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基础知识

狗转人身的故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华庵。我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吧,就是我们常说的僧。从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成道,讲法度化这么多的弟子,都称之为僧人,专业的术语叫沙门,咱们这边俗称叫和尚。

我记得很多小说或者影视作品里边都会,噌的来一句:大不了我当和尚去。特别是明清以后呀,所谓的三教九流,在我们的这个主流中,都认为是没有办法,无可奈何被迫地去当了和尚。所以很少有这种就是说真正的,主流的事业中说尊贵的三宝的这种概念。但是实际上佛法僧三宝,特别是僧宝,他住持佛道,弘扬佛法,是一肩挑起来,是非常既是得有大福报才能出家,得有大因缘才能成就,大善根才能够说发这个菩提心领众修行

所以一个出家人,其实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师父都说过,说真正一个好和尚是很辛苦的,并非人家说的,好像遁入空门,一了百了。有那诗人还说什么,“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漏五更寒。”。

就是说在世间名利场里边,官高位显的人也很辛苦。“僧未起,来名利不如闲。”就是说好像出家人每天就跟神仙一样,孰不知我们每天早上四点就要上功课。所以大家对于僧人有好多误解,那么这种误解容易滋生什么呢?就是对僧人的不恭敬。这是我们现在呀不管教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好像已经滋生的皈依的居士呀,信徒呀,一旦这个哪天业障发挥了,就敢诽谤僧宝,甚至谩骂僧宝,是非僧宝。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讲一则,这个果报是最严重的,人与狗的转化。当时在这个印度的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那么他的夫人生了一个非常漂亮庄严的一个儿子。夫妻俩特别喜欢,长了一点点就给他买了一个宠物,买了一个小母狗来他们家,给这个小孩当玩儿伴。但是大家都发现了这个小母狗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习气啊,非常聪明。

但是呢,就是如果他们家来了外道,因为这个大富长者他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的一些,对宗教有兴趣的人吧,他就是各种宗教他都有兴趣,各种宗教士他都见了欢喜,都会供养。所以很多各种这个外道也罢,佛道也罢的所有的这些,都会到他们家去。

这个狗呢,如果来了外道的,它就不依不饶,找茬儿,又要咬又要撕,就一刻都不消停。但是只要是来了释子沙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教的这个宗教士,它就特别欢喜,又这个作揖,又这个就像顶礼膜拜,又在这个裤管上蹭来蹭去的,觉得非常亲切,它有这么一个习气。

它这个主人也觉得很纳闷,但是也不知道何以故。后来因为佛陀呀带着弟子们,都罗汉,都有神通嘛,舍利弗就观到这个因缘了,他就知道该去度化他们家,让他彻底信佛啦,不要杂七杂八的,就到他们家去。结果这个狗,依然还是见到舍利弗很欢喜很撒欢。那么到了这里以后,这个舍利弗就慢慢地给夫妻两个人,就给他讲法,讲这个四谛法,讲这个脱苦法。

这个狗也在旁边听着,听着听着慢慢的讲了几次,这个狗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们家的儿子也没有玩伴儿了嘛,就像我们现在养宠物养得感情很深了,很难过。

舍利弗说那么这个狗的尸体会腐烂,但是这个骨架你把它留着。那果不其然这个狗的神识走了以后,又经过一次轮回,它对他们家的恩德还念念不忘,这样因缘一合拍它又转到他们家去了。非常漂亮的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虽然性格中也有一些任性,因为家里太富有了,甚至有一点小跋扈,但是她还是对这个佛教的这个沙门僧人很感兴趣,还喜欢听法。

那么更多的是被世间的这个福报给所转,喜欢吃呀玩呀穿呀等等诸如此类的,突然有一天舍利弗又去了,说让把她的前世的那个狗的骨架放在她前面,这个女孩子一看到这个狗的骨架,马上就忆念起她过去生事情来了,所以她的善根还不赖。在这样的情况下,舍利弗才开始讲到她的前因后果。

就是她的前辈子,这个狗在过去世的时候啊,她是一位比丘尼。比丘尼也是大户小姐的人家出家,因缘很好,会收到很多的供养,她把这个供养拿来呢就去再转供养这个大僧,也就是男众沙门。

但是有一天她突然间有一点点小灾难,她想去请这个大僧,男众沙门去帮帮她,正好碰上那天这个精舍里边,佛陀弟子们有共修法会,要诵经,要修法。结果谁也没顾得上去接待她管她,她就生非常大的嗔恨心,就谩骂,说我天天供养你们,到这个紧急关头了,你们不顾眷我了,说你们都不如一群狗,还不如一群母狗。就这一个谩骂的果报呀,才招感了她这辈子真的当了一条小狗,而且她骂的是母狗,这个因为她当时还骂的有比丘尼,结果她转的也是母狗。

所以你看本来是一个,还是一个有修为的施主,一个道人,结果就因为一念,恶念,这样的恶口犯得,从人,很有福报甚至能够亲近圣法的人,结果一转世居然可怜兮兮的成了一条宠物狗。所以我们学修佛法的人,四众弟子,特别是在家弟子,一定要引以为戒,要恭敬三宝,要以僧宝为上,这才是住持法道之正道。

好,南无阿弥陀佛。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