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观庄严论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佛经 > 现观庄严论 > 正文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

浏览: 次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

  《现观庄严论》圣慈氏菩萨造颂

  法尊法师由藏译汉

  《现观庄严论疏·总义游戏海》极尊却吉坚赞大师著

  任杰由藏节要译释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

  序言

  一、此论之名义

  二、学习《现观庄严论》者,首先应当了解汉藏所译《般若经》,因为《现观庄严论》是解释《般若经》的论著

  三、《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之注疏

  四、释《般若经》密意的两种见解

  五、《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的因缘和依据

  序 品

  一切相智品第一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一·大乘发心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二·大乘教授

  第一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一·教授修行自性

  第二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二·开示四谛

  第三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三·开示三宝

  第四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四·开示不怯弱

  第五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五·开示不疲劳

  第六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六·开示?摄持

  第七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七·开示五眼

  第八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八·开示六通

  第九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九·开示见道

  第十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十·开示修道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三·四顺抉择分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四·释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五·释修行所缘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六·释大乘修行的所为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七·意乐广大披甲正行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八·释趣入正行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九·资粮正行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十·释决定出生正行

  附录:《华严经》卷第七十八·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道相智品第二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一·释道相智之支分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二·知声闻道之道相智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三·知独觉道之道相智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四·大乘见道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五·修道作用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六·胜解修道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七·胜解之胜利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八·释回向修道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九·释随喜修道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十·引发修道

  能表道相智十一法之十一·清净修道

  一切智(体智)品第三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一、之二·由智不住三有;由悲不住涅?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三、之四·于果般若遥远之体智;于果般若邻近之体智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五·所治品一切智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六·明对治品之一切智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七·一切智加行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八·加行相平等性

  能表一切智九法之九·大乘见道

  八

  现

  观

  七

  十

  义

  总

  表

  |

  八

  事

  七

  十

  义

  【境】  一切相智  1、大乘发心

  2、大乘修行教授

  3、四顺抉择分

  4、大乘修行所依

  5、大乘修行所缘

  6、大乘修行所为

  7、披甲正行

  8、趣入正行

  9、资粮正行

  10、决定出生正行

  道相智  1、道相智之支分

  2、声闻道智之道相智

  3、独觉道智之道相智

  4、大乘见道

  5、大乘修道作用

  6、胜解修道

  7、胜解修道之胜利

  8、回向修道

  9、随喜修道

  10、引发修道

  11、清净修道

  一切智  1、由智慧不住诸有

  2、由悲心不住涅?

  3、无方便遥远之体智

  4、有方便邻近之体智

  5、所治品之体智

  6、能治品之体智

  7、体智加行

  8、加行平等性

  9、见道

  【行】  圆满一切相加行  1、行相

  2、加行

  3、加行功德

  4、加行过失

  5、加行性相

  6、顺解脱

  7、顺抉择分

  8、有学不退僧

  9、生死涅?平等加行

  10、严净佛土加行

  11、善巧方便加行

  顶加行  1、暖顶加行

  2、顶顶加行

  3、忍顶加行

  4、世第一法顶加行

  5、见道顶加行

  6、修道顶加行

  7、无间道顶加行

  8、遣除邪行

  渐次加行  1、布施

  2、净戒

  3、安忍

  4、精进

  5、静虑

  6、般若

  7、随念佛

  8、随念法

  9、随念僧

  10、随念戒

  11、随念舍

  12、随念天

  13、通达法无自性

  刹那加行  1、非异熟刹那加行

  2、异熟刹那加行

  3、无相刹那加行

  4、无二刹那加行

  【果】  果法身  1、自性身

  2、智法身

  3、受用身

  4、胜应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

  《现观庄严论》圣慈氏菩萨造颂

  法尊法师由藏译汉

  《现观庄严论疏·总义游戏海》极尊却吉坚赞大师著

  任杰由藏节要译释

  上师极尊慈氏怙主足,以大恭敬顶礼皈依

  祈请大悲一切时摄受,所化诸众生界遍意乐,

  一切相智佛眼善观察,三转无上妙法事业轮。

  顶礼导师释迦(能仁)王!

  一切诸佛悲智摄一体,受持胜者(佛)长子菩萨法,

  得灌顶位住持佛圣教,恭敬顶礼补处圣者足。

  序 言

  一、 此论之名义

  《现观庄严论》或译《现证庄严论》,圣慈氏(弥勒)菩萨造,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圣无著菩萨因过去发大乘菩提心,承事供养无量诸佛,广修菩萨行,所积殊胜善根为增上,现生发大乘菩提心为担荷如来圣教,欲求亲见圣慈氏菩萨听闻教法,以期通达般若,住持正法。于是入山经十二年勤修慈氏观行,乃亲见圣慈氏菩萨,听受《般若波罗蜜多教授现观庄严论》等圣慈氏五部论着。由于《般若经》甚深广大,微妙难测,即由圣慈氏菩萨的教授教诫,以此论义能令闻者易于通达,故称为“教授”。

  “现观”有依智慧现前证得诸法之智义,这在圣无著菩萨的论着中有其广说,如《显杨圣教论》卷十六“成现观品”中详述现观次第,或四或六或七或八种现观,及其种相有十八种之差别,及《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建立十种现观。依上论义,现观只限于三乘人观察三宝四谛等境,断三界烦恼,以般若智慧观察修证为主,立名智现观。如《显杨圣教论》云:“于恶趣中不起现观,不能证得三摩地故,色、无色界亦无现观,唯一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因此随顺三乘人闻思修在各个阶段由修行断证的智慧不同,其所立现观之名各异。

  总的来说,现观皆由五道十地所摄,如资粮道,又名信道和顺解脱分,即名法现观。法现观的“法”字,即十二分教法,在资粮位时缘此教法随顺闻思慧抉择诸法现观,因此现观是随顺解脱一分,故又名顺解脱分。加行道,又名顺抉择分和抉择支,名为义现观。“义”为抉择四谛法义,是修加行者为得见道所修之加行,故名加行道。见道名为谛现观。“谛”有真实不虚之义,此即见道者身中亲证之智,初证粗细无我及初证四圣谛之道真实不虚,故名谛现观。见道以后修道位中,称名随现观或后现观,是见道以后,修道者身中的智证无我之现观道。若依《显杨圣教论》卷十六所说,于修道位中有十六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系于四谛各有四智,即成十六智。声闻得此对治三界杂染;菩萨所得对治十种地障,无学道名为究竟现观,是三乘圣人各自修道谛所证的究竟灭谛涅?果位智德,故名究竟现观。但声闻现观和独觉现观与菩萨的大乘现观,有其根本不同的区别。因为菩萨为教化声闻独觉种性者,必须了知声闻独觉现观,不是取证二乘现观,若依《阿毗达磨集论》卷七所说,声闻现观与菩萨现观之差别有十一种。所以本论主要所说是大乘菩萨现观,从初发大乘菩提心入资粮道,历经修大乘加行道、大乘见道和大乘修道,乃至成佛现证法身果位的究竟现观智德,名为大乘究竟现观,是故唯佛乃能究竟圆满现证断德与智德。此即本论所说的大乘八现观之次第。

  “庄严”,如《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一云:“譬如庄美质,临镜生欢喜,妙法庄严已,得喜更第一”。释曰:“譬如美质加严像,现在于镜则生胜喜。”“庄严妙法义入自心则生胜喜”该论为发大乘菩提心者又说五种庄严义:如金器、如花正开敷、如食美膳、如解文字和如开宝箧。如其次第,心向大菩提、受教大乘法、思维大乘法、修行大乘不可思议法和自觉证得无上菩提故。正喻《般若经》微妙甚深,自体本质本来美妙庄严,再加上《现观庄严论》的装饰妙具而显得更加庄严,能令闻思修者证受法味,于《般若经》生起清净信心,倍生胜喜,由此以般若为庄严之因缘,自觉求证无上菩提。

  若依圣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所说,佛教论典具有第一义谛、能令众生出离诸苦果和正行究竟三种功德,名之为论。此与本论所说,由通达甚深般若,现证空性第一谛;令诸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解脱一切众生诸苦果;正修菩萨加行究竟成佛之功德,其义相同。此即略述《现观庄严论》之名义。

  二、学习《现观庄严论》者,首先应当了解汉藏所译《般若经》,因为《现观庄严论》是解释《般若经》的论着。

  我们的大师释迦能仁,最初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三大阿僧碉劫积集福智二种广大资粮,最后在菩提树下圆满正等正觉。因见一切众生皆被二十种萨迦耶见大山围绕,并遍布无明暗昧稠林,由种种恶见网而障碍解脱圣道,更受一切烦恼随增毒树苦果,忧苦愁叹,流转生死旷野大河。佛以大悲心为救度一切众生,为摧毁三有众苦,令安住于殊胜妙果,即于有缘所化众生宣说无量法门,其诸法门中具足最极广大甚深之法者,即是三世诸佛唯一共趣之胜道——《般若波罗蜜多经》。如《大般若经》四零二卷云:“具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速证得一切智智,欲速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当学般若波罗蜜多。”又于最后在《嘱累品》说:“佛告阿难,随所尔时,般若波罗蜜多在世,当知尔所之时,有佛在世说法”(见《摩诃般若经》)。因此,学习《现观庄严论》者,必须对汉藏所译《般若经》有所了解,经与论结合学习。

