等同杀生,祸患无穷。 至于说这么多异类生命,如何能尽放?这问题不必要考虑,一切随缘随分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千万别因为做不完而不干。更不会因放生而令物类繁衍过多,古有明鉴:「楚不捕蛙而蛙反少,蜀不食蟹而蟹自稀。」须知所有一切异类实乃累劫宿世共业所致,其中因由非我等薄地凡夫能了知的。 鼓励赞叹放生的功德最大,阻挠质疑放生的罪业亦最大,从事两者均获善恶之报。特别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士,例如政府影响百姓;明星、歌星影响崇拜者;记者、作家影响读者;老师影响学生等。因为被影响的范围广大,所以他们的功德或罪业亦随之而广大,因果是错不了的。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九) (五)放生应注意的事项 放生物命不必须定,不应固定放生地点,及不应固定供货商,避免不法商人为谋利捕猎物命。可以亲到市场购买,选购笼中野生鸟或鹌鹑、鹧鸪等飞禽,或虾、蟹、鱼、螺等待烹煎煮炸之海中可怜生物,尽量选购非人工饲养物类。 放生前,为物命授三皈依法。为甚么呢?因为生命是有两种的,一是身命,二是慧命。授三皈依是慧命延续。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为物命说忏悔法并回向,尽此一报身,来世为人,得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极乐。最后为其念佛,让阿弥陀佛圣号注入其八识田中,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另放生时要选人口稀疏地点或地广水深处。  (六)历代祖师放生事迹 历代祖师放生事迹不胜枚举。试赞一二与众共勉。 隋朝天台山智者大师,是中国僧人中最早提倡放生者,他用斋僧钱赎取捕鱼的网具,兼为渔人讲《金光明经》。渔人闻法省悟,当下即去除杀业,及将临海溪流池塘中的捕鱼场六十三所,改作放生池,并且上书于京城让朝廷得知,使其严格禁止人民到放生池捉取网捕各种众生。现今之西湖乃是大师所创之古放生池。 宋朝永明大师未出家时是余杭县的库吏,他把自己的薪俸全部拿去买鱼虾等物放生,因为薪俸少,被网捕的生物又多,于是没钱时就拿公家的钱去买物放生。这监守自盗的行为最后被发现而被判死刑,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挪用公款是做善事,但律法难违,无奈亦要服刑。临行刑时他面无惧色,从容就义。别人怪而问之,他说:「以我的生命换取无数众生的生命,以此得生西方极乐世界,怎能不欢喜呢?」当时钱文穆王对大师的德行亦有所闻,于是派人暗中窥探,见他临刑如如不动,面不改容,因此下令无罪释放,更复回原职。大师则看破世情,往四明山依止翠岩禅师出家为僧,终得成道业,后世尊为莲宗六祖。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从得到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之后,即为同门兄弟所妒恨,于是南下逃避,到江南后装成平民的样子,隐姓埋名,劳役于猎户群中。猎人将捕得的猎物交慧能大师看守,大师慈悲为怀,凡见被补之生物,都想办法偷偷放走牠们。他在猎户那里住了十六年,就放生十六年,救活无数的物命。最后更感动了猎人,放下猎具,改行向善。大师末后在曹溪弘扬禅宗,着有《六祖坛经》,是唯一中国人著作的佛教经典。 (七)佛说杀生因果报应故事 《佛说贤愚经》之「循环杀业」里有这样的一则公案。 舍卫城中有黎耆弥长者,育有七儿,其中最幼子之媳妇毗舍离不但贤淑,且见识广博,才艺超群,除尊姑敬翁,妯娌和睦外,尚能感化乡傥,善得人和。因此,黎耆弥长者决定将财产业权,交此贤媳妇管理。时波斯匿王亦慕贤亲访,且与贤妇义结金兰,并册封为义妹,拟藉妹懿德为全国妇女楷模。 毗舍离与黎耆弥幼子成婚后,育有三十二个健硕勇猛、相貌端正的好儿子。诸子长大后,相继娶妇,都是当时的豪贤女子。时值佛住世,毗舍离与佛有缘,敬备斋筵供佛及僧,佛为说法,于最幼子外,诸余人等均得须陀洹果。 最幼子无心闻佛陀说法,不一会就独自骑象往外溜,游到王城外大桥边,看见宰相的小公子,坐宝车上,幼子因贪玩故,在桥面上伸手将小公子从宝车上提起来,轻轻的往桥下濠沟一掷,虽未弄出人命,却已令小公子无辜受伤,宰相知悉事实后,愤愤不平,拟往问罪,但又碍于对方力壮及倚仗王室势力,于是暗下毒计,要陷害毗舍离全家。 宰相造了三十二条可装可拆的空心马鞭,里面放了三十二柄快刀,外面用好漆涂治,嵌上名贵美观的七宝,送予三十二子。诸子得鞭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携鞭出入王城,在王前经过也不回避,王亦因爱屋及乌,不予计较。宰相见时机成熟,向王进纔言诸子势大,一人当千,且蔑视王室,鞭内暗藏利刃,意欲谋反,祈王注意。王闻言心怀恐惧,索鞭验看,果如所言。按当时律法,见不是不能带刀的,诸子触犯国法,被王问斩,并将三十二子头藏于盒内,送到毗舍离家。 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十)  锦盒送来,适值毗舍离供佛在家,以为王送物助供,急欲拆阅,遭佛阻止,并于饭后说无常苦空法,时毗舍离得阿那含果。因已断除爱欲,虽获悉诸子被害,不至懊恼。