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法师开示

其它法师:《辨中边论》要义说(宏演)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辨中边论》要义说
宏演

  前  言
  《辨中边论》是弥勒五大论典之一,分成颂文和长行两部分。颂文是弥勒菩萨所造,由弥勒传无著,再由无著传世亲。世亲为它作了论释,这就是《辨中边论》。此书成后不久,大约过了半个世纪,就传到中国,先后在陈水定二年(公元558年)和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五月,分别由真谛三藏在临川、玄奘三藏在陕西玉华宫译出。真谛译名《中边分别论》,世称旧译:玄奘译名《辨中边论》,世称新译。在我国西藏也有《辨中边论》译本。   
  《辨中边论》作为初期瑜伽论典,它首先关心的是中道实相,即空有的问题。大乘般若空宗以一切法无自性空及缘起假有阐明了对中道的看法。本沦则依三性有无显示唯识中道,并用三性全面观察诸法,显中道真实义。论中还建立了诸法唯识的思想,以及三乘共法在修证的方法、位次、得果等方面的特色。


  一、三性
  三性就是三自性。简称三性,亦名三相。指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新、旧译本相同。藏本三性作遍分别、依他及圆成实。三性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
  三性是如何建立的?依本论卷上《辩相品》中说:
  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性。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
  论曰: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
  虚妄分别就是妄识。妄识所变观的器界、有情根身、以及染末那所变现的自我及前六识所变观六尘境界,部不是实有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妄识所现起的见分、相分、色法、心法,虽然不是真实的有,但是也不能说它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思惟的本身———妄识还存在,以幻有的形式存在。
  站在唯识的立场,是不允许妄识彻底地空无,彻底地没有。中观对无自性、空、无所得的解释就是彻底地空无和没有:这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当我们说无所得的时候,往往把缘起的假相也否定了。唯识为了避免落入恶趣空的状态,因此不同意妄识彻底地空无。唯识讲解脱,讲涅槃,讲转依,建立在染净转依的基础上。如果说妄识部没有的话,杂染就不存在;杂染不存在,生死的系缚也不存在;生死系缚不存在,解脱也不存在。这么一来,整个生死、烦恼、解脱、涅槃等统统建立不起来。
  因为以上缘由,所以不允许妄识彻底地空无。妄识的自体意义业因此成非实有非全无。妄识是众缘所生,虚妄分别所产生的错误思惟的假相肯定是没有的,故曰非实有;但它又非全无,错误恩惟的本身以幻有的形式存在,并以此作为染净转依的基础,所以说非全无。
  妄分别境可以指依他起,也可以指遍计执。也就是说,依他与遍计,都可以称为虚妄分别,但定义稍有不同。依他起以识为自性,识生起时显现种种的颠倒缘相,同时对所缘相认识不清而起颠倒,这两方面部含有虚妄分别的成分在内。所以依他起是能现起的虚妄分别,分别本身也是虚妄。至于遍计执,它是分别所起的虚妄相,此相虽似离心而有,其实还是以分别为性,所以也是虚妄分别。学者可以依识的分别释依他起,以执境有故释遍计执。
  这就是说,当我们把妄识的自体,把妄识所认识的对象以及妄识的本身——由能遍计心于见相二分上起我法二执,执著我法为实有,从这个角度建立了遍汁所执自性;从妄识自身的体性非实有非全无,而是以幻有的形式存在,从这个角度建立了依他起自性;妄分别变似的能取所取相,虚妄不实,透过能取所取所认识到的就是空性,从空性的角度又建立了圆成实性。
  三性部没有离开虚妄分别相。遍计所执是对虚妄分别的错误反映: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现象的本身,透过虚妄分别现象所显的实质  —空性,也就是圆成实。所以,本论是依虚妄分别相来建立三性的。
  三自性的建立,在许多唯识论典中,都有详细论述,其内容与本论有一定出入。如《解深密经》从杂染的缘生现象说依他,依不变的真实本体立圆成实,遍计执是在一切有为无为法上假立的种种自性差别以及言说概念;《楞伽经》以随主观施设的名和相为遍计执,依妄心缘起的有漏杂染法为依他起,从无倒立圆成实;《瑜伽》从所执说遍计,从缘生说依他,依真如不变立圆成实;《成唯识论》论依他则有染有净,说圆成则摄无漏正智真如。


