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宋智明

禅修的方法与过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禅修的方法与过程

净明山人讲

禅的修行第一个是悟性,第二个是方法。

悟性能够使你开眼,就是说有正的法眼,能够使你的修行、人生的活动有一个正确的理念。使你很多杂乱的思想得到统一、能够得到平等地对待一切理事,能够知道什么地方是源头,能够了知各宗祖师所讲的开示的真正的含意,能够知道修行的作用在哪里,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相应,怎么样是偏差和错误。悟性使你知道什么是妄和真,怎么样能够化妄归真。所以这个悟性能够使你体现出佛的知见、见地、佛的悲心和一切菩萨的功德和作用。这全部都是靠悟性而深入体会的。

如果你没有悟性,只是理解道理,只是以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比如说修行是一回事,世界上的事情又是另一回事,那么你就会有两边之见,就是两边对立。一个人心灵中有了一个对立的出现,他就修不好。譬如说你觉得有妄想,而你又想清静,那么就叫对立。如果你觉得平时家里的生活、大人小孩的事情、社会的工作应酬等的世间法,然后以念经、念咒、拜佛等作为出世间法来修行,这就叫对立了。有了对立了,你就会心灵就会在这两者之间跳动,一旦形成对立的跳动,你会觉得很不安、很复杂、很麻烦,总想得到一个安歇自己的地方,想安下来,但是这些事使你无法找到一个中道,这个中道就找不到。所以说悟性非常重要。

那么悟性怎样会产生呢?悟性也是要通过思维、观察得到的。不是听别人讲,不是看书得到的。自己在静静的思维当中领悟到的。那么要领悟什么东西呢?

一、首先要领悟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从哪里来的?这首先要知道。我们的身心世界都是本性显现的、自性显现的。这个自性它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显现了山河大地,显现了我们世界很多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变化,它是我们的这个自性、一切诸法的自性显现的。那么既然知道这个都是自性显现的,那么自性直接表现在哪里呢?有的人说是不是在虚空里?在山河大地里?如果这样往外推理、往外追求的话,就是科学家的思维方法,不是修行人的思维方法。修行人要明白,这个自性就在我们这个当下,就在我们能够思考的那个心,那个地方、那个源头出来的、那个感觉的地方出来的。这一点你知道了以后,一切万法、一切诸佛的菩提都是这里流露的。这是第一点要明白的。

二、那么第二个事情来了,你要去参。参什么呢?那么我为什么不成佛、为什么不开悟?为什么修不成道呢?现在还有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妄想呢?是什么原因呢?第二个悟性要出来。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有无明、因为有分别心。因为把这些境界都当真了,把山河大地、我们的人事、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妄念都当真了、当实有了,然后产生了一个取舍、对比、能所,这些就叫无明。什么叫脱开?有的人说,噢,脱开见性。就是把这个脱开,把能所、主观客观、把对立面脱开,不建对立面就是脱开,没有另外一个脱开。另外一个脱开只是感觉。一个人突然失重一样、突然跌倒了,突然一惊,好像有个东西脱开了,这是感觉的脱开,不是智慧的脱开。智慧能够照破无明,这个所谓的智慧是什么?就是说,不把一切当作实有,不起心动念、不起分别、不对立、不取舍、不抉择,不要落在虚妄的感觉上,不要落在有相的世界的那种变化上。这一切一切都是空中的云、水中的月亮,它根本不真实。甚至你现在听到我讲课的那种分别、那种感觉也不真实,要了悟一切存在都是梦幻泡影。《金刚经》讲,一切都是虚妄的,甚至佛的形象、那些大师的形像、种种的语言、种种的修行方法、种种的境界,一概都是虚妄的,不可以在这里面建立、追求、等待、有所得。一旦有了这些思想存在,就是无明存在,就是不会开悟见性的,怎么修都不是。甚至你的法很殊胜、很特别,也不会开悟见性的。你会执着幻觉、执着那种神通、执着境界、执着自己的状态。热了会执着热,冷了会执着冷,打坐的时候不舒服执着难受,舒服了又执着舒服。在这里面会起种种的计较,种种的分别,种种的取舍,建立了所有的对立面。我们譬如说世界有善恶、男女、是非,高低、有父亲有儿子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对立面建立以后,人在这里面就无法真正的安心,他会落在这个上面。这是第二个悟性,第二层悟性要悟到这里,悟到这里,要知道我们的生死根源在哪里。

三、那么有了这个第二个悟性以后,第三个悟性就是说既然都是虚妄的,那么我们要怎么样了这些虚妄?怎么了?怎么化?怎么回到真实?这个悟性要有的,不是你修法修得越多就能够了,有的人修法修得越多越执着,境界越多,他的能量、他那种执着心出来比一般不修行的人还要利害。那么你要懂得怎么去了幻,了幻即真么。了幻即真不是说你听得越多,积累的知识越多,修的时间越长越好,不是这样。有的修了几十年还不如有的人几天的时间。为什么呢?他在用功的过程当中都是拿别人的东西,他有所得,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他里面越来越多。这不叫修行,这叫积累,积累知识,或者说积累功德、积累善,积累那些东西。但是没有福的人要积累这些的,没有知识的人,智慧的资粮没有,要听一些经。但是这仅仅是基础、是资粮,而不是道、不是修行,还不算真正的修行。那么真正的修行就是用智慧观照的悟性去了,了什么?你要悟透,悟透它。