妇家亲族,恼王无道,滥杀善人,于是大动干戈,向王大兴问罪之师,王见群情涌,急往佛所走避。 佛为众人说出惨剧之前因后果。缘于过去有三十二人盗得一牛,牵牛至老母处,老母大喜,准备宰杀屠具。牛跪乞命,诸众却无意饶命,「汝今杀我,我于来世,终不放舍。」佛告阿难:「彼时牛身,今波斯匿王是,诸盗牛人,三十二子是,彼时老母,今毗舍离是。一次杀业,多劫多生,加利偿还。老母助恶,每次恶报,必与彼有关,凄惨致命,今生闻法,幸得解脱,证阿那含。」尔时妇家亲族闻佛所言,平息瞋火,各作是言:「此人杀报,原由自种,仅杀一牛,今尚如此,何况多杀!」诸众遂皈依佛法,持不杀戒。 这证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之定律。 结语 袁了凡先生遇到了精通「皇极数」的孔先生,把他一生的命运算得非常准确,并要将此法传给他。皇极数者乃《皇极数经世书》,是邵康节先生的著作,被列载《四库全书》里。内容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 《易经》是古代的哲学书,其哲理深奥,着重道德伦理的教育、数学的探讨。《周易系辞传》说:「大衍之数五十,共享四十有九。」由此筮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以表万物之数。于是组成三百八十四爻,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藉其千变万化,可以推算阴阳不测的事,知道过去未来的一切事相,这是数学的妙用。从个人、国家、以至世界的变化,都可以从里面推衍出来。所推衍的可以说是自然因果律。云谷禅师教袁了凡先生行大善以改变命数的方法是超越数量,这超越数量就打乱了阴阳气数,所以它就没有办法推断。它能推断的是常数,不能推断变数。常数是定数。 《易经》晓得有变量,是因为人的心容易受环境改变,善念心起是加,恶心起是减,数字时刻在变化。如变化幅度不大,命运就被算得很准确。这的确是一本很了不起的著作,其目的是教人趋吉避凶。这种高超数学,唯圣贤使用方不会令其变质。很可惜现在几乎变成是江湖术士看相算命的书。所谓君子问凶不问吉,知道灾难将降临,以忍让慈悲心做好迎接的准备,可令重罪轻报。变量是自己创造的,要改变先要修善心。 修善是学佛的基本功夫,佛门初阶是止恶扬善。勤修善业除可得人间福报之外,死后更可以生天享福,但这都不是究竟的,天福享尽还是会坠落,再受轮回之报。 我大觉世尊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根据不同人的根性,宣说不同的法门,其目的都是为了度众生了生脱死,跳出轮回。 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因业报而生,在过去无量生死以来,每一世都做种种业,依报再在生死中流转。人为什么会生到这个世界呢?都是为报怨、报恩、讨债、还债而来的。其实人生短短数十寒暑。都是苦多乐少,浮生若梦,人命无常,何堪留恋?但世人偏爱追名逐利,贪生怕死,喜以苦为乐。宜及早回头。老实念佛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再受轮回之苦。然,如何能超凡入圣,转迷成悟,了生脱死,不受轮回呢?首先,要依法修行。 何谓修行?修行就是修我们错误的行为,以期达到身、口、意清净。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口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心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之念,放下妄语、分别、执着。三业清净再辅以念佛,佛号绵绵不绝,行、住、坐、卧净念相继,自然达到一心不乱。《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念佛一法八宗共修,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薄地凡夫皆可成就之方便法门。  印光大师云:「念佛定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此语诚实不虚,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阿弥陀佛辟此简易方便法门接引众生,是为易行道。可见持名念佛之功效殊胜。要想永离五浊恶世,别无快快捷方式可走,惟有实实在在老实念佛。 袁了凡先生改变命运的方法是修善断恶,便可获得人间五福,这是世间法,到底都是不究竟的。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正如俗语说:「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古来英雄豪杰,于今又安在?何如我佛如来法,无拘无束,普度有情,同登彼岸,共证真常,永享涅槃静域。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教的改变命运法,逃出生死轮回,寻求永远的自在快乐,才是真正的扭转命运法。阿弥陀佛! (全文完)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