  汉译《般若经》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支娄迦谶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三十品起,至北宋咸平六年到景德元年(1003-1004),施护译《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二十五卷止,相继传译约一千年。但这些经本多是《般若经》部之内的同本异译或别行本。唐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六百卷,佛于四处说法,分一十六会,总有二十万颂,是一部完整的《般若经》。

  藏译《般若经》编入《甘珠》大藏经“般若”部的共有二十三种,共二十一函,每函约译三十卷,但没有异译本。藏地先德们分《般若经》为“母子十七分”,与汉《大般若经》十六会之分,有同有别。母部有六经:一、《十万颂般若》;二、《二万颂般若》;三、《一万八千颂般若》;四、《一万颂般若》;五、《八千颂般若》;六、《般若摄要颂》。此六部经称为“母”部者,是以《现观庄严论》八品分别解释的经。子部有十一经:一、《七百颂般若》;二、《五百颂般若》;三、《三百颂般若》;四、《理趣分般若一百五十颂》;五、《五十颂般若》;六、《般若二十五门》;七、《善勇猛般若》;八、《帝释般若》;九、《小字般若》;十、《一字般若》;十一、《般若心经》。此十一部经称为“子”部者,谓不是以《现观庄严论》八品分别解释的经,其所诠内容之类别是唯一单独解释的《般若经》,如《般若心经》。

  古德智者们说《般若经》分有广中略三部,彼三部又各分为三,即成九部般若。其广中广有五百卷;广中中有四百卷;广中略即《十万颂般若》。中三部般若即《二万颂》、《一万八千颂》、《一万颂》。略三般若即《八千颂》、《般若十八卷》、《般若摄要颂》。彼等《般若经》所诠内容的中心要义,是显远离一切实执戏论,与八现观七十义完全无有差别。

  三、《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之注疏

  解释《般若经》的论着,汉译本不多,主要有圣龙树菩萨所著的《大智度论》一百卷,是解释《大般若经》第二会的文词义理微妙甚深实相之义,及解释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的《金刚经论》等。

  藏译解释《般若经》的疏释,编在《敦珠》大乘论藏中的经疏部,解释《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的疏释,总有十六函,三十八种。总的来说,在古印度共同许可的有二十一种。其中经论结合解释的有十二种,不结合解释的有九种。第一经论结合解释的十二种可分为五类:

  一、《二万般若颂》与《现观庄严论》合释的有四种:(一)、圣者解脱军论师着的《般若二万颂光明论》;(二)、大德解脱军论师着的《般若二万颂释》;(三)、师子贤论师着的《般若二万颂八品释》;(四)、静命论师着的《般若二万颂具清净论》。

  二、《八千颂般若》与《现观庄严论》合释的有三种:(一)、师子贤论师着的《八千颂释现观庄严光明论》;(二)、静命论师着的《八千颂释殊胜心要论》;(三)、无畏论师着的《八千颂释难要月光论》。

  三、与《般若摄颂》合释的有三种:(一)、师子贤论师着的《般若摄要颂释难易解》;(二)、佛智论师着的《摄要释难》;(三)、迦湿弥罗达摩室利论师着的《般若波罗蜜多藏键论》。

  四、迦湿弥罗达摩室利论师着《般若波罗蜜多十万颂广释》,此为独一合释《般若十万颂》的一种。

  五、尊者弥底论师着的《十万颂、二万五千颂、八千颂般若母三义顺同八现观论》,此为合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一种。

  第二不是经论合释而是单独解释《现观庄严论》的九种者:

  一、师子贤论师着的《现观庄严论显明义疏》。

  二、法友论师着的《疏释明句论》。

  三、金洲法护论师着的《分别光明论》。

  四、般若生慧论师着的《略义》。

  五、六、尊者弥底论师和童吉祥论师着的二种《略义》。

  七、惹那格底论师着《现观庄严论释共称分论》。

  八、迦湿弥罗布达室利论师着的《般若灯粑论释》。

  九、无畏论师着的《能仁密意庄严释》。

  以上论释,传译到西藏,主要是依师子贤论师的《现观庄严论显明义疏》为根本论释,因为此《义疏》文字精简、其义集中,最能显明经义,比其它论释特别超胜,是故西藏的许多《现观庄严论释》都依此《义疏》为根本依据。其次是依圣解脱军论师的《般若二万颂光明论》等作为参照研习。

  四、释《般若经》密意的两种见解

  在古印度释《般若经》的密意,形成了两种传承和两种见解。一是圣龙树菩萨释《般若经》的理趣;二是圣慈氏菩萨释《般若经》的理趣。如宗喀巴大师的《现观庄严疏·金粑论》云:“正显空性义的正理六聚论,及间接显示空性义,为所化众生身心中以生起现观次第显示空性而作解释,此即由圣龙树和圣慈氏二者解释《般若经》的密意,由此而出现了两种轨则。”这两种传承,到了西藏,特别是传到了宗喀巴大师,即合二为一。圣龙树系一般称为“甚深见”;圣慈氏系一般称为“广大行”,以见行合一修学般若为主体,此即是般若中观甚深见,及《现观庄严论》广说菩萨修行通达空性的次第。因此,以圣龙树菩萨的正理六部论和圣慈氏菩萨的五部论作为必学之论着,这就是藏传佛教以《中论》和《现观庄严论》为主,兼学其它诸论以修学般若的方法次第。特别是格鲁派主张先学《现观庄严论》,修学菩萨广大行法及通达空性的次第,然后修学《中论》以抉择般若甚深空性而建立中观正见。这两种传承虽然修学的方法与次第稍有不同,但就修学的体性并无差别。

  在释《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的论释中,如上所说,古印度有二十一论释,也有不同的见解,虽然多是以中观见释,与圣龙树菩萨的中观相顺,但多是以中观自续见释。如静命论师、师子贤论师和佛智论师等,他们都是顺瑜伽行的自续中观师。以中观应成见释《现观庄严论》的唯阿底峡尊者。

  这些论译传译到西藏,西藏大德们的论着很多,究竟有多少,现还无人统计。特别是格鲁派从宗喀巴大师起,都继承阿底峡尊者的见解,以中观应成见释《现观庄严论》。如宗喀巴大师的《金粑论》;甲操杰大师的《心要庄严疏》、《现观庄严论修法·开胜乘眼》、《八现观七十义释及修法》和《现观庄严略义宝粑论》;克主杰大师的《现观庄严论显明义释·难解光明论》及《现观庄严论究竟应成派正见释》。其后有极尊却吉坚赞大师(1469-1544)依《金粑论》和《心要庄严疏》的难要之处着《现观庄严论疏·总义游戏海》二函,为学《现观论》者必学之教本。今本文多依此论而成。因此,格鲁派诸大德继承阿底峡尊者,依宗喀巴三师徒的论疏为主要圣典,形成以中观应成见研习和解释《现观庄严论》的一宗之学风。

  五、《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的因缘和依据

  《现观庄严论》是藏传佛教学习圣慈氏菩萨五部论中最主要的论典,是学法相者考取格西学位必学的课程。它的传译历史较为悠久,藏地注释也很多,弘传极为普遍,至今弘盛不衰。

  《现观庄严论》传译到汉地,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一是法尊法师译此论为《现观庄严论》,并依宗喀巴大师的《金粑论》,及法师学经上师扎迦大师的论着而节译《略义》,得到太虚大师的高度重视。大师并将此论与《大般若经》第一会、第二会和第四会详加对照,作序述其大意。序云:此论“皆经文固有之义层也”,“次第纶贯经义,若网之在网,有条而不紊”。又云:“得斯论而般若之眉目朗,瑜伽之精髓充矣”,将经与论之关(要)作了精辟论述,但法尊法师未曾讲授过此论。二是能海上师从西藏回汉地在五台山译此论为《现证庄严论》,并多次讲授。“现观”“现证”,其义相同。(法)尊法师译为“现观”,是依玄奘法师所译现观的固定译名。

  海公上师非常重视现观,最初是1936年在五台山为学法弟子们讲《现证庄严七十义》,其后在四川成都近慈寺亦讲此论,1952年在上海金刚道场译讲师子贤的《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1954年、1955年在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寺复讲此论,其后又讲过一次,隆莲法师笔录为《清凉记》。

  1948年、1949年海公上师亲自到北京迎请五台山扎萨克罗桑巴桑老喇嘛在四川成都近慈寺讲授甲操杰大师的《现观庄严论·略义宝粑论》,同时隆果法师译讲福称大师之《现观庄严论大疏》,系以辩论式讲,但只讲完第一品。

  近年来不少乐于学《现观庄严论》者多次反映说,法尊法师的《略释》及海公上师的《清凉记》及其《义疏》,文略难解,希望有个易懂的注释。由此因缘,为报上师三宝教授此论之深恩,故从极尊却吉坚赞大师着的《现观庄严论疏·总义游戏海》中选译出此释。《总义游戏海》是解宗喀巴大师的《金粑论》,甲操杰大师的《心要庄严疏》二论的要义,文广义深,共有二函。为了适合汉地学人的实际情况,今从《总义游戏海》中选译其主要部分,以解释《现观庄严论》颂文的词句义理,对于批判各种异说及错误见解的部分,则未选译。并依法尊法师所译《现观庄严论·略释》及其科判为主,不另立科文,在此基础上对《现观庄严论》的法相文义加以解释,作为初学现观的教学课本。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此论释历经三载终于编译完成。并应陕西省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法师和五台山塔院寺方丈寂度老和尚的邀请,在五台山塔院寺讲授此论释。若欲进一步广学,则期待于现今学习藏文的法师和居士们,日后传译有关般若现观的广释,以供乐于学习现观者广泛研读。