1、首先要了外境、外缘,就是六尘境界。外面的事情发生了任何事情:就是马路上发生什么啦,亲戚朋友发生什么啦,电视里面播什么啦,师兄弟之间、修行人之间发生什么意见矛盾啦,这些事情到了你这里都是空的,都没有,都不去反映它,你知道这些都是虚妄的。首先,有悟性的人要明白什么呢?就是说不要管外境,不要管境界,这是首先要悟到的。这点悟不到,你就无法归入一念,你的心念是不定的,老是被境界所动的。无论你怎么修,你上座时可能比较好,一下座你全部都乱了,全部被境界影响了,外界的接触越多,你的对外界的分别或者取舍越多,你的心的业越重,业障越重,就是被它所束缚,你的身心会一直会被它所影响,离不开那种地方的染污、一直在染污当中。所以说第一是要了外缘,要悟到一切境界在我这里都是空的,我不去攀缘它,不去管它,它们都不存在,根本不存在。甚至世界上有什么战争、灾难、家里人出现什么重大的事故,到了你这里都没有,到了你这里都不动的,这个要悟到,这不是功夫的问题,这是悟性。功夫即使你定得很深,如果你这些没有悟到的话,照样要动,反而动得更利害。甚至有的人,他的定力是不错,但是要没有悟到,结果一个重大的打击,他神经病了;重大的事情出来,他颠倒了、睡不着了。有个练功练了几十年的人,家里被人打劫了,结果一下子火气冲上来,头发白了,脑溢血死掉了。这些事情很多很多,有的修行了几十年的人都过不了这一关。为什么?他没有悟性,他把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名利、自己的一切的存在当真了,他没有了掉。这个了不是打坐的功夫,这个了是一种悟性,悟透它。无论得和失、是和非、好和坏,到了你这里都是不可得。所以说首先要了这个外缘外境对你的影响,要看得很透彻。这是一点。

2、第二层的悟,就是说第三点方面的第二步,悟什么呢?要了身,身体。修行不是修身体。大圆满虽然也要修身,它是方便,方便引导气脉。因为西藏的寒冷气候,他不修身体不行,要磕大头,要修气脉,是调身的作用。调身是为了入定,入定是为了起慧照、起观、起照用,所以说第二层次要了身。身体上不是你的,身体的感觉不是你的,你不是因为身体而修行。身体是你的工具,借用它来生活,来帮助大家,借用它来修行的一个工具,绝对是工具,那么它等于是无情物,木头、石头一样,只是你有一个灵知要用它。不在身体上修,身体上无论怎么反应,你不要跟它跑,不要跟它走,不要注意它,不要执着它,要把四大完全观透、观破、放下。这是了的第二个方面。一定要了掉的,不了掉,你修的很高啦,身体上甚至透明、发光啦,很利害,甚至拙火定,甚至有个东西会出来进去,但是你有这个在,会被魔控制,被其它东西、精怪、魔控制。这个身体上的一些东西、一些变化,里面的业气等等的变化会困扰你、一直困扰你、一直影响你。有的人为打坐的事困扰:腿痛不痛啊,坐得久不久啊,坐得舒服不舒服啊,气一直在流动啊,身脉有光了啊。有的人呢被睡觉困扰:睡觉了要做梦,要昏沉,要怎么样;要不要睡?睡多久?怎么睡?还是困扰。有的人说,我事太忙,身体的事情太忙,身体疲倦不好修;有的人说,身体上有种种快乐,这个快乐离不开,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身体来的困扰。这个要超越、要观透。身体是四大,四大是各种物质元素和合,它没有一个主体,它是空的。所以说要了身,了身修行才会成就。不了身的话,你修得再好,你还会落在一个地方,这个感觉很难超越。这是第二个。

3、第三个才讲到了心。怎么了心?心中的这个记忆,心中的思想、理解,观察,心中的种种的妄念,心中对苦对乐的感受和认识,凡是心里面产生的这一切成分,我们称它为虚妄性。无论你对真理理解得怎么透,凡是你用心去理解一个对象的东西,都是虚妄的。甚至你现在听我讲话,你那个心如果去理解我的话,这个心也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无论你这个心在念咒、在拜佛,凡是你有心在,都是虚妄的,要了悟到这个问题,要悟彻它。凡是有心的,都是虚妄的,都是分别,都是无明。那么你这时明白了,那么既不记忆过去,又不比量现在,不攀缘于外在事物。对于自己的那个认识,认识就有概念了、有思维、有思想状态、有理念。也不以自己心的一种感觉去感觉事物,它两方面:感情性的和理性的。理性和感性的这两者和合在一起,正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动力来自于理性和感性的。但是修行人他要超越理性和感性,修行两者都要超越的,这个也不是修行能修到的,这个也需要悟性。没悟性,如果你在心念上用功、很集中,能够放光,有神通,但是还是外道。外道的功夫是很不错的,有的一坐就是三个月,能放光,有神通,能够出神、飞游都具备。尽管练到这样的功夫,还是外道。为什么?他没有悟到这个能用的这个心,原来是虚妄的,原来就是无明。能用的心,我们叫能,第八识含藏,第七识我执,第六意识的分别都是这些成分存在。所以说有了理性的思维,有了感性的情感,然后两者交融在一起就有状态,能有各种状态的。有时状态很清爽,有时很烦、很浮燥,有时妄想很多,有时觉得很清静。仍有状态,有状态就有生死,无论你的状态怎么殊胜,怎么好,就有生死,生死不了。有的人说,我的状态很好啊、很空、很光明,你也是状态,你有这个状态在,还是在生死当中。有的人说,我的功夫比你高,一比就是状态,出来了。就是状态。有状态呢,都会被魔和精怪找到你,你有状态那里,它就会看到你。如果你没有状态,他找不到你。那么你这个第三个层次的悟,第三点悟,就是说悟到这些都是虚妄、不可得的,要体会到无心才是真的。当然有个无心在还不究竟的。

