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相关

佛教的感恩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和谐的精神不在人们的心里扎根,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佛教的感恩思想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佛教感恩思想的理论根据

  佛教的感恩思想非常鲜明,不仅很多经典都有报恩的内容,而且公开提出要报四重恩,即报父母恩,国家(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感恩思想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其他宗教也有感恩思想。感恩思想也不是宗教所特有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也有感恩思想。这些感恩思想具有共同的内容,也有不同的特点。从理论基础上看,佛教的感恩思想具有不同于其他宗教或理论的显著特征。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在佛教看来,其根据主要是“缘起论”。佛教认为,所谓“缘”,就是事物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条件,所谓“起”,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才能够发生变化,生成、发展、灭亡(佛教叫做成、住、坏、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条件具备,事物生起、存在,叫做“待缘而生”;条件消失,事物崩坏、灭亡,叫做“待缘而灭”。佛教常用“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这一偈颂来表达释迦牟尼“缘起论”的基本精神。

  缘起论的观点说明,事物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由于条件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的。所谓“相互依存”,就是说你的存在是在为我的存在作条件,我的存在也是在为你的存在服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种空间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叫做“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时间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叫做“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佛教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称做依正不二、自他不二。就是说,每个人由过去业所感的身心叫做正报,即我们的生命的主体;而把我们身心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国家社会叫做依报,即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既然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发展,都是无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劳动和密切配合的结果。甚至,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享受前人赋予的一切成果了。离开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正是人们遵循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人类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

  我们为什么要感恩?佛教不仅从“缘起论”这个佛教的总纲上去说明,而且对每一种感恩的根据也都作了详细的分析。报父母恩。佛教专门有《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在这部经和其他经典里,佛陀历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论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而博大的爱。分析之详细、论述之深刻、独到,是其他理论难以与之相比的。如佛陀在《父母恩重难报恩》中说母亲有十恩:“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乾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在《大乘本经心地观经》(卷二)中佛陀谈到母亲有十大恩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但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逸,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戒,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 这十恩和十德把母亲对孩子的怀胎、生养、教育、立业、做人等一系列的恩德全面地展示出来,使我们认识到母亲的慈悲和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报国家恩。佛陀指出:“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王失正化,人无所依。

  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国:所谓他国侵逼、自界叛逆、恶患疾病、国土饥谨、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难不能侵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河大地,丰富的矿藏资源,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国破家难存,国兴民安乐。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应怀着感恩的心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报众生恩。佛教认为“既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慈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没有所有众生的恩惠,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生命,从生命的当下推向遥远的过去,与我们有关的众生不计其数,都是我们的恩人。别人都在为我服务,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回报他人吗?

  报三宝恩。三宝就是佛、法、僧,佛是人间的导师,法是真理,僧是住持佛法者。佛陀把觉悟的真理传播给众生,以普渡众生的胸怀关怀众生,很多高僧大德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力,教导众生脱离苦海

  “有佛出世人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由太虚大师作词,弘一大师谱曲的《三宝歌》倾诉了佛教徒对三宝的恩情:人天长夜,宇宙黯黯,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得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绩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对佛教徒来说,三宝的恩情是必须铭记的,否则,就和世俗的感恩没有什么区别了。

  《法华经》说:“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就是说,实实在在地精进修行,才是真正报答佛恩。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就是报答佛恩。感恩思想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知恩、感恩、报恩,知恩是基础。恩字上面是原因的因字,下面是心字,就是要能够知道原因的心,知道事物因由的心。《大智度论》说:“知恩是生大悲根本,开善业初门,人所爱敬,名誉远闻。死得升天,终成佛道。反之,不知恩人,甚于畜生也。”佛教中有《孝子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专谈报恩的经典。其目的就是要人们明白感恩的道理,从而把报恩思想落实到人生实践中。

