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功德

妙境法师:修习圣道的功德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修习圣道的功德

妙境法师

甲一、引颂略说

佛在世时,有四位年纪很大的人来出家。出了家以后,四个人在一间寮房里住,时常散散乱乱地说闲话,谈到得意处就哈哈大笑。佛陀天耳遥闻,就前来说了四句偈: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呵斥他们后,就离开了。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猛火里燃烧那样苦恼,如何不急求离苦得乐,还在喜笑?有甚么事情值得喜笑呢?

「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如何离苦得乐,追求光明?如人生活在黑暗中,为幽暗所蒙蔽,不晓得一失足就会堕大苦坑中,思惟之,真是身毛皆竖。何谓「幽暗」?即是愚痴也。何谓「光明」?般若智慧也!譬如有了太阳的光明,能看见这是平坦的道路、那是危险的歧途,我们可以选择安全的道路往前走,心情安乐自在

谁能觉悟世间生死流转的众苦,出世圣道的安乐?唯有般若堪能通达如是胜义,解脱如是大苦,成就如是功德,故云「何不求光明」!

 

 

甲二、详释其义三
乙一、为何修习圣道三
丙一、应知人生苦二

为什么要修学圣道?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离苦得乐。有的人福报好一点,生活自在、衣食无缺,一切都感觉满意,好像不须要离苦得乐。但是佛以智慧观察,一切世间上的事情无非是苦,就算有种种令你满意的境界,也都是无常的,随时会变化,一转眼就不满意了,到头来还是苦。

「苦」,经论常说三苦、八苦或无量苦,《阿毘达磨杂集论》说有世俗谛苦、胜义谛苦的分别。什么是世俗谛苦?一般人不须要学习佛法也能够觉知是苦,这包括三苦中的苦苦和坏苦,或八苦中的前七苦。另外五取蕴苦或行苦的境界微细,一般凡夫不能觉知,唯有圣人才能认识,故名「胜义谛苦」。

丁一、世俗谛苦

病苦:我们都知道,社会上的医生很忙,因为病人特别多。病人多,就表示我们的健康靠不住,随时会失掉,就算医生把病治好了,转眼间又有病了。我们在病苦里生活,如同在猛火的燃烧中一样!

老苦:谁喜欢老呢?但是,没有人能不老!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机能衰退、眼睛花了、耳朵听不清楚了,种种行动都不那么轻便时,就是老苦到来了!

死苦:生离,还有可能聚会;死别,不但与亲爱的人不能相聚,同时与辛苦经营的财富、权位亦分离了,心里苦不苦?

爱别离苦:失掉种种亲爱的境界,那也是很苦的。

怨憎会苦:和有怨恨的人在一起而不能分离,为苦不苦?

匮乏苦:《瑜伽师地论》中还说到「匮乏苦」,即是求不得苦。匮乏,就是有所不足;有所不足就会努力去追求,但求到了仍然感觉不足。这有所求及有所不足都是苦。

生苦:此是众苦之本。如果不生,也就没有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这么多的苦。以上是八苦中的前七苦。

苦苦:当不如意的境界最初出现时,我们就感觉到苦;而苦继续下去不中断,我们也就继续地感觉苦。所以,两个苦字连续起来,名之为苦苦。

坏苦:如意的事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它不坏时,感觉是乐而不觉是苦,等到忽然间这个境界被破坏,痛苦就来了。凡夫总是努力追求自己所欢喜的五欲境界,认为是快乐的。但是,佛以大智慧观察告诉我们,其实那只是在追求坏苦!以上是三苦中的前二苦。

应再进一步去认识,苦究竟从何而来?佛问比丘:「树林里的树叶被人偷走了,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比丘说:「没有什么感觉。」佛又问:「你所穿的衣服、吃饭用的钵被人偷走了,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比丘答:「我依赖它生存,被偷走了,我心里不舒服。」佛就问:「为什么树叶被偷,你心里没什么感觉;而你的衣钵被人偷走了,心里就感到不舒服呢?」比丘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佛说:「因为你对那棵树、那些树叶没有爱,所以别人把它偷走了,你无动于衷。但你赖以生存的衣钵被偷走了,你心里痛苦,是因为你对它有爱的缘故。」

佛陀的话非常真实!观察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苦,的确是如此。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病了,我心里感觉痛;若是无关系的人病了,乃至死了,我心里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这就看出来苦的因由是爱。但是世间上的人不能不爱,这就非苦不可了!

