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宋智明

空谷的回音 与无锡居士对话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与无锡居士对话

智理居士诚心向佛,为利大众,申诸问端,山人无言论议,老婆心切,此中切莫作实法会,因在诸人份上,本无如许葛藤也。

l、问:众生想佛观佛,即可成佛,也可具足诸佛正遍知功德,此释对吗?观想念佛的体、用何在?

答:思想与观行乃众生世界的根本原动力,不同的思想观行可造就不同的业与果,众生如能知佛的身口意的功德及其圆满菩提道果,并从教义上如理地了解佛的知见,转为自己向佛学修的信愿之力,又能在实际中运观于心,发之于行,依种种方便,使自己的身口意时时处处与佛相应;或思佛德,或悟佛理,或观佛相,或观佛智,久而久之,使正因佛性的性具在缘因佛性的依佛缘修中,逐渐开发自性的功德,渐趋佛德,最后在一切种智的般若了因佛性中,圆满了三身四智十力无畏等一切功德,当然也可具足诸佛正遍知功德的十号之一了。观想念佛的体是自心本具与佛不二的功德潜质,如来藏性,如如之体,一切众生本来如是,观想念佛即依此体的理智而使成佛成为可能。通过努力观想念念与佛相应,不断开善根,逐步使人的有漏身心升华为菩萨乃至佛的清净功德,印合无间,三昧圆证,则是观行之用。

2、问:功夫得力,心地清净自然会少食少睡。那么修道人吃得下,睡得着,食睡不减则是妄想多,耗神所致吗?

答:功夫得力,心地清净是必然的,是否一定会少食少睡,则因人而异,也因修持的阶段不同有所不同。如有人用功得力,初入正定,但原本身体有疾或体虚,则此时可能食欲大增,睡眠转深转好。反之,如原本体质很好,精神充足,则食睡相对减少。但,第一、用功得力之人绝不贪吃贪睡;第二、用功得力之人,根尘不染,故不住于食睡上用功;第三、得力之人,清净平等、安祥、自然,故贯穿于生活的起居,一切均成为三昧正行,而不被食睡等所拘。因此功夫不在食睡上,而在心地。但心地未清净之前,也应适当调摄身心,注意饮食、睡眠的安排,当各障碍消除后,身心轻松,于心无事,则易得入相应的境地。

至于妄心多,耗神多,事务忙,或用功太过执着,时间安排不合理,心情紧张,以贪爱心求法乃至求身心的利益,则于食睡等方面必有偏失,身心难得安乐欢喜,如能依佛智慧,方便调伏,善用身心及与生活,则道业易成。

3、问:老师在信中让我不顾一切,单刀直入,超越文字,丢下拐杖。而我总有委屈,既不能一闻千悟,当然要反复熏习,习惯于扶墙摸壁。超越文字怕摔跤,丢下拐杖恐落空。向上一着乃大丈夫所行处,我辈如何有份,如何渐修?

答:有三种人可以单刀直入,一心用功:一是解理已圆,心中无惑,信心充足,愿行真切,唯念生死无常,一心用功,冀早日成就。二是解虽未透,但依佛语师言,直下信去,知净土乃真正归宿之邦,老实向佛,更不恋着五浊恶世,于是切愿往生,神栖安养。三是年岁已暮,精神常有不足,若学习思虑过多恐心乱难摄,故择抉行门,安身进道,更不管世俗及其余教法理论,只愿一心向前,以为死期,求佛临终接引而往生。

假如于理未明,年纪又轻,自信不及,则常常被教理与世事所困,被自己身心行止所缚,于思想未能离念而至妙,于行持未能一心而至无行,夹杂多端,其神难守,其志难一,反复研究,问题不断,则进进退退未能一定。如其方向正确,正思理法时,法乐充满,智慧渐开。如有一日彻底明白,放下一切,一心修持由定生慧(戒在其中),自然与佛相应,久久归于道妙。

4、问:连续的打坐念佛会有枯寂感。希望走一走,动一动,做点事。而事情做多了,又希望能静下来打打坐。乍一坐下,往往是心灵最宁静的一段。此时若不刻意寂寂,着实照管,妄想又会光顾这颗稍事休歇的心,功夫定力很好的人大概不会这样吧?那么应该怎样动静有致地修行调心呢?