无心是道,无心是超越一切的根本,超越无明。那幺什么叫无心呢?没有分别心,不是有念头,也不是没有念头,不是对的,也不是错的,不是好的,也不是不好的,在任何时候不要建立概念,不要去拟议。这是茶杯,这是什么植物?这个菜烧得好不好?不要去见取,不要落概念,不要产生认识,不要去取舍,不要在大脑里面构成很多的思维的影子。你看了一部电视,里面就进来了,心里面有很多影子出来,是吧。这个就是你的影子。影子的世界就是虚妄的世界的种子,将来它就会形成世界的,你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是你的种子构建的,你自己造下来的,叫业种。在你的思想当中、心念当中不要构建这些业种,要无心。惠宗国师讲得很清楚,无心就是道。无心很妙,但是死在无心上不是道,这个无心是活泼泼的。首先要体会到这一层,然后在无心上进一步要第四层悟的。第三层悟需要悟到无心:无心可用,无心可修,无心可作,无心的讲话,无心的体现一切。无心,什么时候都是无心的。起来了不要作起来想,啊,我睡醒了,我要睡觉了,我要烧饭去了、我要去买菜了、我要看看价格合适不合适,处处都是有心。处处有心就是处处的业、处处的罪。所以地藏菩萨讲阎浮提众生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就是你有心在,你的一个心念起来了就是罪、就是业。尽管你修行在佛门里面,也一样是罪、一样是业。本来佛很清静、广大、空明,但是当你起了一个佛见,也是染污啊。噢,是佛,我要恭敬你呀,这也是染污,对佛的染污。你觉得,哎,我在拜佛,也是染污。反正你觉得怎么样的,在本性来讲都是一种染污,都是一个种子。有的种子是善的,有的种子是恶的,善的有善的报,恶的有恶的报,都是种子,所以说要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名佛教。”就是佛教化的道。就是要你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无心,就是空灵,就是无住。般若经讲的无住心,这个就叫了心境界,这是第三层。

4、第四层,了心以后,要起大用,要那个大用干什么呢?世界法就是佛法,一切地方都是道场,一切众生都是普贤王如来。就是说你吃饭穿衣就是我们无心的妙用、道的妙用,这是第四层悟。到了那一步,要知道外道也是佛法,魔和佛没有区别。那是一般人是很难理解这个道理的,染污就是清静,下地狱和天堂没有两样,这是不可思议境界的悟。但是你在理上如果能够悟透这些,那么你见到境界,见到各种的说法就不会怕,不会动。象维摩诘居士讲的六十二见就是正见,外道的师父就是你的师父,那么那个佛的弟子就怕了,那怎么可能呢?不可能这样子。很多反面的话、正面的话、侧面的话你都不会动心,都会知道,噢,这些都是法界的显现,都是法尔的存在,根本就没有善恶,都是我的作用,你们都是我的本体显现的作用而已,像电视里面有放的各种的人物、各种的形象,这有什么可怕呢?都是影子显现,我也可以显现,做游戏一样,显现万物。所以说显现的万物不要取舍,不要压制它,这个显现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佛,很多人不认识,为什么?他永远在显现当中,他是空的,他是虚空藏。佛在哪里?佛在录音机里、在杯子里、在经书里、在一切地方。佛的觉性的光明,他是一种灵明的光明,遍一切处,都在显现。我们现在就坐在佛光里,但是为什么不相应呢?就是有执着,有无明不了。你悟到第四层了,你就知道,你一直在佛光里面,一直在显现当中,当下就是净土,你就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不在远处,这才是第四层悟。为什么说净土这么高呢?就是因为在这里。当你悟到了以后,原来净土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西藏密宗里面讲你自己就是本尊,会讲很多的活佛是什么什么人,再来再现,就是这样的原因,都是自性的显现。当你悟到这里了,你可以就是观音菩萨,也可以就是阿弥陀佛,都可以这样显现。这是第四层的悟,就是大用无尽,尽未来际都在这个世界里,在无边的世界里,哪里有缘在哪里显现。