  二、唯识中道
  三性在佛陀教法中,所要揭示的是诸法空有的问题。空有所显的是中道。
  本论名《辩中边》。“辩”,就是辩别说明;“中”,就是中而不偏的中正之道,以八正道中的正见为基础;“边”,有偏执的一边之见。辩中边就是辩明中道和两边,使学人剔除边见,在世界本质的问题上,既不偏执于空,也不落于有见,求得中道真实之见。唯识中道是依据三性有无来说明的。
  三自性中,何性是有何性是无?如本论卷中《辩真实品》中有颂说:
  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
  论曰:即于如是三自性中遍计所执相常非有,……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圆成实相亦有非有。……
  这是显现三自性中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三自性中,遍汁所执是分别所取的虚妄相,自体实无,如龟毛免角,所以说它恒常没有;依他起是虚妄分别的自体,虽非实有亦非全无,以假有、幻有的形式存在,所以说它有而不真;圆成实是无遍计执所显现的真实——空性,这种空性是真实有的,所以说亦有;无遍计执的能取所取,所以说非有。
  因此三自性中,遍计所执性体性实无,依他和圆成体性是有,一假有,一真有。
  根据三自性的有无,本论建立了唯识中道。如本论卷上《辩相品》中云: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佛学①参考济群法师《解深密经要义说》。见于《闽南佛学院学报》总第七期十三页至十四页空,于彼亦有此,坟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这是唯识著名的中道偈。“虚妄分别有渭有所取能取分别,能取所取即相见二分,是依他起。依他起仗因托缘而生起,非全无自性,有其相对之自体。此体虽然不是真实的,但不可以说它没有,故名为有。“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所取能取于相见二分上产生我法二执,此二取执是遍计所执。二执但由主观上的错觉产生,客观世界本无所有,所以说二执部无。“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透过能取所取所显的空性是圆成实性,这是真实有。“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虚妄分别不离空性,不离圆成实,于圆成实中亦有虚妄分别,二者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
  虚妄分别上的二取执—— 遍计所执的龟毛免角,纯粹是无;虚妄分别的性与相在客观上是有,圆成实为真实有,依他起为幻有。能够这样如实地认识三自性,才能正确地、无颠倒地认识诸法空性。
  一切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虚妄分别 ——依他起是有为法,二取空性  —圆成实是无为法,二取执——  遍计所执非有为非无为,无自体故。按照三自性的理论,空性所显的圆成实和虚妄分别的自体依他起是有,故说非空:二取执所执的遍计执是无。故说非不空。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主。妙契中道。
  唯识中道义,不仅是本论要旨,即佛陀出世的本意,亦不外于此。众生因无明妄想颠倒,成于心外,坚执境体,实有存在,或计心内诸法全无,妄计二执,俱生二障,造诸惑业,于两种生死中轮回。若能悟入此唯识中道,了达二执是无,除二障,则能转生死系缚为菩提涅架。