答:不要到枯寂感出现才走一走,在法味正浓,意念清湛时不住此境而下座行走做事。于修中无修,不使枯寂与劳累出现,心不住两头自然安养清净。暂时的宁静与妄想不适等境均不可理会,于静寂不受其乐,于烦妄时不落于对治。只要一心持去,更无分别思量,则能超越动静能所,使自心深入性源湛然一片之中。

5、问:修行之弦绷得很紧的人,常觉时钟走得太快。触事遇缘皆是打闲叉,今天的定课又要完成不了,久而久之,修行的目标就成为定课,但是若无定课,又免不了堕于懈怠。五欲六尘刻刻伺机,何敢有喘息之懈。无作、无为、无功用道的行者风范,可以仰慕,不敢为伍,无奈于自力未充,无量劫来,大概尽是如此这般。

那么修行途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有作与无作的关系,使之趋于融合?是否通过有作的事修自然契合无作?若废于事修,妄谈无作,是否就是功等?怎样卸下修行的重负,让心安祥?

答:学佛人对于修持的定课内容与时间应有一个恰当的安排,使自己能安心地运用定课的如量行持。一是不能过多过繁,以对机为宜。二是用功不能太紧,如调弦之喻。至于日常生活,因缘际会可以适当应酬,如事安排,应做到以座中的功夫,应用于日常之中,使学佛的修养、悲智的功德日渐展显。无作、无为、无功用道是初心学人难以达到的修行见地与境界。但可以在闻思修戒定慧等善巧之“作”中,逐渐达到自性作而无作,使身口意在清净中,不取不舍,不加分别,平等一体使无作的妙作遍于一切处。同理,万法本空,诸行无为,乃是悟知诸法实相,法性常住无为之道,但此无为并非偏空之无为,乃是即缘起无为中的无为,所以了达真无为的人,正是善行功德事业,庄严国土,利益有情的有为妙用在。

这里的无作,无为与无功用道,都离不开悟与证,如未能到事理、心法等的不二不能摄归无念真心,不了真心无待的妙用,就不可能统万法于一心,融万行于一体。因此在善用功行中,应以智导行,以行化境,使心境一如,契合圆超,妙道无寄,自然任运而相应。

6、问:修行应该怎样识得自性,观照和保任自性?

答:从解而知有真性,信而欲证知万法皆虚而返流归真,于是摄万念归于一念,于一念现前时,观照此念从何而生?即念即照,穷斯念源,根尘顿脱,灵光独耀,全体是知,全体是用,妙明空觉,当下了然,得师印证,不偏不倚,直下承当,无疑无惑,从此翻转本体做功夫,使得十二时而不被物迁,不被念转。时时保而不死,随而不滞,自性明体,常在而含容圆照,终至于任物自在

7、问:面临冷、暖、苦、乐是否应这样体认:觉受本空,无有能所。但是没有证量,五蕴犹存,果报不虚,觉受依然,此时应该怎样生起如理的正见

答:学佛之人先是从师处得皈依,得法;从理处得解;从发心而趋入于基本之行。从此于心于法,于境于受有许多的变化发展,如能信心不退,理智不惑,放下万缘,一心用功,则于定心中证入三昧,体悟真性,亲切欢喜的法乐觉受从此常现,自然对世法的觉受会不触不背,任运自显而不动身心,不受其困。如果其心未专,定意未均,而想在种种苦乐中不受其影响,乃是难上加难。所以学佛者,先从因中解脱,然后才能在五蕴果报中得自在,此必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舍本逐末,不在心地上用,对每件事物或每一次感受中去对治用功,则必然会落于散漫,毫无头绪。

另外,如能了知诸法如幻,返归念源而念佛,转向外的妄觉入于无分别的真觉,则心空一切空,自然不落世俗的觉受而被缚.

