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经论讲记

第一百一十七课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音频 视频下载  文本

  下面继续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的《中观庄严论释》。《中观庄严论释》当中,现在正在对断除二障以及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和人无我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有人问:即使诸地的所断就是如此,但从对治之智慧的角度而言,声闻、缘觉阿罗汉到底有没有证悟法无我?

  按照我们自宗的观点,一地菩萨已经断除了二障的遍计部分,俱生部分在二地到七地之间会逐渐断除,到三清净地时,唯一所知障是它的所断。关于这些问题,前面已经作了详细介绍。由于对方认为三乘智慧同一,而十地菩萨在每一地的所断都有差别,那从智慧角度而言,声闻缘觉阿罗汉到底有没有证悟法无我呢?

  以下所讲的内容,实际就是对全知麦彭仁波切《定解宝灯论》中以颂词形式表现的意义,通过散文的方式再作诠解。

  对此提问,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及其他诸多论典中都作过如下解说。

  关于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的问题,中观前代或者说因明前代的高僧大德们,对于这一问题都有过相当精彩的辩论。有些论师认为声闻缘觉已经证悟法无我,有些论师认为未证悟法无我。《定解宝灯论》中讲到了印度藏地高僧大德们对此所作的分析,像前代的清辨论师以及藏地的荣敦大师,他们认为声闻缘觉丝毫也未证悟法无我;后代的仁达瓦大师和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等[1],认为已圆满证悟法无我;全知果仁巴、达仓罗扎瓦等萨迦派的部分论师认为,声缘只证悟了自相续五蕴为空性,除此之外的法还未证悟。虽然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但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到了自宗的观点:从某个角度来讲,声缘证悟了一点点法无我,所以可以说已经证悟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未圆满证悟法无我,也可以说没有证悟。

  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比如在声闻部中,声闻犊子部等宗派认为不可思议的我存在,其他宗派则不承认有我。然而对获得阿罗汉者来说,对于蕴必须证悟空性,否则不可能证得自果。可是,正如诸多经藏中所说,声闻缘觉所证悟的空性,就像芥子里的空间一样非常渺小,或者像牛蹄迹中留下的水一样微不足道。由于范围极其微小,因此说声缘并未证悟法无我,大家应该如此承认。

  无垢光尊者的善说精妙绝伦、无比难得,是真正圆满、准确解说此中关要者,这在整个藏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下面,麦彭仁波切以其独到智慧力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以中观理进行推测观察,可以发现:所谓的法我和人我,只是空基有一定差别,对我和我所执著是补特伽罗的人我执,对除我和我所以外的法的执著,才是法我执。也就是说,在空基方面,一者属于自相续的执著,一者属于他相续的执著。而在空的方式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不论我的柱子空性或是其他的柱子空性,都是同样的空性。

  所以,依靠蕴聚假立之“我”的俱生我执的耽著境如果尚未摈除,单单以断除常我根本不足以断除烦恼,这一点以理成立。这个问题比较关键,《入中论》中也说:不管声闻缘觉还是大乘圣者,在证悟人无我时,必须断除依靠蕴执所产生的俱生我执。在获得阿罗汉果时,对于自相续五蕴结合假立起来的“我”如果没有断,仅仅了知外道所说常有自在的我、神我、微尘等不存在,根本不可能断除轮回的根本。

  《入中论》依靠一个比喻来宣说:如同害怕毒蛇时,有人说此处没有大象,依此能否遣除对毒蛇的恐惧呢?根本不可能。同样,外道所承认的常有自在的我,只是极少数人相续中的遍计执著,它不仅在现量中不存在,就连比量中也不存在,而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对五蕴聚合假立的“我”有一种执著,因此,作为阿罗汉必须断除这种我和我所的执著。

  由于人无我毕竟也是法无我的一部分,因为见到了法无我的部分为空性,也就可以安立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这一名言。就像喝一口海水就可以说喝了海水一样,经中说“声闻、缘觉也有证悟法无我”。

  关于这个问题,学习中观的时候经常会提及,比如《入中论》依靠七种教证、三种理证说明声闻缘觉已经证悟法无我,格鲁派的个别论师如克珠杰等,也用十三个教证宣说这一观点。

  那么,宁玛自宗如何承许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这一问题呢?自宗承许已经证悟法无我,但并非圆满证悟。在所有教证中都说:声缘已经证悟法无我。这一点,在印度藏地高僧大德们的教理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包括格鲁派在内的论师所例举的教证,根本没有说声闻缘觉已经证悟了所有的法无我。月称论师在解释《中观根本慧论》第十八品时也说过:清辨论师等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们,并未通达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的道理。并且通过各种教证来建立声闻缘觉证悟法无我,但也并没有说已经圆满证悟法无我。

