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帕奥禅师

佛陀对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许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陀对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许

(The Buddha’s Wishes for His Disciples and His Teachings)

□缅甸 帕奥禅师(Venerable Sayadaw Pha-Auk)开示
□能融法师中译 · 净法、开恩、善戒等法师修订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渡过他最后一次的夏安居。那个时候,佛陀生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在夏安居的月圆日,佛陀因过去的业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难于忍受的背痛。

在其中一个过去生中,这位将成为释迦牟尼佛的菩萨是位摔角者。那时,菩萨将对手摔在地上,使对方背脊断裂。当时机成熟时,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个月,这个不善行为的果报现前了。这个痛苦是因业而来。此业力量非常强猛,它一直产生影响力,直到死亡为止。所以这个病叫maranatika vedanA。这痛苦必须至死才能结束。

佛陀以他的决意(adhiTThAna)来制止这病痛的生起。这不是一种普通的决意。首先,佛陀依色七法(rUpa sattaka)及非色七法(arUpa sattaka)的观照1[1],进入阿罗汉果等至(arahatta phala samApatti[三摩钵底=正受或等至]2[2])。阿罗汉果等至指以涅槃为所缘,持续长时间生起的阿罗汉果心。修了这些观法之后,佛陀进入阿罗汉果等至。由于观照功夫的强与有力,佛陀所得的阿罗汉果等至也强而有力。从阿罗汉果等至出来后,佛陀下决意:“愿从今日乃至涅槃,此病不再生起。”佛陀每天都发如此的决意(决心)。

这种果等至称为寿行果等至(AyusaNkhAra phala samApatti)、护寿果等至(Ayu pAlaka phala samApatti)、或命行果等至(jIvita saNkhAra phala samApatti)。3[3]寿行果等至指维持寿命的果等至。护寿果等至指保护寿命的果等至。命行果等至指维持命根的果等至。佛陀每天都如此的修习。

夏安居后,佛陀四处游方,最后到达毗舍离。在毗舍迦月(VisAkhA)月圆日之前的三个月,也就是阳历(国历)二月的月圆日,在遮波罗支提(遮波罗塔Chapala Cetiya),佛陀决定舍弃生存的意愿,此称为舍寿行(AyusaNkhAra Ossajjana)。这是甚么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决定:“从今日至毗舍迦月的月圆日,我将修习此果等至。月圆日后,我将不再进入这果等至。”这个决定称为舍寿行,即舍弃生存的意愿。

在同一天,当众比丘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讲堂时,佛陀向大众宣布他欲舍弃寿命的意愿。佛陀向会中的众比丘僧说:“诸比丘,我已告诉你们我所透视的真理。在彻底学习这些教法后,你们应该实践它们,长养(开发)它们,勤习它们。”佛陀如此的教导比丘们他亲身所体验的法。在此,佛陀也说明他对他的教法以及僧伽的期许:

第一、僧众应将佛法透彻地学习及牢记(背)起来。但是,单靠学习及背诵是不足够的。
第二、佛陀指示僧众应实践法。在巴利文这叫asevitabba。asevitabba的意思是,我们应尝试从实践中一再的了解法的意义。这翻译成“实践”。这是佛陀对法与僧伽的第二个期许。
第三、佛陀的第三个叮嘱是bhAvetabba,即长养或开发。实践法之后,我们应该继续成长与进步。这是甚么意思呢?当我们修习法,我们内在的思维过程将只有善法的持续,换句话说,它们是戒善法、定善法及智慧(般若)善法。这些善法必须持续不断直到成就阿罗汉果为止。如果一位声闻修行者(佛陀的弟子)证得阿罗汉果,那么,他的修习即已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应不断的修习直到阿罗汉的果位。这是佛陀的第三个期许。要达成阿罗汉的境界,我们必须一再的学习。所以,佛陀开示bahuli-kAtabba,即“勤习”,教导我们应该常常修习。

为什么这些期许会出现在佛陀的思维中呢?“这是为了使纯净的教法(梵行)能够久住。”换句话说,这是为了保护纯净的教法,使它能源远流长。每位佛教徒都应尽力保护此正法,使它不断失。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应透彻的将佛法牢记在心(学习及背起来)。
第二,我们应修持,透过亲身体验来了解佛法。
第三,我们应不断的修持,直到成就阿罗汉果为止。

这是每位佛教徒的责任。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尝试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一位不尝试此三阶段修习的人,只能称为名誉上的佛教徒(挂名的佛教徒),而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彻底学习此三阶段的修行者,才是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们决定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应发如此的誓愿:
一、我们将尝试学习牢记(学习及背诵)佛陀的教法。
二、我们将尝试透过实际的体验来了解佛陀的教法。
三、我们将一直修习,直到成就阿罗汉果为止。