8、问:悟道的人,见性以后,除习气,保任本性。那么尚未见性的人,是否也应该刻刻照顾本性,保护本性?

答:未见性人应以理导行,使行契理,念念归真,自然有一天会亲见本性,然后方知所谓的保即不迷失,不逐境常住实相真心的妙明觉照之中。

由此可知,未见性人不可妄谈多思,只可依师指示,明理生信,发心起行,行起解绝,总有到家的时日。

9、问:刻刻保护本性通过怎样的努力可以彻证本性?

答:未见性人,只可说正见理性而坚定其志,努力向上而力求证悟。其中有三:一、初修之中应依法而修,如念佛、持咒,观想参究等等,借修法而得定。二、定光化空,不见身心世界,此时返照空之性,空之化变,体究知空之知,打破空与幻,能与所,初悟灵妙觉性。三、即此知之性,不落两边,迥脱根尘,常知而常照,渐成一片,然后圆照法界,圆明了达,山河大地全体本性,更无二致。一切现成,别无所成,全体是佛而无佛,全体是心而非心,不可思议中妙显一切功德也。从此变化难测,运用无亏,非知而可知,非见之所能见也。

10、问:当心安住在本位的片刻时,我会感觉到外面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顾内心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否走向消极的一面,成为生活和人群中的另类?

答:这是行人理悟本位而专心定于心行时所产生的现象。先摄万法归于一心,再进一步泯绝一心的痕迹,直入觉源,内外一片,圆照不昧。因此开始似有放下性的消极,是消极于世俗而积极于佛道的过程,最终使人心地花开,亲切圆融,悲智双运,摄持与利乐一切众生,故不会成为另类--本无类而显千差万品也。

11、问:常闻“明体”是否就是本性?显密证体有何异同?密宗上师的加持力是否较显宗更为殊胜?

答:明体是什么?本性如何见?不在于名词的对照比较,在于真修实证。显乃佛祖依理对机的明显说,密是佛菩萨实际证入的道果。依果示法即是密法;以显接引,即是教下。本是一体的形与质,如能双融则妙,对立比较,生诸矛盾者则有大碍。所以悟证相应者,知是一体无别,未悟入者知见丛生,无有归期。

至于加持力,显密本无差别,显密的诸佛菩萨本来于圆通中作不同示现而已。至于显密教派中的上师、法师、禅师等各依他的证悟的程度及众生的福德因缘,呈现不同的加持,有顺加持,有逆加持,有隐有显,有外有内,不一而足。故不可妄有揣模比较而生罪障。应常常亲近与自己有缘的正见具德的善知识,虚心请教,全体领受,那么,就会得到最大的加持了.

12、问:古德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是否扫除悟迹,不留心痕?守住“知觉性”,是名守尸鬼吗?

答:灵知之妙知,不落分别而了然明达,故是众妙之门。如是妄想分别,种种颠倒取舍,则徒增烦恼执着,故为众祸之门.

悟人不可言悟,因悟也是假名也;智不可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真悟之人平常无为,连想自己是悟人都不可得。于是日用而无作,达而不留,心境一如,空寂明朗,心体湛湛.

13、问:亲属朋友,祈福消灾之求,常托于我。早晚课毕,回向给他们可以吗?性无两般,谁守住谁?有时心力不够,或者当事者本身的业力因缘,前因后果等…….往往有求无应,不能满其愿而引发疑谤讥毁。而有时若有感应,又会招来更多的外缘,难以摆脱,此类情形,应该如何处置之?

答:自求可达于无求,其品自高,他求徒落于纷动,妄增烦恼。因缘际会,依悲智而行方便,唯应不落自他不居真俗,不泥众事,自知作活计也.

