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经典籍

缘起经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这套丛书的特点是:所有文字都注以汉语拼音;所有,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化都会在这里相继亮相;所有文献全部幂用中文简体横排,尽最大限度地将中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以一种极其便利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相信,上述这些特点 将会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国古代文化在社会中的普及率。

缘起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量无数声闻菩萨天人等俱。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苾刍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chù。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云何名为缘起差别。谓无明缘行者。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于后际无知。于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于外无知。于内外无知。

  于业无知。于异熟无知。于业异熟无知。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于苦无知于集无知于灭无知于道无知。于因无知于果无知。

  于因已生诸法无知。于善无知于不善无知。于有罪无知于无罪无知。于应修习无知于不应修习无知。于下劣无知于上妙无知。于黑无知于白无知。

  于有异分无知。于缘已生或六触处。如实通达无知。如是于彼彼处如实无知。无见无现观。愚痴无明黑闇àn。是谓无明。

  云何为行。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是名为行。行缘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

  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

  名色缘六处者。云何六处。谓六内处。一眼内处。二耳内处。三鼻内处。四舌内处。五身内处。六意内处。是谓六处。

  六处缘触者。云何为触。谓六触身。一者眼触。二者耳触。三者鼻触。四者舌触。五者身触。六者意触。是名为触。

  触缘受者。云何为受。受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是名为受

  受缘爱者。云何为爱。爱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名为爱。

  爱缘取者。云何为龋谓四龋一者欲龋二者见龋三者戒禁龋四者我语龋是名为龋

  取缘有者。云何为有。有有三种。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是名为有。

  有缘生者。云何为生。谓彼彼有情。于彼彼有情类。诸生等生趣。起出现蕴。得界得处得诸蕴。生起命根出现。是名为生。

  生缘老死者。云何为老。谓发衰变。皮肤缓huǎn皱。衰shuāi熟损坏。身脊伛yǔ曲黑黡yǎn间身。喘息奔急。形貌偻前。凭据策杖。惛昧羸léi劣。损减衰退。诸根耄mào熟。功用破坏。诸行朽故。其形腐败。是名为老。

  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暖。命根谢灭。弃舍诸蕴。死时运荆是名为死。此死前老总略为一。合名老死。如是名为缘起差别义

  苾刍。我已为汝等说所标缘起初差别义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声闻菩萨天人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得未曾有信受奉行。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这套丛书的过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披沙拣金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彻底梳理,力求使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准确地把握中华民族绵绵不息的古代文脉以及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包罗万象的宏大气派。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大读者一直都在以极大的热情期待着能够看到一套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全景的丛书。为此,这套丛书以前所未有的庞大容量,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作者简介姓名:(唐)玄奘著

  作者简介:玄奘,本名陈祎,生于公元599年,河南偃师人,12岁在洛阳净土出家,法名为玄奘,后世又称他唐僧、三藏法师,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公元627年,他孤身远涉印度学佛取经,19年中总行程5万里。《大唐西域记》就是他归国后,应唐太宗的要求记录路途的所见所闻而成。

  作品:《缘起经》 《大唐西域记-插图本》 《缘起经》 《大唐西域记》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 - - 第40册》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第一辑 第40册 心经 金刚经 维摩诘经》 姓名:(印度)世亲造//(印度)马鸣造//(东晋)僧肇|译者:(唐)玄奘//(唐)玄奘//(梁)真谛著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大宝积经

下一篇:涅槃部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