  二、佛教感恩思想的显著特点

  在众多的感恩思想中,佛教的感恩思想具有下列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普遍性。一般的感恩理论局限于家庭、朋友及其他人际关系之间,佛教的感恩包括四个方面:父母恩、众生恩、国家(国土)恩、三宝恩。这四个层面不仅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有情世间离不开无情世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这个无机的身体,人的有机的身体就无处安顿,无法生存。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我们和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要感谢世界,感谢自然。这就把感恩的范围扩大了。人必须处理人和环境的关系,而这个环境就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我们感恩的对象。人的实践的范围越广阔,人依赖环境的范围就越广大,人的对象越普遍,人就越普遍,这是人的普遍性的内涵。也是人们感恩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的根据。以前,人们只是把自然看作是“身外之物”,没有把整个自然看作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自身的身体的一部分。破坏自然,就是在破坏自己的身体。佛教的“众生”概念,是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对众生的感恩,就包括对大自然的感恩。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卢道夫·史坦纳指出:

  “人类为了使自己更为富足,便从外在环境取用各种东西加入自己的生活中。但若不能对由外来的东西心怀感谢、尊敬,便无法真正使外来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这不管是对形成身体养分的食物,或头脑中运作的知识都是相同的道理。感谢,或敬畏,是人类与外面世界取得关联的重要感情。”

  缺少对外在物的感情,仅仅把实践理解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就难以与自然界达到真正的和谐。

  第二,彻底性。一般的感恩思想,就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感谢、报恩,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恩在前,报恩在后。佛教的感恩,当然也有这层含义,但佛教并不局限于此,它强调“无缘大悲”,“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悲,缘,是条件,无缘,就是不讲条件。世间上的人,给人家好处,总是有条件的。如,这个人跟我有关系吗?他是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影响我的事业?我有没有必要帮助他?帮助他对我有好处吗?先反复计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

  而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慈悲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任何条件,所谓不讲条件,就是说对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对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也要慈爱。这就叫“无缘大悲。”无缘大悲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记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对素不相识的人能给以爱和帮助就是无缘大悲精神的体现。

  所谓同体大悲,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看作是一体的。人饥己饥、人弱己弱,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与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萨要拥有这样的一种胸怀,就像《维摩诘经》里讲的维摩诘居士,人家问他为什么病了?他说,“因众生病故,所以我有病。”这就有点类似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当儿子生病的时候,作母亲的就会很着急,甚至会着急得宁愿她病,而不愿儿子生病。母亲对儿子的这种心情就接近于“同体大悲”的精神,可母亲的这种胸怀太窄了,不是“无缘大悲”,因为她不会对待一切人,对待别人的儿子,她就没有这种胸怀了。

  儒家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具有同体大悲的意思。现在有些公务员(领导干部),眼睛向上,只看领导的颜色行使,不怕得罪群众,就怕疏远领导,他们只对个别领导感恩戴德,对群众的生活疾苦却不管不问。这是一种狭隘的感恩。狭隘的感恩具有很大的危害,往往会丧失原则,失去公正。现在的腐败往往会形成窝案,就是以一个领导干部为中心而形成的关系网,在这个网里面,不会有正义,只会有小团体的利益。佛教感恩思想的彻底性,不仅表现在要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还要感谢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佛教认为,缘有顺缘和逆缘,逆缘可以锻炼人,磨练性格,增强信心。

  因此,对顺缘逆缘都应该存有感恩之心。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只懂得感激曾经给过自己关怀和幸福的人,却很难作到去感激曾经伤害和欺骗过自己的人。其实,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就能使自己保持健康的心态,乐观地对待困难和不幸。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许多东西。一位朋友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在意。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神。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人来说,失盗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识:欺骗你的人,却增进了你的见识;遗弃你的人,却教导你自立自强;绊倒你的人,却强化了你的能力;伤害你的人,却磨练了你的意志等等。