  三、虚妄分别相
  虚妄分别就是妄识,妄识的存在由两个部分组成:心和心所。心了别总相,心所了别总相和别相。唯识以五位百法来归纳一切法。百法不离识,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和无为,分别是识的自体,识的相应,识所变,识的分位和实性,这些属于虚妄分别的分位差别相,虚妄分别把一切法高度概括为心和心所两种,以心为主,心所为辅。
  妄识是如何生起的?本沦认为,一切识不外乎缘识与受者识。“缘识者,谓藏识,是余识生缘故”;。缘识就是藏识,藏识是其他识生起的根本依,任何一识的生起须要藏识提供种子,是诸法生起之缘,故名缘识,亦名本识。受者识指前七转识。七转识与诸心所相配合,能领纳受用种种境界,故名受者识。常与转识相配台的心所有:受、想、恩、作意等,这些心所遍行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心、一切地,帮助转识去认识境界。若无心所的辅助,诸识亦无法生起缘境。
  依虚妄分别所显现的生死杂染,本论通过十二因缘来说明。如本论卷上《辩相品》中说:
  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覆障指无明支,安立指行支,将导指识支,摄指名色支,圆满指六入支,三分别指触支,受用指受支,引起指爱支,连缚指取支,现前指有支,苦果指老死支。此十二支逼恼世间众生,令不自在。它可以归纳为三杂染,即:烦恼杂染(无明、爱、取),业杂染(行、有),生杂染(识等乃至老死七支)。又可以归纳为二杂染,即因杂染(烦恼和业杂染)、果杂染(生杂染)。亦可分为七杂染,即:无明日颠倒团杂染,行曰车引因杂染,识曰将导因杂染,名色、六入曰掇受因杂染,触、受曰受用困杂染,爱取、有曰引起因杂染,生、老死曰厌怖杂染。这些杂染由妄识所引起,妄识是根本。
  妄识自体非实有,亦非全无,因为它是染净转依的基础。如何才能契入无相、涅槃、实性呢?本论卷上《辩相品》中说:
  论曰:依止唯识有所得故。先有于境无所得生。复依于境无所得故,后有于识无所得生。由是方便得入所取能取无相。……
  唯识生寸现似种种虚妄境故,名有所得。以所得境无实性故。能得实性亦不得成。由能得识无所得故,所取能取二有所得平等俱成无所得性。
  唯识最大的特点是否定外境。境无有二义:一方面遍计所执的境是没有的,另一方面以如实智观察依他有为诸法也是没有的。然能取之识相对境来说是有,识有境无。从更高的意义来讲,识有也不是真实有。识的有无往往与境的有无关系很密切,比如常说的“心随境转”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当我们认识到境空之后,进一步能认识列识空,境空识也空。《心经》:“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心境皆空,心空境寂,当下契入无所得之无相空性而得涅槃解脱。


  四、诸法唯识
  本论依虚妄分别建立了三性。一切性谓有为无为。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二取执非有为非无为。三性统括了一切法,故说诸法唯识。
  识是能变义。在唯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能变和三能变的两个阶段。如《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说:
  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身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展转、和合、增长、广大。……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亦名阿赖耶识。……亦名为心。……广慧!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谓眼识,耳、鼻、舌、身、意识。……
  所引经文中告诉我们,一切种子心是心,六识是识。末那意识呢?没有明文。《圆测疏》云:“此中应说末那俱转,而不说者,举初举后准可知故,略而不说。”事实上,不是略而不说,染污末那在《解深密经》中根本没有。它只提出以一切种子心识作为宇宙人生一切法生起的所依。这是一能变的思想。
  三能变的思想见于世亲的《唯识三十颂》。沦中有偈颂说:“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异熟是阿赖耶识为初能变,思量即末那为第二能变,了别境识即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一能变是初期唯识思想,三能变是唯识学成熟时期的思想。这两种思想我们在本沦中可以同时看到。如新译的《辨中边论·辩相品第一》说:“识生变似义,有情孜及了。”旧译《中边分别论·相品第一》中说:”尘根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两家所译的内容大体相近,可是二家所译长行释文则大不相同。旧译认为根尘我识皆是本识所生,新译则依三能变的思想释此颂。旧译长行论文释说:“似尘者,谓本识显现相似色等。似根者,渭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本识者,谓阿黎耶识。生似彼者,谓似尘等四物。”这与《解深密经》以一切种子心识作为诸法生起之所依的一能变思想是相同的。新译长行论文释说:“论曰: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性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祖故。……谓所取义等四境无故,能取诸识亦非实有。”“似义”、“似有情”是本识所变现的器界根身等所缘境。“似我”是末那所下别以四烦恼为所缘境,“似了”则是前六识所了别之所缘境。很明显,这是三能变的思想,与《三十颂》、《成唯识论》的三能变思想相同。
  窥基在《辩中边论述记·辩相品》中说:
  旧云“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者,不然。所以者何?非是本识能缘变我及与识也。若许变者,即违彼旧论长行。长行自释云: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此犹不然。应言变为所了。所了者,谓六境,相粗故。若许缘我识者,又违瑜伽诀择说阿赖耶识缘有根身,相名分别种子及器世间。此则违教。若违理者,应所缘心不能缘虑相分心故,如他心等。又缘我者,第八本识应许亦与见痴相应,若与见无明相应者,入见道等无漏观寸,此识应转,违无漏故。由此理故,旧颂说非,长行乃是。
  将窥基所释与真谛译本和玄奘译本结合起来理解,意思就相当清楚了。我们知道,颂文是弥勒造的,长行是世亲造的。弥勒是瑜伽行派的创始人,瑜伽行派理论真正完成者却是世亲。所以,本论一能变和三能变的思想,对研究弥勒、世亲的思想,以及研究初期瑜伽思想及其发展演变,无疑是很好的文献资料。


