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一行禅师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 你可以,爱 第五章 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聆听佛法品味幸福配方:你可以,爱 
[越南] 一行禅师
第五章 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     喜悦之心:愿一切众生以禅悦为食 以下是最后一组的三项练习: 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你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他们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我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你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他们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我心无执着与厌恶,且不冷漠。     愿我们心无执着与厌恶,且不冷漠。     愿他们心无执着与厌恶,且不冷漠。     以上这些禅修,帮助灌溉在藏识中的喜悦和幸福种子。喜悦和幸福是禅僧的食粮。进食之前我们会念:“愿一切众生以禅悦为食。”     这种喜悦的本性是什幺?如何在生命中每一时刻接触真正的喜悦?怎幺把微笑、爱的眼神、幸福带给生命中每一位我们碰见的人?发挥你的才华,设法带给你自己和他人幸福(是那种从禅修中生起的幸福,不是来自了无意义地追求欲乐那种 )。禅修的喜悦能滋养正念、理解和爱。试着在生活之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深深的幸福。“我发愿,要在早上将喜悦带给一个人,要在下午为一个人止息痛苦。” 问你自己:“今晨,我要将微笑带给谁?”这就是制造幸福的艺术。做自己的岛屿:依止自己,幸福自在     《沙密地经》讲一个年轻比丘的故事。有一天大清早,沙密地跑到河边洗澡。在他洗完澡等待身体干时,出现一名天女问他:“比丘啊,你是如此的青春年少,为什幺在黄金年华之际就出家呢?怎幺不出去走走,享受一下青春呢?”沙密地回答道:“亲爱的天女啊,我很幸福的。我依着佛陀的教导修行,幸福地活在当下、追逐红尘中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我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正念,体验到了深刻的平和、自在和喜悦。”《沙密地经》中讨论了四个很重要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于幸福的观念,第二个主题是幸福地安住于当下此刻,第三个主题是依止,第四个主题是三慢,即是自卑感、优越感和同等感。     我们的幸福观囚禁了我们。我们忘了那也不过是观念而已。对于幸福的观念可能会妨碍我们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以为幸福应该要以某种形式出现,就会错过当下喜悦的机会。经中所谈的第二个主题就是“现法乐住”,幸福地安住于当下。那天女问年轻的沙密地比丘,为什幺他要放弃眼前的幸福,去追求未来模糊不实际的幸福。沙密地答道:“刚好相反。我放弃的是“未来会有幸福”这个观念,这样我才能深刻地安住于当下。”沙密地解释,不善的欲望必然带来忧虑和哀伤,而美善喜悦的生命,会在当下就带来幸福。经中所用的名词是 akalika“非时间性”,意思即是超越时间。     《沙密地经》中所谈的第三个主题是依止的修行。依止佛法并不只是一种观念。若依从佛法过生活,也就是说依佛陀所开示的理解和爱的方式生活,将会得到喜悦、宁静、稳定、自在。依止佛法也可以说是“自皈依”,皈依自己心中的岛屿,平和的岛屿就在我们每人的心中。我们必须学会在有需要时回到那个岛屿。当佛陀快要入涅时,他对众僧尼说:“亲爱的朋友,皈依自己心中的岛屿,不要皈依其他。返回你心中的岛屿,你将发现佛法僧。”     皈依自身的岛屿 归向依止,     自身岛屿。     正念是佛,     照耀远近。     呼吸是法,     保护身心。     五蕴是僧,     精勤配合。     虽说这项修行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使用,但当我们感到忧虑、不知道如何是好时,这项修行就特别有用。依此修行,可以将自己带到最平静、最安稳的地方。