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名山

苏州灵岩山寺-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道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灵岩山

灵岩山简介

   灵岩山位于古城苏州西南的木渎镇。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多奇石。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二奇石"或"十八奇石"之说。因为灵岩塔前有一块"灵芝石"十分有名,因此得名"灵岩山"。又因为山石颜色深紫,可以制砚,又称砚石山。山南峭壁如城,相传吴王曾在山上筑有石头城,故又名石城山。灵岩山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灵岩奇绝胜天台"的美誉。有昂首攀游状的石蛇,敲打有声的石鼓,状若发团的石髫,伸首隆背的石龟,两耳直竖的石兔,形影不离的鸳鸯石,埋头藏泥的牛背石,隐身探头的蛇头石,俯首饮水的双牛石,状若仙人的和合石,形如蒲鞋的草鞋石,以及石马、石城、石室、石猫、石鼠,飞鸽石、蛤蟆石、袈裟石、飞来石、醉僧石等,惟妙惟肖,意趣横生。另有石鼓山、象山之称。

   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山巅建造园囿“馆娃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山上园林。至今存有吴王井、流花池、玩月池、西施洞、宫墙、琴台、思乡岩、石射棚等遗迹。

灵岩山寺

  灵岩山在古代原是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故址,东晋时代司空陆玩于此筑宅。陆玩信佛,后来舍宅为寺,这是灵岩山建寺之始。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扩建为寺院,名秀峰寺。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智积菩萨“化身开此伽蓝”为灵岩开山祖,粱武帝赐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成为全国有名的大丛林。

  唐代改称灵岩寺,信奉律宗。北宋元丰年间,郡守把灵岩寺辟为禅院,改律宗为禅宗,圆照法师晚年在此住持。南宋初赐韩世忠荐先亲,名“显亲崇报禅院”,由佛海法师住持,明洪武年间赐额“报国永祚禅寺”。弘治年间毁于火灾,清代顺治六年,三峰弟子弘储来寺扩建,称为“崇报禅寺”。咸丰年间又毁于战火。宣统年间一度寺院无主,诸物不存。

  宣统二年,木渎镇绅士严良灿,到上海找到真达和尚,请他出面接管,真达叫弟子明煦法师住到寺中看守。按照印光大师的意见,等到有合适的人住持时,将改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公推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民国十五年(1926年),真达请上海华严大学出身的戒尘法师出任住持。请印光大师制定了五条规约,即一,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嫌。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来听耳。四,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五,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五条有一违者,立即出院。说明住僧以二十人为限,不化缘、不赶经忏,专一念佛,每日功课与打佛七相同,所有经费由上海太平寺负担。过了两年,戒尘法师应请到云南弘法,时慈舟师在山上静养,由戒尘法师推荐荐,真达和尚聘请慈舟法师继任住持。慈舟法师只管带领常年打佛七,一心念佛,一般寺务,则由监院妙真法师负责。到了民国十九年(1930年),慈舟法师应武汉佛教人士之请,到武汉讲经,以后住持之位一直空悬著,由监院妙真管理寺务。这时上山念佛的人日益增多,旧有房屋不敷应用,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开始兴建念佛堂,以后四、五年间相继增建。民国二十六年冬(1937),印光法师七十七岁,因时势所逼,顺应妙真和尚之请,移锡灵岩山寺安居。到印光老和尚移锡到山上时,大雄宝殿已经落成,规模亦已大备。老和尚驻锡灵岩山后,数年间道风远播,使灵岩山成为全国知名的净土道场。

  灵岩山寺现任方丈明学法师,浙江湖州人,兼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住持明学法师遵照印祖的教诲,本着全体佛教的观念及菩萨四弘誓愿,以勤劳刻苦、淡泊名利、坚忍不拔的精神,致力于净土宗的弘扬,并与人间佛教相结合,避免简单化的修行方法。他虽年逾古稀,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领众熏修,几十年如一日,从而使灵岩山寺道风丕振,常住兴旺。在灵岩道风的召感之下,慕名而来的僧人越来越多。他们受到净土道场纯正道风的熏染,身心净化、安然。他们中许多人一住就是十多年。灵岩山寺的生活条件虽然不算好,而居住的僧众常年在150单左右。灵岩山寺每天坚持早晚课诵,半月诵戒,念佛堂常年“佛七”等,其摄受力量,不言而喻。灵岩山寺不做经忏佛事,已经远近闻名,而上山参加精进“佛七”的善男信女常年不断,从而较好地保持了印祖专修净业道场的特色。

灵岩山交通

乘坐2路、游4路、64路、69路、511灵岩山建筑(20张)路、512路公交车到灵岩山山麓下车即可到达。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