如果不学习佛法,苦来时虽然也想离苦,有时可能办得到,但大多数的时候是不能,只有承受这个苦,无可奈何!

丁二、胜义谛苦

行苦:「行」是向前进的意思。从时间上说,心剎那剎那地向前进,终究要遭遇到苦--不是苦苦就是坏苦,所以行是苦。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行苦比苦苦、坏苦更深细。不论坏苦或苦苦,它的体性都储藏在行苦里面,一旦遇到因缘就会发动出来。就像汽车有了毛病,虽然还能在路上跑动,但是毛病一旦发动出来,就不可收拾!

我们这一念心中储藏了很多苦恼的因,还没遇到触发的助缘时,我们不知道里面有问题,一旦因缘具足,发作起来就苦恼了。不但人间的人如此,天人亦复如是。欲界天人不老也不病,但有死亡的问题;而色界、无色界天人有禅定三昧乐,神通比欲界天人广大,寿命也特别长,但这个果报终究还是有结束的一天。佛在世时,有许多外道认为得到色界、无色界定就是得涅槃了,但是佛说那还是行苦的境界,不是不生不灭的寂静涅槃。

 

 

丙二、寻求真安乐

一般人如果对生活感觉到满意,就不可能发心修学圣道,必须对离苦得乐有认识,才会愿意远离一切苦恼。

《佛本行集经》记载:佛十九岁结婚,二十九岁出家,享受了十年的欲乐。他发心出家时,老病死都还没有到来,同时他的父亲用很多殊胜的欲乐境界来系缚他;但他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体认到人生是苦,纵使做了国王也不能解决苦的问题。于是,他就在这个特别富贵而没有苦恼的生活中,放弃了将要得到的尊贵王位及种种胜妙五欲的享受,为了追求真理、解脱一切苦而出家为沙门。

我们平常人可以说都是很钝的,苦恼来了还不希求解脱,或者想解脱也不知道出离的方法。但是现在想要修学圣道,就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人生是苦!追求荣华富贵的时候很苦,得到了之后更苦;因为得到了还想继续求发展,同时还得费心保护它令不失坏,如果失掉了就痛苦得不得了。而越有成就的人苦恼越多、疑惑心也越大。有钱的人出门要有保镖随身保护;大画家用手画画,就要为手买保险……。所以,佛陀说「常在燃烧中」是真实不虚的!所有的人都是在苦恼中生活,却常是身在苦中而不知苦。

若是静坐有一点相应,纵然尚未成就圣道,或者也还没得到轻安乐,但是多少已经能从自己的身心上,体验到修行带来的自在安乐。不静坐的人不太明白什么是身麤重。如果静坐一个钟头能有半小时明静而住,没有杂乱的妄想,身体就会感到轻松自在。下了座,走路时腿子很轻,身体也不感觉重。一旦懈怠不静坐就不对劲了,身体又会恢复到原先麤重的感觉。这就是苦!

若能静下心来认真思惟观察这些问题,就会同意佛陀的话--世间是苦!我们应该去寻求没有生老病死苦的安乐境界,得到常、乐、我、净的涅槃。「我」就是自在--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在、永久的清净。小乘佛教是指初果以上到阿罗汉的圣人,大乘佛教则是从初欢喜地乃至八地以上的菩萨。当然,到佛的境界是最圆满的了。

丙三、超凡入圣德二
丁一、得大自在

圣人是大自在的境界,凡夫是不自由的。一般人多认为大权在握的人很自由,可是他有许多问题摆不平,也有许多敌人在窥伺他,找机会叫他垮台。这是苦恼,不是自由!

佛教讲因果。在造作因的时候,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选择的自由;但是得果报时,无论多苦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是非受不可!前文说苦是由爱来的,你若不爱就没有苦。凡夫因为有爱,所以都是不自由的;圣人爱见烦恼皆断,故是大自在的境界。当学习佛法有点进步时,渐渐地人情就淡了,有些不信佛的人因而厌恶佛教,认为佛教不合人情。事实上佛教也讲人情,但是不用情、不用爱,而是慈悲。慈悲也是爱,但又有差别。慈悲是清净的,是广大无边的爱。我爱我的父亲,也爱你的父亲,乃至一切众生我都爱,平等无差别,这就是慈悲。广大而深刻的慈悲,有深意在里面!

譬如儿女要出家,你反对。你感觉出家有什么好呢?在社会上的学校读书,然后做事、组织家庭,这是很快乐的、是正常的。然而,这样的生活真实是好吗?说起来就是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不论成功或失败,都是苦恼境界!你爱你的儿女,却要他们去受这种苦,这个爱对不对?