自身的岛屿便是正念、觉醒的本性,也是心中稳定和平静的基础,照耀着人生道路。若五蕴是在和谐状态中,我们很自然地会依平和的方式做事。觉察呼吸带来这种平衡。还有什幺比这更重要呢 ?     经中第四个主题,谈到三慢,即是优越感、自卑感和同等感——以为你比别人好、比别人差或跟别人一样平等。这些感受的生起,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是因为我们的我执。建基于我执上的快乐是不稳定和不真实的,因为你仍然有担忧和恐惧。只有在恐惧、担忧和愤怒都消失时,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借着禅修,我们看到自己和其他所有众生之间相即相入,恐惧、愤怒和悲伤因而消失。如果你依从佛法修行,认知一切众生之间相依相关的本质,你将一天比一天自在,一天比一天安稳。渐渐地,你将进入佛陀所说的那个弥漫着爱的乐土。佛陀对爱的教导,真挚完整。这种爱永远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单单一个人的事,而是有相即的本质。如果你能使一个朋友微笑,他的幸福也将滋润你。你若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悦和幸福的道路,也就是替大家找到了通往平和、喜悦和幸福的道路。首先用喜悦的感觉滋养自己。在室外做行禅,享受新鲜空气、树木和夜空中的繁星。要怎幺滋养自己呢 ?与密友谈谈这个题目,找出滋养喜悦和幸福的具体方法是很重要的。     若是成功做到这点,你的痛苦、悲伤和心里的痛楚将会开始转化。当你的身体受到有害的细菌侵袭时,体内的抗体会包围住细菌,使之变得无害。如果没有足够的抗体,身体就会制造更多抗体来抵制发炎。同样地,若是你让禅修的喜悦充盈身心,你的身心也会更坚强。喜悦的感觉有能力转化心中的悲伤和痛苦。舍的真谛:谁为你卸下痛苦     请也修行:“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在他内心的喜悦种子。”在“他”那里填入你所选的人的名字,像是你的朋友、兄弟姐妹或是老师,滋养他心中的喜悦种子。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着与信赖的人分忧,来卸下我们的痛苦。可是,我们千万别忘了,他或许也正在处理自己的痛苦,也需要喜悦感觉的滋润。如果我们一股脑儿将自己的痛苦向他倾诉,他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想要在未来继续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就要小心,不要将太多痛苦压在他身上,否则他会受不了。     学着以喜悦滋养自己和他人。你能使他微笑吗 ?你能增加他的信心和热心吗 ?如果做不到这些,你怎幺能够说你爱他 ?爱他,就是要以具体的方式,带给他喜悦和幸福。若是有技巧,你的言行将使他感到清新和轻松。有的时候,一两个仁慈的字语,就足以使他心花怒放。     修行的开始,要选你喜欢的人,然后是你爱的人,再后来是没有特别好恶的人。一旦你深入观察那人,理解到他最深刻的需要,那就不会再是淡淡之交了。最后,以你痛恨的人作为禅观对象。刚开始时,你厌恶他,但,在你用正念深入观察后,理解和了悟将带来爱和慈悲。一度令你憎恶的人,将会成为你爱的人。     修这项禅观,我们的爱很快就会围绕并渗透所有五组的修习对象,所痛恨的人跟所爱的人之间的分别将会消逝。即使是对你以前憎恨的人修行禅观,也会成功。这五组修习对象将变得平等。菩萨对人不论亲疏都一视同仁,即使对那些无情残酷的人也是心无怨尤。如果你不修行四无量心,你如何能对亲近和疏远的人一视同仁呢?     “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内心的喜悦种子,愿他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内心的喜悦种子。愿我知晓,如何滋养仇敌心中的喜悦种子,帮助他自己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如果能达到此种心境,愤怒和仇恨将从心中消失,你也会得到真正的平和及喜悦。只要仇恨和愤怒在心中犹有余迹,你将找不到真正的平和。当你终于做到爱你的敌人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有如一代英豪,但你将明白,事实上,爱那人就是爱自己。当你打开心扉,接受你曾经憎恨的人时,很自然地,你的心会感到平静,让你成为第一个受益者。平等且无歧视与偏见,才是舍的真谛。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