14、问:“静极光通达”是指明静到极处,定中见光,与法身性光相融相通,对吗?但是我觉得①本性无相,何来性光?②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见光是着相吗?③静坐见光是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

答:此静非动静之静,乃是虚极湛然,寂灭无待时的真静境界,于此静中,自性本有的灵妙真光,自然显露无余,但非可见之光,是智慧之真寂真照。此寂与照的不二,即是法身无相之光,无可言表,不可思议。因此①本性虽无相而不妨性光圆照。而②光即是性,即是明体,即是自心,即是万有,又非可知可见,可缘的诸相,故谁又能着得了它?③如未到根尘脱落,寂照不二的真光妙显之地,所见种种光均是有相虚妄之光。既有生理现象,同时也存在心理因素,着相的修行人,因为执着五色等光而落于偏差与外道。如能借光返源激发本性五智之光,则成为大圆满脱葛的虹光修法。但要以彻却的无相智慧为前提,否则非为正观。

15、问:打坐念佛,单提一句,妄念能做到随起随觉,较前少了许多。每座一小时,若再坐下去,心就不安,有时腰酸背痛,就躺下十几分钟,再坐又能空静下来,我的弱处是,耐不得苦痛,且自我原谅。有说:“年老无三昧,朽木不可雕。”真是这样吗?

答:专心念佛,静坐观照,应恰到好处,至于具体时间可酌情而定,坐到精彩大好时,放下打坐,自由身心,不可贪着好境界。平时宜在无事中进步,在无心中安养,忘记年龄大小,不刻意于任何一端,常常处自然的净念之中而显佛智佛德。

16、问:此心浪迹已久,初初下手,若束之过紧,反而躁动。修行如隔日虐,进进退退,时苦时乐,无有定数。都是波浪式的。觉受中,空也空不掉,欲速则不达。学生上学也有上课下课,修行是否也能稍歇一下。功夫暂时放下一放,该做的事做一做,该想的问题想一想,该说的话也不妨去说,然后上座用功,腰不酸,背不疼。做功夫的兴趣又提起来了,反能安心。不知对否?

答:此中修行,第一要明理;第二要发心;第三要懂得下手处;第四要知调摄身心;第五应不被过程所动;第六要做到不落功夫境界的痕迹;第七不要以比量心,借境调伏,应以现量心,转境为用;第八要自然平直、宽松、无为,安心于无念的明空之中。要诀:松紧自知方便。

17、问:知幻离不了,遇假粘得牢,行起解不绝,修行真烦恼.--修行写真求方于师

答:知幻幻已离--慧照破境故;

遇假缘真妙--皆真性所显故;

行处密无风--无行何所动;

无修何烦恼--悟归何用修。

18、问:天天都会有问题,若是有一天没有问题了,说明真实用功了,心安不烦了,对吗?

答:每天有问题,不作问题会,境空心本无,何须计彼此,真心本安乐,却被求心误,若悟本无旨,无安是真乐。

19、问:一心似有二用;一半念佛,一半观空。佛号如珠,空观如线。贯而穿之,妄念基本没有,这样对吗?

答:观空念佛对初学之人可能打成二半,但圆修之士则即空即念,非空非念,连一心也不可得,何况有空观与有念相对立的观修,故应于正念中消去两边的痕迹,归于自性不二的圆观之中,既不离妄也不求真,只是一任自然,无观而观,直到能所双亡,妙明自显。

20、问:心乱时守念不松,腿痛时强忍不动,如此束心耐苦,功夫会上去吗?

答:对于年青人或发心勇猛之士作暂时的方便即可,如一向如此执修,则易入外道魔境,反而心不空灵,妙乐不生,功德不显,死后可能入于恶道。老年人更不宜如此执着,应顺应身心环境,作心地的功夫,并把一切功德回向净上,以冀于法性中不生而生。

21、问:空--驳离了五蕴的粘缚,接近本性,绝非本性。那么禅宗的歇即菩提,心空及第归,该作何解呢?