  序 品

  释此论义分三:甲一、论前义;甲二、论正义;甲三、论后义。

  甲一、论前义分二:乙一、释论题;乙二、解敬礼。

  乙一、释论题

  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

  此论题的梵语:阿毗三昧耶,阿朗迦罗,那摩,簪扎巴 弥打,邬拔提沙,奢萨哆罗。

  华言:阿毗三昧耶译为现观,阿朗迦罗译为庄严,那摩译为名曰,簪扎巴 弥打译为般若波罗蜜多,邬拔提沙译为教授,奢萨哆罗译为论。即名: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

  这里说的梵语,是指古印度四种语言[1]中的天语或善枸语。因佛曾在兜率天用此语说法,故名天语。论前用梵语是习惯语言,表示尊敬论源清净无垢,令身心中生起加持。用藏语华言,是表诸译师知恩报恩故。

  此论解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这里主要是指《十万颂》汉为第一会四百卷;第二会玄奘法师译的七十八卷;鸠摩罗什译为《摩诃般若》三十卷;玄奘译为第四、第五会二十八卷合为《八千颂》;(鸠摩)罗什译为《小品般若》十卷,其密意是说由此论容易通达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方便,故名教授。

  由于具足整治救拔二种功德清净语,故名为论。是说此论有能整治所化众生的心识烦恼;能救拔生死恶趣诸苦具此二种功德,故名为论。如世亲菩萨的《正理疏》云:“整治无余烦恼故,能救恶趣三有苦,拯救功德故名论,此二功德他宗无。”

  “现观”者谓以现前智慧亲证或现见,譬如世人本来身相庄严,复以众多妙庄严具严饰,用镜照显更加庄严,倍生欢喜。此喻《般若经》本来自体妙善庄严,再用八现观七十义的解释而作庄严,在此庄严论中照显,见者能生欢喜庄严。如《庄严经论》云:“色严自性功德见镜内,诸人生起最极胜欢喜,如是善说恒常功德体,辨诸法义智者生胜喜。”

  乙二、解敬礼

  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此是译师在翻译之前先“敬礼一切诸佛菩萨”说明翻译敬礼,是顺先代法王所制定规则,为令翻译事业圆满究竟,息灭一切障难,令知此论主要所诠是增上定学,属于经藏所摄,及为证得无上菩提,故于翻译前“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甲二、论正义分三:乙一、正申敬礼兼明造者之志愿;乙二、为乐广者分别广说;乙三、为乐略者更说略义。

  乙一、正申敬礼兼明造者之志愿

  颂曰:求寂声闻由遍智,引导令趣最寂灭,

  诸乐饶益众生者,道智令成世间利。

  诸佛由具种相智,宣此种种众相法,

  具为声闻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

  圣慈氏菩萨于造论之前先礼赞三智者,是为令所化众生于此般若佛母发生净信,由此因缘当得解脱及一切相智。现在“正申敬礼兼明造论志愿”令究竟,如诸善士虽至命难亦不弃舍所愿故。此是释敬礼的所为(主旨,旨趣)。

  皈敬颂文义分两段为称赞与敬礼。赞又分二:初三句正赞三智功德,次一句赞四圣众之母。初三句的第一句是赞一切智,是说由诸声闻欲求寂灭,谓由一切智能引导所化众生趣证寂灭涅?;第二句是赞道相智,谓诸菩萨由道相智能成办声闻独觉菩萨三种所化众生所求义利;第三句赞一切相智,谓由一切相智能转无上妙*轮。第四句“我敬礼”者(藏文四句,汉译八句),说明以三业至诚恭敬顶礼声闻、独觉、菩萨及佛四圣众之母——般若波罗蜜多,是说四圣众皆从般若波罗蜜多而生,故称般若为四圣众母。

  圣慈尊菩萨造论之前先赞三智,是所依补特伽罗声闻独觉种性,诸希求寂灭苦集二谛者,即由能遍知蕴处界法皆是补特伽罗无我的一切智,即能引导声闻独觉令趣入有余依及无余依寂灭涅?妙果而赞礼彼一切智故。又就所依补特伽罗,谓求饶益诸众生之菩萨,由通达声闻独觉菩萨三道无我之道相智,即能成办世间三类种性众生之利益而礼赞彼道相智故。又诸佛由具足一切相智,现证一切相悉皆无我为说法之增上缘,宣说种种法藏诠表一切相,故于彼一切相智以三业至诚而敬礼故。此为释敬礼文义。

  乙二、为乐广者分别广说分三:丙一、论所为义;丙二、全论总义;丙三、全论文义。

  丙一、论所为义(旨趣)

  颂曰: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非余所能领,于十法行性。

  经义住正念,具慧者能见,为令易解故,是造论所为。

  如是赞礼为先而造正论,是说此论所释为广中略三部《般若经》。其释之仪式,如世亲菩萨的《正理疏》云:“演说经义者,当先说所为,略义及文义,结合与答难。”是说为令易解经义,故以所为、略义、文义、结合和答难五支的方便而作解释。

  一、所为义:此中“大师于此说,一切相道智”等二颂是说易于通达经义的所为义,依彼建立略义。

  二、略义:“般若波罗蜜”至“四相正宣说”有十五颂,是说明全论的略义。是就经的略义门解说,依彼略明八现观七十义的略义、文义而广释支分。

  三、文义:“发心为利他”至第八品最后的“许法身事业,有二十七种”止,是说明全部经义之文义。

  四、结合:如初品中的“次一切智性”及顶现观品中的“次由入狮子”等的“次”字,是就经义结合门解说,即结合前后文义令相贯彻,说明前后正理并不相违,依此而作答难。

  五、答难:如初品中的“法界无差别,种性不应异”及道智品中的“若谁于何义,”及圆加行品中的“不可说性中”等颂文,皆是显示答难。

  由此五支释经,能令听者恭敬易了,断疑生信。如世亲菩萨的《正理疏》云:“由闻经胜利,若听闻受持,闻者起恭敬,故先说所为。成此由略义,略义由文知,次第前后理,由余二无违。”是说诸欲求经义者,由见现前及究竟胜利,乃于文义恭敬受持。(一)为令于经发起希求,故先说所为。(二)若以正量成立彼所为义者,必须粗知略义方可了知文义。(三)若欲详知略义,则须依论广学文义。(四)欲使论文前后文义贯属,则赖结合之义。(五)欲释前后所许无违,则须解释妨难。

  初释所为义中“大师于此说,一切相智道”二句,说明所诠内容法。“非余所能领”是说非外道小乘人所能领受,说明此法之差别。其次三句说明究竟所为之果。最后二句正明造论之意旨,是为令未闻法有情,容易了解如来所说般若之甚深义。系属结合之义,随其论文中暗述。

  总之,此论所诠内容,即佛在此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中,分为八种现观(或八法八事)所说一切相智之道,发心十法。此所诠八种现观,非外道小乘等人所能领受,因为彼等未于方广大乘经典勤闻思故。此论亦有究竟所为之果,以于发心等十法行为体性之经,安住闻思正念,其聪慧菩萨即能现见证得故。今造此论与经无重复过,以依此论易解经义即是造论之所为义故。

  有言此论有重复过,今依圣者解脱军论师所许,断重复过有七种:谓于修行、加行、补特伽罗、分别、修道、见道,及于加行道重复过有七种。

  一、修行:问:在教授处中说修行,及说有四种修行,即成重复。因为修行无有差别,为何再再宣说故?答:无过。因为一是就教授所诠内容分,二是就彼修行的自体及差别所显故。

  二、加行:问:一切智加行与圆加行,二者亦成重复?答:无过。一是就通达彼四补特伽罗我无生而修习,(注:四补特伽罗:从冥入冥、从冥入明、从明入冥、从明入明。)遮止远近加行能令增长,二就略修三道无生故。

  三、补特伽罗:问:初品中说二十种补特伽罗,第二品中又说“调伏诸天故,放光令隐暗,境决定普遍,本性及事业。”第四品中说“昔承事诸佛”,“是此不退众。”此成重复?答:无过。初在释三宝处是说二十种僧宝。二是就生道相智所依之补特伽罗。三是就独觉道所依之补特伽罗。四是就堪能听闻般若母法器的补特伽罗。五是为应当认识不退众的所依补特伽罗故。

  四、分别:问:初品中说加行道有四种分别,第五品中说见道所断分别,及修道所断四种分别,这二类有重复过?答:无过。一是显示大乘加行道的殊胜法,二是显示见道之所断,三是显示大乘修道之所断处故。如是于对治资粮处说八种分别亦不重复,彼是为显示对治资粮之差别故。

  五、修道:问:诸品中亦再再说修道有重复过?答:道智中说“修道”者,谓就应当生起一切道,显示不作证真实际,不住二边分。第四品中说“修道谓甚深”是就不退转相所显。第五品中说“修道”,是显修所断分别的对治分,在教授处名“修道”者,是显示教授所诠内容分。在对治资粮正行处名“修道”者,是显示为了知对治资粮之差别故。

  六、见道:问:诸品中再再说见道有重复过?答:无过。因为在教授处说“见道”,是就显示教授之所诠内容分,在资粮正行处说“见道”,是显示为了知对治资粮之差别故。第二品中是显示不依二边之“见道”。第三品中是显示超出声闻地之“见道”。第四品中说“见道中忍智”,是就“是此不退众”说,谓由十六刹那心显示比声闻特别殊胜故。第五品中说“见道”者,是就见所断分别之对治分故。

