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济群法师问答

济群法师答:我在做建国后秘密社团的论文,比较关注邪教问题。在社会发展过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济群法师答:

  你说的有道理。过去,政府对宗教认识不足,导致整个社会与宗教对立。科学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并不是万能的。实际上,两者不可互相替代。科学有科学涉及的领域,宗教也有宗教涉及的领域。科学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宗教是解决心灵问题的。科学能解决的问题,宗教未必能解决;宗教能解决的问题,科学也未必能解决。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练气功是科学,而信教却是迷信。所以,信教是难以启齿的,练气功反而是光明正大的。“法轮功”之所以盛行一时,就是因为它既打着气功的旗号,又赋予宗教的内涵。虽然这个内涵是极端错误的,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

  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人类究竟有没有信仰的需要?从社会现状来看,虽然很多西方国家宗教信仰十分普遍,但在中国,很多人没有信仰也照样过日子,似乎宗教并非生活必需。因而,人们常以诧异的目光看待佛教徒,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分子,觉得文化人怎么也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国人之所以缺乏信仰,主要是因为对宗教有太多偏见。而当这种精神需求被压抑时,会转而寻找另外的替代物,比如邪教,比如物质。现代人往往通过拼命赚钱、享乐,甚至对社会进行破坏来发泄烦恼。其实,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没有信仰。但他们所信的,只是钱,只是自己,只是眼前的利益和快乐。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有不同层面的需求,并通过不同领域予以解决。如果只关心基本生存,那么宗教的确是不重要的。如果还有更高的精神需求,那宗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安全感也是人们主要的精神需求之一。比如,人类对死亡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关注到这些层面,势必会归于宗教。历史上风光一时的人物,都已烟消云散,这便使人们对生命的终极目标产生疑惑。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往往会在对生死的探究中迷失方向。不少哲学家和文学家便因此产生虚无感,并因无法排遣这种虚无而选择自杀。而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无限的延续。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终结,同时,又是新生命的开始。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不会畏惧死亡了。在茫茫宇宙,地球就像太空中的一艘飞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我们从哪里来,又去向何方?唯有信仰,才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