答:空有多种:如空理,说缘起性空的道理;空法,以空来破人我等执;空境,行人进入十八空等等诸空境;真空妙性,空空之后,妙明真心全体现前,三身之光自然圆具,三德秘藏于斯顿显,则是禅宗所悟证的“空”。此本空之体即法身,光明朗照即报身,显现一切妙用即化身。故禅人悟证此空即得成佛。

22、问:有时似有二个用心处:一个打妄想,一个在念佛。但观“觉性无动转”妄想就会停下来,若念念观大觉,本性即念念在佛号间放光,妄念不除而自歇。那么佛号呢?

若佛号亦歇,那么“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生西资粮岂非亦无吗?或曰,功夫至此,可以任运求生上三土。此须功夫,更须自信心,求师明示,修行理路。

答:妄念不除而自歇时,如有佛号在,但心如虚空,观照分别,轻安无比,此是事一心不乱的境界。再进一步佛号亦空,虚空、轻安觉受亦亡,唯一湛寂妙性,灵光圆照,此为理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是趋入一心不乱的方便法,由不同的见地与发心,趋入的境界会有差异。但真到了一心不乱之后,执持已去,名号亦空,或自然而持,不觉有名号在。因为已证入一心不乱,故正具备了生西的资粮。一心之中还要看见地与功德,及宿世的根机。一般而言,事一心不乱到极处,生死已了,证入二乘涅槃境界,往生可入方便有余土。理一心不乱若不具德,见地又不彻,也可能在凡圣同居土中,(看他能否保持不退而含养善根功德)。但若具菩萨之功德事业,成就无量善根,分破无明,开显三身,则可直入实相庄严土而分证寂光。此中差异极大,不一而足。故仍要看行人自己如何用功及培养开显自性功德。

23、问:安住本觉,静观念佛,如别人在念相似。做事亦然,不是自己做,而是别人做;不是自己受而是别人受,与我无干,如幻游戏,顿觉自在。

①此处的“自在”与功夫得力,打开本来的实证自在有何异同?

②推而广之,一切时处,皆可如此作观否?

③这样作观是否将人与我,性与相隔离开来,于理合否?

④但这样作观可以帮助我离幻依体,可取否?

答:此是以观念降伏我执转入他境的方便,但因仍有别人在,故正说明有“我”在,连分别我执亦未破:①因为“他”在故与本位人无自无他有异。②不可做此观,应消融自他于不二之中,当下独脱,清静直观不立一切。③将人我,性相隔离,你说合不合理?圆理齐万物于一体,岂可强分,又岂可强合呢?④暂时做自他相换则可,因为借此知他本幻,或起同体大悲,但因仍落比量,故宜早早走过不可取为真实也。

24、问:暗自与人比较功夫,嫉妒有余,随喜不足,当作如何对治?

答:此是末法时代修行人的通病,也是发心不真,见地不彻,人我习气重造成的结果.应观众生即佛,我本无我,众相虽幻却是真佛之体,离众生无道可成,无善可修也。

25、问:功夫得力,守一不移实证的寂静定境,与通过引导辞,警策语心中默念而引发的空灵虚明,二者有何异同。后者作出了为禅定的辅助手段,可取吗?

答:守定无慧则入死水,有引导之意解则易得相似空灵与认知,如不依定而觉照,则狂慧难止。故应定慧圆修,含容戒性,使一切处不二。比较而言,后者如果是明师引导,仍是极为重要,因眼正行正,全靠明师故。

26、问:如何解释“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答:五度是方便,般若乃正智,如人有五根,若无意识,则几无所用。又五度外道均有,唯佛法因有般若之智,使一一度皆成无作妙行,圆融无碍,故能成就菩提。

27、问:打坐念佛,妄想来时观妄想,没有妄想观佛号。总让此心惺惺觉照,心中空空洞洞,佛号绵绵密密。从有心有作,慢慢地、轻轻地,合于无心无作之自然,这样对吗?

