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六祖坛经

佛道实证归一简论——以《六祖坛经》为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佛道实证归一简论

  ——以《六祖坛经》为例

  卢理湘

  《坛经》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祖师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因其曾揭示了性命双修功夫的深刻内涵,故在道教成道祖师所遗诗词歌赋中倍受推崇,如道门宗师张紫阳在《读雪窦禅师祖英集歌》中说:“漕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1]又在《悟真篇·后序》中说:“释迦、文殊所演法宝,无非一乘,而听学者随量会解,自然成三乘之差。此后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则知伯端得闻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如其习气尚余,则归中下之见,亦非伯端之咎矣。” [2]

  以下,本文试分七个方面,从佛教《坛经》思想与道教性命双修学说的一致性,探讨佛家“不二法门”与道教性命双修实证上的无二性,以弘扬“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3]的三教圆融、仙佛一家的思想。因笔者学识、修证浅陋,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访道求师

  慧能祖师出身贫寒,为一樵夫,听《金刚经》而起访道求师之心。安顿好母亲后,参弘忍祖师,“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4]于是得禅宗秘旨,后南归修道,传其禅法,使《坛经》思想流布于中国广大地区,形成“五家七宗”的兴盛局面。

  道教之性命双修学说以《参同契》、《悟真篇》为圣典。张紫阳祖师在《悟真篇·序》中说:“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憔悴。虽询求遍于海岳,诸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因谓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5]]由是可知,佛道祖师均得明师传授真法,方才成就。

  修行者在参访明师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以磨炼意志,正如孟子所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6] 得明师传授后,方能按法修证,成佛成仙。

二、本来无一物

  《坛经》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谓“本来无一物”,在道门真传中称为炼己。己者为心,炼得此心如北极星之不动(不考虑极移),则炼己纯熟。佛以观对斗明星而入道,对斗明星者,斗为北斗,明星为北极星,此星不动,如人心之不动。

  道门南宗五祖白玉蟾祖师云:“三毒无根,六欲无种,顿悟此理,归于虚无” [7] ,可与慧能祖师偈交相辉映,以开照学人心腑。

  由上可知,佛道二教皆以为此心本来无物,所谓“世人性本清净,如天常清”, 只因妄识而入“颠倒梦想”, 若遇明师则可吹却迷雾,远离“颠倒梦想”。

三、元是法中王

  《坛经》云:“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

  此处,“元” 当指元精,在道门中,人们亦称自己身体为“火宅”, 又称元精为“法中王”, 如柳华阳禅师在《金仙证论·正道浅说第二》中说:“万物最美曰精,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 [8] 。

  为什么称元精为“法中王”?因元精可用佛道真传之下手法,将其化为甘露,甘露在道门中称为漕溪水、金液、长生酒等等,在佛门中称为甘露法王,二者名称不同,但实质一样。如人之死亡,必先阳痿、绝经,精竭则人亡。

四、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坛经》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此有情之情,称为道情,非是人情。情,喻元精。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曰:“情来。”龙牙禅师云:“人情浓厚道情微,道得人情有谁知?虽有人情无道用,人情能得几多时?”[9] 一般所谓“人情”,指人的情感,喜怒忧思悲恐惊,又指人心、世情,也可指情谊、情面,如托人情等。唯佛道真传以活子时至为“人情”,元精出洞为“情来”,人情动。此情动,必须要在无念之中自觉外阳举,为自然而然之情动。

  龙牙禅师第一“人情”指人之世俗情谊。人沉醉于红尘,修道之情(“道情”)就很少了。所云第二“人情” ,则指活子时,修道修的就是活子时。所云第三“人情” ,指未得真师传授,不明活子时为成佛作祖之机,“无道用”喻不会采药。所云第四“人情” ,为不知神仙丹诀,人终归要老死,人情不能持久。人们常说“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就是这个意思。

  采药时,丝毫人情不用,要用道情。吾言不用人情,指采药时不用人的感情,炼己纯熟,心空无我之意,后之“用道情”,指元精出洞,用明师下手之诀而采得真铅。

  丹家之“情”,喻活子时至,先天真阳之精出洞,“性” 则为后天真阴之炁。先天真阳之炁为母炁,后天真阴之炁为子炁,丹家称为子母相见。因为先天真阳之炁为先天真一之水所化,能生万物,故为母。又丹家以先天真阳之炁为夫,后天真阴之炁为妻,夫妻相见,“夫妻欢情似火”。无论是子母相合,还是夫妻相见,岂有不和谐之理?