如果我们有如此的誓愿,那么,我们才可说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依佛的教法而呼吸)。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的做呢?这是为了大众的福利与快乐。基于对世界众生慈悲,为了天神、人的福利与快乐,我们应如此的学习。如果我们依照佛陀的教法而学习,我们将能使佛法传递后世。我们也将能教导天人及人以下教法:
一、牢记(学习及背诵)佛陀的教法。
二、修习佛法,透过亲身的体会来了解佛法。
三、长养、开发这些法,直到成就阿罗汉果。

如果我们如此的做,诸天神及人将能得到此世界中的利益和快乐,直到证入涅槃。如果我们不将佛法牢记于心,不修持佛法,那么,我们要如何教导天神与人们学习佛的教法呢?我们对这些法尚且不能了解,又如何指导这些天神与人呢?因此,如果我们对佛陀的教法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就应该将这些佛法牢记于心,以实际行动来实践、长养开发它们,直到达成阿罗汉果的境界。

您对佛陀的教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呢?

在注释里有一句话:“真正的三宝信徒能有虔诚的表现。”一个没有虔诚表现的人,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位真正的信徒。如果我们对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彻底的学习这些教法,修习它们,毫不间断,直到成就阿罗汉果为止。这些是佛陀入灭前的重要遗教。如果我们对佛陀有信心,我们就应遵循这些教法学习。如果我们对我们的父母有信心,我们会听从他们的话。同样的,我们应听从我们的父亲,也就是世尊佛陀的教诲。

那么,这些法是甚么呢?它们是:
四念处(cattAro satipaTThAna)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五根(paJcindriyAni)
五力(paJca balAni)
七觉支(satta bojjhanga)
八圣道(ariyo aTThaNgiko maggo)

以上总共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 dhammA)。在三藏中,佛陀依闻法者的不同根性,以不同的方法教导三十七菩提分法。总结三藏所说的法,不外三十七菩提分法。更精简的说,只有八圣道。再更简要的说,则只是戒、定、慧三学。

在修学的开始,我们应学习戒。不知道戒,我们无法净化我们的德行。我们必须学习禅定(奢摩他samatha)以控制心使之专一。如果不知道禅定的修习方法,那要如何进入定(samAdhi)的训练呢?如果我们不学习定的训练,我们要如何控制我们的心呢?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学习慧(paJJA)的训练。没有慧的训练,我们的智慧又如何得以开展呢?

为了净化我们的德行,控制我们的心,以及开发我们的智慧,首先,我们应将佛法牢记于心。第二,我们必须实践及长养这些法,直到成就阿罗汉果为止。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多次如此的勉励弟子们:“这些是戒行,这些是禅定,这些是智慧,其结果是极好的。透过戒行而完整开发所得的定是极好的,其结果是极好的。透过定而完整开发出来的智慧是极好的;由智慧而完整开发的心是远离欲望、有(或存在)、邪见及无明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如果我们能以戒为基础,进而控制我们的心,那专一的心(定心)的力量是美妙的。这样的心能透视色的真实相。色法由许多色聚(极微的粒子)组成,这些色聚可能比原子还小。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些色聚所构成的,专一的心能分析这些色聚;专一的心也能透视名的实相;专一的心能透视它们的因缘;专一的心能透视名、色、因缘的生灭法。这种透视的能力即称为智慧,这种智慧的开展是因以戒为基础的定而产生的。专一的心与智慧是一种心力,此心力能引导我们证入涅槃,破除所有执着、恶法及烦恼痛苦。

每个人都有心。当心透过以戒为基础的定而完整开发时,它将产生透视的智慧,使人从欲望与轮回解脱出来。但是,这个定必须以戒为根本。对于在家居士,五戒的修持是重要的。五戒如下: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使用麻醉物品。

以上五戒是所有佛教徒所必须学习的。如果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动失去真实佛教徒或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他对三宝的皈依已“被破坏”了。一位佛教徒也应避免非正命(邪命)的生活方式。佛教徒不应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诽谤、粗恶语、绮语的手段来取得财富。同样的,他们也不应经营五种非正命的生意:武器、人口、屠杀动物、麻醉物品(烟酒)及毒品的买卖。

戒行对佛教徒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只是为了达成涅槃,也为了死后能往生善趣。一个戒行不清净的人,死后是不容易得生善趣的。这是因为在临终时刻,所曾做过的恶行将出现、萦回在他的脑海。他们将以这些恶行为心的所缘,而死后多往生四恶趣中的一趣。

良好的戒行对现生的快乐与平和亦是重要的。没有戒行的净化,一个人无法从周遭环境中得到快乐与安详。一个充满恶劣性格的人,自然为敌人所围绕。一个有许多敌人的人是无法得到快乐的。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开示:

