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空法师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 六 藏教所摄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无量寿经玄义讲记藏教所摄  

  ◎ 六、藏教所摄

  ‘藏教’是指经典。像图书馆一样,这一部书应该分列在那一类,列在那一部分。这是属于常识。‘藏’是三藏经典;‘教’是十二分教。

  一、凡体究经典,宜先知此经属于何藏,说在何时,判属何教。知此,则有助于理解全经。

  ‘三藏’里它是属于那一藏?‘二藏’里它是属于那一藏?佛是什么时候说的?十二分教用现代的话来说,是十二种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教学表达方式。它是属于那一种?这些对于弘经的人,是必须要知道的。如果不发心讲经,自己修行,这些没有多大关系。

  二、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有二:

  (一)三藏:(1)契经。(2)律。(3)论。 本经属经藏。

  ‘藏’字的来源、含义,我们要晓得。中国图书的分类编排是由佛法首开其端,起源于佛教经典的整编。在宋朝的时候开始编纂《大藏经》,总分为三大类,就是经藏、律藏、论藏。以后《四库全书》就是仿照佛家的分类方式来编的。当然现代分得非常细,分得非常多,也就是今天所讲的科学方法将经典分类。在佛法里称为‘藏’。藏就是蕴积、含藏的意思。在中国世法里称为‘库’。库也是包含、蕴积的意思。所以‘藏’跟‘库’性质相同。佛教经典有二种分法:一为“三藏”,一为“二藏”。三藏是经、律、论。

  ‘经’,古时候译为“契经”。中国人喜欢简单,把契字省掉了,称为‘经藏’。‘契经’跟我们世间所说的经不一样,它有‘契理、契机’二义,上契诸佛所证之理。换句话说,一定以真如本性为依据。真如本性,我们也听得很多,但是搞不清楚。浅一点说,使大家对它的含义能明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真如本性。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相违背,这叫‘契理’。第二要契合现前大众的根机,就是大众的程度。必须说了之后,人人能理解,人人能接受,人人能欢喜,是谓‘契机’。这就相当不容易,要契理,又要契机,这样才称之为‘契经’。

  ‘经’诠定学。戒、定、慧三学。经里多半是讲‘定’学。‘律’是法律,是方法,是规律,就是戒律,在三学里是‘戒’学。‘论’是研究讨论,是属于‘慧’学。研究讨论中启发智慧,开智慧的教学。

  世尊当年说法,没有办佛学院,也没有教科书,甚至于讲义都没有。佛当年在世,是‘以音声为佛事’。‘佛事’是指佛一生以教学为事业。佛门里,教学称为‘佛事’。现在则为死人念经叫佛事,这个意思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所以你在经典里看到‘佛事’的文字,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是替死人念经;要知道佛事是教学。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是天天给大家讲经说法。这些事,就是佛的事业。来见释迦牟尼佛的人,有近处来的,有远道来的;有本国来的,有外国来的。来的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各行各业都有。他们有疑惑,有问题,向佛请教,请佛帮助他解决困难。你就想想,问题之多而且复杂是可以想见的。佛真有智慧,不管什么人提出问题来请教他,一定会给他讲解,会教他。人来请教,听受教导,都得利益,都能开解,都能觉悟

  以后佛灭度了,弟子们将佛一生中所说的法记录下来,成为‘经典’。所以,经典的内容是错综复杂,严格的区分,这部经讲定,那部经讲律,那部经讲论,是分不出的。可以说,佛每次给人开示,‘戒、定、慧’三学都具足。

  后人整理经籍,依凭什么来分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当中,那一种分量占得多,就把它归作一类。譬如《无量寿经》,戒、定、慧三学都具足,讲定的部分比较多,就把它归到‘经藏’。《梵网经》里也讲戒、定、慧三学,讲戒律部分较多,就把它归到‘律藏’。三藏分类就依据经典里三学分量作区分的。严格的来分,每一部经典里都讲到三学。这是我们应该要晓得的。所以,佛经的分类相当不容易,毕竟不像现代科学分类得专且细微。佛法的目的不是在专,跟科学的方法不相同。

  佛法只有一个目标,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达到这个目标,他的教学就圆满,就成功了。所以,跟今天学校教育、科学教育的目标不相同,因此方法也不相同。

  (二)二藏:(1)声闻藏。(2)菩萨藏。

  二藏的分类,就是大乘小乘。第一、“声闻藏”。声闻藏就是小乘法。第二、大乘法,称为“菩萨藏”。小乘藏里,声闻藏有经、律、论三藏。中文翻译的《大藏经》,阿含部分就是属于声闻藏。小乘经也分经、律、论三大类。阿含之外的属于大乘佛法,也分经、律、论三大类。