  七、加行道:问:诸品中再再说加行道亦有重复过?答:无过。因为初品中显示大乘“加行道”者,是就具足所缘、行相和因缘三种法分别遍摄持,有上中下三种差别,就六差别法门显示比声闻独觉加行道特别殊胜。第二品说二类四顺抉择分者,谓在声闻道智之道相智处,是就缘所缘色等、行相、空性无差别等之行相。在独觉道智之道相智处,是就缘所缘一切法唯假立名,与假立行相不相违,显示法性行相等,与彼三种显示后后胜于前前,所缘行相不同故。第四品中说“此暖等所缘”等者,谓就所缘有情及行相心平等门,以所缘不重复。第五品中说加行道者,是明顶加行无重复。此等是圣者解脱军所许,安立于《金粑论》中。

  此论如何与经结合与结合理趣断诤。

  问:设若由此《现观庄严论》是摄《般若经》的一切义,何故此论中不摄《缘起品》、《慈氏问品》、《常啼品》、《法涌品》和《嘱累品》?。

  答:不摄《缘起品》的因由者,谓彼品佛说此《般若经》时,显示眷属集会法等易于了知,如是由诸所化众生自己即能证解,也不需要宣说彼故。不摄《极尊慈氏问品》的因由者,谓彼品是显一乘及一种性类,彼在《妙吉祥教授经》等经中多有宣说,及《中论》等论中作了说明,此处不需要宣说故,这是法友论师所许。不摄《常啼品》及《法涌品》的因由者,因彼二品是明弟子与善知识的本生传记,彼亦是为未来如是学习,显示往事密意,易于了知。不需要摄《嘱累品》者,因彼品为了应恭敬般若波罗蜜多,唯是嘱累教典故。

  复次,经中有些补特伽罗授记及本事等不摄的因由者,因彼等易于了知,密意不摄故。这在狮子贤论师的《庄严光明论》、无畏论师的《八千颂释·难要月光论》中解说得极为明显。《慈氏问品》者,在狮子贤论师的《二万颂八品释》,静命论师《二万颂具清净论》与《殊胜心要论》,及无畏论师的《月光论》诸论中,安立断除颠倒,结合事业,所以《慈氏问品》不摄于《现观庄严论》。总有四品不由《现观庄严论》所摄。

  释经与论的建立分四:一释所说经的建立;二释能释论的建立;三经与论的作用;四观察经与论相不相违。

  第一、 释所说经的建立分三:

  一、定相:具足四种殊胜法的佛经或佛语,是佛语(经)的定相。

  四殊胜法者:(一)所诠内容:谓具足增上生与决定善解脱等功德;(二)能诠词句:谓远离一切过失;(三)作用:谓为断三界一切烦恼等随其所应能断除故而宣说;(四)所为:是为寂灭烦恼及诸苦的利益而作宣说故。如《宝性论》云:“若具法义相联系,能断三界烦恼故,寂灭利益作宣说,大仙所说余非有。”

  二、差别:若就能诠声,一切佛语可摄为十二分教,就所诠内容可分为经律论三藏,及有了义不了义二种。

  所为事业,若就所化众生门可分为大、小乘经二种,就增上缘分有三种佛语:(一)如来亲口所说的言教。如汇集经《般若摄颂》;(二)佛听许语。如《因缘品》,及如婆伽梵于《集法经》云:“诸比丘,于我之经首,当云:如是我闻一时”等。又云:“于文中间当加接续词而结集。”故佛示般涅?后,诸声闻众,于经之首置“如是我闻一时”等,及于中间加接续词等。(三)佛加持语。又分为:身加持语,如《十地经》;语加持言教,如《除未生怨王忧悔经》;意加持语,又分为:1、意以三摩地加持经,如《般若心经》内的色即是空等;2、意以真实力加持语,如婆伽梵意宣谛实力,令山林墙壁等皆出妙音,天鼓大声所出的佛语;3、意以大悲加持经,如药叉天龙等各献自咒,佛以悲愍加持成生胜果之咒。

  三、释名:如《八千颂般若经》等,是佛善说语。

  第二、释能释论的建立分三:

  一、定相:具足整治救拔二种功德安住正理的清净语,是佛教清净论着的定相。由造论者无散乱意,作为解释佛语密意,安住正理显示清净语,与得解脱道相顺,是显示经与论二者清净论的定相。如《宝性论》云:“若谁唯由胜者教,意不散乱而解释,与得解脱道相顺,正如佛语头顶受。”安住正理讲说有所为者,如《声论汇集》,其所为是为所集佛教清净论着故。

  二、差别:分二:一释经总的密意;二释经的各各密意。

  (一)释经总的密意分为:能诠词句清净的论、所诠内容清净的论。

  1、能诠词句清净的论:如声论、语言词藻论、修辞论、声律论,如小五明[2]中的诗词、藻饰语和声韵。

  以上所诠内容清净的论,如法称论师解释陈那菩萨《集量论》着的七部量论。即:广谓《释量论》、中谓《决定量论》、略谓《正理滴论》、《因滴论》、《辩争正理论》、《观系属论》和《成他相续论》,此四为量论的支流论。

  (二)释经的各各密意分三:

  1、释初*轮的论分为:1主要正释见解部分及主要正释行的部分论。初如七部对法藏论,总摄彼义者有《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更摄彼义者谓《俱舍颂》及《释》三十卷。七部对法皆阿罗汉造,如舍利子的《集异门足论》二十卷;大目犍连的《法蕴足论》十二卷;大迦多衍那的《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此三足论是佛在世时造。提婆设摩的《识身足论》十六卷;筏苏密多罗的《品类足论》十八卷;筏苏密多罗的《界身足论》三卷。这三论是佛灭度后造,此为六足论。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后称此论为身,为有部师所宗。其陈那菩萨的《集量论》,与法称论师的七部量论大部分顺经部宗。

  2主要正释行的部分论着,如正释根本经如《戒经疏》等论着。

  2、释第二*轮的论着,亦分见、行二种。

  初正释见解部分的论着分二:初主要直接正释见解部分的,如圣龙树菩萨的正理六部论。即:《根本般若中论》、《精研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和《中观宝粑论》,以及圣天菩萨的《四百论》。二主要间接解释秘密义见解部分的如《现观庄严论》。

  二、解释行的部分:如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及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及《入中论释》以及其它中观师的论着。

  3、释第三转*轮的论着,总的来讲与圣慈氏菩萨有关系。此亦分二种:初主要正释见解部分的,如《辩法界论》(辩法法性论)和《辩中边论》。二主要正释行的部分的,如《庄严经论》。不仅此论,还有圣无著菩萨着的《五部地论》。即:本地分、摄抉择分、摄事分、摄异门分、摄释分,此为《瑜伽师地论》的异名。及二摄论,即:摄共乘的《阿毗达磨集论》、不共乘的《摄大乘论》。还有世亲菩萨的八部论着,即:《二十颂品》、《三十颂品》、《注疏正理论》、《成业品》、《五蕴品》、《缘起经释》、《辩中边论释》、《庄严经论释》,世亲菩萨不仅此八部,还有《稻秆经释》、《十地经释》、《随念三宝经释》、《摄大乘论释》等多种。

  又就论的作用门分三:1、散集论。如《集量论》;2、次第汇编论。如根本经;3、能显明秘密的论。如《现观庄严论》。

  此中就劣胜门分有六相似论及三正论,共有九种。如世亲菩萨的《注疏正理论》云:“无义、邪义及具义,?乱、离悲、断诸苦,听闻、诤辩、正修持,离六似论许正三。”1无义论。如《辩乌鸦齿论》;2邪义论。如说《无前后生论》;3具义论。如《现观庄严论》;4狡诈论。如诸外道诡辩论;5离悲论。如为得人天安乐以牲畜祭祀论;6断灭苦论。如《现观庄严论》;7听闻论。如外道的《吠陀论》;8诤辩论。如外道的《因明论》,此即数论、胜论、顺世、吠檀多,及离系裸形派的推理论着;9正行论。如《现观庄严论》等佛教论着。此为外道六似论,佛教三正论。

  又于此中显示五明处的论着亦有五种。

  1、主要说明“工巧明”的论着。如舍利子着的《形像尺度论》,叙述建筑、制造工具、绘画佛像,以及用线条绘画轮廓的图案论着,包括工巧技艺等论着,都属于工巧明所摄。

  2、主要说明“医方明”的,如古印度勇阿贽黎(马鸣)的《药方八支论》。凡叙述养育身体、增进健康、治疗疾病,及论述所治疾病、能治药物、医治手段、治病医生的医药学,都属于“医方明”所摄。

  3、主要说明“声明”的,如童子嘎底嘎着的《声义积分论》,大德月观的《声明论》、《妙音论》、《巴尼巴论》,为古梵文四大家的声明学论。如纠正扫除语言中所犯错误,以使语言规范化,和阐述梵文本质、结构、组合变化规律,及藏文虚词、动词等规律及音韵等,都属于声明学。

  4、主要说明“因明”的,如七部量论。是能折伏义理谬论之量学,消除客观存在的错觉,详细抉择所量外境,能量内心以及内外心境认识法的,都属于“因明”学。

  5、主要说明“内明”的论着,如《现观庄严论》等佛教诸论。即讲说戒定慧三学次第,开示调伏内心烦恼、断除烦恼所知二障的论以及密乘不共生圆二次第等佛教内学,如上所说三*轮的论着,都属于佛教内明。

