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入门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入门 > 佛经入门 > 正文

《金刚经》的弘扬

浏览: 次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弘扬

  《金刚经》的弘扬和普及程度,主要体现在注释多、诵者多、抄本多几方面。

【注释多】

  首先,它的注释很多,很多古德都曾解读过《金刚经》。

  被誉为“秦人解空第一”的僧肇撰写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三论宗祖师吉藏撰写了《金刚般若疏》,天台宗祖师智顗撰写了《金刚般若经疏》,禅宗六祖慧能则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此外,华严宗祖师宗密、唯识宗祖师窥基等,都有关于《金刚经》的注疏流传于世。仅收录在续藏的部分,就达七八十种。

  近代以来,对《金刚经》的弘扬也不曾中断。从太虚法师、圆瑛法师、倓虚法师、慈舟法师等近代高僧,到印顺长老、南怀瑾先生等当代大德,都曾为《金刚经》作过注解。我在二十多年前也出过《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注释多,可以为修学《金刚经》带来不同的思考角度。因为《金刚经》虽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文约义丰。如果没有引导,很难体会其间深意。

【诵者多】

  其次,它的读诵者很多。我们在《六祖坛经》可以看到,当年,卖柴少年慧能正是因为偶然听人读诵《金刚经》,“一闻经语,心即开悟”,才有了前往黄梅参学的因缘。而在历代各种“感应录”中,因为读诵《金刚经》而心开意解或蒙佛加被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四众弟子将读诵本经作为日常定课,日日诵,年年诵。

【抄本多】

  《金刚经》不仅在教界广泛流传,在文化界也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文人多爱其文字优美而争相传诵,书法家更留下大量传世墨宝,其中不少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镌刻于1400多年前的北齐,字径约半米,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此外,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等书法名家,及近代的弘一法师、林则徐等,都曾抄写过《金刚经》,充分说明了《金刚经》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本经广受欢迎的原因】

  为什么《金刚经》有这么大的信仰“市场”?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译文简明晓畅,读来琅琅上口。这正是罗什译文的风格。鸠摩罗什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当年他在长安译经时,协助译经者达三千之多,其中不乏僧肇、道生、僧睿等一流高僧。其译文特点是意译而不是直译,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所以罗什所译的《维摩经》《法华经》《金刚经》《大智度论》等经论,不仅义理准确,且文字引人入胜,有着特殊的感化力量。除了可以作为佛经读诵,还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欣赏。

  第二,《金刚经》蕴含着高深的佛理,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本经以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为当机者,直接阐述空性。这是佛法修行的核心。如果以凡夫的思维方式来思维,不论多么聪明,也无法透彻其中奥妙。所以,佛陀以极富思辨性的开示,通过“所谓、即非、是名”的公式,善巧地为众生指明了方向。经中每说到一个问题,比如怎样修习布施,怎样度化众生,怎样庄严国土等,都让我们以这个公式去看待,为契入空性禅修奠定基础。

  第三,经中蕴含的无相无我、无所得的思想,能帮助我们放下执著,身心自在世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住相,事事执著,所以活得很累。时常思维一下本经义理,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等,不管能理解多少,都会有所启发。

  第四,《金刚经》可以引导我们开启智慧,见性成佛佛陀在本经的所有开示,如佛身无相、佛果无所得等,都是立足于空性所说的。如果在世俗谛上,有佛果可得,也有众生可度。而本经直接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了不可得的,从而扫除我法二执,是佛陀特别为上根利智者所说。

  第五,受持《金刚经》能成就无量功德,这也很有诱惑力。对多数人来说,证悟空性遥不可及,他们更关心读经后有什么利益。佛陀针对凡夫的这一心理,在讲空、无相、无所得的同时,反复告诉我们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可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第六,禅宗对《金刚经》的重视和提倡,对弘扬本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汉传佛教虽然有八大宗派,但到宋元之后,禅宗基本占了半壁江山。在这一背景下,禅宗的重视自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第七,宋代的度僧考试中有《金刚经》的科目,相当于现在的教科书,是出家人的必读经典。

  因为以上这些因素,《金刚经》得以广泛弘扬。

  摘自:济群法师《超越“二”的智慧》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