  五、空相
  空相与空不同。空是没有,空相与空性义同,是空去二取所显的实相,亦名真如、实际、无相、胜义性、法界等。唯识宗认为,于虚妄分别空去二取所显的空性,是真实的,所以空相也可以叫有相,指圆成实性。
  主性的相状是什么呢?本论卷上《辩相品》颂云:
  无二有无故,非有亦非无,
  非异亦非一,是说为空相。
  在佛法中,空性、真如、法性等都用“非”来说明。因为空性不属于我们凡夫认识的境界,我们没办法用肯定来说明,只能用否定的方式。
  “无二”指没有所取和能取以及二取产生的我法二执,“有无”指有二取空所显的空性,即以无性为性。无所取能取及我法二执,故名非有;有二元所显的空性,故名非无。所以说空相是非有非无的,是中道实十目。
  空相与虚妄分别(依他起)非一非异。说它们非一,这是因为:其一,真如空性是纯净无漏的智慧境界,而虚妄分别是不可以作为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故说非一;其二,空相是有为、无为所共有,是一切法之共相,而虚妄分别是有为法,故说非一。说它们非异,若空性与虚妄分别是异体,那么在虚妄分别上空去二取所显的空性则无法建立,所以说非异。非一非异是空性,是中道实相。
  本论说空性有十六种,即: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主、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①《汉藏对照辨中边论》第四页。①同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前十四种空为遣除相执、妄执而差别安立,后二空为显示空的实质而安立。
  空相是一切法的共相,因此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在有为法上所显的杂染状态,另一种是在无为法上所显的清净状态。即:杂染状态的空性以妄识为所缘,以虚妄分别的面目出现;清净状态的空性以圆成实性的面目出现。
  空性是空去二取二执所显的,因此本性就是清净。为什么又说空性有杂染的状态呢;本讫认为:如果不承认空性的杂染状态;等于承认杂染没有空性,也等于承认杂染不存在,那么,一切有情不须修行就能自然解脱。此外,如果不承认空性有清净状态的活,则修行无用,永远都是杂染,所以必须承认空性有杂染和清净的状态。空性本性清净,由于被客尘所染,才有杂染。修行的过程就是转染成净,转虚妄分别成圆成实性。