如果出家修学圣道,就能够解脱一切苦恼,到大光明、大自在的清净世界去,一切时、一切处心情都是自在安乐的,不会在人天及三恶道受苦。但若是发了无上菩提心,有大悲心,还会回到人间来度化众生。他累劫的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都在人间,所以他要回来救护他们。而他内心没有执着,在尘不染尘,苦恼不能威胁他,心里时时是清净自在的。

在出家剃度的仪式上有四句话:「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舍俗趣泥洹,希有难思议!」「善哉大丈夫」:这是赞叹发心出家的人,不论是男是女,能放下世间五欲的享受而出家,就是大丈夫。「能了世无常」:所以要出家,是因为觉悟世间上的一切是无常的,就算有能力拿到荣华富贵,同时也是拿到很多苦,并且总有一天会失掉,又增加了很多苦,所以愿意放下。放下之后要做什么呢?「舍俗趣泥洹」:将尘劳的事情通通弃舍,想要到最极安隐、众苦永寂的涅槃那里去。「希有难思议」:这件事情是特别希有的!世界上的众生这么多,有几个人愿意出家呢?其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佛赞叹出家的前途是光明的、是决定能成功的,不会白辛苦。虽然现在还是凡夫,但只要肯不断努力,所栽培的善根终会发生作用,就成功了!

丁二、无有执着

凡圣的关键在于执不执着。什么是不执着?心与无我慧相应,叫作不执着。凡夫在一切如梦的境界上,不知道是虚妄的,执着是真实的、有我的,所以就有痛苦。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自述过去生行菩萨道为忍辱仙人时的事迹:「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为什么忍辱仙人能不动瞋心?因为不执着有我,凡圣的差别就在这里。

我们的生命体是生理、心理的组合。有神经组织周遍全身,就是我们的心普遍到全身都有感觉。得了圣道的圣人也一样有心识,亦周遍全身皆有感觉,但因为修无我观、法空观成功了,同时还有初禅以上的定力,帮助他的无我智慧发生作用,正念提起时照见五蕴皆空,不执着这个臭皮囊,就不苦了。

我们修学圣道希望离苦得乐,就必须学习不执着。「不执着」不是一句口头禅,必须经过长时期修习止观,成就定慧,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凡夫有烦恼、业障、有种种的苦恼,完全是惑业苦的境界;圣人则安住在无漏戒定慧的大解脱境界。这凡圣的不同,其中的一个要点就在于执不执着,也就是在现前的这一念心中,于一转念间就有了差别!

可知,凡夫除了惑业苦,另外什么也没有,是很苦恼的境界;而圣人则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三明六通,三昧辩才等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是非常值得欣乐的。如《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所说:「此可厌患,当乐佛身。」

 

乙二、如何修习圣道三

如何修习圣道?佛菩萨说得非常合乎人情,我们能办得到!不必说得太高太广,就从我们现前这一念具足贪瞋痴的虚妄分别心,开始向前进!

丙一、发菩提心

首先,要殷重恳切地建立修学圣道的意愿,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有声闻菩提心、缘觉菩提心、佛菩提心三种不同;这里指的是发佛菩提心。必须先从内心至诚地发起希望成就佛菩提的愿,然后才能修六波罗蜜,回向无上菩提。

《显扬圣教论》有发菩提心的仪轨。行者要在一位善知识面前,向他顶礼、长跪,然后说:「长老忆念!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然后再顶礼一拜。

云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者,愿也;就是在现前这一念心里诚恳地发出得无上菩提的愿。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以智慧为最第一。所以,简单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希望成就佛的智慧。从此以后,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以及智慧,都是为了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做同样的善事,动机不同就有霄壤之别。以布施为例:冬天看见乞丐受饥寒之苦,我布施他衣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菩萨行。若发动一点慈悲心救护贫苦,是为了将来能生天享福,这就只是人天善法而已。

所以,动机非常重要,若想修学圣道,就要发无上菩提心。究竟地说,如果真实信仰佛法,恳切地归依三宝,在归依时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因此,「归依」的意义是很深的。现今归依三宝的人很多,但真实发无上菩提心的有几人?

