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蔡礼旭

真干要从“毋自欺”下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真信圣贤,真信经典,常常把这些教诲放在心上,不怀疑,好好认真去做,愈做愈觉得讲得真有道理,你就体证到这个真理,信解行证。而这一点,老实、听话,而且老实、听话的人怎么看出来?不能口头上说我挺老实,我挺听话的。重点在有没有真干?真做了才是老实。好像听老师讲,对对对,都很有道理。回去不做,那叫应付,那不叫老实。颜子做得非常好,孔子回忆到,“吾与回言终日”,我跟颜回讲课讲了一天,“不违如愚”。他听的过程当中,都没有怀疑,没有质疑,就一直吸收一直吸收。所以感觉,他到底有没有听懂?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是一直听一直听。不违就像愚人一样,很憨。但是,“退而省其私”,他离开以后去观察他私下的情况,“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给他讲这么多,他都没有任何疑虑,孔子想他到底有没有听懂?私底下观察一下。亦足以发,“足”就是他很能够,“发”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发就是落实在他生活、工作、处事待人,他听懂以后就真做了。第二种意思,是他能够把这个义理完全的讲给他同学听。他当助教,听懂了,讲出来,理都是完全贯通。所以孔子讲到,自从颜回当了他的学生以后,他其它的学生得到很大的益处。那代表颜回他带动力行,而且自己又契入那些道理,又能随一些机缘给同学劝告,回也,不愚。而在《中庸》当中,孔子又讲到,颜回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他听到一个善的道理,完全领纳在心中,绝不忘记,拳拳服膺,不可须臾离也。从这里我们就看到颜回的老实听话,真去做了。

而真干,首先要从“毋自欺”下手,要打破这一关,修行才有商量的地方。我们不自欺,这个毋自欺当中,刚刚也跟大家讲到《大学》里面说的,“所谓诚其意者”,一个人要让自己所有的意念都是真诚流露,他首先要不自欺才能真诚,不自欺就要“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见不善如探汤”,马上缩回来,“见善如不及”,好的赶紧去学,不好的赶紧断掉,这才是不自欺。而不自欺当中,改过很重要,“过则勿惮改”,一发觉过失,要勇于去把它改正。孔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吾未见能见其过”,前面应该是有“已矣乎”,大家以后在《论语》里看至已矣乎,那句话就是很重要。为什么已矣乎很重要?已矣乎用现在的话就是“唉”。告诉大家,圣人叹气都是重点,这是千古一叹,希望这一叹连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人都能觉悟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到,他几乎没有见过能见自己的过失,又能自我反省的人。从这句话我们看到,一个人要改自己的过,首先要先知过,见其过是知过,不知道问题没法改。内自讼是什么?悔过。悔了以后,“过则勿惮改”,还要下决心去改。所以人不懂得知,不懂得悔,他更谈不上改过。师长有句话让我们印象很深,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今天不迷糊了。所以发现自己过失,好不好?开悟了。哪怕是别人指出我们问题,也很高兴,他帮我们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这谈的都是实质上的认知。

我曾经也是遇过一个朋友,我们见面两天,刚好一起坐电梯。一进来,他就对我讲: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你现在马上帮我指出来。诸位学长,你会怎么做?我才见他两天,我又不是每天拿个放大镜看人家的缺点。可是他很认真,看着我,我也看着他。这时候你们不知道怎么做?刚刚才跟大家分享过,傻笑!真的,哪有说两天我们就拿着放大镜一直照人家的缺点,不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要能够赢得别人给我们多提问题,首先一定是我们要有“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才能感召来。人世间的因缘,其实都是自己的心感召来的。他怎么那么多人劝他,怎么都没有人劝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现在来了,真的都没有人劝我,你也不要去强求,你也不要一找到人就说劝我一下,人家会觉得你脑袋有问题。一切缘分要让它自然而然,不然你会把人家给吓到。人家才跟你认识一天,马上把他找过来,赶快讲出我的问题,不然你就没有道义,“善相劝,德皆建”,赶快讲。缘分还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为好。真的自己没有人劝,那就自己找!善观己心,常常听经。而且听经的时候,时时保持一个心态,就是在讲我,就是讲给我听的。假如是这样,哪有说听两个小时下来,没有察觉自己问题的,不可能。一察觉了赶紧改,赶紧用功。听经如是,读经亦如是,体会经典的时候都拿来对照自己。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