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消业除障

拜佛礼忏之要诀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想杂念都是业障,拜佛求忏悔,忏悔心里清净,拜佛调身,所以,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证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业,下定决心,不再故意作恶,渐渐地将罪垢忏除,就得了清净的解脱之心。

拜佛为修心先务

要讲修行念佛为重心、这第一。所以祖师讲的,都讲信愿「行」,最后都讲信愿「持名」。说“佛学”还不懂,不会,不会不要紧,你懂拜佛就好。再是有那个善根欢喜拜,拜得身心轻安,像在空中飘的一样,那将来道业前途不可限量,有大的成就。

拜八十八佛之外,每天愿意拜阿弥陀佛,一次拜四十八拜;愿意拜观音菩萨,一次拜三十二拜,最好。八十八佛每天最少拜一次,而拜阿弥陀佛一天也可以拜两次、三次、四次,或者和观音菩萨有缘,就拜观世音菩萨也可以。 祖师给出家人订的、居士也可以,就是拜八十八佛忏悔,什么罪都能忏悔清净。 众生心就像琉璃、宝贝一样,掉到粪坑里,拿出来再洗,也洗得清净,和没有掉到粪坑一样清净;不像布或别的,染污了洗不掉了。心只要竭诚尽敬、念佛拜佛,什么业障都能忏悔清净。忏悔清净,消灾延寿、增福增慧。所以,修行种种法门,一定要拜佛修行。

拜佛忏悔业障

拜佛五体投地,竭诚尽敬、至诚恭敬这么拜下去,这一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

心中要存忏悔心、和求佛加被的心;求哀加被、忏悔业障。多少加一点这两种心,也不影响念佛的心,更加恳切拜,因为要忏悔业障,业障消了、道业能成就,业障消了、免离种种的灾祸。所以要竭诚尽敬拜下去,求哀忏悔;一方面求佛力加被。

印光大师说,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薄地凡夫有什么力量?求佛力加被,这个力量大,消不了的业障、也能消。心里不能归一,至诚恳切拜下去,佛力加被、也能归一。妄想自己止不住,求佛力加被,妄想消灭了。 求佛力是他力;至诚恳切求佛力这个心、是自力;自他不二的力量。至诚恳切,求佛力加被,这个至诚恳切是自力;佛力加被就是佛力。这是在念佛法门,他力也不离自力;自力呢,要求哀加被、求佛力,这才好。

最初拜的时候,身上一百多斤,很沉重、很吃力;拜久了,很轻松了,越拜越轻、越拜越轻,心里越拜越安定、越拜越安定。身上感觉着轻、心里感觉着安定,在佛法的名相叫做轻安,那就是禅定的意境,那个好!要竭诚尽敬、去拜佛用功好,心里也不必求轻安,但是竭诚尽敬、至诚恭敬的,五体投地的拜、如大山崩啊!

佛说我们无始劫来的业障,要是有形,尽虚空容纳不下;因为无形,业障凡夫不知道,虽然不知道,可是业障深重,那么就求哀忏悔、求佛加被才好!而求佛力加被、最至诚恳切的,就是五体投地、匍匐在佛前,至诚恭敬顶礼。一次、两次……遇着什么事情,多拜几次,佛就慈悲,我们是能感,佛要是被我们所感、佛就能应,我们就接受佛的感应。这样渐渐的,自然较比能得轻安,心里也能得一心。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这是佛门弟子应当多修的、多做的,消灾延寿、增福增慧。

礼忏之用心

拜佛五体投地,竭诚尽敬,至诚恭敬这么拜下去,这一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中要存忏悔心,和求佛加被的心,求哀加被,忏悔业障。多少加一点这两种心,也不影响念佛的心,更加恳切拜,因为要忏悔业障,业障消了,道业能成就,业障消了,免离种种的灾祸。

皈依心:因为众生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这个世界就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如弥勒菩萨,过去佛如迦叶佛,迦留孙佛… …好多佛。那么我们怎么礼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呢?现在十方佛我们怎么礼?礼前方佛可以,后方佛怎么礼?礼上方佛可以,礼下方佛怎么礼?就是一念不生,在至诚恭敬之下,十方佛都现在眼前,我们但礼一方佛,就能遍礼十方佛。至诚恭敬之下,心遍十方,就能礼十方佛。因为至诚恭敬之下,但有一心拜佛,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世诸佛也能礼得到。所以,一念至诚恭敬,十方三世诸佛都现身,我们才能礼得到。

忏悔心:拜下的时候,要是观想,是观想义理,观相呢,观佛也罢,菩萨也罢,都是观想放光照我们,从我们头顶,照进全身。等我们拜起来的时候,从我们头顶全身进入脚部,把身里头肮脏的八万四千烦恼,污秽都冲到脚底下,从脚底下流出去。这是观相忏悔业障的拜佛方法,很能消业障。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业障越重,口味越重

    ◎ 三参法师业障越重,口味越重 人很多时候,会受到业障牵引,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