  在三藏里,《无量寿经》属于‘经藏’。在二藏里,这一部经属于菩萨藏,它不是小乘经。

  本经广演大乘,详陈信愿往生,殊胜因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故为菩萨藏摄。

  “本经广演大乘”。佛说法是有表演的。佛教学的目的是要‘令众生破迷开悟’,是要令众生觉悟,因此它的方法手段,可以说无量的善巧。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有表演,有动作。不像有一些法师讲经,端坐在那儿,眼观鼻,鼻观心。一部经讲完了,底下的听众一个都没看见。佛讲经是活活泼泼。‘演’就是表演。古大德有将佛门的这些故事(在佛法里称为‘公案’),搬到舞台上去表演。

  在《大藏经》里,收集有不少的歌词,也有剧本。《归元镜》是平剧的剧本,这本书过去流通很少,知道的人不多。它的内容是写净宗三位祖师的故事,第一位是慧远大师,净宗的初祖;第二位永明延寿大师;第三位是莲池大师。将这三位祖师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去表演,剧本写得很好。在过去,电视台曾经找过我,希望佛门同修提供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可惜我不会写这些。佛经里的材料实在太丰富了。像《楞严经》、《无量寿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都可以编成连续剧剧本,在电视台播出。这就是现代化弘法利生的大事业。所以,学写剧本的,在剧校里读书的,他要是走这个路线,就是菩萨化生。不晓得要度多少众生!你说这事能不能做?可以做,古人已经有先例。平剧可以演,当然现在电视台也可以表演。这是‘演说’,说中有表演,表演中有说法。

  佛法离不开因果。“信愿往生”,在一切因果里是无比的殊胜。“净佛国土,依正庄严”,这两句是说明西方世界的美好。“弥陀无边愿海,普度众生之道”,这两句是讲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摄受法界无量的众生。

  在二藏,本经属于菩萨藏,“故为菩萨藏摄”。

  三、说时有五:

  (一)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

  (二)阿含时:次十二年说。

  (三)方等时:次八年说,广演四教,均被众机。

  (四)般若时:次二十二年说。

  (五)法华涅槃时:后八年说法华,一日一夜说涅槃。

  这一部经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古德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示现成佛,八十岁入灭。八十岁是中国人说的虚岁,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圆寂是七十九岁。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中国的古大德将它分作五个时期。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办学校一样,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分作五个阶段。

  第一时期就是“华严时”。“最初三七日说”,也有经里讲‘二七日说’。二七是十四天,三七就是二十一天。这是世尊成佛首先说的一部圆满大经。这是大乘菩萨藏。小乘里没有,有些小乘人不承认。因为《华严经》是佛在定中说的,凡夫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那里知道他在讲《华严经》。参与华严法会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最低的程度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能入释迦牟尼佛大定中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这一桩事的确没人晓得。小乘人不相信,小乘人认为‘大乘非佛说’,不是佛讲的。还有人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龙树菩萨造的。因为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生。《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取出来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才有《华严经》。

  《华严》的内容,是佛把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全盘说出来,把果地上的境界—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说出来。说真的,我们就不懂,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都生活在虚妄之中。我们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看到的现象都是假象,不是真相。这个心念念打妄想、起变化,这就不是真的。真心是永远不变的。凡是会变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证得阿罗汉之后才能相信自己;没有证得阿罗汉,不能相信自己。为什么?你的心会变,今天跟这个人好,明天就恼了,可见不是真心。阿罗汉以上才逐渐有真心,其实阿罗汉还不是用真心,阿罗汉还是用八识心。不过他有很深的定功,变化的幅度不大,勉强可以相信。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人家来对你说些什么,你就笑笑,不可当真。为什么?靠不住的,说得那么好,明天就变了。你不要觉得奇怪,这是很正常的。他不是菩萨、不是佛。如果是佛菩萨,他说的话就算数,永远不会变的。我们自己对别人说的话,也靠不住。为什么?我们的感情会变,心理会变。所以,人与人之间往来,六道众生,包括天人、天神也是虚情假意,也不是真的。他跟你讲的话,也未必能兑现。这些我们一定要晓得。佛说真的,凡夫反而不能理解;众生说假的,我们偏偏就相信。现在这个社会,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一点也不奇怪。真正理解事实真相,我们的心才能定下来,自己才好修行。