那么对这个悟的问题我讲到这里了,具体还要你自己去悟到的。悟到了你就不需要听别人讲课,不需要听那么多磁带、看那么多书,也不需要听这个人这么讲为什么?那个人那样讲为什么?你都明白他是在哪个层次上讲话,你就脚跟踮地,不需要依倚别人,你的师父就在心里面,这个悟性的智慧就是你引导修行的师父,在心里面显现,时时刻刻都使是它在用。这是我们第一层次的要了解的,就是悟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方法:光有悟能修行成就吗?还是不行的,还要方法。那么怎么样的修行方法才能修行成就呢?这是很多修行人要提出的问题。这个方法必须是万法归一的方法,必须是能够使万法归一的,一切佛法都能摄持在这个法上的。如果这个法不是这样的话,你不会修成功。像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经、禅、密、律、净都在里面,那么这个法你会修成功。如果你能够念一句咒,你说我这一句咒一切佛法都在里面,那么这样你会修成功。如果说我这个修行只是一个加行、一个基础,我要修很多很多的法,那么你不会成功。据说阿底峡尊者,他从印度来,在拉萨见到了一个喇嘛,他修行很好。那么他问他的法,他都懂,他都修过。尊者说:“啊呀,不该来西藏了,密法、显教他都懂、都有,西藏都具备”。那么他就问他,你懂不懂、知道不知道能够有一坐当中把一切佛法都修完?哎,他一听:“我不懂这个”。他说:“喔,你还不明白这个。那我还不会白来一趟”。一次打坐当中把所有的佛法都修完,只有懂得这个法的人才能够修成就。那么懂得这个法它有哪些条件呢?第一当然前面讲的悟性要有,第二他要懂得法是起什么作用的,怎么样的法能够包括一切。那么这一切我们要知道,比如说我们念一句六字大明咒,这是一句咒,这句咒是果地的观音菩萨的成道的咒,是他道上流露的。那么这个咒就是代表着观音菩萨,代表观音菩萨的所有的功德成就,这首先要明白的,它就是法界的一切功德,就是法界的光明,就是圆满的果位,除了这个咒以外,没有观音菩萨。你首先要悟到这一点,这就是说对咒的本身的理解,你要理解的很深透,就像理解一句阿弥陀佛的一句名号一样,要理解得很深透,能够理解到它能包含一切,包含阿弥陀佛的所有愿力和功德,那么你这句佛号或者咒语才会得力,才会有全部的信心、全部的力量,才能体现所有的功德。不然的话,体现不出来,这是第一个问题,对于你修的方法要理解。

那么第二个问题,法有了,那么这个法在哪里用?因为前面的悟性,当然不会在外面用,就不会一边念、一边追求,不会执着感觉,不会计较时间,不会执着数字,不会老是想我念得怎么样,念得好不好。有了前面的悟性,你会懂得这个法能使你摄万念归于一念。

当你用法时:

⑴ 你首先要明白这个法是最殊胜的,是具有一切功德的,在你的自性光明中,在你心灵里面是全部的功德。

⑵ 在修法时要摄万念归于一念,不能东想西想,不能再想这个法的功德怎么大,我念到什么光明的境界体会等等,不能作道理理会,所有的理解要全部离开,全部放弃,要摄万念归于这一念当下去念它。而且在念时要包括正见、见地,就是无分别的智慧。发心,当你念时,要知道自己的心就是咒,咒就是心,我的心和观音菩萨都是不二的,这叫发心。

⑶ 要明白念这个咒就是无上的供养,因为念这个咒时,自己的心就是全部的光明,全部的功德,供养无上的佛,供养十方菩萨。为什么?因为十方的佛菩萨最欢喜的是众生的心契入他们的境界,契入他们果地的功德,他们不需要你供养什么东西、什么财宝给他们,这仅仅是接引人的一种发心而已。他们是希望你凡夫的心能契入他们的光明的世界,这是他们最欢喜的事,这叫法供养。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那么你就会体悟到你念咒或佛号时已经是无上的供养,都具备了。

⑷ 你正念咒、念佛时你的心灵和佛菩萨相应时,凡夫的情感、理念、希望的执着、身上的感觉都脱落了、放弃了,这就是消业障,就是金刚萨埵消一切业障,消得很快。原来你很沉重、很烦,念了就没有了,就是消业,一下子像天上降下来一样,非常轻松,这就叫修得好,是修得相应的象征:呀,原来的烦恼、胡思乱想都没有了,咒念不出来以后就没念头了,没妄念了,这境界就是无念境界。万念归一念以后再念,放开时就是无念,无念还不是无心。为什么?因为无念时还会想起不起念头,后面的这个念头正是无明。在无念中起想的或不起想的都是无明。无念不是见性,无念是无明,这是要进一步照破的。我们摄万念归于一念之后,再念也不执着,念咒念佛,让它自然、无分别、无取舍、自然任运,这就是一心不乱。

