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门法器

香炉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民国祝万岁,地久天长。端为世界求和平,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共修法会中,宝鼎赞起,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行者摄心,一瓣心香,尽虚空、遍法界,献上最敬供养。

香炉

香炉的形制与种类

   香炉,佛教中称之为「宝鼎」,是焚香的器具。佛桌上常设的器物有所谓的「三具足」,即香炉、花瓶、烛台三种供具,其中的香炉,同时也是比丘随身十八物之一。香炉的材质有金属制、玉制、木制、石制、瓷制等。香炉的种类众多,上香的方式及使用的香品也随之而异。香炉分为三大类,一是置香炉,放在桌上,又称供炉、座炉,此种香炉又分为立香炉(立烧线香)、卧香炉(卧烧线香)、檀香炉(焚烧檀香)三种。二是柄香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手炉,有炉柄可供执持,多用在迎请的场合。三是鼎香炉,有三支炉脚,两侧有耳,多立于地上。无耳的鼎香炉,又称为三足香炉。

 

香炉的起源与演变

   「香炉」的演变,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已有烧炭取暖及烹煮食物的容器,称为「铜炉」。「炉」字,其义为盛火之器,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的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炉炭,凡劳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炉炭」,即为铜炉。「香」,则为室内薰香之用。燃香之器,名为「薰炉」。薰炉的材质多为陶制的豆形炉,所以在当时所使用的「炉」,还不能称为香炉。

   据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考证:「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唯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古人在祭祀的时候,并没有焚香及拈香之举,所以佛法传入以前都没有所谓的香炉出现,汉朝以后所使用的香炉,其形制是参照古时祭祀所用的礼器逐渐演变而来。随着佛教的兴盛与弘扬,香炉逐渐转变为佛教的供养物,是礼拜、迎请诸佛菩萨所使用之盛香器具。

 

香炉文化

   虔诚的善男信女于寺院中持一炷清香礼敬供佛的同时,身心顿时宁静。而传统家庭中,香炉里的香,象征着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的家族宗脉传承。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形成华夏文化的主流,香炉的发展亦深受中国文化、社会风俗、工艺技术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举凡敬佛、祭祀或文人雅士的赏玩,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深入人心,特别是禅宗初祖达磨祖师东渡至中土,为中国禅宗之始,自此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香炉也因此被普遍使用。而香炉超凡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收藏界也备受青睐。穿越时光隧道,透过对各朝代不同时期香炉文化的了解,能带领我们一窥博大深远的华夏文化。

 

香炉的用途

  《金光明经》卷二记载:「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种种香气不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于一念顷亦遍十方无量无边恒河沙等百千万亿诸佛世界,于诸佛上虚空之中,亦成香盖,金光普照,亦复如是。」香炉的用途,主要是盛置烧香,以为供具,同时,也可以庄严殿堂。此外,古人读书弹琴时点香,可以净除杂念而使精神集中。而静坐禅修时,可借观想佛前的香炉形相,用来对治昏沉。因为香炉本身形式单纯,使观想者不易起其他杂念,可以提起念头、去除昏沉。炉香袅袅,绵延无有间断,正提醒着行者须正念相继,精进不懈。

 

注:比丘十八物为杨枝、澡豆、大衣、七衣、五衣、瓶、钵、

  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

  (打火器)、镊子、绳床、经律、佛菩萨像。

喜欢 (1)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木鱼

热点推荐

  • 木鱼

    木鱼为佛门中用于集众及修行时的法器,又称为鱼鼓、鱼板或木鱼鼓。原先只挂于大寮...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