  六、真实义小
  真实,也叫真如、实际等。真为不妄,实称非虚,所以叫真实。它是佛法对真理的认识,也是佛法对宇宙人生真理如实的认识。虚妄分别相、空相说明建立中道的认识,真实也是说明建立中道的认识,同佯是二取二执所显的圆满成就的空性,中道就是真实义。
  本论建立了十种真实。这十种真实依三性观察诸法,依三性辩诸法真实相。减一、根本真实。就是三自性。二、相真实。依三自性如实认识增益损边并远离二边,契入有无中道。三、无倒真实。依三性说明苦、空、无常、无我,如实观察,显真实相。
  四、因果真实。依三性辩四谛因果,显真实相。
  五、粗细真实。粗渭俗谛,细谓真谛。依三性显二谛真实。
  六、极成真实。依三性辩世间、道理二种极成真实。
  七、净行真实。依圆成实性辩净所行二真实。
  八、摄受真实。依真如、正智等真实。陆辩名、相、分别、
  九、差别真实。依三性辩流转、安立、邪行、实相、唯识、清净、正行等七真实。
  十、善巧真实。为除我见和妄见,依三性辩蕴、界、处、缘起、处非处、很、世、谛、乘、有为无为善巧真实。
  这十种真实,可以归纳为能所二真实。根本真实为能显真实,余九真实为所显真实。以能显的三自性为根本,主观察修证所显真实,便能彻见诸法真实相。
  三性中,圆成实性以空性为性,说它是真实,无可争辩。依他起和遍计所执自性为什么也称为真实呢?这是因为:遍计所执恒常没有自性,唯其恒常没有自性,我们认识到它是没有,真实地没有,它才被看作是真实。依他起是幻有、假有,唯因其是真实的幻有存在而被看作真实。
  在佛典中,还有许多经论说到真实。如《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中说有四种真实,即:世间集成真实,道理集成真实,烦恼障净智所成真实,所知障净智所成真实等。
  若能如实了知真实,能够如实了知宇宙人生的真实,才有可能断除二执、二障,成就佛法所说的解脱、自在。


  七、边见
  本论名《辩中边》,就是要辩明中道和边见,使人们剔除边见,求得中道。前面所说的三性、唯识中道、虚妄分别相、空性、真实等,都是说明如何建立中道以及如何建立中道的认识。如何直接显明边见,求得中道,这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本论的核心问题。
  本论卷下《辩无上乘晶》中说有八种二边,同时引《宝积经》从七个方面解释中道,远离二边。论中颂云:
  异性与一性,外道及声闻,增益损减边,有情法各二,所治及能治,常住与断灭,所取能取边,染净二三种。分别二边性,应知复有七,谓有非有边,所能寂怖畏,所能取正邪,有用并无用,不起及时等,是分别二边。
  1、一性异性边:将五蕴色身与主体的我看成是等同的,这是一性边;将两者看成有差异性,这是异性边。中道之行为,应远离这两种执著。
  2、声闻外道边:执著五蕴色身是永恒的存在,这是外道常见执著色身无常是声闻无常。中道非常非无常,应远离常与无常边:
  3、有情增减边:执著有实我在造业、轮回、感果是增益边:否定假我的存在是损减边。远离有情的增益边和损减边,才符台中道之正行。
  4、法增减边:执著有实在的心以及心所缘的对象存在是法增益边;否认心以及心所缘的对象存在是法损减边。中道正行应远离此二边的执著。
  5、所能治边:执著有实实在在的不善等杂染法就落在所治边;执著有实在的善等清净法对治杂染法就落在能治边。远离这两种边见,不执著染污与清净而起对治,就是中道正行。
  6、常断边:对依他起的现象执著为真实不变的有,落于常边;依他起是仗因托缘而起的假有、幻有,假如认为依他起的事相是什么部没有,则落于断灭边。若能远离此二边,则能生起中道之正见。
  7、所取能取边:能认识的无明是能取边,所认识的杂染境界是所取边;与无明相对的是智慧,能认识的智慧是能取边,所认识的清净无为境界是所取边;智慧等清净正道是能对治落于能取边;无明等十因缘是所对治落于所取边。所治、能治,所取、能取,如同黑白,差别对立。中道正行远离差别对立,故应远离能所取边。
  8、染净边:杂染分为三种: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这是所对治的染边。能对治的清净智慧也有三种:空、无相、无愿是一种,对治烦恼杂染的诸见、贪瞋痴和后有愿;不作智是一种,对治业杂染;无生智、无起智、无自性智是一种,能对治生杂染的后有生、生已心心所念念起和后有相续杂染;这些能对治落于净边。中道正行必须远离真实不变的染和真实不变的净这种绝对对立的两边。   
  论中还引了《宝积经》中的七对边见来进一步说明远离边见轨能求得中道:
  1、有非有边:有人认为,灭除补特伽罗的实在性之后所得的空性是有的,落于有的边见:或者听闻无我之法后,认为有情、假我等一切都不存在。落入非有边-远离此二边就能显示中道正行。
  2、所能寂边:能使烦恼寂灭的智慧是能寂边;所要寂灭的生死烦恼是所寂边。远离此二边能见中道正行。
  3、怖畏边:执著内心虚妄生起的恐怖是怖边;由此恐怖而产生的畏惧是畏边。中道正行要远离此二边。
  4、所能取边:这不同于前面的所取能取边。执著于所认识的外境一——相分是所取边;执著于能认识的心识—一—见分是能取边。若能远离此二边,则见中道正行。
  5、正邪边:见道的正性离生是正边;凡夫及四加行是邪边。若于此二边执著有实性,则不能求得中道。
  6、有无用边:有人认为圣智在对烦恼发生分别时才会起断灭烦恼的作用,这是有用边;或者执著圣智不生分别,便不会有断除杂染的作用,这是无用边。中道正行要远离二边,比如燃灯,灯五分别,然破除黑暗,五分别亦有用。说燃灯喻破二边显中道。
  7、不起及时边:对治愚痴的智慧,一开始没有,便永远不再生起,是分别不起边:或执著烦恼杂染与清净智慧同时存在,前前无始,后后无终,这是分别时边。为离如是二边说后灯喻显中道正行。
  本论在思想上最根本的特色是建立了唯识中道观。此节直显十五种边见,目的是让行者在遗遣除边见之后,直趣中道正行。所以说这是本论的核心问题。