在无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事情。

㈠ 念头摄不住,老是跟念头跑,那么这个时候你不要把念头当真的,不要去分别念头,也不要压制它。只是如果佛号没有了、咒没有了,拉回来。在佛号、咒上念,不要用太执着的心,要直持、受持它。如果你和妄念产生了对立,老是去感觉有没有妄念,是不是跑掉了,那么你就不能归入一心。就不要管它有没有,不要去照顾妄念,要照顾你的咒和佛号,照顾你的当下,不要去照顾妄念。妄念是浮云,是空的,来来去去总会有的,甚至有的阿罗汉还有细的妄念。如果他注意妄念,他就不空。如果他体会到空,妄念就不知道。譬如说你注意念咒,你妄念就不知道,其实还是有,如果你一注意,它马上就出来很多很多,只是你注意不注意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注意妄念,现在要注意念咒。这是一个问题。

㈡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身体打坐能坐多久的问题?痛,一般老年人千万不要去熬这个痛,不要练这个腿上的功夫,腿放开、自然一点,能够坐两小时的,你少坐一点,不要勉强,就坐一个半小时。坐一个半小时的坐一小时,让自己轻松一点,但是可以多坐几次,一天坐2—3次,可以安排,这个是第二个问题。要让身体舒适自然,不要逼它,不要约束它,不要太劳苦它。这和过去年轻的时候出家人不同,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苦、不逼他的话,他会欲望很多、念头很多,他根本无法修行。要让他苦行,让他把世界的欲望的心会打死。但是老年人,如果你这样逼他会不适、不适应、不适合,反而修不上去,要随顺。这是第二个问题。

㈢ 第三个问题,就是说在你用功中发生的各种的境界,无论是佛光照来了,或者说恐怖的境界,都不能分别,不能取舍,也不能让它走,也不要说是好,不要落在这个上面。这是关于境界的问题。

㈣ 第四个问题,不能和别人比较,哎呀,我用的怎么样,你用的怎么样,或者听听别人的体会,啊呀,你怎么样了,打坐的时候能坐多久呀,有没有什么境界呀。绝对是不可以的,你这样一比较,你的功夫就有障碍的。自己的境界也不能说给别人,别人的境界你不要打听。这是第四个问题。

㈤ 第五个问题,就是说你上座和下座你的心要一样,不要觉得上座我一心用功,下座就散开了。下座你的体悟、你的那个功夫的觉照还要在那里,不要马上放开,要安养在那个功夫上。这是第五个问题。

㈥ 第六个问题,就是说用功的过程当中不要造成违缘。违缘是什么呢?特别动脑筋的事情,特别负担重的问题,要去创业,要去办什么大事。很操劳的很用心的那些事一来,你的功夫会破坏,这个要注意的。修功夫要有福报的,要有一段很平稳的生活、很自然的生活,那才能保得住。事情一来,一兴奋、一激动、一焦虑,功夫就会破坏。

㈦ 第七点,就是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买菜、做事,要去培养无分别心,不要过于抉择。但是必须要思想的地方是要用思想,但是不带烦恼心、不计较。带烦恼心就是有计较,计较了呢,会反复思想、思量。要直接一点,思考一个问题直接了,定下来就算了,不要老是反复、老是想,老是想就会颠倒,功夫会破坏。这是第七点。

㈧ 第八点,功夫用到一定的时候,他必然要进入一个阶段,什么阶段?如痴如呆,好像人情世故都忘了,自己叫谁都不知道了,如痴如呆一样。人好象对外界反应不灵敏了,自己不知是谁了,自己有时候吃了饭了,不知吃过没有,经常会这样子。这是好消息,绝对不能破坏它,要进入这个如痴如呆的境界一段时间,然后你才能把身心世界全部化空,全部化掉,才能证悟到这个根本,这是第八点,非常重要的。

那么你注意到这八点方面的问题之后,你再用功呢,肯定会进入无念。无念的时候到了,人就会如痴如呆。无念到了,如果无念保持住的话,人就没有思想了,很简单。外部什么事发生了没有感觉,看电视一点滋味也没有,不想看,不想说话,不想迎合人,不想注意别人的表情怎么样。自己也很难注意到自己,走路啦、说话啦、做事啦,自己好象不存在。进入了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要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就是功夫的第三层。回光返照,照那个源头,照看它:谁知无念?谁无生?若实无念无不念,若是无生无不生。这是回光返照源头,这个是真正的参究了。像禅宗的功夫,大圆满彻却的功夫,就归到源头上来,这个时候才是真功夫啦。觉照、回光,绵绵密密地去体会源头。这个时候没有人,没有世界,什么都不可得,一直在这里照着,突然之间就打开了。这个时候是真正的开,本性开朗了,这不是一般的悟了,这是通过这个修行的方法,真正地证到了我们的本性,证悟到本性。这个证道在净土宗讲,叫理一心不乱,你证悟到念佛的三昧。这个时候,证道时候佛号是没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没有的,这是叫证道境界,大圆满当中的证量了。证量到了以后,它是不知不觉的,它这里面没有思想的,自己不知道的,但是一出定来自己知道了,噢,这身体世界都不是我的,觉性明明朗朗,一切都是显现,自己知道,自己有一种无分别的智慧,过去所有大脑的思想,好象水冲刷一样,全部化掉了,一片清明,一片朗照,这个是不可说的境界了,一般祖师也不多说这个境界。这时候要印证,就是请过来人印证,印证你是这样子的,就是禅宗讲的“如是如是”。是这样的,悟到这个地方。

