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词汇

沙弥是什么意思?沙弥戒是哪十戒?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教词语之沙弥是什么意思?

沙弥是什么意思?

  沙弥,是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时出家的男子。沙弥(samane ),华译息慈,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在佛教僧团中,首位沙弥为罗侯罗。人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人若过了七十岁,便不准受具足戒,祗能受沙弥戒,做沙弥,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

  沙弥有三类:(一) 驱乌沙弥(尼);(二) 应法沙弥(尼);(三) 名字沙弥(尼)。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沙弥与沙弥尼,皆应受持十戒。

沙弥戒是什么意思?是哪十戒?

  沙弥戒,是指未满二十岁出家的男子(沙弥)、女子(沙弥尼)应该持守的十条戒律。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 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佛教词语之沙弥戒是什么意思?沙弥戒是哪十戒?

  一、不杀生

  生是生物,包含一切有生命的动物。断除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之生命,叫做杀生。佛制沙门不得杀害有生命的众生,叫「不杀生戒」。

  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但有命者,不得故杀。或自杀,或教他杀,或见杀随喜。广如律中,文繁不录。经载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暖以绵絮,养以腻物,恐其饥冻而死也。乃至滤水覆灯,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类尚然,大者可知矣!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复加伤害可乎?故经云:“施恩济乏,使其得安,若见杀者,当起慈心。”噫,可不戒欤!

  二、不偷盗

  凡是有主物,不与而取,便叫做盗。

  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众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偷盗。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fān);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故经云:“宁就断手,不取非财。” 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三、不淫

  淫者男女交媾,以染污心,行秽恶行,名不净行,又名非梵行。佛制出家僧尼,不得与一切男女作不净行,名不淫戒。

  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楞严经》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可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虽淫泆(yì)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四、不妄语

  心口相违,说虚妄不实的言语,欺诳他人,叫做妄语。此不妄语戒,正制不得说大妄语,兼制不得犯四种口过──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等。

  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二者绮语。谓妆饰浮言靡语,艳曲情词,导欲增悲,荡人心志等。三者恶口。谓粗恶骂詈(lì)人等。四者两舌。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唆斗争等。乃至前誉后毁,面是背非;证入人罪,发宣人短,皆妄语之类也。若凡夫自言证圣,如言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等,名大妄语,其罪极重。余妄语,为救他急难,方便权巧,慈悲利济者不犯。古人谓:“行己之要,自不妄语始。”况学出世之道乎?经载:沙弥轻笑一老比丘,读经声如狗吠。而老比丘者,是阿罗汉,因教沙弥急忏,仅免地狱,犹堕狗身。恶言一句,为害至此。故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五、不饮酒

  饮酒者,谓饮一切能醉人之酒。西域酒有多种:甘蔗、葡萄,及与百花,皆可造酒。此方止有米造,俱不可饮。除有重病,非酒莫疗者,白众方服。无故一滴不可沾唇。乃至不得齅酒,不得止酒舍,不得以酒饮人。仪狄造酒,禹因痛绝;纣作酒池,国以灭亡。僧而饮酒,可耻尤甚。昔有优婆塞,因破酒戒,遂并余戒俱破。三十六失,一饮备焉,过非小矣。贪饮之人,死堕沸屎地狱,生生愚痴,失智慧种。迷魂狂药,烈于砒(pī)鸩(zhèn)。故经云:“宁饮烊铜,慎无犯酒。” 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六、不着花鬘好香涂身

  华鬘为妆饰品的代表,不着香花鬘,包括不得戴耳环、项链、璎珞、手镯、指环等妆饰品。不香涂身者,包含不得用香水、香油、雪花膏、脂粉等化妆品,涂抹身体。今南传佛教国家,每逢佛日(似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之男女居士,到佛寺烧香求福者,皆不化妆,不戴饰物。若出家人以贪染心穿戴饰物,涂抹化妆品者,皆犯戒。

  花鬘者,西域人贯花作鬘,以严其首。此土则缯绒金宝,制饰巾冠之类是也。香涂身者,西域贵人,用名香为末,令青衣摩身。此土则佩香、熏香、脂粉之类是也。出家之人,岂宜用此?佛制三衣,俱用粗疏麻布,兽毛蚕口,害物伤慈,非所应也。除年及七十,衰颓之甚,非帛不暖者,或可为之,余俱不可。夏禹恶衣,公孙布被。王臣之贵,宜为不为,岂得道人,反贪华饰?坏色为服,粪扫蔽形,固其宜矣。古有高僧,三十年著一緉(liǎng)鞋,况凡辈乎?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七、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

  歌者唱歌,舞是跳舞,吹箫弹琴,操奏乐器,统名倡伎。今时之电影、戏剧、魔术等,皆属此戒所摄。若故自作、若教他作,若他人作时,故往观听者,皆犯戒。

  歌者,口出歌曲;舞者,身为戏舞;倡妓者,谓琴、瑟、箫管之类是也。不得自作,亦不得他人作时,故往观听。古有仙人,因听女歌,音声微妙,遽(jù)失神足,观听之害如是,况自作乎?今世愚人,因法华有琵琶、铙(náo)、钹(bó)之句,恣学音乐。然法华乃供养诸佛,非自娱也。应院作人间法事道场,犹可为之。今为生死,舍俗出家,岂宜不修正务,而求工技乐?乃至围棋、陆博、骰(tóu)掷、摴(shū)蒱(pú)等事,皆乱道心,增长过恶。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佛制绳床,高不过如来八指,过此即犯。乃至漆彩雕刻,及纱绢帐褥之类,亦不宜用。古人用草为座,宿于树下,今有床榻,亦既胜矣!何更高广,纵恣幻躯?胁尊者,一生胁不著席。高峰妙禅师,三年立愿不沾床凳;悟达受沉香之座,尚损福而招报。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九、不非时食

  从清晨明相出现至日正中,为僧食之时。从日过中至次日未天亮之前,非僧食时,故名非时。非时而食,名为破斋,咽咽结罪。若有病缘,可服非时浆、含消药、终身药等,不犯。

  非时者,过日午,非僧食之时分也。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饿鬼闻碗钵声,则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静,况过午乎?昔有高僧,闻邻房僧,午后举爨(cuàn),不觉涕泣,悲佛法之衰残也。今人体弱多病,欲数(shuò)数(shuò)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称晚食为药石,取疗病之意也。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几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弥重。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戒

  此戒犯罪要件,须是以贪染心,捉持生像金银宝物者犯;若为三宝事暂捉持,或为和尚阿阇黎掌管,自不贪蓄,非犯。

  生即金也;像,似也,似金者银也。谓金色生本自黄,银可染黄似金也。宝者,七宝之类也。皆长贪心,妨废道业。故佛在世时,僧皆乞食,不立烟爨,衣服房舍,悉任外缘,置金银于无用之地。捉持尚禁,清可知矣。锄金不顾,世儒尚然,释子称贫,畜财奚用?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丛林,或住庵院,或出远方,亦未免有金银之费。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他贫乏,常行布施。不营求,不畜积,不贩卖,不以七宝妆饰衣器等物,庶几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弥重。噫,可不戒欤!——《沙弥律仪要略》·莲池大师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