答:但应不分别于二端,不作想而观。

28、问:我有毛病是急于求成,佛号虽能打成一片。但是站不长久。定力脆弱得很,此时就想无念无心,往往失败。削弱了观照的力量,稍不留意,六识又动,欲速则不达,当何对治?

我想,应该安歇下心来做一番有心、有作的死功夫,佛号不断,观照不辍。就我而言,不怕不活,就怕不死,对吗?

答:知病即药,自知而已,用功应放松才对。返照念源不动即“死”,明了圆观即“活”,念在当下一念也。

29、问:我的观心念佛是有心,有作,有方位的。照性居中,妄念在左前方,佛号在右前方。图示:

妄念 佛号

\/

照性

①妄想来时观妄想出,没有妄想观佛号,总让此心惺惺觉,这样对吗?

②有用无用自己受用,我觉得很受用,是否着相不可取?

答:如此观照,在用功某一阶段是可以的,到一定程度则打破对立的方位,消融妄念、佛号、本性的差别观,一一融入空觉明照之中,更无诸多痕迹。

30、问:回家的心灵之路:从散乱心--有心--无心。路漫漫。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有心行起,不求无心,自得无心,对吗?

答:有心即用功中有为之心,如有使此心专一而定,从粗到细,从外到内,从对立到消融,自然会入无心境界,过了无心一关,方到真正本位.

31、问:未得一心,先求成片,一心与成片在功夫上有何区别?

答:先在念佛定中得一心,然后其力充足,自然在动静、顺逆、是非等一切时,一切处而一心不乱,明朗不昧也。

32、问:很喜欢做观心的功夫,也能让心静下来,六识不动了,心空无住了。但是想到临终时还是要靠一句佛号与弥陀愿力相摄相融。有人说:“临终就不去管他了,十方世界皆可往生,心一空,自然无生死。”此言有理,只恐无份。四果罗汉了脱分段生死。须是断尽见、思、惑,今人贪嗔痴尚未伏,理现力薄恐落空。若能将观心和念佛结合起来进行,并将此功德回向生西,方显二法门之殊胜处。

答:听吾偈曰:观心念佛不二,无念有念齐平。因中信愿念佛,果时自然往生。

33、问:佛号提起来就是本性现前,将此功夫移到一切时,就能佛号不断,觉性常照。以佛号为方便,念念照顾觉性,这是自力。同时执持名号求西方,这是他力。净土宗的二力法门是否如此体现?不过感到困难的是:①佛号可以不断,觉性难得常照;②若动中用功,则佛号也难以把持不断。力量不够怎么办?

答:①佛号可以断惑妄,但如能将执着名号之执也放下,则直入觉性常照顾而不昧也.②已明本性,六根皆是佛之作用,也即常念佛,所以持与不持已不重要,只要在当下不迷不执,自然与道相应。但觉性之照不断,觉于一切也,觉真念佛于一切时也。 

34、问:“内空身心,外空世界”是否需要在入定后才能修?若平时常常观空,是否能帮助入定,动中也能入定吗?“内空身心,外空世界”就是一念不生吗?就是观照觉性吗?是从根本修,最直捷的方法吗?修法不能入定是一件很烦恼的事吗?

答:内外俱空,是为正定,也即一念不生,但如未破空而悟知空者谁,则仍不算观照觉性,故应返照穷源,顿显妙明真心,是为真实妙行。为入不入定烦恼是正见吗?是什么东西入定?参!

35、问:观“知空是谁?”有能知的觉性和所知的空。功夫至此,这一重能所是否也应双亡呢?

