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入门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入门 > 佛经入门 > 正文

重视“阿含经”的研究

浏览: 次 

\

  重视“阿含经”的研究

  蔡惠明

  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有几个阶段:最初释迦牟尼佛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其後自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佛教侩团因传承和见解不同,发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上座部和大家部等)。公元一、二世纪间,从部派佛教大家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後世称原始佛教为小乘佛教);最後大乘佛教的一部份派别同婆罗门教互相调和结合,又产生了大乘密教。公元前三世纪,由於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在印度国内外得到广泛流传。公元二世纪时,在迦腻色迦王的大力扶持下,佛教更加发展。流传於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经典系,通称南传佛教(或原始佛教,属小乘)。流传於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汉语经典系及中国藏族和蒙族地区的藏语经典系,通称北传佛教,或发展佛教(属大乘)。

  “阿含经”是早期佛教经典。“阿含”、梵语Agama,或译“阿笈摩”,原义为“教法”或“传”,引伸为“传来的教训”。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弟子们以如来金口昕宣,传承於大家间的教授、教诫,称为“阿含”。犹如当时异学侩法的“圣言量”、婆罗门天启“吠陀”的“闻持”、以及耆那教派的“传闻”,都是作为“圣传法语”。佛灭度後,最初结集的法藏,就是“阿含经”。据“般若泥洹经”卷下载,当时“大迦叶郎选众中四十应真,从阿难受得‘四阿合’——一、‘中间含’;二、‘长阿含’;三、‘增一阿含’;四、‘杂阿含’。”“阿含经”成为“圣教集』或“圣典”的同义语。北傅佛教依文字长短与内容特点,分为四部:(一)“长阿含经”,经文较长;(二)“中间含经”,经文适中;(三)“杂阿含经”,经文最短,又门类夹杂;(四)“增一阿含经”,经文均带法数,由一至十一相次编纂。此四部合称四阿含,均有汉文译本。南传佛教巴利文经藏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其前四部在内容上与北传佛教“四部阿含』大体相应。大乘经典在中国大量译出後,以大家部为代表的大乘佛教为排斥保守的上座部,对上座部所信受而代代传承的“阿含经”判为“小乘经典”。从此以後,不明事实真相的教徒受了“指鹿为马”的错误影啊,轻视“四阿含经”。如日本在传译“大藏经”时竟没有“阿含经”,这确是历史的误会所造成的咄咄怪事,使很多人因此未能深沾法益。

  事实上,“阿含”是佛世流传的教法,是佛湼盘後所结集的“圣敦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公认的“根本佛法”。部派佛教著作“阿昆达摩论典” ,可以和同时期编集的“大乘经典”此对,而有“小乘论”与“大乘经”的分别。但是绝无理由把“阿含”称为“小乘经典”。隋天台智者大师、唐贤首法藏大师曾将“阿含”判做“藏教”、“小教”,致使此後一千二百年多年间,中国佛教徒很少重视“阿合经”。这可说是一大憾事。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老法师早在一九四四年就在重庆北晤汉藏教理院讲授“阿合讲要”,讲稿陆续发表於“海潮音月刊”,引起我国佛教徒对“四部阿含”研究的兴趣和注意。他又编印了“杂阿含经论会编”,在“自序”中写道:

  “‘杂阿含经’(郎‘相应阿含’、‘相应部’)是佛教界早期结集的圣典,代表了释尊在世时期的佛法实态。佛法是简要的,平实中正的,以修行为主,依世间觉悟世间,实现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传世间的佛教圣典中,这是教法的根源,後来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观’与‘瑜伽’的深义,都可以从本经而发见其渊源。这应该是每一位修学佛法者所应该阅读的圣典。”

  “现存汉译的‘杂阿含经’,内容缺佚了二卷(古人以‘阿育王譬喻’补足,次第也大有倒乱,所以全经的组织部类,无法明了。吕澂发表的‘杂阿含经刊定记’,依‘瑜伽师地论’,知道四阿含经是依‘杂阿含经’为根本的;‘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的摩呾理迦(本母)是依‘杂阿含经’的次第而造。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有了进一步研究,主要是论定:依‘瑜伽论摄事分’,分全经为‘能说’、‘所说’、‘所为说’;这三类,与‘修多罗’、‘只夜’、‘记说’相当。近代学者研究,或说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部阿含;或说依四阿含而类别为九(十二)分教。其实,四部阿含是先有‘杂阿含’,九分教是先有‘修多罗’、‘只夜’、‘记号’(这三分还是先後集出),二者互相关联,同时发展而次第成立的。‘中阿含经’(一九二)‘太空经’,说到‘正经、歌咏、记号’(‘中部’一一二‘空大经’所说相同,正是佛教初期三分教时代的明证。

  “‘瑜伽论摄事分’中,抉择契经宗要的摩咀理迦,是‘杂阿含经’的部份论义,也就是‘所说’——修多罗部份的论义。‘修多罗’分阴、处、因缘、圣道四大类,在‘杂阿含经’的集成中,‘修多罗’是最早的。正是如来教法的根本所在。从‘杂阿含经刊定记’去看,这部份的经论对比,不免粗疏而不够精确。抗战期间,听汉藏教理院雪松法师说,内学院有‘杂阿含经论”合刊本,可惜没有看到,不知内容如何?我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经论对比,也还有些错失。因此,我编印了这部“杂阿含经论会编”……这对於探究佛教的原始法义,发心阅读漠译‘杂阿含经’的。会给予多少方便的。”

  由此可见,四部阿含应当成为当今佛学研究的重点。尽管中国佛教没有重视“阿含经”,但据记载,公元二一三年,大乘佛教五菩萨中的龙树菩萨就是以“阿含”为主这宗经“中论”及释经“大智度论”。公元四五七年,无著菩萨依“杂阿含经”的核心思想造“瑜伽师地论”。十九世纪末叶,日本学者在留学欧洲时,接触到南传巴利语佛教圣典——“五(部)尼柯耶”,对照北传中文“四阿含”。了解到四部阿含及“五(部)尼柯耶”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佛教圣典,是佛陀根本思想以及言行的最早记录。况且四部阿含所说的四谛、八正道、十二支绿起、四摄法等都是佛教基本教义。“杂阿含经”中又蕴有发扬大乘思想的起源。“阿含经”犹如埋藏深山中的宝珠,是被发掘,大放光彩的时候了。

  美国罗永正居士最近莅沪探亲。分别四十年,又获面聆教益,法线殊胜。他在旧金山曾作“杂阿含经”研习的系统讲演,均有录音磁带。承他不弃,委托我把演讲录音,结合他手编的“杂阿含经”研习资料,进行整理,络续在佛教刊物发表。这一工作,慧蓑重大,我既先覩为快,又责无旁贷,也就欣然从命。全部共分十二讲:

  (一)认识“杂阿含经”。

  (二)四谛、八正道。

  (三)缘起法。

  (四)八正道。

  (五)“迦旃延经”说正见

  (六)甲、佛说在家十六成就法;乙、观五蕴无常。

  (七)先得法住、俊得涅槃智。

  (八)八正道是一乘道。

  (九)空相应随顺缘起法。

  (十)须陀洹的条件。

  (十一)佛十智力与阿罗汉十力的区别。

  (十二)佛说四摄法。

  这里,先提出“重视‘阿含经’的研究”的呼吁,以引起海内外佛教同道的注意。众擎易举,希望把“阿含经”是“小乘经”这一公案翻过来。

  (摘自《内明》190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