丙二、具前方便五

修学圣道要有准备阶段,叫作「前方便」。天台宗说修学圣道之前要修二十五方便,《瑜伽师地论》则归结为五种:

丁一、持戒清净

此中要义是什么呢?就是相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做了恶事将来会有后患,就不敢做恶。当你相信善恶有果报,对于做恶事有了恐怖心时,就可以受戒、持戒了。

持戒,主要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在家居士是不邪淫)、不妄语等。受了戒,能不放逸、持戒清净,并且做种种利益人的事,静坐就容易得定,也容易开智慧,对于修学圣道有大帮助。如果你放逸或伤害他人,则障碍圣道的修学。

修学圣道,前方便一定要做好。有人嫌麻烦,不愿意受戒,这就会妨碍静坐。什么道理?依世间一般生活情形来说,你以前的行为记录会影响你的现在和未来。例如:有人买了很多房子出租,有房客来住,业主要调查新房客的品性和在别的地方住的情况,如果纪录不良就不接受。修学圣道也是如此,过去的思想、行为会影响现在的修学,所以一定要持戒清净。

丁二、修根律仪

什么叫作「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于识取境有增上力,故名为根。修习正念,防护六根,远离一切恶不善法,令心清净,故名根律仪。

丁三、悎寤瑜伽

悎寤瑜伽就是适当的睡眠。在印度,关于时间有两种划分方法。一、将一天分成昼三时、夜三时。这六时用二十四小时计算,一时是四个钟头。夜三时中间的这一时--中夜,就是晚上十点到二点,是合法的睡眠时间。二、依《瑜伽师地论》的说法,是白天四时、夜间四时,共八时,每一时是三个钟头。初夜、后夜二时不要睡眠,中间的二时有六个钟头(晚间九点到凌晨三点)可以休息,其余则尽量争取时间精勤用功,不要睡太多,多睡会使令头脑迟钝。

世亲菩萨的《遗教经论》上说,由于三个原因须要睡眠:一是放逸。二是习惯,每天在同一个时间睡觉,到时候不睡不行。三是饮食,吃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头部的血液减少就会想睡觉。修行人也须要吃饭,所以由饮食而来的合理睡眠时间,是四到六个钟头,其它由习惯和放逸而来的睡眠,则必须用方法来对治。

得到四禅八定的人可以不睡眠,但还是要常常入定,否则只要一吃饭就会有睡意。若是没得定的阿罗汉,照样非睡不可。而《瑜伽师地论》中还有个开缘,就是你特别用功修行有点疲倦的时候,可以小小打个盹儿,叫作「解劳睡」。

丁四、饮食知量

修学圣道的人饮食应知量,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太少。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而且病从口入,食品中有微毒,累积多了排泄不出去,就容易生病。因此取量适中,容易消化,不会昏沈,精神也会好。

丁五、正知而住

这就是八正道中的正业。「正业」是指这个修行人从早晨起来到晚间休息,不管在什么地方--佛殿、藏经楼、或者到城市里去,行住坐卧、饮食、睡眠等,不论做什么事,一切时、一切处都正念分明、内心清净。

 

 

丙三、得无生忍三
丁一、闻所成慧

佛说此世界上的人,修学圣道的次第是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为何要听闻佛法?佛大慈悲、大智能,用种种语言文字来表达所证悟的真理,我们也就从文字上去学习这个真理。

学习有两条道路:一是依止善知识,一是自己阅读经论。初开始听善知识讲解比较容易;久了,程度进步,就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依循语言文字而得智能,通达第一义,即闻所成慧。

丁二、思所成慧

经过听闻、学习,明白什么是佛法第一义谛后,就要闲居静处、专精思惟。孔夫子也主张「慎思之!明辨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世学尚且如此,更何况佛法的修习?佛陀开示我们,听闻佛法之后要专精思惟,同时还要阅读经论,阅读经论之后再专精思惟。这样不断地增长,就超越了闻所成慧,对佛法第一义谛有更深入的理解,即思所成慧。

丁三、修所成慧二

第三个阶段修所成慧,就是静坐修止观。修奢摩他成功后,在禅定里思惟观察所理解的第一义谛,就能证悟第一义谛了。

戊一、修止

学习坐禅,动机要端正。在佛陀慈悲的开示中,静坐是为了得圣道,不是为了身体健康。病痛,多数是因为内心有烦恼而引起,如果每天静坐,保持内心清净,自然也会减少病痛。

学习止是为了得禅定,但是一提到禅定,可能会有二种误解:一、误认禅定就是圣道。二、愿意有神通,因此而产生很多问题。得到禅定以后,必须在禅定里修神通才会有神通,如果不修,多数是没有神通的。有些人前生有一点特别的功德,带来的果报就有一点异能。一般人容易误会这是神通,实在不是。这种异能有时候灵,有时候不准,不是决定的。就算是大阿罗汉,其神通多数是准,但少数也有失灵的时候,更何况不是阿罗汉?当然,佛教徒有神通,弘扬佛法会有很多方便。但是神通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佛说:「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光明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智慧非常重要。但是智慧也要依靠禅定,所以佛教徒应该修禅定,同时也要学习般若波罗蜜。