  佛说完了《华严》,这个世间不能接受。六道凡夫、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不能接受。怎么办?再办小学,讲最浅的东西。完全讲俗谛,讲一切众生常识所能理解的,就是最浅的佛法。“阿含时,次十二年说”,就是为大乘佛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观经》里面所讲的三福,前面两条就是属于阿含。‘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阿含时教义,是佛法修学的基础。

  有这十二年的基础,学生的程度,可以向上提升了,才讲“方等”。‘方’是方正。换句话说,前面阿含时是预备,不是正科。方等才是正科。‘等’是等于佛知佛见。这是大乘佛法。“广演四教,均被众机”。四教是天台所说的藏、通、别、圆。方等讲了八年,相当于佛教的中学。这八年培养大乘根性。有了成就,又可以向上提升,再讲“般若”。

  般若讲了二十二年。释迦牟尼佛总共说法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讲般若。我们可以理解,般若是佛教的中心;般若是佛教化众生的主要课程。般若开智慧,好比佛教的大学。

  末后一个阶段是“法华涅槃时”。《法华》讲了八年,相当于佛教的研究所。《法华》的内容跟《华严》无二无别。所谓开权显实,前面阿含、方等、般若,都是佛的方便说,最后要跟你讲真实的。《华严》是真实说。最初讲真,你不懂,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再与你讲真实法,你可以接受,终于识货了。从阿含到般若,讲了四十二年,所以有能力接受真实法。法华会上开权显实,给我们讲真实的。《涅槃经》是世尊的遗教,是世尊的遗嘱。“一日一夜说”。释迦牟尼佛是二月十五日入涅槃。此经是二月十四日说的,一天一夜说出来,是他老人家最后的遗嘱。

  说此法时,在第三方等时。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也。

  《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在什么时候说的?依照本经的性质,是在‘方等时’说的。

  这一部经跟其他经典的确不一样。其他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一生中只讲一次,所以集结经典只有一种。唯独本经是释迦牟尼佛多次宣讲,所以集结的经典,就有很多不同的原本。传到中国来,有十二次的翻译。后面会跟诸位介绍。所翻译的本子内容出入很大,原因就是原来的梵本不一样,也就是佛多次宣说。从这个地方证明,念佛法门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很重要,佛当年在世讲一遍,不可能重复讲第二遍。

  “故不应限于一时也”,所以一定要执著在‘方等’讲的,也有过失。佛多次宣说,劝导我们念佛往生,真的是从华严到法华,五时都说。《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阿含时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就有劝修净土。方等更多,不必说了。《法华经》里,佛也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世界。由此可知,诸佛如来无时不说净土。

  四、判教

  ‘判教’也是中国古大德的发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没有。佛一生讲经,没有制定五时、四教、五教的。这都是中国古代的祖师大德,把佛一代时教分类,便利后人修学。好像一大堆的课本,把它分一分,那些排在一年级,那些排在二年级,那些课程排在三年级,就是这种情形。

  (一)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别教。(4)圆教。

  (二)贤首宗立五教:(1)小乘教。(2)大乘始教。(3)大乘终教。(4)顿教。(5)圆教。

  ‘藏教’是小乘,阿含时所说。‘通教’是大乘之初教,前面可以通小乘,后面通大乘。算是大乘法,所以贤首称为大乘始教,大乘的开始。‘别教’是纯大乘法,里面没有小乘的思想;相当于贤首的终教,就是大乘末后的一个阶段。‘圆教’是圆满教。贤首把它分为顿教、圆教。天台家把‘顿’跟‘圆’合并起来,称为圆教。由此可知,四教跟五教只是开合不同而已,大致上是相同的。

  我们在清凉大师《华严经疏钞》里,看到古代‘判教’有十几家。但是其余的影响不大,我们就不提了。这两宗对于中国佛教影响很大。即使不是这两宗的学人,研经或是讲经、注解,都喜欢用这两家的判教。

  (三)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

  至于判教,各家看法不同,但顿、渐二种,大家都承认。‘渐’是由浅而深,按著次第来修学。‘顿教’是没有次第的。像世间所谓的天才教学,他不按次第,甚至小学没有毕业,就可以读大学了。这是属于顿教。当然一般渐教的根性多,顿教的根性比较少。

  《净影疏》曰:‘今此经者,为根熟人顿教法门。’

  净影是慧远法师。不是晋朝的慧远,两人名字相同。他是隋朝时候人,佛教史上称小慧远。他一生在净影寺住的时间最久,后人称他为净影法师。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题为《无量寿经净影疏》,在台湾很流行。他在注解里说:“今此经者,为根熟人顿教法门”。