  八、辩  障
  障,即障碍。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障碍。以往说障,仅说烦恼障和所知障。本论说障,凡修行过程中所能碰到的障碍,基本上部说了。它从不同的角度说了众多的障碍,可蔚大观,且颇有特色。
  三乘总障。指具分、一分、增盛、平等、取舍生死等五障,能障碍声闯入涅槃及菩萨成就佛果,故说三乘总障。具分障指烦恼、所知二障同具;一分障指二障之一分;增盛障指贪瞋痴某种势力增盛,特别强;平等障指贪颐痴势力均等;取舍生死障指菩萨所得无住涅槃,于生死有所取舍,故名。五障障声闻和菩萨,其中偏重具体如下:五障能障菩萨也能障声闻、具分障菩萨,一分障声闻,增盛、平等障三乘,取舍生死障菩萨。五障具分一分增盛平等取舍菩萨声闻

 


  2、烦恼障。如本论卷上《辩障品》说:“烦恼障相略有九种,谓爱等九种结。”九结即: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其中爱能障厌离、身见,恚于违境不能弃舍,余七能障真见智慧和认识。
  3、修行次第障。共有三十种,能障碍善等十法生起。善等十法谓: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无障、回向、不怖、不悭、自在。如是善等十种净法各有三障生起。如本论卷上《辩障品第二》中说:
  善有三障:一无加行,二非处加行,三不如理加行。菩提有三障:一不生善法,二不起正思惟。三资粮未圆满。发菩提心名为摄受。此有三障:一缺种性,二缺善友,三心极疲厌性。有意者谓菩萨,于了此性有三种障:一缺正行,二鄙者共住,三恶者共住。……无乱有三障:一颠倒粗重,二烦恼等三障中随一有余性,三能成熟解脱慧未成熟性。障断灭名无障,此有三障:一俱生粗重,二懈怠性,三放逸性。回向有三障令心向余不向无上正等菩提:一贪著诸有,二贪著资财,三心性下劣。不怖有三障:一不信重补特伽罗,二于法无胜解,三如言而思义。不悭有三障:一不尊重正法,二尊重名誉利养恭敬,三于诸有情心无悲悯。自在有三障令不得自在:一匮闻生长能感匮法业故,二少闻,三不修治胜三摩地。
  善等十法显示了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因这三十种障碍的生起,今善等十法不得生起。
  4、觉分障,三十七菩提分之生起有种种障。于四念住起常乐孜净诸小不善巧障;于四正勤起懈怠障;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小障:一欲勤心观随缺一种便成三摩地障,二于八断行中随缺一亦成三摩地障;于能生善法的五根中,不能培植圆满顺应解脱分的殊性善根障;于五力中杂有赢弱低劣的性质障:于七觉支中,有91。过失障,障见道:于八正道有俱生烦恼障,障证道。
  5、十度障。布施说富贵自在障:持戒说善趣障;忍辱说不舍有情障;粗进说减过失增功德障;静虑说散乱不能今有情趣入法障;般若说解脱障:方便善巧说施等善无穷尽障:愿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力说所作善得决定障:智说自他受用法成熟障。
  6、十地障。菩萨应于初地证遍行法界:二地证最胜法界;三地证胜流法界;四地证无摄法界;五地证相续无差别法界:六地证无杂染清净法界:七地证种种法无差别法界;八地证不增不减法界。通达无分别自在和净土自在:九地不仅通达五分别自在和净土自在,且通达智自在:十地通达四自在,于九地三自在上外加业自在。十地菩萨在证得这些法界之前,因不染无知障十地法界而不能生起。此十障,本论并末列名。据《成唯识论》列名如下:初异生性障;二于诸有情身等邪行障;三暗钝障;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六粗相现行障;七细相现行障;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九于饶益有情不作行障;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以上所列诸障,最后以烦恼障和所知障摄尽。论中长行又以十一种障总掇诸障。
  唯识通常说障,仅说二障,或依十一地说十一障。本论从三乘境、行、果施设种种障,它不同于《瑜伽》、《成唯识论》所说障碍,三乘共说,独具特色。