  是故,欲求解脱应需善巧五明,因为欲调伏外敌,需要了知《因明》和《声明》;随顺摄受所化众生,需要《工巧明》和《医方明》。自己若欲善巧明处,则需了知此四明处;欲得解脱成就一切智智,需要了知《内明》。如《庄严经论》云:“若于五明不精进,佛说不成一切智,为伏他故随摄受,自遍知故应勤修。”是说不学五明即不能成佛。

  《现观庄严论》,说汝名论的因由,有能整治所化众生的心识烦恼敌、能救拔生死恶趣诸苦,由具足整治救拔二种功德,说明为论。如世亲菩萨着的《注疏正理论》云:“整治无余烦恼敌,能救恶趣三有苦,拯救功德故名论,此二功德他宗无。”

  第三、经与论的作用:经与论的作用特别殊胜者,谓依经与论讲说听闻,在此世间能令佛教长久住世故。如《天子请问经》云:“一切诸法摄集经与论,如来善说及释经密意,由彼为缘释迦能仁教,成为长久住于此世闻。”

  第四、观察经与论相不相违:经与论二者虽然分别名为经、论,但就总的来说经与论并不相违,因为若是论必须是经故,是经的论故,是受持修行彼经的论故。如《摄抉择分》云:“云何说为受持修行彼经的论?谓依佛的言教故。”

  丙二、全论总义分二:丁一、略标论体;丁二、随标广释。

  丁一、略标论体分二:戊一、标能所释;戊二、标能释数。

  戊一、标能所释

  颂曰: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

  《现观庄严论》以能诠八品文句及所诠八事内容,正释广中略三部《般若经》之义故。亦可释为所知境即三智为教,实修以四加行为道,以所得一切相智为果三种般若。亦可释为教、道、果三种般若,即文字、方便和究竟般若。

  “一切相智道”是总显,“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是说广中略三部般若母的主要所诠经义内容,即是以八类事数义决定。广中略三部般若的差别者,若约所诠内容而略摄于五蕴,能诠词句亦略者,即名为略。义广而词句简略,即名为中。词义二者俱广者立为广故。彼广《般若经》若就品类法句而分,有一百零八句法。

  《般若经》中一百零八句法可分为两类:

  一、属于杂染品者有五十三法:此即:五蕴、六根、六境、六识、六触、六受、六界,十二缘起支。

  二、属于清净品者有五十五法,此即:谓修行的道,为六般若波罗蜜多,见解的道,为十八空,合为二十四句。瑜伽道,为三十七菩提分法,合为七句,即七菩提分。奢摩他止道,有六句:四圣谛、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等至、八解脱及九次第定各为一句。毗婆舍那观道,即三解脱门为一句。殊胜功德道,有三句:谓六神通、四三摩地、四陀罗尼门各为一句。就果道,有六句,谓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佛身大慈、佛身大悲、十八佛不共法,各为一句。就补特伽罗证道,有五句,谓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及独觉,各为一句。智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为三句。如是染净法共为一百零八句,这是就词义广略而分,以上所说广中略三部般若是就经文卷数义理而分的。

  以下注释一百零八句法: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触:根境识三和合所生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六受:眼触为缘所生受、耳触为缘所生受、鼻触为缘所生受、舌触为缘所生受、身触为缘所生受、意触为缘所生受。

  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六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

  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三十七菩提分中:

  (一) 四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二) 四正断:未生不善法令不生正断、已生不善法令断正断、未生善法令生正断、已生善法令增上正断。

  (三) 四神足:欲神足、精进神足、心神足、观神足。

  (四) 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 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六) 七等觉支: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精进等觉支、喜等觉支、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舍等觉支。

  (七) 八圣道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

  四圣谛: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

  四静虑:初静虑离生喜乐地、第二静虑定生喜乐地、第三静虑离喜妙乐地、第四静虑舍念清净地。

  四无量:慈、悲、喜、舍。

  四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八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解脱。

  九次第定:四静虑与四无色八种根本定,加上灭受想定。

  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六神通:神境智证通、天眼智证通、天耳智证通、他心智证通、宿住随念智证通、漏尽智证通。

  四种三摩地:健行三摩地、狮子奋迅三摩地、虚空藏三摩地、无垢三摩地。

  四种陀罗尼门:忍陀罗尼、咒陀罗尼、法陀罗尼、义陀罗尼。

  十力: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种种胜解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染净无障碍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

  四无所畏:说断德无畏、说智德无畏、说障碍法无畏、说对治道无畏。

  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

  大慈、大悲:是说以一切相智为体之大慈大悲。

  十八佛不共法:六不共行、六不共证、三不共智、三不共业。六不共行:身行无失、语无喧杂、念无妄失、意无不定、无种种想、无不观舍。六不共证:欲无退失、精进无退失、念无退失、定无退失、慧无退失、解脱无退失。三不共智:了知过去法智无障碍转、了知未来法智无障碍转、了知现在法智无障碍转。三不共业:四威仪教化众生之身业以智为先随智慧行、说法语业以智为先随智慧行、慈悲意业以智为先随智慧行。

  五种证道之补特伽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三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此诸名数在《般若经》中处处宣说。若是总说从“色蕴”乃至佛果的“一切相智”的一切法,皆是但有假定客名。若依名数计算,虽不止一百零八句法,但以诸法体类相摄《现观庄严论》的注疏中皆摄为一百零八句法来解释。

  实际说来,一百零八句法是初学佛法的人所应学习的基本法数,特别是学《现观庄严论》的人更应放在重要位置学习。

  戊二、标能释数

  颂曰:遍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一切相现观,

  至顶及渐次,刹那证菩提,及法身为八。

  此论所诠内容之义,谓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圆满证一切相加行、至顶加行、渐次加行、一刹那现证菩提加行,及法身果。这是略标此论八事或八类、八法、八现观的数。以下广明八事七十义的体。

  丁二、随标广释分三:戊一、广释三智体;戊二、广释四加行体;

  戊三、广释法身体。

  戊一、广释三智体分三: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已二、明道相智

  十一法;已三、明一切智九法。

  已一、明一切相智十法

  颂曰:发心与教授,四种抉择分,正行之所依,谓法界自性,

  诸所缘所为,甲铠趣入事,资粮及出生,是佛遍相智。

  表示一切相智之体者有十法:(一)誓愿意乐谓大乘发心;(二)成办誓愿之方便谓教授或教言;(三)最初通达空性之修所得正行谓四顺抉择分;(四)大乘修行所依之根本谓法界自性住种性;(五)大乘修行断除增益之所依谓诸所缘;(六)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谓所为;(七)此行须发广大心谓甲胄或披甲正行;(八)加行须广大进趣谓趣入正行;(九)又须二种广大资粮谓资粮正行;(十)决定出生一切相智谓出生正行。是为表示一切相智十法。

  已二、明道相智十一法

  颂曰:令其隐暗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任意等,

  引发最清净,是名为修道,诸聪智菩萨,如是说道智。

  表示道相智之体者有十一法:(一)谓由如来自性光明,令诸天光隐暗不现等,是道相智之支分;(二)了知声闻弟子道之道相智;(三)了知麟喻独觉道之道相智;(四)了知菩萨道之道相智,谓具足现法后法广大胜利之大乘见道;(五)大乘修道作用;(六)信解三般若利益之胜解修道;(七)胜解修道之胜利,谓赞美承事称扬之修道;(八)能转自他所有善根为大菩提支分之回向修道;(九)于自他善根深修欢喜之随喜作意无上修道;胜解、回向及随喜三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后得位有分别智);(十)能得究竟智德之因,谓引发修道(或译正行修道);(十一)能得究竟断德之因,谓最极清净即清净修道。此是诸聪智菩萨之现观道相智十一法。

  已三、明一切智九法

  颂曰:智不住诸有,悲不滞涅?,非方便则远,方便即非遥,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声闻等见道,一切智如是。

  表示一切智之体者有九法:(一)谓观待世俗事,是能破有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现观,即由智不住诸有之道相智;(二)又观待世俗事,是能破静边现观种类之大乘圣道,即由悲心不滞寂灭之道相智;(三)远离殊胜方便智慧者,即非方便遥远之一切智;(四)殊胜方便智慧所摄持者,即方便非遥远之一切智,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五)所治品之一切智;(六)能治品一切智;(七)此正修对治实执之中正所说者谓菩萨加行;(八)破除实执由智慧所摄持之加行,即加行平等性;(九)大乘谛现观即见道。就建立所依谓声闻独觉等圣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即是一切智以九法如是解释。

  戊二、广释四加行体分四:已一、释圆满众相加行体十一法;已二、释顶加行体八法;已三、释渐次加行体十三法;已四、释刹那加行体四法。

  已一、释圆满众相加行体十一法

  颂曰:行相诸加行,德失及性相,顺解脱抉择,有学不退众,

  有寂静平等,无上清净刹,满证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圆满一切相加行之体者:(一)谓所修之行相;(二)能修之诸加行;(三)加行功德;(四)加行过失;(五)加行之性相;(六)大乘顺解脱分;(七)大乘顺抉择分;(八)有学不退转僧之不退相;(九)安立法身之三有寂灭平等加行;(十)安立受用身之严净无上佛土加行;(十一)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此即表示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