  这一部《无量寿经》,在判教讲是‘根熟顿教’的法门。根要是不熟,不能修学这个法门。甚至顿教根性的人,不修这个法门,修禅去了。禅也是顿教。什么叫根熟?简单的说,他成佛的机会到了,这叫做根熟。所以念佛法门,相信的人少,何足为奇!仔细看看这些人,像不像成佛的样子?他这一生能成得了佛吗?这一生要能成佛,这个人根熟了!遇到念佛法门,往生不退成佛,这是顿教。若不是顿教,他这一生怎么能成得了佛。

  ‘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

  怎么晓得此经是顿教?这个解释很好。一般根熟的凡夫,他知道六道轮回可畏,知道六道轮回之苦;他不愿意再搞妄想执著了,不再干生死轮回了,要想求超越六道轮回。动了这个念头。众生起心动念,佛都知道。很多同学常讲,学佛都没什么感应,佛菩萨没有加持,没有保佑。其实佛知道你的念头。真正理解生死轮回,真正明了,真的发心,要想超越六道轮回;佛菩萨冥冥中一定会照顾。众生有感,佛才有应。用什么方法?必定要依教修行,唯独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才能满众生的愿。

  佛教化众生,无不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他指教得恰到好处。你真的想这一生成佛,佛就教你成佛的方法。如果你自己谦虚,业障重,这一生成不了佛,作个罗汉就好!佛也会随你意乐,教给你证阿罗汉的方法。佛对人不是不平等,这才是真平等。你喜欢得什么,他就教你什么方法,满足你的心愿,这是真平等。

  这部经是对根熟的众生。若不是一心一意想作佛,根都没熟。动个念头,我要成佛!根才熟了。那就得修学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不是从小乘修起,不要按次第,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了,所以他不经过小乘。这是大乘,不按次第,就是顿教。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圆顿大法。

  大佑判小本曰:‘渐顿分之,此属顿教。’

  大佑法师,元朝时候人。他有《阿弥陀经》的注解,在台湾也有流通,过去台中莲社曾经印过。大佑禅师的注解叫《圆中钞》,他也把此经判作顿教,“渐顿分之,此属顿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大师,有《阿弥陀经》的注解,叫《通赞疏》,他也把《阿弥陀经》判作圆顿教。他说,《阿弥陀经》上讲‘若一日到七日’就成就,这七天成就是顿法,绝对不是渐修能做得到的。

  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为顿教所摄。

  净宗属于顿教,是大家普遍承认的。说净宗是圆教,还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为什么说圆教,他不能接受?实在是对于净宗没有深入的研究探讨。真正深入研究探讨,才晓得它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那是对于净宗真正认识,真正理解。这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四)若依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蕅益指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五教’是贤首所判的。‘天台’是指《法华经》,是‘纯圆’。“贤首全圆”,贤首是《华严》。《华严》是‘全圆’。蕅益大师说,本经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那么《华严》跟《法华》,“皆不出此大经之外”。‘此大经’就是《无量寿经》,这就把《华严》、《法华》都包括了。

  当然这部经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蕅益大师早年学天台,他的著作很多。在台湾有《蕅益大师全集》流通。诸位要细细去读他的著作,几乎全部是用天台教义来解释,最后归向净土,成为净宗的祖师。这也说明,本经不但是顿教,实实在在是圆教,究竟、圆满、希有的法门。

  (五)《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这一段文是幽溪尊者在《阿弥陀经圆中钞》里所说的。我们知道《疏钞》、《要解》,还有《圆中钞》,这是《阿弥陀经》最重要的三个注解。

  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好。“圆顿法门”包括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圆顿法门修行的次第,还是得“先开圆解”。‘必须’二字,语气非常肯定、坚决。换句话说,若不能开圆解,就没有办法修圆行。所以宗门、教下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如果照倓虚法师所说的(倓老法师有一个录音带在我们这个地方,是他在香港打佛七期间的开示),他一生中见过许多参禅得禅定的,没有见到一个开悟的。‘开悟’就是此地所讲的大开圆解。宗门、教下要是不开悟,就没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真正得禅定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将来可以生四禅天、四空天,仍出不了三界。所以,他的行就不圆,无论修什么行门都不圆。可见得圆满的行门,是建立在圆解的基础上。