  在藏传佛教中,尤其格鲁派、萨迦派还有宁玛派之间,对这些问题的辩论相当大。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等很多论典中,对这个问题再再分析的原因也在这里。截至目前为止,很多论师都认为:声闻缘觉已经圆满证悟法无我。而且引用各种各样的教证来论证这一观点。但实际上,正如喝了一口海水就可以说喝过海水一样,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呢?应该说已经证悟了,但对印藏高僧大德所引用的教证一一分析,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圆满证悟”这一字眼。

  在这个问题上,按照宁玛巴的观点承许,无论解释经典还是论典都非常方便。大家学习过《定解宝灯论》以后,的确会产生这种感觉:无论承许丝毫未证悟还是圆满证悟,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详细分析。

  对于畏惧空性而理解人无我的声闻、缘觉来说,如果舍弃空性,那连阿罗汉果的解脱也不能获得。为什么呢?《般若八千颂》等经典讲得非常清楚,要获得三乘圣者的果位,必须通达般若空性。《现观庄严论》的顶礼句也明确讲到:“具为声缘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所以,声闻缘觉有没有证悟法无我呢?应该说有。

  然而,为什么很多经典又说声闻缘觉未证悟法无我呢?虽然喝了一口海水,但不能说已经喝下了全部海水,同样,证悟非常渺小的缘故,以微弱加否定词而说未证悟法无我。比如对钱很少的人,可以说他没有钱,其实并不是一分钱都没有,只是以微量加上否定词才说他没有钱。

  那么,怎样才能称为真正的法无我呢?此处讲到,真正的圆满正等觉佛陀已经圆满证悟了法无我。所谓的法,有所知、道、涅槃意识的对境等十种含义,在这里就是指所知,即有实法、无实法、有为法、无为法等一切法,如果了知这一切法为空性,就已圆满了法无我。大乘经典中也讲到了二十空、十六空等,有实法空、无实法空等全部包括其中,如果将有边、无边全部证悟为空性,就已经圆满证悟了法无我。

  《入中论》云:“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广泛宣说十六种空性后,对此再作归纳则可说为四种空性。教证中的“亦”字,并不是说“非但小乘承认,大乘也承认”,而是从单独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大乘的观点。大乘宣说了十六大空性,但小乘所证悟的空性范围很小,只是证悟了蕴不存在,也即破除了有的边,这是不是圆满证悟呢?不是。因为对无的边并未证悟,只是一种相似空性。因此,只有将大乘的十六大空性全部证悟,才可以说圆满证悟法无我。这就是所有大乘经论所说证悟圆满的空性。

  有些人说:就如圣天论师《四百论》所说,证悟一法空就可以证悟所有法空。月称论师在《中论》和《六十正理论》的注疏中也说,一个法证悟空性,所有法都会证悟空性。既然声闻缘觉已经证悟了自相续或者我和我所的蕴为空性,法无我的空性应该可以证悟吧?

  当然,从道理上推的确如此,但实际上,人与人是不同的,一个人背诵了一部论典,能不能背诵所有论典呢?因此,麦彭仁波切说: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幼稚。

  虽然万法的自性就是空性,但了知一法空,不一定见到万法皆空。为什么呢?根基不同。声闻、缘觉仅仅耽著一个人无我,他们为了从三界轮回中出离、自己获得一种寂灭的果位,断除人我是必不可少的因缘。而对法无我并不希求,根本不具足像佛菩萨那样度化无量众生等强大的愿力,既没有外在的大乘善知识对其讲解菩提心的重要性,相处的道友也全部是小乘根基。比如转生到泰国等宣扬小乘的国家,上师、道友和接受的传承都是小乘的,每个人只想自己获得解脱,在这种心态下每天念:嗡玛呢巴美吽、嗡玛呢巴美吽……。真正为了度化众生解脱的人几乎非常少。

  不管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从发心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是不是希求自己的利益?如果仅仅希求自利,即使冠以大乘佛教的名号,实际就是在修小乘。很多人不愿意听“小乘”这个词,不愿意也没办法,实际你的思想就是小乘思想。

  所以这里说:小乘行人不具足外在的善知识。而且,智慧、方便等内在的善知识也不具足。《现观庄严论》第一品中讲加行道的时候也专门介绍过,在是否具足内外善知识方面,大小乘也存在差别。从行为来看,小乘不具足行持六波罗蜜多等行为,并且无有度化无量众生的回向与愿力。