“如果一个人能活一百年,但是无戒无定,还不如活一天而勤修戒与定。”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由定而开发的心,可产生能见涅槃的大智慧,能了断轮回,息灭所有恶法及痛苦。

因此,我们必须依戒而修习止禅与观禅。那就是,我们必须修习大念处(MahAsatipaTThAna Bhavana,亦即四念处)。四念处为:
一、身随念处(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于身
二、受随念处(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于受
三、心随念处(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于心
四、法随念处(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正念于法

甚么是“身”(kAya)?修习观禅(毗婆舍那vipassanA)时有两种身:色身(rUpa kAya)及名身(nAma kAya)。色身是由二十八种色组成的;名身是由心识与心所组成的。换句话说,这些都是五蕴:色蕴(rUpa khandha)、受蕴(vedanA khandha)、想蕴(saJJA khandha)、行蕴(saNkhAra khandha)及识蕴(viJJANa khandha)。

但是,修习止禅(奢摩他samatha)的所缘,例如:出入息(AnApAna)、三十二身分、尸体、四大等也称为身(kAya)。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们也是色的密聚。例如,出入息(AnApAna)即是一群由心产生的色聚。如果我们分析这些色聚,每一色聚包含了九种色:地(地界)、水(水界)、火(火界)、风(风界)、色、香、味、食素及声音。同样的,骸骨也是色聚的密聚。如果它是一具无生命的骸骨,它共有五种色聚。当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些色聚,它们包含了四十四种色。

在身随念处方面,佛陀教导两种禅定方法:止禅(samatha)与观禅(vipassanA)的修持。在身随念处,佛陀提及出入息随念(安般念AnApAnasati)、观身三十二相(部份)、不净观(asubha)等。所以,如果我们在修习出入息随念,那么,我们即是在修持身随念处。止禅的许多主题皆属于身随念处。

当瑜伽行者修习止禅成就后,他转向观禅的修持,识别二十八种色。在那个时候,他也还是在修持身随念处。在修习名业处(nAma kammaTThAna)时,如果他能识别受,那是受随念处;如果他能识别心,那是心随念处;如果他能识别触,那是法随念处。但是,倘若只是识别受、识与触,是不足够证到透视的智慧的。因此,我们也必须识别其余相应心所。

当我们能识别名与色之后,我们也必须识别它们过去、现在、未来的因缘。这是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JANa)。有了缘摄受智之后,当我们到达观禅的阶段,我们即可“强调”色,或受,或心,或触。所谓“强调”是指:我们不应只是识别一种法而已。我们可以强调色,但也必须同时识别名。其次,当我们识别名时,我们也应识别受、心及法。

我们可能强调受,但单是识别受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识别与它相应的心所,根及所缘。根及所缘是色。此道理贯穿心随念处与法随念处的修习。
在此,观禅(毗婆舍那vipassanA)即是观照这些色与名的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之本质,以及它们的因缘。这些法一生起即毁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它们受着无常的压迫,因此,它们是苦的。在这些法当中并无一稳定、永久、不朽的灵魂,因此,它们是无我的。观照这些名、色、因、果的无常、苦、无我即称为观禅(毗婆舍那vipassanA)、内观(透视)的禅定。当我们在修习止禅与观禅时,我们即可说是在学习四念处。

  当我们学习止禅与观禅时,换句话说,当我们在修四念处时,我们应具有堪忍力(任持力、毅力)及四正勤。这四正勤为:
一、未生恶令不生。
二、已生恶令断除。
三、未生善令生。此包括止善法、观善法、道善法等。
四、已生善令增长。使善法继续生长直到成就阿罗汉果。

当我们在修习时,我们必须具备这四种力量。(如佛在菩提树下精进修行时所发的愿):“即使我的血、肉干枯,只剩下骨与腱,我也不将放弃我的禅修。”

当我们以如此的力量修持时,我们将得四神足(四如意足)。四神足是:
一、欲(chanda):强而有力的欲求或愿望,以达成涅槃。
二、勤(viriya):强而有力的精进力,以达成涅槃。
三、心(citta):强而有力的心念,以达成涅槃。
四、观(vImamsA):强而有力的观照智慧,以达成涅槃。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欲愿,我们将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欲愿,没有甚么是不能达成的。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精进力,我们将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精进力,没有甚么是不能达成的。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心念,我们将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心念,没有甚么是不能达成的。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观照智慧,我们将能达成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观照智慧,没有甚么是不能达成的。
  当我们依戒而修持止禅与观禅时,我们应具备五种控制根(有控制能力的根):
一、信(saddhA):我们对佛陀及其教法要有足够的信心。
二、进(viriya):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精进力。
三、念(sati):我们对所缘境应保持足够的正念。
四、? 定(samAdhi):我们必须对止与观的所缘有足够的专注力。止的所缘,例如:呼吸相、遍相等;观的所缘则有名、色及因缘。
五、慧(paJJA):我们应对止与观的所缘有足够的透视(或观照)智慧。
  此五控制根能控制瑜伽行者的心,使之不偏离能导向涅槃的八圣道。若不具备任何一控制根,我们将无法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将无法控制我们的心。这五控制根有控制我们的心,使它不离所缘境的力量,此即是“五力”。所以,这个力量也叫作bala,愿(意志)力。
  当我们如此修习时,七觉支(七菩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觉支的内容如下:
一、念(sati):正念。
二、择法(dhamma vicaya):探究法。这是观照的智慧(观慧)。
三、精进(viriya):精进力。
四、喜(pIti):喜悦。
五、轻安(passaddhi):轻快安稳。
六、定(samAdhi):摄心一处。
七、舍(upekkhA):平等、平静无分别。

