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文化

圣严法师: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发展到欲无止境、欲壑难填的地步,尤其是在求取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转变成瞋恨心,终究会自害害人。

  另外一种欲求则是“争取”,一般人认为争取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不争,反而表示自己缺乏进取心。“争取”和“争夺”又不太一样,争夺又更进一步,是指透过竞争、抢夺、排挤,将有限的资源纳为己用,或是把原来是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例如你我他三个人,都希望得到同一件物品,但是这件物品是不能分割的,最后可能演变成争夺的局面。例如,听演讲时,最前排的位子有限,只有几个人可以坐,如果每个人都非要坐这些位置不可,就会互相争夺。

  从某种角度来看,或许有人认为争夺是一种锻炼。的确,争夺可能把一个人锻炼成强悍的人,就如达尔文所认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透过竞争来去芜存菁。这种想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未必正确,因为这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和斗争,付出的代价未免太高。

  有句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意思是说,和别人较量时,自己一定要强过别人,但是“人比人气死人”,所以这种气是不需要争的。而且佛是不会去争香的,因为,还会有争夺心,就表示尚未破除自我的执着,佛已经证得诸法皆空,又怎么会去争一炷香呢?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热衷于争夺的人,会失去慈悲心与智慧,因为,自己想要的,别人可能也想要,当一个人一心只想打倒他人、争夺成功,就必须使出不得已的手段;而每一次争夺之后,通常都会接续着更多的争夺,因为占据之后,又怕被别人抢走,以至于患得患失、烦恼不已,争夺便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过去因为政治因素,有些人被迫要参与斗争,我问过这些曾经在斗争中胜利的人,斗胜之后心情如何?他们回答,斗胜当然很好,问题是,下一次可能就轮到自己被别人斗,所以常常是在没有安全感的恐惧中过日子,身心备受煎熬。

  另外像武侠小说里的英雄,争霸、争王到最后,还是非得退位不可,有时候甚至因为骄慢、轻忽,而被打得一败涂地。所以,不必为了一时利益去争一口气,即使今天赢过别人,并不代表永远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更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来一定还会有年轻人来取代你的位置,争到最后,还是得告老退休。

  竞争虽然有它的道理在,但是争夺的心总是让人痛苦。如果能将争夺的心转为一种善的欲求,也就是“发愿”──愿自己能够不和别人比较,少一点得失心,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那么,这样的欲求就不会痛苦,而会经常处在与人和谐共存的喜悦中。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