答:谁立能知所知呢?正双亡时又是谁在朗照呢?蓦直行去,切忌寻觅。

36、问:文字习气浓厚之人乏于直觉,不易入道吗?老师给我的最大帮助是,警策我:放下文字,不要再在比较、研究上做文章,如此下手是难得成功的。

答:尽大地均是文字,也全是般若,只是不识而已。

37、问:放下名,放下利,放下忧愁与思虑。然后再放下一切世间情绪化的波动因素,放下诸事的周旋思虑。然后再放下经书,放下文字教相,放下求定,只管念佛专一其心,放下光明,放下空,不管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先从当下的功夫切实做起。一切法的下手处皆在放下,放不下是一切法的拦路虎。真正放下是大丈夫,不能放下谈何入门?常将“放下”二字贴在额头上,入道始有份。从今放下,愿常自励。

答:放下也须放下,照顾目前,自知当下冷暖,终契圆明。

38、问:听老师讲维摩诘经录音带,然后打坐念佛,句句佛号缘于心源,句句佛号契入本性。

师云:心中本具的维摩相会,性中的弥陀自显,此中法味,唯明白人自知,无法示人也。

39、问:空性朗照,方是对治散乱,昏沉的根本所在,对吗?

答:虽空而不住,朗照而不知,于一切习气而不作对治,圆妙一体之中,何曾有丝毫一法在?

40、问:禅宗有“开悟必须地动山摇”之说。念佛是谁?道一句!若谁开了口,香板即打上来!让我感到开悟可望不可及。如今常见善知识印证开悟,此乃解悟还是证悟?

答:我执之心动而无明之山摇,一一化归虚明空灵之中,则自知本来.知“念佛是谁”早道了也,还知吗?解悟证悟均可印证,只是印不着其人。

41、问:在自己对本性尚无证量的时候,是否应仰信圣言量?相信佛是不妄语者,他把心源的发现,证到的现量告诉世人。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信仰是真正的深信吗?若无力亲证,怎样才能深信呢?

答:依自心根量听闻佛法,而显信心不同,如能消归自性,则见地与行持同步,此时已离文字相与境界相,唯一心行,不立诸法,则真信自佛他佛不二,善根功德随开而深心坚固矣。

42、问:老师曾经告诫我们:适当地减少读书,更多地阅读心灵。

师云:到了无心灵可阅读时,尽大地是一本书,是无尽智。

43、问:创造正确的心灵环境,有助于达到真正的禅定,当旷达和深远呈现时,禅定就相距不远了。这是索甲仁波切法语大意。在我幼年时和学佛初期,曾有过几次这样的现量体验,未曾作意,不假修为,自然而然地置身于深广寂静,无边无际的空灵中,仍有个我和我的觉受在…。念佛时,保有这样的觉受,创造这样的心灵环境,可取吗?

答:未进入的人应努力去创造,已有此觉受者,相应即可,离于能所取舍,妙在自然合道。念佛、做事正是全体呈露之时,不再分为两边而生心。

44、问:取舍心是轮回见,那么净业行人就是要信愿厌欣,此二有矛盾吗?

答:不明事理的人,先应在取舍抉择中明白真理,弃恶扬善,厌裟婆而欣求极乐。但如已消融信愿于自心,念佛之行成三昧,则取舍自尽,从方便道归入真实道了.

45、空的当下就是本性。有亦如是。一切时处皆是本性的作用处,何须再问“是谁?”呢?

答:还有“空有”见否?还有分别之知否?在作用处还被境转否?还识得法身本位的无相灵光否?参!

心迹笔录:

智理居士提供

1、观妄想就是观空。妄想一觑即无,拼命看住一个空,不让六识有丝毫松动。

评:把空也放过.

2、听佛号就是假观,妄想来时观空,妄想空时听佛号,佛号句句听清楚,莫用力,轻轻听,让心静下来。

评:听自性的声音在声处全闻.

3、妄想与佛号,其源头皆是本性。本性是万法之源。上座如此作观,触动灵机,灵知直行,与尘表脱开来。下座亦然,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依正二报,皆是虚幻。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诸幻灭己,非幻不灭。就这样不断地作观做功夫,常常策励自己,本性常在吗?遇境还粘吗?还有落处吗?佛号轻提,让心静下来,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本性。

评:犹带意解,此解亦空,则入堂矣!

