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准提菩萨文集

音圆光流长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首愚法师开示

颠扑不破

自古以来的圣人,不论是出世的,抑或入世的,他们的言论诉之于文字的,称之为「经」。经,历久弥新,不受时空的限囿,其道理往往被后人做为修道处世的准则,它与随时在变易的现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现象可以被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所推翻,但经典却是颠扑不破、推翻不了、永恒不易的真理。

经,就空间而言,有所谓「经纬」、「经纶」;就时间而言,有所谓「经年」、「经久」,故它是贯穿时空,横跨宇宙的。我们修行用功也要把时、空串联在一起,不因外在的现象变化而使内心有所更易,行住坐卧举手投足皆能做到念念分明,了了常知,这就是「动中行禅」的道理了。

如珠走盘

修持准提法门,观想LA字,也可以使整个仪轨前后相通,左右逢源,故LA字可说「如珠走盘、处处皆圆」,不论念那句咒语,还是做什么观想,都离不开此法则。

LA字代表真空,也表征妙有;持咒真空,也是妙有,观想亦复如是。要把念头延续起来,就要把握这个法则,乃至空间的展现,也离不开它。换句话说,它能把时、空都融化掉。LA字的光明,轻轻一带,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性的光明,朗朗然然即从此清净常住真心流露出来了。

LA字的光明,坦照在我们的色身,它就成为透明琉璃体;投射到我们的心窝,内空心中,它就是心月轮观,这不就是串联在一起了吗?前后并没有断裂呀!断裂了的,是你的分别心,则那还有什么「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区别呢?当然,这只是「理」上的明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以实际的修证透入自己的身心,使二者融合为一。

光音同源

「心月轮」是无上密法,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它是我们身心的关键,一切音声的发源地,自性光明的绽放处——光音同源、六根齐摄、所有法门的总本源。从心月轮观展现无尽法宝,外面的雨声,听进了你的心月轮,你不住它,则雨声与你何干?有是妙有,空是真空,它并未障碍你的身心。

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雨声、风声、声声入耳,消融于心月轮中,变作了清净美妙的梵音,融入于你的心光,光音交融,汇成一片。这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心光无量」的境界。则赞叹声,毁谤声、男声、女声、鸟声、虫声……一切皆消融于无尽法界了,又何来喜?何来忧?

导航的灯塔

凡夫众生总是漂泊在茫茫苦海中载浮载沉,找不到一个可以攀靠的东西,更甭说避风躲雨的船舶了。「佛法」,这一条安稳、壮大的法船,让我们得以无畏无惧的依止,但有时候,我们也会因找不到导航的灯塔而感到失措。

准提神咒有如那条法船,它乘载着我们归返故乡,心月轮观好比那盏导航的灯塔,引导着我们找到回家的路,使我们在前往觉岸的途中,不致迷失方向,这是心月轮观的可贵之处。因为法船只能让你免于沉沦,但是倘若有一阵无明海浪波涛汹涌袭来时,你还是难免会受到捶心的冲击。

LA字,透明琉璃体,与心月轮,这三者相得益彰,辗转增上,便是一系列非常殊胜的导航系统。有了他们的指引,菩提道上,不仅得以豁免迷途的忧惑,更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非常安稳的保障,让你走得更顺畅。

摄心在定

打坐到某时候,会感觉气脉慢慢发动起来,这种现象往往随着各人业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管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各位要懂得随时提起正念,千万不要下意识随着它飘荡逐流,否则就容易走岔路了。

如何提起正念呢?若是打佛七,就以念佛为主,修准提法当然以持咒为主,配合观想(明点或心月轮),把佛号、咒语念得清清楚楚,摄心在定。若是能再配合作不净观、白骨观就更殊妙了。观想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烂掉了,肌肉神经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可动的呢?