  大乘佛法里常常告诉我们,佛法是心法。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所以,觉悟的心布施一块钱,这一块钱是圆行,圆满功德。迷惑的时候,这一块钱的功德很小,很有限,因为他有分别、有执著,他有界限。觉悟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界限,因此小小一点功行,感得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所谓‘称性起修’,才是圆行。明白这个道理,净宗念佛也一样,智慧没有开,分别、执著没有打破,这句阿弥陀佛是有界限的,因为有分别,有执著。大开圆解之后,这句阿弥陀佛与法性相应,与虚空法界相应,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由此可知,行的大小、浅深、偏圆,都是心在转变。明白这个事实,对于大乘教义多少知道一些,就晓得修学其他宗派难。净宗确实比较容易。只要能往生,品位低一点,也不在乎,反正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其他法门,如果没有圆解,就很难成就。这是真的,这是事实,他们必须要破三惑,才能证圆果。

  佛在经里把迷惑、烦恼归纳成三大类:第一、见思烦恼,第二、尘沙烦恼,第三、无明烦恼。这是‘三惑’。很难破!用什么方法破?看破、放下,无住生心。我们今天所解所行,有没有能力破三惑?不要说破三惑,三惑里最粗、最重的见思烦恼,我们能不能破得掉?见思烦恼里第一个要破的‘身见’,能不能破得了?

  凡夫起心动念执著身是我,这个见解叫‘身见’。也许有人问,身不是我,什么是‘我’?佛说这个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如果身是我,身死了,我不也就死了!谁去投胎,谁去往生?即使六道轮回,也不是这个身去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这个身去往生。所以,身确实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再往深刻一点去体会,身体也不是我,身体是我所有的。所以,我在六道轮回里舍身受身,就像穿衣服、脱衣服一样。‘身见’把身当作我,是错误的见解,就好比人穿衣服,把衣服当作我。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几个人能把它破掉,能在这个地方生起正确的见解?你就晓得难,真正不容易!宗门、教下要证圆果,确实不容易。这是讲佛法修学的法门,确实有难行道,有易行道。宗门教下皆是难行道。净宗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比较起来是易行道。

  “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圆中钞》虽然说的是小本《佛说阿弥陀经》。小本跟《无量寿经》是属于同部,所以注解此经的大德们常常引用。因为注小本等于注大本,是可以通用的。这一部经直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二种庄严。‘依报’是物质环境;‘正报’是人事环境。我们生活在世间,不外乎物质环境与人事环境。‘庄严’就是美好、圆满,没有丝毫的缺陷。“以之为开解生信”。‘以之为’就是因此。我们理解、明白了,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相信娑婆世界的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确实有一尊阿弥陀佛,现在在说法。

  发愿求生,怎么去呢?“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念佛法门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需要多久?七天就行了。但是你念念看,你念了七天,往生不往生。说老实话,果然念了七天往生,这个法门没人敢学了。这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谁愿意学这个法门。还好,你们念了七天也没走。别说七天,念上七年,你们也走不了。原因在那里?不是法门有问题,是你们念佛的心有问题,依然贪恋这个世间并不想去,念是念,不想去。

  你们读经很多遍的同修都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上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人家早就把你看透了。你念了七年,他也不来接引你,因为你并不真想去。如果真想去,感应就灵验得很,确实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就能往生。古今往生的大德中,我们确实见过。像最近美国华府的周先生,念佛三天三夜往生!那不是假的。他还没有念到七天,三天三夜,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往生了。所以,问题就是我们求往生的心真不真。果是真心,果然切愿,这是必生净土的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就是“一心不乱”。念佛心中还夹杂妄想,功夫如何得力?七天七夜不能往生。你念一天一夜也好,两天两夜也好,这句佛号中决定不能夹杂妄想,这才是‘一心系念’。念佛的功夫,讲求的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如果是不夹杂、不间断,还有怀疑,可能生到边地。这是经上讲的。如果不怀疑、不间断,还夹杂,是决定不能往生,边地也没分。这是念佛同修必须要知道的,夹杂对于念佛有大障碍,不是法门不灵验,是我们自己走错了。修行这个法门,的确比其他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

  “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修行人必定预知时至,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看倓虚老法师的一个皈依弟子,郑锡宾居士,山东人,原本是个商人。学了几年佛之后,他不做生意了,他学会讲《阿弥陀经》。大概讲得还不错,到处去讲《阿弥陀经》,劝人念佛。他的兄弟很不谅解他,认为他学佛著迷了,对他很不满意。他有一次讲经,讲完之后,听经的人都散了,还有几个老朋友。他就对这几个老朋友说:‘我要走了,请你们帮助我租个房子。’朋友们听了就奇怪说:‘你要走了,还租房子干什么?’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怕死在人家里,有忌讳,所以要租个房子。’同修们听到他要往生极乐世界,都不忌讳,都说:‘到我家来!到我家来!’家家都欢迎,他就到朋友家里去了。

