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文库 > 藏传佛教 > 正文

明就仁波切:业力并非不可逆转和改变!

浏览: 次 

业力不是命运,也不是宿命,但很多人都用它来作结论——“那是我的业力”,暗示“我对它无能为力”,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冲动和偏好、体验和特征,这是很明显的。尽管我们粗暴的冲动并不一定导致伤害人,我们本能的向善,也不一定开展成无量的慈悲

但是任何本能习惯的成熟,就像种子需要因缘条件的辅助。充分运用我们所赋予的和与生俱来的,去把握和引导我们的行为,始终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业力遍布于我们每天的经验当中,它反映在我们的家庭状况、职业,以及我们富裕与否,它塑造了我们的兴趣和行为,减低或增加各种可能性。

业力不是判无期徒刑,但它像一个我们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偏好,并非不可逆转和改变。

在止的禅修时,我们练习在冲动初露征兆的时候就看到它,我们可以探测到偏向愤怒的冲动,避免它像火山一样爆发。

如果我们认识不到冲动出现,那么反复发怒,会加强愤怒的倾向而形成业力——重复发生的习性。

 

认识,帮助我们瓦解对冲动习惯的认同,因而从中抽离。我们也可以用易怒来培养慈悲,让它成为对己对人有利的成分。

身为人类,我们可以在正面和负面之间作选择,我们的业力也因此引向正面或负面 。但如何选择是我们的责任,而它将影响我们的未来。

我们既不能支配,也无法控制生活的每一面。善行不一定能防止我们遇到障碍,过去的恶业成熟形成的恶果。

由于业力太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能在一生中受尽其果报,这就解释了,因缘业力是多生累世影响着我们的。

同样的,也可以看到在一生中,作恶的人却遇到好结果,如果只从一世来评判,这看起来很“不公平”。

但是要用今生我们记得的所有行为,来解释一个事件的业力,就像要把一栋房子放进一只鞋里,那是行不通的。

 

在能知晓的范围内去检验因果,不管我们看不看得见,都会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业力。

尽管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事实,并不证明因果定律关闭了或停止服务了,这不像是停电电梯就不动了,这更像大气层内的电场持续运作着,无论我们有没有提供动力。

没有人生活中是毫无障碍的,但这不是行为不当的借口。比如说,当看到每个人不同程度的受着苦,我们会想:“那有什么差别呢?不管我怎么做也都会有问题。”

 

即使我们不能理解今生某些状况,是如何被无法知晓的过去影响的,我们还是不能忘记今天的行为会影响明天。如果分析过去带来太大的抗拒,那么就往前看——看未来。

未来既不是一个目的地,也不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的一个随心所欲的方向,我们此刻就在创造未来。

 

用过去的因试图去理解现在的果,不如对未来果承担起责任,这样,我们就成为了自己的护法。

即使在非常困难的状况下,我们的行为如何跟世界互动,都能成为保护我们的心远离焦虑和不满最可靠的方式。

不要忘记这点,随着练习深入,你会去思维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画面。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