天台智者大师说的《释禅波罗蜜》讲到如何修止,依他所提示的方法去学习,容易成功。《瑜伽师地论》则说得更详细。我主张这两本书都要读,对于修奢摩他有很大的帮助。

修奢摩他成功了,叫作「止成就」,但也有深浅的不同。未到地定是浅,色界四禅到无色界四空定是深,这都须有前述的「前方便」作基础才容易成就。年纪越轻越易成功,若年纪大,心力体力都衰退了,静坐就坐不来,但如果身体健康还有希望。另外,修行还未成功的人,对于修行的环境也要有所拣择。禅修的处所必须寂静,空气新鲜、光线好等等。

初学静坐,最难调伏的就是妄想。对治的方法可以修数息、随息而达于止。依六妙门的次第说,数息与随息略有程度上的不同;初开始先借着数入出息来对治杂乱的妄想,当寂静的力量有点进步时,就可以修随息,否则还是容易有妄想。另外,在修止尚未成功前,也可以藉修观来对治妄想。

戊二、修观三
己一、观不净除障

譬如坐一个钟头,先修数息十五分钟,让心寂静住,之后就可以修观了。首先,男女欲的问题是修学圣道的障碍,若不先排除这个障碍,圣道修不来!《瑜伽师地论》详细说明凡夫辛苦劬劳追求欲,因此引生灾难、病痛。颇多的顾虑,根本不能修学圣道。

生在欲界就有欲的烦恼!唯有降伏欲心才能获致内心的平静,故佛开示我们要修不净观来破除欲。修不净观要将不净观的文背下来,譬如《法句经》偈:「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决非常存者。」或《大智度论》中说到三十七道品,其中提到四念住,可以一方面背这些文句,一方面思惟文里面的义,久而久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就能遇境心不动。佛在世时比丘们多数是这样修习,所以能得圣道;现代的人也应该这样学习,先不要说「业障重」!

不净观虽然不能断烦恼,但是能降伏欲。破除了欲的障道力量,然后修无我观,就能得圣道。以小乘佛法来说,即是得初果,大乘就是无生法忍。

己二、观如梦悟空

或者可以思惟《金刚经》的法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修如梦观可以分两个次第:先观梦,然后观如梦。用这样的智慧观察自己的身体,乃至观察一切苦恼的境界,皆如梦幻,虚妄不实。作梦时似乎真有这么一件事,但梦醒之后,梦里的人事物根本不存在,是假的、是空的。能常常在静坐和日常生活中如是思惟观察,一旦奢摩他有成就时,就能在一切如幻、如化、如梦中境、如水中月的正忆念时,与空相应,与散乱思惟是不同的。

我们修观不要直接观空,要先观假,然后从假入空。这不是智者大师的法语吗?譬如梦中的事是有,而醒了之后纔知道那是假的、是空的。依这个次第作观,由假入空。当你作如是观时,心就住在空,而不住在有上了。圣人观察一切因缘生法是假有,而假有即是自性空,这个过程就是由假入空。

己三、观无我证圣

另外还要修无我观。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中观论》,了解到只观一切法空而不修无我观,还不能得圣道,由此可见修无我观的重要。

《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和〈菩萨地〉都说到三三昧。〈菩萨地〉的三三昧是大乘佛法,〈声闻地〉的三三昧通于大小乘。三三昧中,第一是空三昧,第二是无愿三昧,第三是无相三昧。空三昧就是在禅定里,观察色受想行识中,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什么叫作「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沟通思想,常常用到「我」这个字,但是并没有特别注意「我」的定义。在中国哲学里,虽然孔夫子在「子绝四」中也提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但究竟这个「我」是怎么回事也没说清楚。

