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果卿居士

果卿居士:怎样忏悔才能灭罪?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经云。忏悔则无罪不灭。夫至忏悔之时。必须五体投地。如大山崩。乃至不惜身命。为灭罪故。殷勤督励。相与觉察。今生已来。曾经几过。作此忿责。不惜身命。捍劳忍苦。作此忏悔。暂时旋绕。便生厌倦。暂时礼拜。已言气力不堪。或暂端坐。复言应须消息。或言四体不可过劳。宜应将养。不可使困。一伸脚眠。差如小死。何处复忆。我应礼佛。扫塔涂地。办所难办。且经教所明。未见一善。从懒惰懈怠中生。无有一法。从憍慢自恣中得。

  ---《梁皇宝忏》

  佛经上讲,真正的忏悔则无罪不灭。但是,所谓忏悔,必须是真的知罪省过,痛恨自己过去不明白佛法,犯下了罪业。因此,“五体投地”是一种知罪悔过的表现,就像地震山崩一样。甚至觉得自己现在就该下地狱,或者死上百次千回也不解自己对自己的恨!想想我们今生杀了吃了多少生命这一项罪,就足够死个百千回了,何况他罪!因此,拜忏、读经、念佛等一切功德都应回向众生,若只为自己求健康、求福报而诵经拜忏,就是自私自利心,就不能完全消除被伤害的众生的嗔恨心。所以同修之间,佛化家庭,眷属之间,应当互相督促鼓励,帮助回想今生在十恶方面,都造过哪些业。还应该换位体会:杀鸡宰鱼及其它动物时,它们当时的恐惧和痛苦!我们是多么残忍和卑劣!此时,你就会生出同体大悲之心,生出悲悯众生的情感,生出对自己的责备和悔恨,也才会忍苦耐劳地来到道场拜忏。如果不能生出这种同体大悲之心,绕佛念佛还没转几圈,便生厌倦之心,或者还没磕几个头就觉得体力不支。还有的人,打坐静虑没多长时间,就觉得腰腿酸痛,想要休息,甚至伸腿躺下睡死过去。把礼佛拜忏、清扫塔院等事丢到九霄云外。自古以来,从没见过懒惰不努力能办成大事的,何况作善成就道业。也没有一位能成就大事的人,会自我满足自我放纵的。

  某等今日虽得人形。心多背道。何以知然。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无有片心念三宝四谛。无有片心报父母恩。无有片心报师长恩。无有片心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无有片心欲学禅定。修智慧业。今试检校清白之法。无一可论。烦恼重障。森然满目。若不作此检察。亦自言我功德不少。

  ---《梁皇宝忏》

  我等今虽已得人身,并皈依了佛门,但用心作事与道相违背。心中不能常念佛法僧,以及佛说的四谛的真理(四谛:一苦谛,三界六道之苦。二集谛,贪嗔痴等烦恼及善恶之业集于一身。三灭谛,涅槃生死之苦。四道谛,八正道即修行之路) 。更无念及报父母恩、师恩,以及修六度万行之德。若不作此检查,还自以为功德很大呢。我们每一个人要时时“检校清白”自己的罪业,时时忏悔自己的过错。

  讲一段小故事。有一天,我的师弟孔果孟来我家,说他刚出生八个月的女儿突然发烧38度多。那天早上他姐姐、姐夫来他家,姐姐进门就走到床前逗孩子玩,孩子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跟着姐夫走过来弯腰面对孩子的时候,孩子突然惊叫大哭起来。他妻子抱起孩子,突然哭声戛然而止,再看孩子竟瞪着双眼背过气了。他妻子急忙拍后背、拂前胸,才缓过气来。一个小时后孩子开始发烧。果孟还说,他姐夫半个月前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差点被掉下来的一块木板砸中,只差一米就砸在了头上,捡了一条命。其实就在他刚一讲述女儿看到他姐夫哭时,我观察到他女儿看见的是一具骷髅,周围还有许多鬼,指责他姐夫“为虎作伥,坑害人”。果孟说,他姐夫是某大医院专管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干部,出了医疗事故枉死了人肯定是替医院说话,尽量推卸医院责任,以少给死者赔偿。我说那就对上号了!病人虽不是因他而死,但他不主持公道,利用口才为医院辩护,令死者蒙冤,家属得不到合理赔偿,自然蒙冤的鬼要找他泄愤。我叫果孟劝他姐夫,别再干那昧良心的事情了,恶报再来可就没有救了。让他姐姐、姐夫学佛、吃素,为那些受屈的鬼魂跪念《地藏经》,超度并向它们忏悔。每天为每人诵一部经,至少念到鬼在你姐夫的梦中向他示好。告诉他,照此去作,不仅延年益寿,还能使命运前程变得更好。果孟的姐夫是公认的孝子,若真的被砸死出了意外,人们一定会骂天不公道,还会说“好人不长寿”的怨言呢!不明白佛法,颠倒做事,苦不苦?!

  设有片善。言我能作。他不能作。我能行。他不能行。意气高傲。旁若无人。追此而言。实可羞耻。今于大众前。忏悔众罪。

  ---《梁皇宝忏》

  真的想到自己已造上述罪业,真的感到羞耻,才叫“忏”,而不是仅仅念一遍忏悔文。若如此,等于是忏而未忏,滥竽充数,起不到灭罪的作用。

  愿布施欢喜。将来无障。大众亦宜自浣身心。果报之征。具如向说。岂得自宽。不求舍离。

  ---《梁皇宝忏》

  既忏悔自己往罪,我们还要把见到光明的欢喜心布施给众生,愿众生都能弃暗投明,亲近佛法僧,自净其心,而自增益。因果报应,丝毫不会错的,大罪小过皆有报,不可以蒙混过去,一定都要忏除掉。

  -----摘自果卿居士《漫谈慈悲梁皇宝忏》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