靠得住的,只有你的念头。念正,就靠着正念去往生;念恶,就跟着恶念去堕落。所谓「客尘烦恼」,林林总总的烦恼尘劳都是客人,唯有「心」才是你的主人。晓得身体总有一天会坏掉,那时就得搬家了——身非我有,一口气不来,动的气脉神经还有用吗?毫不相干了。

系心一缘

静坐参禅,离不开「止观」二字。止,即停止。那么,如何让我们妄想纷飞的杂念止住呢?你止不住它,它就来困扰你。要止住这些妄想杂念,有各种不同的方法,称之为「方便随缘止」。即以另一个心念来统摄集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亦即所谓「系心一缘」。

懂得修习佛法,就要随时为自己的妄想杂念踩剎车,不让它继续蔓延滋生。准提法门一开始就教我们观想LA字,LA字虽然只是简单的画面,但其功效却不可思议。只要我们肯去想象它、惦记它,它就会让我们停止妄想,清净心念。再者,当我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只须轻轻一带,不用费尽全神去想象,马上就能让你沉稳下来了。

LA字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俟念头收摄之后,更进一步起观,从系心一缘走上更宽阔的道路。因为「止」得太久而不起观,从系心一缘走上更宽阔的道路。因为「止」得太久而不起观,容易变成「顽定」。所以接着要观想LA字放光遍照,如此,身心才产生神采活力。

观想LA字放光明,不仅可以清净法界,更可以做为你随身携带的护身法宝,保护自己、帮助别人。譬如我们现在佛堂修法,观想LA字笼罩,效果就不可思议了,随着你心力的展现与扩大,整个虚空遍满光明,超越日月,含盖乾坤,直至最后,连LA字也消融掉,身心界也消融掉,进入到无相光明之中,即常寂光净土了,那不就是你的常住真心吗?故曰:「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色心不二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展露出来的现象,就是色法。然而,「色不异空」,包括我们持诵准提神咒,金刚念诵,也不例外。因为「色法」离不开「心法」。

就我们凡夫的「觉知」而言,「色不异空」,似乎是不成立的。譬如在打坐中,坐得很舒服,这是乐的觉受;坐得全身酸胀麻痛,这是苦的觉受,既然有乐、有苦,当然空不掉了。

一般人很在乎好与坏,要把它拿掉简直不可能。明明晓得这些是幻化的,可是仍然很在意,而这一在意,心意识就被拉跑了。苟能不为迷惑,即心能转物了。

《六祖坛经》告诉我们:「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云:「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可见真正禅坐(定)的功夫境界岂可等闲视之?《维摩诘经》说得更透彻了「心能转物,等同如来。」不仅在打坐修法中要远离一切善恶的念头,即使平常日用、言行举止也不可为外境所动摇呢!否则,你就只好继续随业流转,永远在生灭中轮回不已了。

色身是我们业识的呈现,几乎可说「色心不二」,色身也是我们的果报体,业力的成绩单。想要改善它,可从修白骨观、不净观来破除对色身的执着下手;也可以从安般法门调气下手来转化脉相;准提法门金刚念诵、心月轮观,则可说是「色、心」同时调理、并行转化。

我们色身的障碍太多了,业气也非常浊重。所以有人念诵会口干舌燥,胸口闷痛。其实,纵使你不念,也一样会疼痛。念诵,等于在加速全身气息通畅,随着精进的程度,日久功深而更松放。

七菩提分

大家参加共修,一方面在功夫上历练,一方面使理念上更清晰。对自己修法的途径更肯定,道心必然更坚固。修行要准备长期作战,看准目标,具足信心,蓦直精进,而其重点即在从四正勤七觉支之中懂得随时用功,自我策励。

四正勤即「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七觉支则是三十七道品里的一部分,又名七菩提分,或七觉分,是五根(指眼、耳、鼻、舌、身。或曰:信、进、念、定、慧,此五法是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兹简释如次: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拣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三、善菩提分:即以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刻观念正法,而念定慧等持。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之法,而力行正法。

解行兼备

我们娑婆世界当然还是要以音声为入道的方便门,讲经说法要靠音声,法会更靠音声,一切都在音声中,故能把准提神咒念得顺畅流利,功德自在其中。

念诵与全身五脏六腑都有关系,如果业气重,念诵的过程难免会有许多障碍,身体上的毛病也会不断蜂涌出来。咒语从生疏到纯熟,大概没有五年、十年的功夫是不足够的。有很多密宗的上师,他们的金刚念诵念得很流畅,感动力量也很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来的。