  九、三十七道品
  三乘学者如何对治染法?如何修行方能成就菩提获得佛智?本论以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内容来答此二问。
  1、四念住:修四念住,于身受心法等所缘境,观不净、苦、无常、无我,从而悟入苦集灭道四圣谛。观身不净而入苦谛,观受是苦而入集谛,观心无常而入灭谛,观法无我而入道谛。
  2、四正断:断恶修善,于身受心法中所起的常乐我净等一切障要精进努力地断除;于身受心法中的常乐我净等一切障未生令不生;于苦空无常无我等一切善未生令生起;于苦空无常无我等一切善已生今增长。亦名四正勤。
  3、四如意足:亦名四神足。神谓神通,妙用难测,故名神也,即慧之用;足者神通之因,体即胜定。依胜定之体能发神通之用。故名神足。定固有凹;渭欲勤心观。本论卷中《辩修对治品第四》颂云: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
  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堪能性就是禅定。三乘圣果的成就,必须建立在禅定的基础上,离开禅定一切胜功德部不能产生。要想成就禅定,必须先灭除五种过失,然后修八种断行。五过失谓:懈怠、忘圣言、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八断行谓:欲、勤、信、安、念、智、思、舍。为断除懈怠,须修欲、勤、信安;为断余四过须修念、智、思、舍。
  4、五根:根是增上义。信、进、念、定、慧,能生诸善法,故总名根。本论卷中《辩修对治品》云:“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一欲增上,二加行增上:三不忘境增上,四不散乱增上,五思择增上。此五如次第,即信等五恨。”
  5、五力:五力从内容上说与五根一样。本论卷中《辩修对治品》云:“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杂集论》十卷:“如五根,五力亦尔。差别者:由此能损减所对治障,不可屈伏,故名为力。谓五力所缘境等,与根相似。然果有差别、所以者何?如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吐过于前。虽于五根所缘境界,自体等相似,然不可屈伏,义有差别,故别立力分。”
  6、七觉支:七种能够使我们觉悟之因。本论卷中《辩修对治品入十四页云:“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力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山离支渭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
  7、八正道: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本论卷中十五页云:“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此道支广八略四。一分别支谓正见.…·二诲示他支谓正恩惟正语一分;……三今他信支,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四对治障支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
  对治障支;能对沽的是正精进、正念、正定三种,所对治的是根本烦恼障,随烦恼障和自在障。正精进对治根本烦恼,正念对治随烦恼。正定对治自在障。
  在本论中,三乘行者虽然同修三十七觉支,然而,从凡夫、声闻到菩萨乘,他们在思想境界以及修证上有着实质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声闻缘觉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菩萨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
  ②声闻缘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菩萨于身等境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
  ③声闻缘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菩萨修念住则不为身等速得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
  三乘综合说明,这是初期瑜伽的特色。