  朋友们跟他讲:‘你往生是好事,古人往生都要说几首偈,你作几首诗给我们留个纪念!’他面西盘腿坐好,说:‘不必了,用不著!大家看我这个样子,来去自如,你们就照我这样行,就是很好的纪念。’说完这话,大家一起念佛,不到一刻钟工夫,在床上含笑往生了。干净俐落!是在家居士。以后他家兄弟看到哥哥这样去,也都相信了,他的弟弟也老实念佛了。三年以后,弟弟也往生了。这是真的。

  诸位要把秘诀记住。我们听经、研教,目的在建立清净的信心,坚固的信心。有信、有愿。经,听不听不重要,读不读也不要紧。讲经的时候,你来到这里坐著,好像你是在听经;其实你在老实念佛,一句也没听进去。你是来作影响众。如果讲经地方听众人多,新来的人觉得道场庄严,能帮助初学启发信心。如果这个地方讲经,听的人不多,给人的印象是大概这个法门没什么了不起,都没有人听!他也就不来了。所以,道场必有影响众,能影响别人增长信心,不是自己要听。可是自己若有疑惑,信愿还不坚定,那就真要听。要真正用心听,断疑生信。你看那些往生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自在潇洒走的。他没有别的,就是信、愿、行,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凡是不能成就的,他的病根,绝对这三个条件不具足,所以他不能成功。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一般讲是七地以上的果位。佛在一切经上讲,凡夫从证得小乘初果这一天算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他要修到阿鞞跋致需要多久?也要修满两个阿僧祇劫以后,才能证得阿鞞跋致。第一个阿僧祇劫,可以证到三贤位。第二个阿僧祇劫,从初地到七地。他已经修满两个阿僧祇劫,进入第三个阿僧祇劫,才得到阿鞞跋致的地位。我们是凡夫,一品烦恼也没有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佛的本愿加持,即时证得阿鞞跋致的地位。所以,念佛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因此,诸佛、祖师大德们赞叹。

  “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无上醍醐’是比喻至高无上的法门,没有比这更高。五浊恶世里最高,其他的世间就不必说了。因为浊恶之极,一切法门都度不了,这个法门能度,这才称之为‘无上第一法门’。祖师大德的用意,是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要真正相信。念佛往生的法门实在不容易遇到,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都是真的。

  (六)《甄解》称本经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无量寿经甄解》,是唐朝日本道隐法师的著作,有这样几句赞叹。他说这一部《无量寿经》在一切大乘经典中,是“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把《无量寿经》赞叹到极处。说专、说顿、说真、说圆,通常这四个字是赞叹《华严》、《法华》的。比《华严》、《法华》还要专、还要顿、还要真、还要圆,这是赞叹到顶点。又说:“绝对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可见得隋唐时代,日本的高僧在中国留学,对净宗的认识非常透彻。净宗传到日本之后,产生很大的影响。

  五、印光大师赞《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见上之判教,如佛亲判也。

  赞叹《要解》,也就等于赞叹《无量寿经》。此二经属同部,古德称为小本、大本。

  “理事各臻其极”。‘理’是理论;‘事’是事实。无论是理论、事实,都说到究竟圆满。小本经如是,大本就更不必说了。

  “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这是赞叹蕅益大师注的《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九天写成此解。他写完之后,自跋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呜呼,今正其时矣!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对这注解这样赞叹,蕅益大师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他赞叹说:‘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这个注解,字字句句都妙极了,正确极了;与事实完全符合,一点差错都没有。

  “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前面《甄解》是隋唐时候日本法师的赞叹。现在看的是民国初年近代祖师对这部经的赞叹。这样赞叹,教下还有不少大法师对印祖的赞叹怀疑。我就遇到过,曾经有人向我提出疑问,他说:‘印光大师对《弥陀经要解》赞叹,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如果真正通达大乘,你就晓得印光大师的赞叹一点都不过分,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语者,是赞叹恰到好处,不增不减,才称为‘如语’。

  “可见上之判教,如佛亲判也”。我们读了祖师大德对于大小二本经典的认识,实在讲,我们不认识。我们看看别人的认识,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如果我们读了这些文字就能深信不疑,证明有很深厚的善根。若能直下承当,立刻就依教修行,非常值得庆幸可喜。这是不容易的事。