  已二、释顶加行体八法

  颂曰:此相及增长,坚稳心遍住,见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别。

  四种能对治,无间三摩地,并诸邪执著,是为顶现观。

  顶加行之体者:(一)谓得顶加行十二相中,随一相之初顺抉择分之暖顶加行;(二)较供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数佛所得功德尤为增上之十六种增长之第二顺抉择分顶顶加行;(三)通达三智随顺之慧,及利他不可破坏获得坚稳之第三顺抉择分忍顶加行;(四)引发见道之功德成熟,心能遍住无边三摩地之第四顺抉择分世第一法顶加行;(五)见道顶加行;(六)修道顶加行,谓彼二道中各有四分别之四种真能对治;(七)无间道顶加行;(八)所应遣除邪行。以此八法表示顶加行。

  已三、释渐次加行体十三法

  颂曰:渐次现观中,有十三种法。

  渐次加行之体有十三种:谓六波罗蜜多之六种渐次加行;随念三宝之三种渐次加行;随念天、舍、戒三种渐次加行,及无性自性之渐次加行,是为表示渐次加行之十三法。

  已四、释刹那加行体四法

  颂曰:刹那证菩提,由相分四种。

  刹那加行体唯有一,就相不同而分为四。(一)异熟刹那加行;(二)非异熟刹那加行;(三)无二刹那加行;(四)无相刹那加行。

  戊三、广释法身体四法

  颂曰:自性圆满报,如是余化身,法身并事业,四相正宣说。

  正说法身有四种法:(一)谓自性身;(二)圆满受用身;(三)如是所余之化身;(四)智慧法身及所作事业。

  《般若波罗蜜多经》所诠八事数决定者,谓于所修经历的境为三智数决定;于能修的道为四加行数决定;于所受的果为果法身数决定。庄严的所为者,谓以所化众生从修道的次第为缘,于彼说有三种数决定,就四圣众母之作用规则门,亦是于彼三智数决定故。

  一、一切相智若于自身(相续)中生起,需要圆满修三乘之三道,先以获得道相智为前行,于彼还需要修一切智,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之智为前行故。(若欲断烦恼所知二障,即需要圆满修习三智。)

  二、根本相状者,谓要断除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需要圆满修习三智行相,于彼三智行相为得自在义利而修圆满一切相加行,已得自在而修顶加行,由此二种决定,建立前二种加行。有得亲证果法身,即于彼加行分位中如无常一意,对于其它无需精进圆满所作,则于最短一刹那顷能现起心一境性,于彼以前皆由次第精进修习三智行相,需要次第修习获得渐次加行为前行,故建立后二种加行。

  如此解说修习三智次第是何因由?结合法身《广释》中说:“何时永断一切虚幻动摇等行相作意,如是所说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如同幻性即能明了;由道相智观察;以一切智趣入;以圆证一切相加行能通达;由顶现观思维;以渐次现观称量;以刹那现观接近亲证,及圆满现证法身菩提。尔时于此菩萨法身功德;圆满报身的相好佛刹;化身自体所作佛法无上事业,则不难圆满获得,此是辞义。”

  其义是说,若就因果义理次第为增上,理应先说一切智,但初品中先说一切相智的因由,谓相智是由菩萨究竟所得的果,因为庄严的所为,是以所化众生发大乘菩提心等,现证十法之一切相智,于自身中生起三乘道之智,故需要先得道相智为前行。于彼通达无常等十六行相,即需要修习共中士意乐为前行故。此中所说次第为增上,是先说一切相智,因庄严的所为,令所化众生见果位一切相智的功德于修道生欢喜心故,所以先说一切相智故。譬如商人由见商利而经商,农夫由见秋收利益而务农。说三智与四加行之次第,若就次第为增上,若如以因果义理次第,需要先说四加行故,因为得三智需要获得四加行为前行故。

  若尔,何为八事?谓现证发菩提心等性相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的定相。差别:有就了知所知境一切行相的一切相智,现证因果十法为主要的一切相智,有二种。界限:唯在佛地。

  自身具足的补特伽罗,身心(相续)中以现证空性般若慧所摄大乘圣者的智,是道相智的定相。差别:有声闻道智之道相智;独觉道智之道相智;菩萨道智之道相智三种。界限:从大乘见道乃至佛地。

  通达小乘住种类圣者身中(相续)的智,是一切智的定相。差别:有所治品的一切智,及能治品的一切智二种。界限:一切圣者身心中皆有。

  由修三智行相以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是圆满加行的定相。差别:有一百七十三法。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最后心。

  以总修三智比大乘资粮道极殊胜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是顶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四种。界限:从大乘加行道暖位至最后心。

  为修三智行(相)获得坚固,以渐次修三智行相由般若慧所摄的菩萨瑜伽,由最后心以前所摄,是渐次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十三法。界限:从大乘资粮道至最后心之前。

  所作圆满于最短一刹那顷,能亲得三智一百七十三法境的菩萨究竟瑜伽,是刹那加行的定相。差别有四。界限唯在最后心。

  由修三智行相力所得的究竟果,是果法身的定相。差别有四。界限唯在佛地。

  若尔,如何能表彼八事的七十义?

  能表一切相智有十法:1发心2教授3大乘加行道4修行所依自性住种性5修行所缘6修行所为7披甲正行8趣入正行9资粮正行10决定出生正行。

  能表道相智有十一法:1道智支分2声闻道智之道相智3独觉道智之道相智4大乘见道5大乘修道作用6胜解修道7胜解修道胜利8回向修道9随喜修道10引发修道11清净修道。

  能表一切智有九法:1由智不住三有之道智2由悲不住涅?之道智3于果般若母遥远之一切智4于果般若邻近之一切智5所治品之一切智6能治品一切智7一切智加行8一切智加行平等性9通达声闻住种类之见道。

  能表圆满一切相加行有十一法:1圆加行所修之行相2能修诸加行3加行功德4加行过失5加行定相6大乘顺解脱分7大乘顺抉择分8有学不退转相9三有涅?平等性加行10清净刹土加行11方便善巧加行。

  能表顶加行有八法:1具足十二相状之顶加行2福德增长之顶加行3坚固顶加行4心遍住顶加行5见道顶加行6修道之顶加行7无间道之顶加行8应遣邪行。

  能表渐次加行十三法:六波罗蜜多渐次加行有六种,六种随念有六种,及法无性自性渐次加行,共有十三种故。

  能表刹那加行有四法:非异熟刹那加行;异熟刹那加行;无相刹那加行;无二刹那加行。

  能表果法身有四法:自性身、报身、化身、智法身并所作事业。

  此等之性相及差别等,广在以下各各品中解说。

  一切相智品第一

  丙三、全论文义分三:丁一、广释三智;丁二、广释四加行;丁三、广释法身。

  丁一、广释三智分三: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戊二、释趣彼方便道相智;戊三、释净道相智之支一切智。

  戊一、释所求一切相智分三:已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已二、释为成办彼誓愿显示方便之教授;已三、释如教授所修之正行。

  已一、释为求一切相智所发誓愿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一·大乘发心

  颂曰: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经中,略广门宣说,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

  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分二十二种。

  现证发菩提心等性相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的定相,此是就所化众生依彼一切相智所知境,即能了知大乘圆满道体而说的。其差别,就遣除所化众生邪执分别为缘。一切相智可分为:了知主要所为(目的、意义)的一切相智,及了知一切所知境之行相的一切相智。界限:唯在佛地。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是说大乘发心是为利益一切有情故,希求圆满无上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王意识,是发大乘菩提心的定相。利他及希求所得菩提二种大乘发心的所缘境,都在略广《般若经》中宣说,如《般若经》云:“具寿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这是略示菩提方便,若是广说,当见《大般若经》四零二卷《欢喜品》。这里不说余经的“余”字,是说此论未安立其余大乘经的发心,如《无尽慧经》及《华严经》等大乘经中的大乘发心,尤恐文繁,故此论不引。

  大乘发心的差别,就譬喻助伴相同门而分,有二十二种。(一)与助伴欲乐相应如地的发心,因为欲乐与地是一切白法所依的根本处。(二)与意乐相应犹如纯金的发心,是说意乐与纯金乃至成菩提之间皆不变坏。(三)与增上意乐相应如月的发心,是说初月与增上意乐,能令四念处等一切清净善法向上增长。(四)与修三智加行相应如猛火的发心,是说修加行与猛火能烧障碍三智之薪。(五)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如大藏的发心,是说布施与大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愿。(六)与戒波罗蜜多相应如宝源的发心,是说戒与宝源是一切功德所依之生源事。(七)与忍波罗蜜多相应如大海的发心,是说忍波罗蜜多与大海虽遇一切逆缘而终不能扰乱。(八)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如金刚的发心,是说精进与金刚法意坚固他不能破坏。(九)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如山王的发心,是说静虑与须弥山王由所缘散乱境不能动摇。(十)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如良药的发心,是说般若与良药能息灭烦恼所知二障的重病。(十一)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如善友善知识的发心,是说方便善巧与善友在一切分位中不舍利益一切有情。(十二)与愿波罗蜜多相应如如意宝的发心,是说愿与如意宝当成办一切愿果。(十三)与力波罗蜜多相应如日轮的发心,是说力与日轮能成熟所化一切众生。(十四)与智波罗蜜多相应如歌韵的发心,是说智波罗蜜多与法声歌韵,说法爱语能令所化众生欲乐。(十五)与神通相应如国王的发心,是说神通与国王由势力无碍能成办利他事业。(十六)与福智二资粮相应如库藏的发心,是说福智与库藏具足无量福智二种资粮库藏。(十七)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相应如大路的发心,是说三十七菩提分法与大路,是三世诸佛共行之道。(十八)大悲与毗钵舍那相应如车乘的发心,是说大悲、毗钵舍那和车乘,易于趣入不堕生死涅?。(十九)总持与辩才相应如泉水流的发心,是说总持辩才如泉水流,能持已闻未闻诸法无尽。(二十)与说法欢喜相应如和雅乐闻声的发心,是说说法雅音韵声,能发扬所化众生乐于解脱。(二十一)与唯一共道相应如河流的发心,是说唯一共道与河流饶益所化众生等无有异。(二十二)与法身相应犹如大云的发心,是说法身与大云能示现住忧史多天,及从彼没等随机应现说一切法,普降法雨,犹如大云。

