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戒邪淫

《寿康宝鉴》福善实例(16-20)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16、陶文僖公,年轻时仪容俊美,十七岁时考乡试,借住民宅,隔壁邻家有一女子想投奔陶公,接连三次,都被陶公拒绝,并因此借住别家,该家主人在前一夜,梦见神说:‘明天有位姓陶的秀才,会来借住你家,上帝因见他立志端方,不受奔女乱了节操,故将让他考取殿前三名。第二天,陶公前往借宿,这家主人将梦境告诉陶公,陶公听后,更加自勉德业和学业。后来,果真考中朝廷的榜眼(第二名),官位做到大宗伯。

  17、时邦美的父亲,出任郑州“牙将”,年六十岁,膝前无子。一次,邦美父负责押运官粮到成都,老夫人嘱咐他,这次出门,要在外面娶个小妾回来,好为他传宗接代。按照夫人的吩咐,邦美父买得一漂亮女子,准备纳妾。女子被带到住所,邦美父才偷偷发现,该女子用一小屡白布条扎着头发。于是就问女子,女子哭着告诉他:‘父亲本是“都下”人,在“州橡”去世,送父遗体来到此地,盘缠用尽,已是没办法回到“都下”,所以才想到,买了我,好把父亲运回老家办丧事。’邦美父听罢,恻隐之心生起。于是,带上钱和该女子,先把女子送还给了她的母亲,接着又拿出银子交给她娘,然后又把怎样才能把遗体送回老家的办法,告诉给这娘俩,一切都处理妥当了之后,他才离开。

  回到家,邦美父把此事告诉了夫人,夫人说:‘救济人于急难中,修阴德很大!我会为了你,更加努力地去做“积德累功”的事!’没过多久,老伴居然怀孕。一天晚上,妻子梦见有一位“紫金人”端坐在她家正堂之上,第二天清晨,就生下了“邦美”。邦美长大后,考中“会元”(科举时代,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亦称‘会魁’会员),官至“吏部尚书”。

  18、明朝,万历“戊戌年状元——赵秉忠”之父,在做邑掾(地区副官)时,有位指挥使因遭人暗算,冤枉入狱。赵父极力帮助,为指挥使洗清罪名,平反昭雪,令无罪释放。事后,这位指挥使,非常感恩,愧以无报,所以想到,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赵父,做妾女或丫鬟使用,以抱救命之恩。赵父摇手说到:‘此乃富贵名家之女,使不得!’指挥使强让赵父,赵父再次摇手说到:‘使不得!’终不接受指挥使的恩意。

  后来,其子赵秉忠参加应试大考,坐公车出发。走到半路,见路旁有一个人奔车而来,靠近公车,手抚著车栏,向车上的人连说了两声:‘“使不得”的中状元。’车上的人听罢,都感到莫名其妙。大考结束后,赵秉忠状元高中,荣归故里,顺便就把赴京赶考途中遇到的这件事讲给了父亲听。父亲听罢,叹息一声,说到:‘这是我二十年前遇到的事,从未告诉过别人,不知是哪位神明把此事告诉了你?’

  19、明朝,罗文毅公,字,伦,因赶考会试,乘舟路过苏州。路上,他想起了去年某夜晚所做的梦,他梦见范文正公来访问,并告诉他:‘明年的状元得主,非你莫属。’罗文毅公谦虚地说到:‘这个,我哪里敢当啊?’范公又说:‘你在某年某楼的事,特别感动了“太清”(太上老君),所以,老君特别将明年的状元奖赐给你了,以做为善有善报的报答或证明。’文毅公醒来,回想起了当年在苏州某楼力拒“奔女”的事。梦境果然不是“妄境”,今年殿试,罗文毅果然考中“状元”。

  20、明朝,云间地区,有位莫文通老先生,平日里乐善好施。他家就住在离郡城二里地的地方,世代为农家。

  有一天,他带了“二十金”银两,到乡下买稻种。他驾着小船,停泊在黄浦江边,这时,他看见有两个人,绑缚着一个少女,看架势是要把那个少女沉到黄浦江中去。于是,他赶过来问:‘这是要干什么?’那俩人回答说:‘此女是我家主人的女儿,因主人发现她暗地里与人有私,故令我俩,将她投之急流。’莫文通说:‘孩子还小,不懂事,怎么不先教育她,就要将她先灭掉?再说,与人有私,也不是你俩亲眼所见,万一不是事实,这不是冤枉害了一条人命吗?请您二位把她先放了,我用二十金做为二位的酬劳,如何?’于是,少女得脱,免于一死。少女跪在莫文通面前磕头,表示愿意一辈子做妾、做丫鬟侍侯他。莫文通说到:‘我救你,可不是看你姿容美艳!我是可怜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死于“暧昧”。今天,天色已昏黑,我舟小难容,你还是上岸,赶快往有灯火的地方逃命去吧。’

  这一天晚上,莫文通回到家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神告诉他:‘你救人一命,阴德深重!上天回报你,将来家里有贤子贤孙。’

  后来,其儿子,叫“胜”,明经通史,世间为官。其孙子,叫“昊”,乡荐考试第二名。“昊”的儿子,叫“愚”,亦中了举人。愚的儿子,叫“如忠”,也是乡荐考试第二,登“嘉靖戊戌年”进士,官至“方伯”。

  后来才知,被救少女乘夜逃去,又被一个“文学士子”收留。该士子后来生了“六个儿子”,其中一子,即与“愚”同龄。何三畏先生,曾作《善人传》,详记此事。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