  六、《疏钞》广引净宗经中事事无碍之文,深意苦心,以证本经正显事事无碍法界,亦即证明本经属于圆教,实不容或疑也。

  《疏钞》是莲池大师作的。《疏钞》里的注解,引用《华严经》的文字最多。诸位要晓得时代背景,净宗传到明朝末年,已经衰到极处了。大家只晓得念佛,念佛的道理不晓得。别人不相信,就讽刺、讥笑。莲池大师生在这个时代。当时禅风很盛,宗门教下瞧不起念佛人,但是宗门教下没有不尊重《华严》的,都晓得《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是如来的根本法錀。莲池大师通宗通教,不是普通人,也是佛菩萨再来的。他用《华严经》来注解《阿弥陀经》,大家看了,没话说了。这是用《华严经》把《阿弥陀经》的地位捧起来,是他的“深意苦心”。

  我们要晓得,在那个时代不能不用这个方法证明,但也不是刻意勉强来烘托。仔细体究,本经确实具足华严境界,这是真的,所以古德称《无量寿经》为中本《华严》,称《阿弥陀经》为小本《华严》。因为本经确实具足《华严》的特色,‘四无碍法界、十玄门’,是其他经典所没有的,但是本经具足。这是证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与《华严经》的分量完全相等,无二无别,确实是圆顿大法,教我们断疑生信。

  黄念祖居士依《疏钞》义,专论本经中事事无碍之相。取《探玄记》所说十玄次第,引证经文,以明本经实具十玄,于是确证本经正属圆教,即是中本《华严》。以证如上之说,皆是真实语,非因净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黄老居士《大乘无量寿经注解》,我在台湾流通的是初版。这本书出来之后,他又改过几次。我这次到北京,他把一份详细修改过的本子交给我,算是第四版,改得很多。我就问他:‘还要不要改?’他说:‘不改了,这个本子算是定本了。’希望以后就流通这个本子。我将此书交给基金会出版。因为必须重新制版,总得要半年以后才能印出来。这是老居士《无量寿经》注解的定本,以后可以大量流通。

  他在‘概要’里‘判教’这一段,引用《华严经》的《探玄记》。《探玄记》是贤首国师作的,贤首所用的是晋译《六十华严》。清凉大师作《疏钞》,用的是后来翻译的八十卷《华严》。最初传到中国来的是《六十华严》。黄居士作注解,特别提出《华严》的特色,有四无碍法界、十玄门。他把《探玄记》里的这段文字,一一与本经对照,本经都有,跟《华严》一样,具足四无碍、十玄门。这才确确实实证明《无量寿经》是《华严》的精华,是《华严经》的浓缩。八十卷文字多,《无量寿经》文字少。文字上有广略之别,义理上完全没有差别,圆圆满满。不能说《无量寿经》的义理比《华严经》要少,或《华严》比《无量寿经》圆满。是同样的圆满,所以古德称本经为中本《华严》。有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小本就是《阿弥陀经》。这两部经在整个佛法的地位,我们就可以确定它是至高无上。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就是学净宗念阿弥陀佛的人,也不知道。

  黄老居士后面这一句话尤其说得好,这绝对不是净宗学人自己夸自己,“妄自尊大”。如果这样做,那就有过失。这完全是事实真相,末后一段,尤其可以作为铁证。

  七、《华严》末后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本经全显极乐,导引凡圣,同归极乐。故称本经为中本《华严》,诚有据也。

  《华严经》末后导归极乐,才得到究竟圆满。如果《华严经》没有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就不圆满。这是证据,凭据!《华严》到最后引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本经从头到尾,字字句句都显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理事因果。

  “导引凡圣”。前面讲过了,佛说这部经,主要是帮助‘凡夫成佛’。凡夫只要具足信愿行,没有一个不是一生成就。对于声闻、缘觉、菩萨,是附带说的。他们有缘分听到,回心归向净土,那是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一生就圆满成就。他若还有执著,有成见,还不想念佛求生,这就是业障。

  菩萨也有业障,声闻、缘觉,烦恼障断了,所知障没断。有许多大乘菩萨,所知障破了几分,烦恼障没断。你们听了,也许觉得奇怪,所知障断了,烦恼障怎么没断?你要是仔细读《楞严》就知道。《楞严经》(在第三卷末后,阿难开悟了,以偈颂赞佛),讲到第四卷的时候,富楼那尊者起来请教释迦牟尼佛说,‘阿难初果,他怎么开悟了,我没开悟?’四果阿罗汉听释迦牟尼佛讲《楞严》,没开悟。富楼那尊者烦恼障轻,所知障重,所以他断烦恼容易,证阿罗汉果。他听释迦牟尼佛讲大乘佛法,听不懂,所知障重。阿难尊者感情很重,烦恼障重,所知障轻,一听,开悟了。烦恼断不掉,两码事!众生根性确实如此。何况我们现在二障都重,麻烦大了!