五、长御白牛车

  《坛经》云:“长御白牛车 。”

  “白牛”, 在佛门中又被称为“雪山大力白牛”, 道门则谓之“白虎”, 比喻精炁冲动之力甚大,外阳(比喻外生殖器)于二候采药时壮盛难伏也。二候至,“大力白牛”发动(“白虎”出动),佛道真传于此时下手采药。

  “白牛车” 为河车,人体督脉有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分别称为羊车、鹿车、牛车,因三关冲关时所用冲撞之力不同,故有此喻。力小者为羊车,力大者为牛车。“白牛车” 为元精之车,故为河车。

  道家称督脉为漕溪之路,如南宗五祖白玉蟾祖师云:“昨夜三更雷撼山,九天门户不曾关,漕溪路上分明见,有个金乌入广寒。”[10]  又云:“漕溪一路透泥丸,只在丹田上下间,解使金翁媒姹女,朝云暮雨满巫山。” [11] 此为白玉蟾祖师详述采药之功,泥丸在督脉之顶,道门称为性命之根,元神(法身)所栖之处,即上丹田。

六、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坛经》云:“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

  所谓“劫火”,为离宫之火,道门称为心火,“海底”为会阴穴,心火下降至会阴穴,称为“海底发火”。 后天真阴之炁擒得先天元精,上朝泥丸,道家称为“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所谓“风”,为巽风,为后天呼吸之气,“风鼓”即为鼓风吹火,以提高火焰之热度,熔化元精,使之能成为甘露。甘露如观音大士瓶中之净水,普降大地,滋润万物,故称为“甘露法王”。

  所谓“山相击”, 喻青龙白虎两兽相斗,如山与山相击。二兽相斗惨烈,“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坤卦》), 然青龙为离,为阳,即后天之炁,白虎为阴,为坎,即先天之精。白虎斗不过青龙,先天元精乖乖随后天炁上行,化为甘露,滋润五脏。

  如此渐采渐凝,渐凝渐聚,炼得下身马阴藏其相,称为漏尽通成,阳关一闭,必得长生。甘露凝为舍利,即道门之金丹,儒谓之太极,三者名不同而实质归一,吾言之曰:“火逼金行逆而升,化为甘露凝成丹。”

七、明心见性

  《坛经》多倡“明心见性”, 其所谓“心”为清静心,如老君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12] 。 张紫阳祖师在《悟真篇·采珠歌》中说:“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13]又于《即心是佛颂 》云:“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般无所为,即是南无及迦叶。”[14]

  至于所谓“见性”之性,为与佛无分别之佛性,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性为先天真一之炁,为先天性光,收之可藏于一芥,放之可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我光常入诸佛光,诸佛光辉耀日月,即为明心见性。

  总之,儒释道三教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诸学道之人需顿悟自性本空,我身与佛性无二,努力参禅悟道,以同证菩提,同得道果。王重阳祖师在《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中指出:儒释道三教“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归一,无二无三;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喻曰似一根树生三枝也。”[15]憨山大师在《道德经解·观老庄影响论》中也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16]张三丰祖师《参禅歌》更明确提出:“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17] 所谓仙佛一宗,三教归一。这个“一”即是伟大的中华文明。儒释道三教这种兼容性和互补性产生的亲和力,对于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和谐社会,实有着可贵的参考、借鉴意义。

  注释:

  [1] , [2] , [3],[5] ,[ 7] ,[10] , [11] ,[13], [14]《中华道藏》第十九册,第364页,第351页,第774页,第295页,第532页,第553页,第553页,第364页,第364页。

  [4] 本文所引《坛经》经文,均采用唐·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下同。

  [6] 《孟子·告子下》

  [8] 柳华阳禅师虽为佛门弟子,但所学实为道门龙门派之正法。这种佛道真传互相授受的情况,代不乏人。

  [9] 见徐兆仁主编:《伍柳法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7页。

  [12] 语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15] 见《中华道藏》第26册,第398页。

  [16] 见 中国佛教协会主编《中国佛教》第二册,第293页。

  [17] 见《道藏辑要》毕集《玄要篇》。

  载于《弘道》2009年第3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