你证到了,那么就好好保护它,不用修了,打不打坐是一个样的,拜佛不拜佛是一个样,不用修。只是不打失它,不覆盖它,不要犹豫,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不要听一般人的话。无论是师兄弟也好,或者说社会上你听说哪个人修得很好的,不要随便的去跟别人去讨论这个问题,更不能跟别人争执这个问题。你有了体会,噢,他们说我的体会怎么样,我开悟了,你不要说你不开悟,也不要说你不怎么样,不许开口,不许随便说。除非是以后你的徒弟或者说你指导的人,你才可以说。这个轻易一说就会有障碍,就会覆盖,会破坏掉,因为力量还不够,所以说千万不要轻易地对别人说这些问题。

当你保养到一定的时候,成片,什么叫成片?动静一如、内外一体、体用不二,任何时候都是这一片当中,都是我们的觉悟的圆明当中朗照不动,这叫成片。成片叫什么呢?成片就是法身正位,证到法身,生死已经没有了,就是说你是出世的圣人,生死了脱,证到这个位置。证到以后,因为因地上有慈悲心、菩提心,有这个种子,所以说这个时候会起慈悲的大用,就是大机大用。这个时候就是说根据众生的因缘来点化他,来接引他,来帮助他,来破他的烦恼。但是这个说出的话叫什么?就是加持力。密宗的师父、禅宗的师父都有加持力呀,他的话是光明,不是一般的话。所以说,反过来看,一个初学的人如果不是遇到这样的师父,是一般的道理,那么他就没有得到加持力,没有得到传承。这个传承入心就是种子,这个加持力就是人心灵的升华的主要的源头、主要的来源。心灵会升华要需要加持力的,这个加持力的作用一段一段时间进步很快的。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是说证悟到这里的人就达到了他受用三昧境界。就是说周围接触他的人都得利益的,但是他不一定用神通,你看到他就会得利益,在一起就会得加持的,叫他受用三昧,这是不可思议的。到了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世、可能两世,这是不一定的,过去很多世转世做活佛、做禅师,到后来最后才圆满,圆满像佛一样的成就,那么佛的成就叫圆满成就。证到法身的成就其实起大机大用的就是大成就了,大成就境界。

那么通过这个方法,就是说首先要悟到能够摄持一切法的方法,一定要这样子用法,然后知道这个法具有果地的一切功德。然后呢,用这个法摄万念归于一念,然后呢透过重重的用功过程当中的境界、关口,透出来,一直到了无念、到了空、到了如痴如呆的大忘天下,再进一步回光返照才脱落,那个时候叫真脱落,才证到本性。但是还不能成片,有时候会影响,有时会被世间夺去,还没有成片。一直到保养到成片,再起大机大用,在大机大用过程当中慢慢地圆满,慢慢地透彻,慢慢地在一切境界当中得自在,通达一切法。然后,最后才是大圆满,究竟圆满,圆满成佛的境界。修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么一个过程来的。懂了这个过程,就知道怎么修了,知道怎么执持自己能够成就。自己没有修成之前,没有到大机大用阶段之前,绝对不是利生的阶段,不可能是利生的。利生是怎么样呢?就是说自己开悟以后,就是彻底开悟、化习气、然后证到圣位,就是法身本位。于法身本位向上,还要通达法、要通达根基,知道怎么用,叫大机大用,懂得用,然后才是真正的利生。不然的话那些利生的那些作用都会染污的,甚至会破人的善根,使人产生很多的颠倒和执着,所以说这个是很难的一个过程。因为修行的本身就是要使人出离这个世界的执着,跳出无明的窠臼,超越五蕴的身心,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过程。如果你没有悟性,也不懂得方法,只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始终在外面找、在外面修,在功课上用,不懂得心地,那么成功的机会是非常少的。甚至很多人会执着,噢,某某师父有神通,某某修行人有什么境界,老是在这里心里面想来想去。在找资料,啊,哪个法好,修了很多年,还在找法,那是很冤枉的。