  从前老师接引学生,为什么限制那么严格,不准你随便听讲,不准你随便看书,原因在怕你增长邪见。本来我念佛,念得心很清净;听别人说了几句话,信心动摇了,起了怀疑,这就是魔障现前。所以,严格的限制是把魔障排除出去。

  不要说你们这些同修,就是周宣德老居士,台湾大专学生学佛,是他提倡的,晨曦社是他帮助建立的,跟台中李老师是多年的老友。他虽然拜李老师作老师,但是李老师没有把他当学生看待,对他非常尊重。学佛那么多年了,前些年,陈居士提倡消业往生,不能带业往生,就把他吓呆了。我到洛杉机,他到飞机场接我。一见面,他就说:‘法师,不能带业往生,要消业才能往生,那我这一生不都是白念了?’你想想看,听人家这些闲言闲语,看人家那几篇文章,几十年的信心就动摇了。我看到他惊慌的样子,很感叹!我就反问他一句,我说:‘西方极乐世界要不许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少人,你晓不晓得?’他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说:‘只有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他惊讶的问:‘怎么啦?’我说:‘等觉菩萨还带一分生相无明,那是不是业?’他一听,有道理!我说:‘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那个不带业?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不带业。若众生不能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就阿弥陀佛一个人?’他这一听,就笑起来了。我就安慰他:‘你老实念佛!都是带业往生,只是带的多少不一样。你带得多,品位下一点;带得少,品位高一点。’

  那个不带业?文殊、普贤还带业。他是等觉菩萨,也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还是带业。怎么能说净土五经里没有这些文字,没有这个字样,就证明不准带业往生。他们所凭借的就是这一点,这是所知障。虽然没有讲带业往生,我反过头问他:‘西方极乐世界,经上有没有讲四土九品?’他说:‘这个有讲。’我说:‘要不带业,那来的四土九品?’不带业是平等的,怎么可能有四土九品呢?有四土九品,当然是带业多少不同而分的。书真的不可以乱看,话不能乱听。你看,那么大年岁了,听了人家几句话,看几篇文章,几十年念佛的信心都动摇了。太可怕了!你们随便看书,断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你不能怪我,我没有叫你随便看。所以说老实话,不可以随便看书。

  我跟李老师学佛的时候,他这一条就限制很严格。不管我看什么书,要向他报告,得他同意。没有经过他同意,一律不准看。我们今天没有这个限制。图书馆这么多书,随便你们看。看了,害死你们,我不负责任。好像药店一样,里面都是药,你不晓得自己害的什么病,看到药都好,都吃,乱吃,结果吃死了,你自己要负责。药不能随便乱吃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要知道,佛法契机可以救人,佛法不契机也可以把你的法身慧命断送掉。就跟吃药一样,对了症,就救你;不对症,救不了你,反而害你。道理完全相同。

  我在过去讲席中,曾经劝导过大家,专修净土的人,一生受持一本经,《无量寿经》,或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的注解,我只选二种,《要解》或者《疏钞》。一生只选一样,是上上根人。因为一切邪知邪见都不能进入修行的范围,决定不看也不听。如果觉得太少了,读一本经书总觉得不够,你可以念净土五经一论。我们现在新编的五经读本,这个分量不少了。如果还嫌不够,就加上蕅益大师的《净土十要》,这算是中等根性。若还不够,就再加上《印光大师文钞》,这算是下等根性。你说‘我还想多念一点’,那我就告诉你,‘你往生没指望了’。杂修,就是你修的掺杂了。你掺得愈多,你愈没有指望。也许将来我们要弘法?弘法也不成问题,你一生专讲一部经,专弘一部经,真正自利利他,也并不会有缺陷。

  中国古大德有一生讲《阿弥陀经》三百多遍的。大家知道清凉一生讲《华严经》五十遍。讲一部经是专家。一部经决定成就,何必要讲那么多,那么杂?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三年,站著往生。死了以后还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办后事。死了以后站三天,不容易!所以他的赞叹,也不简单,他说,‘你这三年念佛的成就,超过讲经说法、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真超过了,就是谛闲法师自己也自叹不如。这才晓得‘专’的好处,‘专’的利益。大家为什么不肯专?不专就不是上根,是下根。没有法子,劣根性太重,烦恼习气太深。什么人是上上根人?一生受持一部经是上上根人。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