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弥勒佛

弥勒讲述 瑜伽师地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弥勒讲述,无著笔记,梵名 Yogacarabhumi,略称瑜伽论。为瑜伽行学派的基本论书,亦为法相唯识宗最重要的典籍。内容记录作者闻弥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逾陀国之讲堂说法之经过,其中详述瑜伽行的观法,主张客观对象乃人类根本心识的阿赖耶识所假现之现象,须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之观念,始能悟入中道,为研究小乘大乘佛教思想之一大宝库。

  本论全书判为五分,名称是本地分,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五分的大要为:一、本地分:这是前五十卷的内容,此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这是本论的主体。二、摄抉择分:次三十卷,略摄十七地,显扬本地分中未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说无住涅盘。三、摄释分:次二卷,略摄诸经,解释诸经之仪则。四、摄异门分:次二卷,略摄经中所有诸法名义差别。五、摄事分:后十六卷,明释三藏之要义。参阅本地分十七地。

  瑜伽一卷五页云: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二解 瑜伽释八页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取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盘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瑜伽释八页云: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或诸如来、证瑜伽满;随其所应,持此瑜伽、调化一切圣弟子等,令其次第修正行故;名瑜伽师。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白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盘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是故说名瑜伽师地。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欲令证得瑜伽师地而说此论,故以为名。如对法论。或复此论、无倒辩说瑜伽师地,故以为称。如十地称。或复此论、依止此地,故以为号。如水陆花。由是论名瑜伽师地。

[编辑本段]【弥勒佛前佳联多】

  无论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他就是弥勒佛。

  他在笑什么?为什么笑?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针对弥勒佛肚大过人、笑容满面这两个特点大做文章,写下了不少语言诙谐、饱含哲理的楹联,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

  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副寓意深远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把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趣味盎然。妙的是作者巧借弥勒佛之像来针砭“天下难容之事”,嘲讽“世间可笑之人”,可谓用心良苦。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此联与北京潭柘寺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

  与上述二联寓意相近的弥勒佛联甚多,如杭州千佛禅院有对联曰: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会无了局;经年袒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又如苏州某寺一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佛殿上有一副对联,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写出了弥勒佛的内心独白: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进笑出,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有低。下联一连用了九个“观”字,堪称观尽了天地日月与人间万物。上下联的一“笑”一“观”,通俗易懂,读来琅琅上口,趣味无穷,细品发人深思。

  四川成都新都宝光寺的弥勒佛像两侧有一联云: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这样肥大,总不愁吃忧穿,只因可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心宽。此联巧藉笑佛之口,劝诫世人要心胸宽阔,乐观开朗。

  山东济南千佛寺的弥勒佛堂有一对联: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联语幽默含蓄,把古代文人那种愤世嫉俗的傲气、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思想用俏皮话的形式表达出来,亦庄亦谐,别有情趣。

  福建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此联劝告世人莫自寻烦恼,要少私寡欲,乐观豁达地去做人处世。

  在涌泉寺弥勒佛前另有一联云:手上只有一金元,你也求他也求,未知给谁是好;心中尚无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究竟为何理由。此联讥讽了那些求神拜佛者的贪财心理,告诫人们勿贪不义之财,只有勤劳俭朴才是发家致富之路。

  湖南衡阳的罗汉寺弥勒佛前一联云: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开口便笑,笑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台湾江喜祗园的笑佛殿上有一联云: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不言。

  浙江鄞州天童寺的弥勒佛前有联云: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事;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弥勒佛联中警示的联句令人感叹,世间万物芸芸众生,人间情仇悲欢离合,荣华富贵贫穷贵贱,地位官阶灯红酒绿……都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常人难容之事,忍得住心中烦恼,耐得住岁月寂寞,不争一时之气,方免百日之忧。忍为高,和为贵,纵然世事如棋变幻无常,悠悠万事都不过如此而已。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