修行人悟性可能要有一段时间参。古人的悟性怎么得到的?他参明师、参学善知识。有的人呢一看悟性就来,那是智慧高的人;有的人悟性差就找师父对话,提出自己的问题,使自己的悟性提高。那么悟性提高以后,他再找一个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旦找到了,他就一直用下去。所以说有的人念佛念几十年,持一个咒几十年,他们都很有功底,而且往里面走。那有的人三、五年就开悟了、成就了、打开了,那么各人根基不同。但是有的人修了很多年,还在外面拜师父,还在找方法,那么他就错失,修行上的借失。但是有的人拜师父不是为了拜师父而拜师父,他是为了传承,为了一种缘,为了弘扬师父的教法,他拜这个师父,那是两码事。所以很多人呢,就是在外面找,找师父、找方法、找理论,那么他就始终回不到我们的真实的道上来,找了一辈子还找不到。而且要知道什么呢,在悟性当中、在用功的过程当中要超越文字,超越道理、超越宗派,超越对师的执着:但是师父,我们可以相应,但是不能对他有执着,要达到不二。这悟性的不二要贯穿始终,任何时候都是不二的,都以道来体现。不能说我打坐用功是佛法,我买菜就不是佛法了,我做世间的事情就不是佛法,一旦起了这个知见,你就不可能修行成功。你要体悟到任何时候都是佛法,都在修行,但是不执着我在修行。你如果“我在修行”在,这个“我在”也不会修成功的。“我”没有,我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房子不是我的,名字不是我的,身体不是我的,所有一切不是我的,有我和我所存在,修行不会成功,不会修成功,这些都要破掉的。所以说修行整个就是这么一个原理。但是很多人走歪路,就是他的悟性和方法上以及在整个过程当中路怎么走、怎么透出境界、怎么回到真实,这条路他不熟,所以说过来人就是要告诉你这条路怎么走。如果路不熟呢,他在找,自己的找是有障碍的,因为你找的是外面的东西,而外面的东西不一致,各种师父讲的不一致,是吧?有过去祖师、有现代很多师父,方法上不一致。每个方法都说,我这个方法最好的、最最殊胜的。结果呢,心里面就矛盾。还有各人的体验不同,你不能执着太虚大师怎么体验,虚云和尚杯子落地的时候打开怎么体验。如果你执着别人的体验,那你怎么去印证自己?你不可能是和他一样的体验。所以说不能执着别人的体验,不能去比量别人。

还有境界,各人的人生境界不同:知识分子的境界,当官的境界、农民的境界、出家人的境界各人都不一样。所以说别人的境界和你不相干的境界是绝对不能管的,管你自己的境界,而且不要当实有,要去掉,就是说要透出来,不能把你所面临的境界当作实有,都是梦幻泡影。这里的境界有两种,一个是现实:现实家中的成员,家里一天天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当实有,这也都是境界,都是虚的、做梦。第二个,你的感受,修行境界当中的感受:打坐坐得好不好,境界清朗不清朗,有没有妄想,这些境界都是空的、虚妄的,都透出来,不能住在上面。你要这两个一住,你修行这一世也不会成功。这两个透不过来,你始终有障碍的。障在什么地方你自己应该知道:你想得最多的地方是你障碍最重的地方。如果你对孙子很喜欢,你就障在孙子这里。如果你对买菜很计较,你就障在买菜上。你对哪个人放不下,哪个事情老是会想到,或者会做梦梦到的,那个地方就是你的生死根本,就是障道的地方。让你没有什么可以想得起的,没有什么放在心上的,(有人问:那么如果平时一直在想佛法的道理呢?)也是障碍,就是佛法的境界成了你的病根了、生死根本。所以说佛法也要扫荡掉,般若的理水要大火炬烧掉一切。(有人说:那他可以帮助我、可以提高我的悟性啊)不是他帮助你,是你的智慧帮助你,是你领悟了他的精神的智慧在帮助你,他在帮助你。文字是无情物,但是无情说法不是无情说法,是你的智慧体悟到无情的真理,叫无情说法,智慧体悟到了。可宝贵的是你的心,你的智慧,在佛法里面领悟了去用,而不是把它记住,把它放在心里面作为一个障碍,老是有个东西在,那就是障碍,那叫不善学。天台宗为什么后来成就的人几乎了了无几?都是当法师,名声、福报也大的,人也很不错,为什么不悟道?就是他这些东西放在心里太多了,都要记住、背下来、要讲出来;而且事务很多,都在这个上面。而且也觉得自己在弘法利生,弘扬了佛法。很多人懂了佛法,的确这个功德也很大,但是不是道。道要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境界相,离一切相,离之又离,离无所离,到这里才是道,才是根本,才是真实。你还有一点东西离不开,你不会悟道的,不会真悟。但是我前面给你讲的四层是解悟,解悟是要的。后面通过方法修到的那叫证悟。中间有明悟,突然无念,空灵显现,这叫明悟。突然体会到了,但是保不住的,一下子又没有了,这叫明悟境界。明悟也很好的,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觉得看世界就不一样了,但这还没有证悟。证悟是不会退的、不会失的,覆盖一下,他又回来的,然后打成一片,就超越生死了。(有人问:那怎样叫证悟呢?)证悟就是他一直处在空灵当中,觉性清朗,觉性的光明一直朗照着,空和觉不二,空和明不二,叫证悟境界。而且随时随地,任何时候都在觉性当中显现的。走路、说话都是它显现的,他不要通过思想,说话不用想起来说出来的,做事不要想起来做的,直接流露。而且它的当体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染污的,没有什么妄想可以覆盖的,它当体是这样的。但是因为有习气,习气一动,开始的时候它会受影响,还有一些习气影响一下,所以还要保护它。还有一些习气会影响一下,但是一影响,它自然解脱,在觉性当中它自然会解脱,不用修什么法来解脱的,它自起而自灭的。那么时间一长就打成一片,始终是这样,这叫成片。

(有人问:“那么由于在某一个瞬间得到很强烈的感受,然后他就获得证量了?”)