  十、明分位
  乘行者修行过程中所经过的位次,本论据修治差别分位说有十八种:一因位,二入位,三加行位,四果位,五有所作位,六五所作位,七殊胜位,八有上位,九无上位,十胜解行位,十一证入位,十二出离位,十三受记位,十四辩说位,十五灌顶位,十六证得位,十七胜利位,十八成所作位。此十八位又以不净位、净不净位、清净位三种统摄,最后又归为堪能位等十位。
  在佛法中说到修证位次,一般部是大小乘分开说,以显示声闻乘与菩萨乘的不同。本论三乘合明,反映了初期大乘瑜伽的特色。
  十一、辩得果
  本论的得果品,其特点是三乘圣者所获的世出世间果报综合说明。此不同于一般经论但约声闻或菩萨论果位。
  先总说五果,谓异熟果、增上果、等流果、上用果、离系果。此五果是依法修行所成就之五果。它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又具有因果次第的意义。由异熟果为因,而有增上果;由增上果为因,而有等流果;由等流果为因,而有士用果;由士用果为因而有离系果。如是五果,各为后后之果作增上因,体现了因.果之相对性。
  然后再依修道过程说余果差别有十种:后后果、最初果、数习果、究竟果、随顺果、障灭果、离系果、殊胜果、有上果和无上果。此十果纯粹从三乘修证的过程而论。后六果没有超出前四果之范畴。前八果主要根据声闻乘的修习果位来说,第九有上果,是菩萨乘的果位。菩萨乘超出声闻乘,但还没有成就佛果,所以nU有上果。无上果指佛的果位。佛果最极究竟,所以说无上。三乘果位综合说明,这是本论的特色。


  十二、大乘无上
  瑜伽唯识思想虽然是三乘共法综合说明,但它自身的特点,所体现的是大乘中道真实了义究竟之说。为使学者们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唯识论典中,总要强调大乘的殊胜。在唯识另一部论典《摄大乘论》中,以十种殊胜说明大乘殊胜于小乘。本论从正行无上、所缘无上、修证无上三个方面显示大乘殊胜于小乘。
  一、正行无上:修行的方式法门是最高的,指十种波罗密的修行,以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六种正行说明十波罗密的修行是最高无上的。
  二、所缘无上:大乘所缘的境界是究极无上的。大乘所缘的境地有:安立法施设所缘、法界所缘、所立所缘、能立所缘、住持所缘、印持所缘、内持所缘、通达所缘、增长所缘、分证所缘、等运所缘和最胜所缘。这十二种所缘都是最高的境界,故说所缘无上。
  三、修证无上:大乘所证的果位是最高的。由于种性修证、信解修证、发心修证、正行修证、入离生修证、成就有情修证、净土修证、得不退地受记修证、佛地修证、示现菩提修证等都是最高的觉悟,所以说修证无上。
  大乘无上总义,约此三种说明:正确的修行方法至高无上,修行所缘的境至高无上,修行所得的觉悟至高无上。由此三义,说大乘无上。


  十三、结  说
  本论以辩明中道为宗旨。全论’七品依境行果的严密结构,构筑了系统的初期瑜伽思想。它是弥勒五部论典之一,也是玄奘、窥基建立的唯识宗所依的六经十一论之一。所以,本论除了是研究瑜伽思想的重要文献之外,也是行者实践佛陀教法的必读之书。本论在藏传佛教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朝鲜佛教中本论影响也很大,有无晓禅师为真谛译本所作的《中边分辨论疏》传世。
  现代佛教人士与大乘菩萨行者也很重视《辩中边论》。太虚大师著有《辩中边论颂释》。英国、日本等国人士对《辩中边论》评价颇高。从这些方面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参考书目:
  1、《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81《汉藏对照辩中边论》,华宇出版社。
  2、《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13《辩中边论》,魏德东释译。
  3、太虚大师《辩中边论颂释》。
  4、《辩中边论述记》,窥基著。
  5、济群法师《辩中边论述义》,《闽南佛学院学报》总第六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