功夫的层次非常扎实,见地可以灵活应用、融会贯通,但功夫却唯有老实修行,别无善巧。二者倘能合而为一,解行兼备,进步当必加快速。

愿生净土

基本上,能亲近善知识,知见就不会偏差了,正知正见是因,生净土是果。当然,没有正知见,则纵使种善因亦难生净土,可见发正愿之重要。

譬如一个人发愿发大财,却又不肯努力,这种愿力,就有问题了。我们想发愿往生净土,倘若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也没有善知识的引导,这个愿岂不变成空愿?故发愿,首先要愿遇善知识,愿有同参道友提携,其次,愿有正知正见,愿生生世世生长在能学佛的地方。

愿力比什么都重要,万般带不走,唯有愿与业随身。有正知正见,当下即净土了,心中少烦恼,则纵使身在秽土之中,也会变成净土。一般民间宗教并没有正知正见,乃至很多初入佛门的人,也都还在神道思想中,譬如对于一尊破损的佛像,你该如何处置呢?有些人着相了,不敢烧,不敢埋。这时候,你可以虔诵《金刚经》,再把他做适当处理。心中无罣碍就没事了。

四无量心

金刚念诵念得上路,上下嘴唇久久动一次,就可说已经懂得念诵诀窍了。俟功夫更臻纯熟,必然念得轻松自在,毫不费力,愈念气愈沉,各位宜好好体会,实地去验证。

在唱诵的过程中,你不妨观照自己的内心,我是以那一种心在修法呢?倘若掉举散乱,茫无头绪,就要懂得及时返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知妄即觉,觉之则离。

如果你我发了菩提心,在修法当中,念念都想给众生安乐,那就是与慈心相应;若自己的身心苦苦恼恼的,身体也不健康,唱诵出来的音声悲悲切切的,就与悲心相应;有些定境出现时,念诵出来的音声就与喜心相应;甚至若与般若相应的,即与舍心相应。

在座若有听过南师唱诵或录音带的,必然有所感受。南师唱诵的音调,通常都充满了喜悦,可说与喜心相应,从喜中显得非常空灵,给人喜舍的解脱感。故从音声也可得知自己修行的层次境界。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恰恰与禅定的次第相互契合。譬如到了初禅是离生喜乐,此时念咒必然产生欢喜心;二禅是定生喜乐,三禅是离喜妙乐;到四禅之后,舍念清净即与「舍无量」相应了。

解开结使

不论是祈求自己减少烦恼,抑或祝福他人福寿安康,乃至一切众生解除痛苦,只要能与慈心相应,与悲心相应就很难得了。至于「喜舍」两个境界则不到某个程度的火候是难以成办的。

大部分的人打起坐来,能展现出欢喜心的,着实太少了。能念到喜心展露,色身的痛苦必然已减轻到相当的地步,心中贪瞋痴慢疑等等的结使也已经松放了不少。否则都在「阴境」中,连所念的咒语都在生灭中轮回。

念咒语要能念到法喜,才能从生灭中慢慢体会到不生不灭。这时候就与喜舍心相应了。能愈念愈喜悦,愈解脱,这就有点道理了。则久而久之,不但能契入音声海,也可以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了。

一般人念咒,总是在散乱中念诵,念得莫名其妙,连祈求都不懂,能知道祈求已经不错了,至少他已经晓得人生痛苦、生命无常,希望能早日脱离苦海,再从音声中生起悲切的心情,一步步深入,把自己的结使一层层解开。

非汝而谁

整个学佛的大目标在「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有智慧的人,必然会想去寻找生命的根本。生命无常,国土危脆,我们的色身乃四大假合,当一口气不来时,四大分散,头、骨、肌肉还给地大;血液、汗、唾还给水大;热能、体温还给火大;呼吸来往还给风大。全部还光之后,有个东西还不掉——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这个东西,灵明不昧,朗然常照,那也是我们把五脏六腑都观空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境界——有人说是「真如」;有人说是「常寂光」;也有人说是「实相般若」;禅宗说「这个」甚至画个圆圈来表达。但尽管名相各异,它,总离不开我们的「心」。

六种心

凭「心」而论,古德把「心」归类为六种:

1.肉团心:是指我们的色身那个有血、有肉、制造血液、维持生命的器官。

2.集起心:指第八阿赖耶识,能集诸种子,生起各种诸法现象的心。

3.思量心:指第七末那识的俱生我执心。

4.缘虑心:即虑知心、了别心、依情境而生别的心,喜怒哀乐的心。

5.坚实心:即不生不灭的心,自性清净心,明心见性所要明的心。

6.积聚精要心:即正知正觉的心。

那么,你以为上述那个灵明不昧的心又属于那一种呢?「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不论是那一种心,都是文字上的表征罢了。因为「心」,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大慧宗杲禅师云:「心华发明,照十方剎,便能于一毛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亦诚如《金刚经》讲的道理:所谓心,即非心,是名为心。如此说来,你又到那里去找心呢?

立定目标

上面说过,修学佛法,成佛是个长远的大目标,大解脱需要靠大智慧。目前,我们能把握到的,是先把观念弄清楚,找一个能让自己心定的方法。

袁了凡居士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云谷禅师要他多念准提神咒,配合日行一善,最后终于使他的命运整个改变过来了。念咒,可以让人心定,尤其准提神咒,乃真言之母,神咒之王,威力广大无边,尽心虔诵,凡有所求,无不称遂;行善,可以开阔心量,广结善缘,培养福报,令生欢喜心。虽与真正大解脱的安乐,尚差八万四千里,但修行是尽未来际的,我们不能好高骛远呀!

福至心灵

古德云:「此身若无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这句话并非在让我们泄气,这是属于慧根方面的,我们懂得学佛修法,这是善根,能得到大解脱就是慧根了。慧根是从大福德、智慧因缘中来,也不一定要看很多佛经。像六祖惠能大师,一字不识,却能大彻大悟,便是他多生累世福慧熏陶的展现,这是慧根。

慧根也是从福报中来,所谓「福至心灵」,功德做多了,心胸很开朗,道理也听懂了。钝根的人,想得到,做不来,看得破,忍不过;利根的人看得破,也忍得过,想得到也做得来。我们凡夫心有千千结,习气太重了,道理是一回事,实际做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才需要戒律来规范;由择善固执一步一步慢慢爬。

念咒语是在培福,日行一善则在让自己心境明朗,善缘广布。念咒是属于定力方面的修证功夫,所以须要穷一生之努力,精进行持,才能得到善果。

见地是属智慧方面的,须要逐步去熏习,学道不畏僧祗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至于大彻大悟则不假造作,俟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丝毫勉强不得。佛法讲的是因果,不是不报,时刻未到,大家宜自勉之。

三身圆满

有一们道友问到「观想心月轮与观想准提佛母有什么不同?」兹在此作答:观想心月轮或佛母都是方便安立的。真正能把准提佛母观想起来,需要理到、事到;也就是要理入、行入。通常我们纵能观想起他的影像,顶多也只与「定」相应而已。

实际上,准提佛母的整个造型,头戴五佛冠——毗卢帽,毗卢遮那佛代表法身佛。而五方佛——东方药师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也代表十方三世一切佛,其中道理、意境非常深奥。

十八只手象征各种功德,代表佛的十八不共法,这是表征准提佛母的功德,其画像也是准提佛母的化身佛,变表征法报化三身的圆满相。

止观双运

心月轮观则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什么是法身佛?法身无相,其中的道理就要由你的智慧去判定了。禅宗以画「○」来代表自性光明,我们观想心月轮,用它来让自己系心一缘,进一步与定相应,这就是「方便随缘止」。

接着,就要「止上起观」。当妄想停止时,不再有乱七八槽的念头产生了,这时候,心中灵明朗然,光明从点而面,从面而到达无量无边,妄想,执着随之消融于无形,这便是「止观双运」的效果。止是定,观是慧,由此而直接契入心的本源,融入无尽法界之中,亦即我们自性的本体之中。

「心月轮观」直接让我们见到法身慧命——般若琉璃体。这是一种下手方便,俟到达圆满次第时——我即虚空、虚空即我,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一切现观庄严,何需头上安头,再观个什么境界呢?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