  正因为如此,虽然一法空即是一切法空,作为声闻缘觉来讲,由于不具足这些外缘,证悟相当缓慢。

  不要说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中根据每个众生的根基、智慧以及心的力量不同,也有圆满与未圆满抉择法无我的差别;在修行过程中,也有如实修行离戏与不能如实修行离戏的差距。比如中观自续派的所化众生,暂时抉择一个单空,逐渐抉择离一切戏论;中观应成派所化众生,直接抉择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法无我。从修行角度,像唯识宗就不能如理如实修持佛的教义,中观应成派已经圆满修持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离戏。《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即使在密宗当中,也分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每位修行人根据其不同的智慧力修持不同的法,有些对贪嗔痴无法面对,只有依靠其他法来对治;有些人则可以认识其本性,直接抓住。就像荣索班智达《入大乘论》所讲的,众生的根基不同,方法也不同。因此,面对同一个对境,每个众生所修持的完全不相同。对大乘来讲也存在这样的差别。

  那么,经中说“何者若见一法之真如,则见一切悉皆如是”的密意是什么呢?这是针对特别利根者而言的,只要见到一法之本性,便可以见到安住于等性中一切万法之本性,并不是说所有众生见到一法空就可以见万法空。我们讲《中观四百论》的时候,也对这个问题解释过。

  麦彭仁波切在此处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很多人面对这一提问根本无法解释,因为中观里面的确说“一法之本性即是万法之本性”,如果了知柱子为空性,以此可以得知所有法皆为空性。实际上,对部分利根众生而言,如禅宗有些公案中所说,在碗打烂的刹那明心见性;也有些禅师见到虚空无有任何阻碍,当下开悟,一切万法在他面前无有阻碍。但这种境界只是对个别人来讲的,如果所有人都是如此,那你首先把碗打破会不会开悟?也不一定……在这个方面有一定差别。

  麦彭仁波切在本论以及《定解宝灯论》中都运用了这样一个推理:所有补特伽罗,如果了知一法为空性便需要立即通达万法皆空,那对有部宗、经部宗所说的无分微尘、无分刹那存在这一点,唯识宗以智慧观察已经完全了知为不存在,这时根据上述推理来分析,其自宗所说的明清之识也应承许为不存在,但实际并非如此。因此,以根基不同的原因,暂时建立了有部、经部、唯识等各种不同的宗派。

  而且,以一个推理若能代表所有推理,那其他如金刚屑因等诸多尖锐推理就无有任何必要了,因为仅仅依靠对小乘所许微尘的推理,或者对唯识宗心识实有的推理,就可以抉择一切万法。比如通过六种微尘的观察方法来抉择外境不存在等,唯识宗或中观自续派虽然有一些推理方法,但根本不能满足所有众生的需求,最后必须依靠中观应成派共同和不共同的因来抉择。

  作为希求法无我的大乘圣者来讲,已经具足内外两种善知识,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一个阿僧祇劫中,尚且不能现见法无我。那么,不具足内外善知识,自私自利心非常强大,行为及回向等又很薄弱的小乘行人,在短短三世当中能否真正圆满证悟法无我呢?根本不可能。

  如果始终咬定见到一法的空性就必定见到万法皆为空性,声闻、缘觉、唯识、中观四种宗派就应该全部变成唯一的中观应成派。倘若如此,我们也不必学习大乘法,只要学一点小乘法或者一个推理就可以,这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实际并非如此。声闻缘觉获得阿罗汉果位以后入定一万劫,最终依靠佛陀的威力劝请,从灭尽定的境界起定步入大乘。有些经论中解释:并非声缘阿罗汉正在入定时,佛陀心间发光使其出定并直接入于大乘,而是在出定后首先转生清净刹土,这时佛陀心间发光令其趋入大乘。

  此处所说的“法无我”,实际就是指通达一切法为无我,而仅仅证悟自相续五蕴或者五蕴的粗大部分为空性,并未圆满一切法无我。

  由此可见,真正的法无我已经将凡是作为心之对境的一切法均抉择为空性。而对空性所作的分类,只是从有境角度而言的,对境上并没有十六空、二十空等分类。《现观庄严论》中也说,从能依方面可以将空性分为多种,从所依角度没有这些分类。而“有境”就是指远离一切执著的圣者入根本慧定的智慧,比如获得一地菩萨时,从对境方面可以说已经圆满了法无我,但从有境角度,仍与圆满佛陀的有境存在一定差别。但声闻只不过对自相续五蕴无有执著,其他的执著还存在,所以佛陀和声闻之间,不管所断还是所证都有天壤之别,大家应该了解。

  真正的法无我已经超离一切有实无实,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等性,并不是指遮破了瓶子这一真实的有实法,而将瓶子的无实法作为心之对境,成为否定性、遮破性、分别念之对境的单空。比如藏传佛教的个别论师认为:瓶子上不存在实有的法,将有实法完全抛开而将这一无实法紧抓不放,这并不是此处所说圆满的法无我。所以,麦彭仁波切间接指出: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单空上,肯定不是真正的法无我。

  [1] 持声缘已证圆满法无我的三大代表人物:大翻译家日称罗扎瓦;萨迦派的论师仁达瓦(童子智慧);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们。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