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

持戒

 学佛是需要持戒的,尽管佛教的最初并不要求僧人持戒。但随着僧团的人数不断增加,众生的根器的遂渐多样化,这个时候的僧团就有必要制定一些制度来规范僧人们的言行与日常行为准则,这就是僧人持戒的缘由。
那么,什么是持戒呢?
其实所谓的持,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的止持,即让自己不做恶事,甚至不起恶的念相,因此,持在这里具有止、守的意思,二是说的作持,即行善,如学习佛法,行十善等。
 
而戒这个概念,在佛教之中强调的是一切的完善品德的信条,即断恶。
因此,所谓的持戒,强调的是止恶行善,即做应该做的,止不应该做的。
所以,在大乘的佛教之中,戒律大致分有三类,即:
一是让人行善的戒,即摄善法戒。
这一类的戒,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行善的,当然也包括不断的修学佛法,据大乘经典《瑜伽师地论》说法的: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
可见,这一类是由身口意三业行善的戒。
二是让人止恶的戒,即摄律仪戒
这一类主要是止恶的习气,习性,不犯威仪,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也是在家和出家共同受持的戒,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戒。
三是饶益有情戒
 
这一类主要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戒,即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也就是说,一切有利于众生之心,以一切善法、资财、神通等利益有情众生,即不断的利益众生,哪怕是再累再苦,也要不断的护持正法。
因此,在佛教中持戒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修行者需要持戒,就算是证悟到菩萨这果位的人也一样需要持戒。
 
 
据说在佛教创立后不久,僧团就意识地把戒律进行分类,有一种分法叫别解脱戒。
也就是把佛门中的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分门别类地制定戒律,因为每一类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分门别类的目的是为了他们制定相应的戒律。
 
当然,这些戒律的制定,初次肯定是有戒相,如五戒中的这些戒条,都有个戒相,所谓的有戒相指的是它跟你讲清楚,不能杀生,不能偷盗等,有个规定或规矩在那里让你遵守,你遵不遵守一目了然,都摆在那里,因此,对于初次接受戒律的人来说,是比较勉强的,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是说,习惯了之后,这个有戒相的,就自然而然的由戒生定了,自己对于那些要戒的东西就不那么感兴趣了,即喝不喝酒也不无所谓了,这个时候,在修行者的意识里,就算是没有这个戒律,你也不会再犯了,这个阶段其实相对而言就不存在戒相不戒相,因为你已经形成习惯了,已经没有意识去强制遵守了,即遵守戒律已成为了你的习惯了,这就是定共戒。

热门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