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那先比丘经 白话

那先比丘经 1 象王听闻佛法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经典

1象王听闻佛法

译文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诸多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臣、长者、一般人民以及九十六种外道的人,总共有一万多人,一日,大众都在佛座面前听佛讲经。佛心想:众人聚在我处听法,份子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人既欢喜讲话,身心又难以安住。佛便想要舍离众人而去,到闲僻安静处所,静坐沉思,参悟大道。佛生此念後,便立刻舍离众人而去。走到山中,来到丛树林中,这些树颇有神异之气。佛坐在树下沉思,参悟大道。
  离树不远之处,有一群大象约五、六百头之多。其中有一位象王,看上去颇为贤德和善,能知晓何为善事何为恶事,如人一般。大象很多,大多数都围绕在象王身边。诸位小象则走到所居之地前面的水塘之中,嬉戏打闹塘水,使水变得混浊恶臭。诸位小象又走到前面水塘裏去喝水。一些在吃肥美之草,另一些在草地上奔跑践踏。我们众生的所作所为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缺点(先把东西弄脏,然後自己又去吃) 。
  诸大象及小象搅动塘水,使之混浊恶臭,也使草地之草变脏,然而常常又在饥渴之时,去饮用浊臭之水,啃吃践踏过後之草。象王心想:我要抛开众象,走到一个僻静之处愉快一些。象王立刻抛开众象而去,转入山中,来到了头罗丛树之间。当时,象王看见佛陀也坐在树下,心中大为欢喜,立刻走到佛陀之处,低头屈膝,向佛施礼,然後又退到一边而立。佛心想:我抛开众人,来到这些树丛中间;没想到象王也抛开众象,来到这些树丛之中:其中蕴涵的意义如此这般相同!
  佛陀於是为象王阐说经义,说佛是人间最尊贵的圣人,象王是象群中最尊贵的代表。佛说道:我心中所思与象王心中所想如此合拍,现在我就与象王一起共同在这片树林裏快乐地生活。象王倾听了经典之後,心意立刻开通,理解了佛之微妙之意。象王环视佛所住之处,随即来回从容地走动,所到之处,用鼻喷水洒地,又用鼻子卷住野草扫地,用脚踩地,以使地面平整。象王每天朝暮侍候佛陀,天天如此。
原典
  佛在舍卫国①只树给孤独园②时,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③、优婆夷④、诸天、大臣、长
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种道者,几万余人,日於佛前听经。佛自念:人众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众去,至闲避处,坐思念道。佛即舍人众去。入山,至蘖树⑤闲,其树大有神。佛坐其下,思念道。
  去树不远,有群象五六百头。中有象王贤善,知善恶之事,譬如人状。象辈众,多周匝⑥象王边。诸小象走居前水中,走戏,托捞⑦水,令浊恶。诸小象复走居前食。瞰美草⑧,走戏蹈践其上。我众大多患是⑨。
  诸象及小象子托捞水,令浊恶,令草不净,而反常饥饮浊恶水,食足践之草。象王自念:我欲弃是诸象,去至一避处快⑩耶。象王即弃诺象而去,转行人山,到头罗⑾蒙树闲。象王见佛坐树下,心大欢喜,即前到佛所,伍头屈睐⑿,为佛作礼,却在一面住。佛自念:我弃众人,来在是树闲;象王亦弃众象,来到是树闲;其义这同!
  佛为象王说经,言佛於人中寂⒀尊,象王於象中寂尊。佛言:我心与象王心这相中⒁,今我与象王俱乐是⒂树闲。象王听经,心意即开,解知佛意。象王即视佛所,仿佯⒃经行处,以鼻取水洒地,以鼻捞草扫地,以足蹈地⒄令平好。象王日⒅朝暮承事⒆佛如是。
  注释
  ①舍卫国:地名,即舍卫城,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
  ②只树给孤独园:又称「只园精舍」 。给孤独相传是舍卫城裏的一个富商,因好施舍孤独之人而得此名。他皈依释迦之後,购买了只陀太子的花园赠送给释迦。但只陀太子只卖地面不卖园中之树,而树赠送给释迦,故称「只树给孤独园」 。後泛指佛教圣地。
  ③优婆塞:即指在家奉持佛法的男子。
  ④优婆夷:即指在家奉持佛法的女子。
  ⑤蘖树:即丛树。叶,音cong,丛的异体字。
  ⑥周匝:在周围环绕成一圈。
  ⑦托捞:别本《那先比丘经》作「挠捞」,即搅动之意。案:别本《那先比丘经》後缩「别本」 。
  ⑧噉美草:依「别本」 ,此句前後有漏译之处,且语次颇杂。参见附录「别本」卷上。嗷,吃也。
  ⑨患是:即有此缺陷。指人像众小象一样,既吃被搅浊的水而不知可恶,又以被践踏过的脏草为美食。这裏足借群象生活喻人世间饮食不乾净。
  ⑩快:轻松愉快。
  ⑾头罗:「别本」译作「校罗」 。不知何树。
  ⑿伍头屈睐:即低头屈膝。伍,低之异体字;脉,膝之异体字。
  ⒀寂:最之异体字。
  ⒁这相中:即这么合拍之意。中,符合、合拍之意。这,按文意应写著「适」,恰恰之意。
  ⒂是:这也,指示代词。
  ⒃仿佯:即彷徉,原意游荡、徘徊貌。此处作从容来回走动之意。
  ⒄蹈地:踏地、踩地。
  ⒅日:每天,名词作副词用。
  ⒆承事:即侍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