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相关

道门语要:谈看空一切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学道之要,首在能“看空一切”。看得天无其天,地无其地,人无其人,我无其我,物无其物,法无其法;将天地万物道法名相,浑做一个“无”,认得“空空如也”,继能卓尔有所立。学道作圣人,不但富贵名利要看空,是非毁誉要看空,利害得失要看空,穷通险夷要看空,进退荣辱要看空,人情世故要看空,即寿夭生死也要看空。能看空一切,继能超越一切;能超越一切,继能涵盖一切。能放下一切,继能担起一切;能担起一切,继能成就一切。大道不道,大德不德,大有无有,在成无成。一看不空,即有所执,一有所执,即有所滞,一有所滞,即死而不活矣!世之不死于富贵功名下者有几?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必有此认识,方能视尧舜事业,有如一点浮云过目而已!

  世俗人总是为“物欲世界”所惑,“虚荣世界”所惑。总是在富贵功名权位财货妻妾儿女等胶漆涌中打滚,迷真逐幻,至死不悟!于是在人的理念中,永无半点“精神境界”与“心灵境界”之可言。解蔽解惑,只在一悟字,只在一明字。能看得空即悟,能认得清即明。能悟能明,即可为进德进圣之阶矣!

  世俗人总以居大官、发大财、做大事、成大名、享大福,为人生最得意事最圆满事,而可以之炫耀天下人耳目者。实则此与做人做圣人了无干涉;且此五者,最足以妨道悖德。妨道曰残,悖德曰贱,残贱之人,即为帝王将相,亦一凡夫俗子耳,岂足以言立德证道,入圣超凡。以有一于此,即足以扰心,何况集外物之大成于一身哉!能将心地扫得干干净净,不为外物所惑,才能清明在躬。孟子教人“不动心”,即教人不要为此等外物外诱而动心,即天下国家之大亦然。 “不动心”一着,乃“圣贤世界”之起点,亦为“圣贤世界”之终点。以不动则静,静则虚,虚则明,明则灵,灵则神,神则化;心能静虚明灵神化,则自与天地同流矣! 

  心无不虚,其所以不虚者,物实之也。心无不静,其所以不能静者,物动之也。心无不善,其所以不能善者,欲挠之也,心无不明,其所以不能明者,欲蔽之也。故曰:外物心则本心存,外物欲则人欲净。人欲净则天理见,本心存则道心著。 

  玄元子谓:久历官场中人,鲜有不自丧其良知自失其人性者。久历官场而仍能修心养性以善保而不失其本来面目者千不得一。官场中有官习官气官味官风,设不灭其良知,汨其人性,便难能在此中久混。欲保清白之身以修道,唯有早自摆脱羁绊,摆脱枷锁,洗净污染,另换心肠。 

  玄元子谓:修道之士,虽不妨作官,然实切忌作官。做官便等于卖身求靠。处乱世之官则尤然,乱世之官有如妓女,官经即妓经,总心计主子欢心为唯一法门。修道之士,虽不妨经商,然切忌经商。经商须日日与财货为伍,且须时时有计较心、有利弊心、有分别心、有权衡心,凡此均为害道之媒。 

  学道人首宜打得破名利关。名关不破,则毁誉之心动之;利关不破,则得失之心动之。此二关,三教中人均不易打破,不为名役,即为利役。至死方休,冤哉!玄寥子有言:“世之凡夫俗子,总是透不过此关,总好在富贵名利场中钻营,小有所成,即志得意满,色厉气骄,并好以功名爵禄炫人,好以金钱权势炫人;殊不知沐猴而衣以锦绣之衣,冠以帝王之冠,复拥有金山万座,猴仍为猴也无以矣!”修道之要,在内不在外,在质不在形,在实不在名;故只重心性之养,气质之化,而不以世俗人之所重者为重也。

  儒门言工夫处不少,异后儒之授受,误入于一味用世,上焉者以治平济世为旨,下焉者以富贵功名为旨,致群为利禄薰其心。圣功失传,圣脉斩绝,故道统至孔子而止,孔子而后,便再无一圣人出矣!设儒门工夫不失传,人人能收敛其心性,专务于内圣之养,而不务于外王之事,以虚耗其大好之生命年华于富贵功名利禄场中,则圣人辈出,可立而待也。圣人尽人可至,帝王则不能尽人可至,人人可为圣人,此与人人可为仙为佛正同。同一时代,可有无数之圣人,却不能有无数之帝王。且为圣人又贤于为帝王远矣!等帝王而下之者,则更不可相提并论!然而世俗却多埋首于此与真我毫不相干涉之身外业中,葬送了一生,到死犹自痴迷,不可回头,不自悔悟,亦可浩叹也!夫志于帝王,志于功名,志于货利,则所争者多,有得有失。若志于圣贤,志于君子,志于修道,则无人与争夺,有得无失。今者世之乱,以人心之迷,群陷溺于富贵功名财利粪桶中,而不能自拔,不知自臭,对此崇高无上之圣贤仙佛之神圣事业,则弃而不顾也。故孔子有颜渊死,则无好学者之叹!非真无好学者也!无回也之能纯以圣人为志者也! “百年身世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又有何可争哉! 

  修道宜养其恬淡之心。千般易舍,难舍利心一段,万般易淡,难淡名心一段。昔黄忠介公曰:“学者之患,莫甚于好名。”又名:“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淡者,道之味也,古人当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处之如一,只是能淡,淡则处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如无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滋味都一样。”不但名利心宜淡,一切心均宜淡;淡而至于无,则上矣!要看得空方能淡,能淡方能万缘放下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