  第三,及时性。佛教认为,人生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因此,报恩要及时,不能等待。应把握当下,即时报恩。佛在《大乘本经心地观经》(卷二)中说:“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父母养育我们的时候,随时呵护,不失时节。我们供养父母、感恩父母也要“常当孝顺,不失时节。” “勤加修习”、“不失时节”的感恩思想非常重要。现在一些年轻人,虽然也知道报恩,但总觉得父母还在,自己还年轻,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但是他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就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当父母不在了,即使我们再想报恩,也已经晚了。

  佛教感恩的及时性,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把握当下,注重行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担水劈柴,吃饭穿衣,都是学佛悟道的载体,感恩也是如此,佛教的感恩思想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既是人生的智慧,又是人生行动的指南。感恩在当下,感恩在行动。“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感恩应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我们要努力将感恩的理念转化为生活与人格的现实。在感恩中求进取,在感恩中求满足,在感恩中求心安。感恩不必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把平凡的工作作好就是不平凡,就是最好的感恩;感恩也不一定选择特殊的职业和岗位,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最好的感恩。只要想感恩,时时都有感恩的机会,处处都是感恩的场所;不同的岗位,都是感恩的载体;举手投足,都是感恩的实践。农民有农民的感恩的方式,工人有工人的感恩途径;军人有军人的感恩渠道;“条条道路通北京”,达到感恩的目的只有一个,但可以选择的道路却有千万条。

  三、佛教感恩思想的社会作用

  中央提出和谐社会有六个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人际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就和谐文化的建设来说,佛教的感恩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感恩的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的内心的和谐。人和内心的和谐最为重要。怎么才能做到内心的和谐?在佛教看来,关键要有一个感恩的心。叶小文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发言中指出,佛教是最重视“心”的宗教,对于“心”和世界的关系有着精辟的阐述。佛教三大语系都讲“心”,汉语系佛教《楞严经》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大般若经》说: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用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有心起。《维摩诘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地观经》说: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六祖坛经》说: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巴利语系佛教《法句经》说:心是诸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法唯心造。《杂阿含经》说: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藏语系佛教《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说:心性普作王我自身者,即是一切诸法之宝藏,可见,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这个心不是妄心、贪心、嗔心、慢心,疑心,而是欢喜心、慈悲心、感恩心。有了感恩的心,就会懂得尊重别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了感恩的心,就会被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所感动,就会对自然界的一切怀着感激的心情;有了感恩的心,就会有积极进取的人生,就会主动地回报社会,奉献人生……

  第二,和谐社会,从自我开始,感恩的行动是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心动要转化为行动,感恩的心要转变为回报社会的行动,这就必须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佛教强调自塑人格,即人而佛。《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钎钎织。太虚大师把做人与成佛联系起来,认为成佛不在做人之外,而在做人之中:“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如果我们不能把感恩的思想转化为感恩的行动,那么,这种思想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我们都感到道德滑波,信仰失落,看客增多,风气不正。但要扭转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必须通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华严经》说:“具行众善,净诸世界。”人道尽,佛道成。建设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行动,佛教把觉悟人生与奉献人生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结合点和契入点。

  第三,和谐社会,从社团开始,感恩的组织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作为社会团体的佛教,非常注重内部的和睦。佛陀在世时就为僧团规定了“六和敬”即“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修。”如果大家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很难做到六和的。佛教僧团建设的经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农村、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组织。我们这个社会是由成千上万个社会团体组成的,这些社团就是和谐社会的细胞。

  每一个社会组织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感恩的心,感动的情,感悟的人,感恩的组织,感恩的员工,和谐的企业。这是企业家总结的成功之道。感恩是健康心态之源,感恩是家庭和谐之魂,感恩是企业合作之根,感恩是和谐社会的源泉。将感恩的理念落实在家庭生活中,就会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事业兴旺;将感恩的理念落实在社团中,同事之间就会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团结进步。

  将感恩的理念落实在社会生活中,人心就会向善,社会就会和谐,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人民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强盛。这就是感恩思想的巨大魅力!我们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在感恩中奉献,在奉献中感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必然更加幸福,我们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佛教提出的“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愿景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辛世俊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