这个叫明悟阶段,还不是完全证悟。完全证悟的话呢,不是瞬间,一旦体悟到以后就安住了,就知道了它的真实存在,而且以后它要回来时是不用修的。譬如说,有时候习气来,动了,那么一放,过了一儿就回来了。一个是一直在,一个是偶然有一次明白一下。偶然明白一下叫明悟,一直在叫证悟,就这一点不同。一直在,它的迷失只是偶然迷失,覆盖一下只是偶然,马上恢复的。所以说明悟是什么呢?就像黑暗的夜里突然一道闪电,啊,照亮了,噢,原来的确有世界,的确看清了,它又没有了,这叫明悟。那么证悟呢?太阳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乌云盖一下,云过去,又没有了,又是亮的,这叫证悟,这不同。在这之前,就是解悟,解悟就是参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明白得很透彻,这叫解悟。有了解悟,用功才会相应,没有解悟呢,散乱得很,思想很多,那么到底哪个对?这样也对,哪样都对,不能统一。有解悟就能统一了、圆融了、透彻了,明白修行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修,这叫解悟。过去祖师修都要几十年,也就是说他要参学用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过现代人因为智慧各方面比较高,领悟力好,也就是说他容易明白,只是他要真的放下。就是说修行过程当中,就是说透彻的见地,方法的一种相应,还有这个过程当中的一种超越,以及境界的转变。那么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很多人会落在一种受上。受,修行的受。受,觉受、感受这个受。受呢,有的是听到什么声音,蝉了叫的声音在耳朵里。眼睛前面有光,身体里面很舒服、很轻安,这些都是好的受了,但这个受一定要破掉。还有梦境,梦到佛菩萨来给你讲法,很多老修行了还在讲这个,这个就是他对这个问题没有看懂,绝对不能住在这个境界上的,这个境界都是障碍、都是幻的。如果住在这个境界上,以为修行是进步、是好现象,那么就会落魔,就会走偏差,就会走叉路。甚至有的人说,突然之间发现了一道光明,自己身体没有了。噢,我见性了,都是虚妄的,不是见到有相的光,这里面千万不可住,一住就染污。但是见到本性以后,本性是空寂的、空的。空的无分别的自然智慧显现万物,当你觉照深入,证到法身本位以后,那个无色的光明会出现的,光明有的。这个内在光明和外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也就是外部的世界,是这个光明里面变化出来的,就是说地、水、火、风、空,叫五大种。五大种是构成事物的成份,是元素,这元素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元素,当你悟了道、证了道以后,你会找到这个元素的源头,叫清静四大,大种。这个大种会变成光明,化作光明,这个光明和世界是一个整体,透彻的。所以说他有天眼通、天耳通,透彻一切;而且身体起变化,化作光明身,缩小、变大、飞升、入地,一切变化都有的。这是证道以后就是说还要保养一段时间,就是到机缘成熟了,这个五光都开发出来以后,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大圆满脱嘎就是为了开发这个,汉地一般人没有主张修这个,但是大成就者是有的,像慧思大师飞升皇宫里去,四个城门都进来,其实他已化作光明,要化就化,是不可思议的,证量到这里,五大种性就成为一片圆融的光,大光明朗照。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都是在这里显现的,但是体性是空的。体性空就是法身。报身的智慧光明显现为五色光的时候,就是报身佛。当我们的报身开始开发出来融入这片光明的时候,就是真正的相应,就是能够显现神通妙用的地方,这是不可思议的。山河大地都是你的作用,那时你就知道,要它高就高,要它低就低,那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众生不知道的,维摩洁居士把八万四千狮子座接过来,世上的众生不知道,没有觉得狭窄,没有觉得世界变紧了,他在丈室里放了那么多狮子座。毛孔里显无量佛,微尘里转大****等等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境界上说的,因为物质世界的能量就是光,清静的光。众生有无明、有业,这清静的光被染污了,变成了山河大地,变成了身体,众生执着住了,粘在上面离不开了。当你修到了本性化空的时候,习气化掉了,那么这清静的光又显现了,又虚通了,又开发了,那么就了知,原来一切众生都在我的光里面。佛说一切众生都是佛,但他们自己不知道,他们执着了粗的、染污了的五尘世界,不知道细的里面的光明世界。科学家也在研究这个,光子啦,电子啦,元素啦,他们知道这是构成世界的,但是他们没有证到这里,没有通过修行证到这里的作用。所以圣人、极乐世界都是存在的,到这里就知道了。

领悟到这里的人不等于已经证到这里,但是有一天会证到的。有的人开发了一点,有的人某个时候某一点相应了一点,有时候又离开了,要看你修行走的是哪条路,如果一直往上走的,开发快。如果是大悲利世的、弘法利生的、和染污的粗世界接触多了,开发就慢。如果先成佛再度众生,成就就快。释迦牟尼佛一直苦行用功,他成佛快。阿难、弥勒佛是和他同时发心修行的,阿难听闻多、学习多;弥勒佛和大众结缘多,成佛慢。我们知道结缘的世界都是业的世界,接触多了都是业,结果你的光明就受染污,你的修行就慢。所以有些师父领众弟子多了,临终不成道,就是这个原因。那些一心修行闭关的师父成道就快。

妙伟居士记录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