而在印度的其它宗教中,认为在这个生灭变化的生命体里,有一个东西是坚密、永久的存在,这就是「我」。所以外道主张有色、受、想、行、识、我。执着识是常恒住、不变易的,是我的本体。执着我的住处是色、我的感觉是受、我的知识是想、我的行为是行。在死亡时,只是色受想行坏了,但「我」的体性还是常在的--或者到天上、或者到人间、或者到地狱;在六道轮回的「我」,是常恒住、不变易的,永久也不死的,这是外道的有我论。然而,佛教中的修行人也可能有我的执着,以为一切因缘生法是空的,而我的灵明之心是真常不坏的,这便入于邪知邪见的外道中了(请读《楞伽经》)。

佛教是无我论,佛说这个生命体就是色受想行识等因缘和合而有的,另外没有我,这就是无我义!《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全经从前至后都是说明无我的深义。我们学习《大智度论》、《中观论》、《瑜伽师地论》,也通通是无我论。我们中国传统佛教虽然欢喜读《金刚经》,一方面却仍然是有我论,彷佛看不见其间的思想冲突。

若从事实看有我论、无我论的利弊:有我论的短处是自私,因为有「我」就有「我所」,我权力所及的地方别人不可以侵犯。你不侵损到我,我尚可容许你的存在;你若损害到我,那就非得要消灭你不可。假设执着有我,则不妨牺牲你以保护我;如果要牺牲我来保护你的利益,不可以!不能改进有我论的弊端,正是中国佛教衰微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我论者,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任何行动都碰不到我。因为没有我可得,这才能发起大悲心牺牲自己,普度众生。可见无我论才是圆满的,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无诤,没有个人利益,只有团体的利益,无我论能做到这个程度。所以,从事实来看,修无我观是大悲心的基础,是真实能发起大悲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如果你表面上说修菩萨行,而实际上还是执着有我,你的私心终究不能放下。

圣人绝对是无我的。如《大般若经》说:「色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罗蜜多。」这样观察纯熟,逐渐达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就是圣人的境界了。如《法华经》说:「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受」者,执着也。如果有我可得,就会有受,有受就有执着。但初开始若不能修无我观,可以先修如梦观,观察这个身体是假的,然后再修无我观,就容易契入。

 

 

乙三、修习圣道的功德二
丙一、令身心清净自在安乐

修习圣道的功德是太多了!《金刚经》上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凡夫总感觉世上的荣华富贵是可爱的,值得努力去追求;佛说,你做再多的功德,得再多的荣华富贵,还不如受持此经四句偈!

「圣道」是没有苦恼的大安乐境界;荣华富贵有欺诳性,是令人苦恼的!历史上历代的皇帝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很多的财富,但是心情都不快乐,还不如一般老百姓活得安乐。不要说做皇帝,就是一般有大财富的人,亦多是苦恼人。我在报纸上看到某个拥有很多楼房的有钱人,他天天吃胃药仍然消化不良,还不如一个光着膀子、在路边摊上呼噜呼噜吃碗大鲁面的穷汉子快活。可见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虚有其表,你羡慕富贵的人,富贵的人还要羡慕你啊!

简单地说,修学圣道有了成就,一切时、一切处内心都是自在安乐的。世间上这些虚妄的事不能动摇他,他自己有独立的世界,他是清净自在的,这是真实的财富!

丙二、依悲智交融弘法利生

现在虽然是末法时代,但是,佛所说的文字的正法还在,如果好好学习还是来得及,还是能有所成就!如果肯依佛菩萨的教导做好前方便,从闻思得到佛法的正见,并且修习奢摩他,修毗钵舍那--不净观、如梦观、无我观等。今天也修、明天也修,恒常不放逸地修,今生一定会有好消息的。

在《阿毘达磨法蕴足论》上说到四证净,其中的「随念正法」叫作「现见」,意思就是只要肯努力,现在作如是观,不待来生,现在就能成就!就像木匠制作椅子,把所有的零件都准备好了,之后一组合起来就完成了。佛法的学习亦复如是!把所有该学习的一样一样地都学清楚了,然后坐下来就这么去思惟观察,有止、有观就能够成就,其实并不难!

得了圣道就有苦、空、无常、无我、一切法毕竟空的智慧,此时发大悲心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你的一举一动就有佛法的精神在里面,十方佛菩萨都会嘉许赞叹说:「这是我的好徒弟!」如果你没有修四念住,内心的贪、瞋、痴烦恼都在,只凭着自己的福德因缘而多少有点善行的活动,佛菩萨认为这个弟子是不及格的!

因此,各位应发菩提心,学习止观、修学圣道。烦恼伏断了,有了清净的智慧,这时候依大悲心去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自利利他,这纔是庄严的境界。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