  如是二十二种大乘发心的界限,从大乘资粮道乃至佛地。初三发心,如其次第由大乘资粮道下中上品所摄;其后一种发心由趣入初地之加行道所摄;其后十种发心由初欢喜地等十地所摄,因为是见道和修道所行之有境心;再次神通相应等五种发心,由三清净地所摄;最后三种发心,由佛地加行、正行和结行所摄。(加行谓最后心的作用,正行谓佛地根本智,结行谓得佛地。)此二十二种大乘发心的譬喻,出自《庄严经论》,最广者如《华严经》七十八卷,以一百一十八种譬喻,此论与经二者都是圣弥勒菩萨所说。第二会《般若经·欢喜品》虽未说譬喻,但佛说“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义等与喻相同。

  观察分析此品的大乘发心可分为二:一、大乘发心的所依身;二、释能依大乘发心的体。

  第一、大乘发心的所依身分二:一、释所依身;二、释所依心。

  一、释所依身:大乘发心者谓信解大乘,有正新生起乐欲成佛的六道众生所依身,都能发大乘心。如经云:“尔时百千天人皆发菩提心。”又《道智经》云:“所有天子未发正等正觉菩提心者,彼等当发无上正等觉心。”又如《海龙王问经》云:“二万一千龙皆发殊胜菩提心。”《宝箧庄严经》云:“圣观自在菩萨说,安立诸恶鬼见谛义。”经义是说见谛的因,应说为安立于大乘发心。我们的大师往昔依地狱的所依身发菩提心,此乃《报恩经》中所说故。如有些异生菩萨由业自在受生恶趣亦有故。如《庄严经论》云:“诸具慧者业,复次愿清净,三昧及势力,许是自在生。”(唐译:“生住及愿住,亦猛亦净依,余巧及余出,六胜复如是。”释云:“第一义发心,复有六胜:一生位胜、二愿位胜、三勇猛胜、四净依胜、五余巧胜、六余出胜。”)又如《道次第》云:“天龙等身就其意乐堪能生起一切愿心。”总之,六道众生之所依身,皆有可能发大乘菩提心。

  二、释所依心:大乘发心之所依心,许为心者谓近分静虑、根本静虑,如其次第皆有者,因为若得大乘发心,悉是得近分静虑故。若是得彼近分静虑,悉得止观双运故。如《庄严疏》云:“名加行者谓显止观双运义。”若得圆满一切相加行,不应说悉得止观双运,主要是就密意故。

  第二、释能依大乘发心的体分五:一、因;二、体性;三、差别;四、利益;五、发心理趣规则。

  一、因:发心的因者,如寂天菩萨的《集学论》中所说有四种:1、见佛身相好,欲得如此相好之身而思念发心;2、见闻诸佛菩萨威力不思议功德而发心;3、见大乘教法衰没不忍而发心;4、见一切众生痛苦所逼不忍而发心。

  又如《菩萨地》中所说有七:1、种性圆满;2、由善知识摄受;3、由大悲心悯诸有情;4、怖畏生死苦而不厌患生死难行者,依此四因而发心;5、见闻如来及诸大菩萨神变;6、闻大乘藏;7、见大乘藏法将近沉没不忍而发心。

  就此品所说,见诸众生被烦恼所损而发心者有四种因缘,及由自力、他力、因力和加行力,从此四力而生起大乘发心。如《宝灯经》云:“深信佛陀及佛法,净信诸大菩萨行,能信菩提无上已,诸上士夫而发心。”这是说缘佛的信心,净信诸大菩萨行,已见圆满菩提功德利益而生信心,由此三种清净信心而发菩提心者,是观察因相的支分。但此品中所说的大乘发心,是自所领受,唯一需要的是从大悲心生,如《庄严经论》云:“许彼根本为大悲。”(唐译:菩萨发心以大悲为根。)

  二、体性:大乘发心的体性,谓成为自己助伴为利他故,从希求圆满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而生,是为入大乘道门,住道大乘种性的主要殊胜意识者,即是大乘发心的体性。如《心要庄严疏》云:“为利他故,生起希求圆满正等菩提欲乐相应的殊胜心。”《答问佛子津径》云:“大乘发心的定相者,为利他故,希求圆满正等菩提的欲乐相应心。”是说未入道的补特伽罗身中,有利他欲乐相应的殊胜心,主要意识需要有大乘胜解。

  是故大乘发心具有四大差别法(特点或优点):1、利他难行事为意乐大;2、就加行精进门为精进大;3、修习自他意乐为义利大;4、修菩萨摩诃萨真实行为出生力大。如《大乘庄严经论》云:“大喜大精进,大义大力生,菩萨摩诃萨,具二利心生。”

  三、差别分六:一就譬喻门分;二就界限门分;三就生起规则分;四就粗细门分;五就体性门分;六就言诠(所解说)门分差别有六种。

  一)就譬喻门分:如“地”至如“云”二十二种喻,谓“如地金月火”等。如《庄严经论》云:“发心地相应,余者如纯金,犹如初弦月,当知余如火。”(唐译:如地如净金,如月台增火,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此二十二种发心喻出自《庄严经论》。

  二)就界限门分:在胜解行处名胜解行发心;在七未清净地(初地至第七地)名增上意乐清净发心;在三清净地名异熟发心;在佛地名断障发心。此四种者,如《庄严经论》云:“发心于诸地,胜解意乐净,许余为异熟,后永断诸障。”(唐译:信行与净依,报得及无障,发心依诸地,差别有四种。)

  三)就生起规则分有三种:1、许自己先成佛,然后安立一切众生于佛地,是名如国王发心;2、许先安立一切众生于佛地,然后自己成佛,是名如牧童发心;3、许自己与一切众生同时成佛,是名如渡河舟子发心。

  四)就粗细门分:粗谓从语表所生的发心(语表谓名句文身);细谓由法性力所得的发心。前者如《庄严经论》云:“助力因力根本力,闻力修力善法业,不坚及与坚固生,他说教法之发心。”这是说助伴从善知识力所生的发心不坚固;因力从种性力所生的发心为坚固;及由往昔修善法力为坚固;由多闻力为坚固,此生修习善法力所生的发心等。最细者,如胜义发心。

  五)就体性门分二:一、愿发心;二、行发心,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二种。彼二种之差别,不能按得地与不得地来安立,因为未得地者身心中有行菩提心故,彼身心中有行戒相应故。初者如《集学论》云:“诸未悟入某地,是否有由菩萨戒为增上?应知为有,譬如说迦陵频伽的幼鸟从蛋内出。”是说彼二之差别,并不安立得不得行戒,因为坏行戒的菩萨身心中之发心,虽是得行戒的发心,但是属于愿菩提心故。修习行戒事业所摄与不摄皆不能安立,因为圣位菩萨身心中的愿心,是以修习行的事业所摄故。如《疏》云:“得地之后的发心,没有离开行。”是说行戒于身心中具足与不具足都不能安立,因为大乘见道无间道身心中的发心,是具足行戒相续补特伽罗身心的发心,是愿心故。

  六)就言诠门分有:胜义发心及世俗发心二种。

  1、胜义发心分五:

  一、定相:胜义发心与世俗发心随其一种,都是圆满菩提真性,息灭二现(内识外境),并是殊胜慧所证住种类的大乘圣者之主要意识,是胜义发心的定相。是说未证圣位的凡夫发心,皆是世俗发心,因为未证胜义发心故。

  二、差别:从初地乃至佛地有十一种。

  三、界限:从初地建立者,如《庄严经论》云:“彼极喜超胜。”《疏》云:“若得见道后乃有,于异生无。”

  四、释名:由缘胜义法,彼名胜义发心,这仅是释名,并不全面。

  五、殊胜法分二:

  (1)就释义门略标:胜义发心(有法),名胜义的地,因为圆满成佛为极大欢喜;福智二资粮极喜积集;已生起法无分别智故。《庄严经论》云:“圆满佛极喜,福智资粮集,于法无分智,生故许最胜。”胜义发心(有法),具足极欢喜超胜者,谓法、有情、自他所作事业、所得殊胜心平等。初法者谓通达一切法无谛实故;二有情者谓随顺一切众生利益故;三自他所作事业者谓尽自他诸苦故;四所得殊胜平等者,谓证得自己与佛我法二空体性无分别故。如《庄严经论》云:“于法诸有情,彼所作佛胜,得心平等故,彼极喜超胜。”

