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地藏经讲解

《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讲解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讲解

第一品

  这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第一品。我们每颂一品,在后面略加一点说明。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说《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这个因缘,是释迦牟尼佛飞升到忉利天宫去叙说的这样一部经典。这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记录,释迦牟尼佛在弘法期间,到最后尾声的时候,突然有一段时间他在人间消失了,就升到天上去。到天上说法有一个多月时间,然后又从天上下来。在藏传佛教还有一些佛像,画的释迦牟尼佛从天宫下到人间来的当时的场景。释迦牟尼佛当时到忉利天宫说法,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度化他的母亲和其余的一些侍从等。

  在这一次的度化过程当中,释迦牟尼佛虽然在人天大众之前召集了如此辉煌的这么一次盛会,但是仍然还是有一些很小的问题发生了,就是“小果、声闻、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就是说,大众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还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居然能召集那么多神圣的,那样一些的大众来聚会,十万龙天都不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都只能是这样,他居然能召集那么大的盛会?这是我们在诵经的时候特别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就是人的烦恼的个性、烦恼的品性。贪、嗔、痴的烦恼,人必然要有贪欲,或者必然要有嗔恨心,或者必然有愚痴的情况。人性的说法就是来确定人的这种根本的品性是无法修改的。或者说人是没有超越性的。但是佛陀在经典里面曾经出现过好几次,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最早,释迦牟尼佛在初转*轮期间,他就说出了很多经典。说人有五种涅槃根性。因为有这些根性,所以后来大家来修行是可行的,而且修行是可以成佛或者证果的,可以转凡而成圣。可是我们现在世间的学问呢,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来首先确定人的根性的部分,就是说人是一个凡人,烦恼是无法向圣者智慧方面进行改观的。这是我们在理解佛经的一个难点。

  佛陀的经典首先一出现,尤其是大乘经典,就要让我们相信,我们人还有着在烦恼背后的无限可能。人的本性的智慧不像我们通常从心理上所理解的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以及一小部分的智慧,人还有全知、全能和不死的可能性。所以佛陀在说《地藏经》的时候,首先第一点就来跟文殊菩萨强调,就说如果是小果声闻,修行声闻乘的弟子,还有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众生,即使是听闻到如来的诚实之语,也会有怀疑,也会接受不了,甚至于即使是接受了,还是在未来会产生诽谤的问题。

  因此在经典的开头,释迦牟尼佛首先就把这一点提出来了。虽然这是一个广大的佛陀的境界,已经展现给菩萨来受用,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众生在这里心怀疑惑,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对他们所说的无上的法门。这是第一个难点,我们在诵经之初就要能够理解。

  那么说明这个难点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什么呢?就是要理解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界,有改变的可能性。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外在的现象世界是唯物的,是基于物质的堆砌,或者说基于微尘的相互之间的转换,都是实有的,不可能有改变。可是佛陀的经典所交代的是,释迦牟尼佛向大众所展示的重重无尽的大世界。在这里,一沙一尘,一尘一劫,每一个劫、每一个微尘里面都有无尽的佛陀在那里转动*轮。

  就是在我们的诵经过程当中首先要去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能让我们现前看起来不能够改变的世界成为重重无尽的、清净的如来藏世界,获得那样一个清净的境界。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这个当年的集会,这一部经典其实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现前也有可能的一个境界。我们在诵经的过程当中,如果是心地清净,当时的释迦牟尼佛的这一个法会就能在我们面前呈现。这是第一个我们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个要了解的情况就是关于孝道的问题。我们多数的时候会认为孝道和菩提道会有冲突。冲突在哪里呢?如果是要尽孝道,就时常地要在父母的跟前,如果是要修行菩提道,可能就要把这一份责任放轻,甚至忽略掉它。就是出离心和孝道之间会有冲突。而在这里,来度化母亲的婆罗门女,她是以极致的孝心的缘故,不光只是度化了自己的母亲,而且让周围的无边无量的众生都同时获得化度。这里其实是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佛教的修行以孝可以达道,孝不是跟修行的道相违背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自己在行持孝道的时候,所获得利益的是周边的一切人,不仅仅只是自己的父母亲。因为自己眼下所见到的这个孝道的承受对象,这就是我们心地所造的一个境,是我们心地所造的一个外在的世界。如果是一人得度,就所有的人都会得度。这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亲能够得度,那么其他众生的父母亲也都能得度,因为境界是唯心所造的。

  这是两个难点,我们在诵持第一品的时候,就要能够理解。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