此外,还有八圣道。那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换句话说,这是戒、定、慧三学。我们必须有系统性地修习此三学。这些法总共合起来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陀期望弟子们能牢记这些菩提分法,并修习它们,直到成就阿罗汉果。如果我们能如此的修习,那么,我们也将能把这些法传授给后代。这样的话,我们,以及后代的众生,都能得到此世界的快乐,直到达成涅槃。

佛陀进一步说:所有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皆称为行(saNkhAra),因为它们是由各自的因缘而产生的,它们是由种种因缘组合而成;这些行(saNkhAra)是无常(anicca)的。我们不应忘记无常的本质。由于我们常常忘记无常的本质,因此我们期盼有儿子、女儿、家庭、自己等。如果我们知道无常的本质,在生命中,我们就会尽量避开他们。我们不应忘记佛陀的规劝:“诸行皆归于灭,因此,我们应精进、勇猛的奋斗。”

佛陀又说:“如来般涅槃的日子已快到了。再过三个月,如来即将证入般涅槃。”这说明他将彻底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些话对凡夫(phuthujana)来说是令人伤心难过的话。没有一位宗教师可以明确地预计自己的死期,唯有佛陀能够在死亡之前知道自己的最后日子。

然后佛陀又说:“我的年寿已尽,所剩寿命短暂。”佛陀也向阿难叙述他的年老状况:“阿难,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一年一年地衰老,现在我的身体已经朽弱。我今年已八十岁,我的生命已用尽。阿难,就如一辆老旧的马车,我们必须小心困难地把它组合在一起,不令它解散。同样的,如来的身体只是靠支撑而维持着。阿难,只有当如来不理外在的所缘,息灭某些感受,证入及住于无相的定心时,他的身体才会比较舒服。”

佛陀接着说:“别离了!我将离开你们,要自己依靠自己。”这说明佛陀将入般涅槃,离大家而去。他已完成自己的皈依,直到达成阿罗汉果。因此,佛陀说:“阿难,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皈依,不向外寻求皈依;以佛法为你的岛屿,以佛法为你的皈依,不寻求其他皈依。阿难,比丘们应如何以自己为岛屿,以自己为皈依;以佛法为岛屿,以佛法为皈依,而不寻求其他皈依呢?”

答案是:“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 saNkappa sacittam anurakkhatha”-“诸比丘,勇猛精进,保持正念及清净的戒行,以坚定的决心,守护你自己的心。”
  因此,我们应保持正念与精进。但是,正念于甚么呢?我们应对四念处或名色保持正念。换句话说,正念于诸行。“susIla hotha bhikkhavo”是提醒比丘们:应净化自己的戒行,应学习成为一位具足清净戒德的比丘。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修习戒学的三种训练:正语、正业、正命。

佛陀也说:“susamAhita saNkappa”。“susamAhita”说明我们应学习定的训练,这包括正精进、正念、正定。“saNkappa”指慧的训练,它包括正思惟及正见的学习。

“appamatta” 的意思是,以观照智慧观察诸行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satimanto”则说明当我们修习戒学、定学及慧学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正念。
接着佛陀又说:“勇猛精进追求法与律的人,将能超越生死的轮回,断绝一切痛苦。”因此,如果我们希望了断生死轮回,我们必须学习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持,那即是八圣道。

愿大家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努力!

愿一切众生快乐!

----------------------

1[1] a)Visuddhi Magga, Pali Text Society, pp.618-633.
b)叶均译《清净道论》下册,页311-324。
2[2] samApatti:正受。意译等至、正定现前。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于心称为“受”。(《佛光大辞典》,页1989a-b。) [又《巴英辞典》:成就、达成(attainment)之意。phala samApatti = attainment of fruit.]
3[3] 又作:留多寿行果等至,留多命行果等至。(《佛光大辞典》,页4189a。)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如实知见

下一篇:帕奥禅师开示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