  (2)就建立门广说:胜义发心(有法),具有六种殊胜者:1、谓生殊胜;2、广大殊胜;3、欢喜殊胜;4、意乐清净殊胜;5、善巧其余诸地殊胜;6、出离所断殊胜故。如《庄严经论》云:“生广大欢喜,意乐亦清净,善巧余地净,应当知出离。”是故,大乘发心(有法),具有多种殊胜法:1、谓因殊胜;2、谓意乐殊胜;3、谓胜解殊胜;4、谓所缘殊胜;5、谓行法殊胜;6、谓所依殊胜;7、谓所缘过患殊胜;8、谓所治品殊胜;9、谓功德利益殊胜;10、谓出离所断殊胜;11、谓具足究竟诸殊胜故,有十一种。初者根本从大悲心生故,如《庄严经论》云:“许彼根本为大悲”。二者心常饶益有情故。如上论云:“心常饶益于有情”。三者胜解大乘法故。上论云:“胜解大乘法”。四者所缘寻求大乘智故。上论云:“如是,所缘寻求于彼智”。五者由乐欲力辗转向上地行故。上论云:“乐欲辗转向上行”。六者依广大菩萨戒故。上论云:“依广大戒为所依”。七者大乘灭道缘彼过患故。上论云:“灭道”。八者多取小乘等为等起心(出发点),即是彼的所治品故。上论云:“多是所治品”。九者福德智慧体性增长善法利益故。上论云:“福德智慧之体性,增长善法彼利益”。十者于六波罗蜜多加行能修持故。上论云:“常修加行于六度,说为彼者名出离”。十一者以各各自品,及加行皆成为究竟故。《庄严经论》云:“是此究竟地,各各自修行,是菩萨发心。”

  四、利益:大乘发心具有多种殊胜利益:1、入此大乘道即是智者善士;2、依彼大乘道福德相续出生;3、往昔所集恶趣因而后当断绝;4、新积乐趣因并能令先所积因向上增长;5、往昔所积诸善法转成金数,如千重铁围而转成金轮,成为圆满无上菩提之因尽无边际;6、如是劣根补特伽罗所依身,从发大乘菩提心的第二刹那,当成为一切天人众生所礼拜供养处故,有此六种。

  (一)如圣龙树菩萨的《释菩提心论》云:“不发菩提心,终不能成佛,生死修利他,方便余非有。”又如《宝粑论》云:“欲自及世间,得无上菩提,菩提心为本,坚固如山王。”

  (二)如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云:“谁摄众生界,解脱无边故,由不退转心,彼心受真实。故摄取熟睡,放逸福德力,诸多常相续,虚空平等性。”

  (三)《入行论》云:“若作大罪力不忍,冯依勇猛大怖畏,谁能依止顷解脱,于彼谨慎何不依。”又云:“大力极重罪不忍,彼非圆满菩提心,其余善法何映蔽。”又云:“此如劫火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金庄严特别超胜,映蔽一切亦不舍金刚宝名,能除一切穷困。善男子,如是一切相智发心的金刚宝石者,虽无精勤,但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亦不舍菩提萨?名,能遮止一切生死穷困。”

  (四、五)《入行论》云:“成金精华相殊胜,舍不净身成佛身,转变成为无价宝,持菩提心极坚固。”又云:“余善犹如芭蕉树,由生行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常在,恒常无尽能增长。”《吉祥施经》云:“菩提心福德,设若有色相,满诸虚空界,是故彼殊胜。”

  (六)《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顷,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世间人天堪礼敬。”

  五、发心理趣规则有三:一发菩提心规则;二发菩提心的量;三依仪轨受持规则。

  (一)发菩提心规则分二:

  1、阿底峡尊者法规:修七种因果教授修心法。

  1知母:先修慈悲平等心,次观从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流转中,无一众生不是曾为自己作过母亲。

  2念恩:应修与母亲安乐,因为母亲生我养我之深恩,愿除母亲一切苦,以念母恩。

  3报恩: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见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是说自己与一切有情安乐,除苦之方便需要努力精进,应修予一切有情之安乐,除一切苦是唯一报恩。

  4悦意慈心:缘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愿常遇安乐,如是修慈心功德。如《三摩地王经》(《三昧王经》)云:“遍于无量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

  5大悲心:应修如是缘一切有情有恩,此诸有情由苦逼恼,以悲心意猛励役使,忆念云何令离此苦而与安乐。

  6增上清净意乐:随后观修彼等一切有情之痛苦,此应唯一由我急切灭除之意乐心。此六是因的教授。

  7果大乘发心:如是修心之后,为除一切有情之苦,及引发安乐之方便,如是于我唯有发大乘菩提心,现证圆满正等菩提,乃能解脱一切有情生死苦恼,安立于佛地。是故应当获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是思维作誓愿。(以上七义菩提心,当见《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卷九,别有专论修习。)

  2、佛子寂天菩萨教规:思维自他相换而修心,弃舍执爱自己而换成执爱于他,自己的一切安乐,愿于一切有情身中成熟,一切有情的苦,愿于自己身中成熟。思维自他相换的利益,与不换的过患者,《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持。”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此为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

  (二)发菩提心的量:依如法修习菩提心教授,其心意若已能生殊胜受持者,是生起大乘发心的量。彼如尝甘蔗皮内的甜味,若未生起殊胜受用,为利他故,欲得圆满菩提之意乐者,如同尝甘蔗皮味。如《增上意乐忆念经》云:“蔗皮心无有,喜味在内中,人食甘蔗皮,不能得甜味。如是说皮者,彼味是心义,是故离喜说,恒常勤想利。”

  (三)依仪轨受持规则分三:

  1、所受的境:具足以上诸愿心,住彼学处并不满足,还需要一行戒具足。

  2、所依的补特伽罗:就天龙八部等身及意乐门,堪能生起一切愿心,此所依身亦堪能受持,如《道灯论释》中说:“厌离生死轮回,念死无常,为般若慧与大悲心。”

  3、如何受持仪轨分三:

  1加行:应作殊胜皈依,庄严住所,散布香花,供养忏悔,祈求加持,于皈依之所学,如法修学。

  2正行:于阿贽黎耶前,端身正坐或右膝着地,合掌恭敬:“祈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意念于我,祈请阿贽黎耶意念于我,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往昔如来应正等觉,及善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受持乃至菩提之间,当发无上正等菩提心,有情未度者令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诸未安者令安慰,未涅?者令涅?乐。”如是三说。阿底峡尊者所造《发心仪轨》云:“若无如是阿贽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及十方一切如来,修习礼拜供养诸加持仪轨等,除舍其请白词,及阿贽黎,皈依等次第悉如上说。”

  3结行:阿贽黎应为弟子宣说愿菩提心及诸学处。阿贽黎所说诸学处,次复阅读《菩萨藏密意释》。如法闻思,断除一切恶行,自己修积一切善法资粮,并安住于彼善法,修习一切善业,并意念随喜自他一切善法,为未得菩提者令得,已得令不失坏,并令向上增长。如是说三次,三启白,然后回向发清净菩提大愿,广修供养。

  能表一切相智十法之二·大乘教授

  《般若经》四O二卷十七页至四O八卷十页

  已二、释为成办彼誓愿显示方便之教授分二:庚一、正释教授;庚二、修教授义。

  庚一、正释教授分二:辛一、结合;辛二、释义。

  辛一、结合

  论身建立:“发心与教授”。问:发心之后说教授是何因由?答:其因由者,谓已生起大乘发心欲乐境,引生得一切相智,需要获得教授实修,应当了知是所为故,名为前后结合。附说差别,是说初生起菩提心时的菩萨,能如实希求已生的菩提心,及由此成为自己生法故,以护持所得的功德利益,为现前增长故而开示教诲者名为教授。

  辛二、释义分二:壬一、总示教授;壬二、别释难通达。

  壬一、总示教授有十种

  颂曰:修行及诸谛,佛陀等三宝,不耽著不疲,周遍摄持道。

  五眼六通德,见道并修道,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一、“修行”:教授修行自性,开示二谛。

  二、“及诸谛”:修行所缘境,开示四谛。

  三、“佛陀等三宝”:修行所依,开示三宝。

  四、“不耽著”:断除贪著恶事,开示不怯弱。

  五、“不疲”:对治退屈,开示不疲劳。

  六、“周遍摄持道”:对治自轻懈怠,开示摄持。

  七、“五眼”:教授修行不依仗他,开示五眼。

  八、“六通德”:教授修行一切功德圆满之因。

  九、“见道”:教授修行究竟之因。

  十、“并修道”:教授修行究竟之因。

  总此十种教授:“应知此即是,十教授体性。”

  观察抉择听闻教授有五种:

  一、听闻大乘教授的所依身:总之,能听闻大乘教授有未入声闻道补特伽罗的菩萨,已得大乘上品资粮道能亲闻佛的教授。如是初发大菩提心时的菩萨,能如是希求无上菩提,如《庄严经论》云:“得静虑神通,现前修行者,往一切世间,于无量诸佛,供养故听闻。”是说亲自听闻胜应化身佛的教授,亦有未入道的补特伽罗,如《道智经》云:“诸天子,未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者,当发无上圆满正等正觉菩提心。”

  二、依何因听闻:若已得大乘上品资粮道,依法流三摩地即能亲闻胜应化身佛的教授,如《疏》云:“由以下诸道亲见佛,及于闻佛说法的粗障碍一般皆能净治,能亲闻胜应化身佛的教授,特别是生起止观双运三摩地者,是法流三摩地的定相。但彼之因要具足在多劫中积集资粮;戒律清净;大乘种性具足;多闻;一般需要远离种性四种过失所缘。”(一缘烦恼过失,二缘熏修过失,三缘依止恶友过失,四缘衰损贫困不自主过失。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