4、有力时破识观空,无力时转识念佛,总令此心背尘归觉,合于本性。

评:总是多事。

5、将此所作回向生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评:真有所作吗?哪个西方?何时见弥陀?为何要开悟?离开目前还有吗?却不道无西方,只是不离“这个”。

6、打坐念佛,贵在空灵。

功夫较疏,座中偶有空灵成片,常常是若干闪光点而已。不管如何,感觉妄想已稀薄松动了许多。有时作意:此即临终,随即妄想消歇,一片空灵。佛号与弥陀相应,并信往生有份。

评:自忘念佛于虚明,自了空灵于无见,自知目前惺惺而照,自信西方只在当体,圆明深合,实相寂光,养一片无事闲心,显无量本有德光。

7、儿女是债,让人烦心,无须怨人,犹须责己,烦恼起处皆由定力不足,情见太重所致也。

评:儿女即佛,烦恼即菩提,乱中真静,见里无见,情极于大悲。归来却无一法当情也。

8、不除妄想,不求真,就是离心意识,无功用道,对吗?

评:切忌道着!

9、许多经文与祖师论著中,都将“虚空”与“本性”等量并谈。而我在座中的体验是:妄想歇下来以后的空灵,是有空的觉受的,是与打妄想有所对待的觉受。能知道妄想和空灵等等觉受的,才是本性。那么如何理解佛经,论著中的虚空即本性?凡夫本起因地,当妄想歇下来归于空灵时,当依何观?若守此一片空灵,是否灭尽定?修定次第及下手方便…等等之类,对我来讲真是深不可测,一片迷糊。求师明示。又古德云:不怕不活,只怕不死,初初下手是否应守此空定,灭尽六识。不怕功夫做死了,但求妄想歇下来。打得妄想死,始得法身活。至于从空定中观源头活水,当是后话,是否可并用?本人体验:有时不待修定,本性亦能自然缘到,有时空空洞洞,作意参究,反而难得相应。接受了圆教一心三观的教理,当下就能契入真心直照的观境--理入与行入,教与观的关系。老师在《天台教观入门》序言中表述得十分精当,读了非常受用。

评:虚空是喻于本性的空灵妙境,非虚空即本性也,而虚空也只不过是本性的一朵浪花而己。清净无分别的灵知是你本来,但不可落见,死守,或带杂质,应一任自然。活泼随缘,扫荡一切习气痕迹,在泯绝中圆显,在作用处圆超。识得本来,自然体用如如。此中切忌分别研讨,应消融体悟,直觉而观。可参阅“大圆满直指教授”。

10、昨天一天闲而无事,可以有大块的时间打坐念佛,功夫反而用不上去。有时家务很忙,抽空上座,反而得力。

评:动静心未去,功夫心还在,何时做到座上座下无别?

11、藉着对本性的欢喜乐闻,把一个现成的文字答案含育在心,不断地薰修观照,作为开悟的前方便,久之,亦能从解悟达真悟,对吗?

评:此须纯真的老实人始得。

12、很想念佛,又很想看书。尘务缠身,时间总是不够。老师曾经告诫:适当地减少读书,更多地阅读心灵。遵师嘱:目前以念佛为主,尽量控制看书的时间,必要时仍忍不住翻阅几段。认为看书能让我获得很大的加持。

评:皆是精进心未歇,未达本位自照之理,故仍被境迁。

13、当心缘于本性,句句佛号从本性送出的时候,妄念不除排歇,空灵打成一片,打座的时候常显本性,才谈得上一切时中对本性的数数观照,祈示。

评:本性岂可缘?佛号岂有从本性送出?不知妄即真,相即性吗?常显本性,岂分打座不打座?如能了达全体即是,更无别来不求,更无二见,安心无为,自然达道矣!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