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

当前位置: 觉悟佛教网 > 百科 > 佛教人物 > 正文

玄奘法师

浏览: 次 

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州缑氏县,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

  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唐三藏西天取经》,《西游记》等,664年圆寂于玉华寺,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

中文名 玄奘 国籍 中国
别名 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 信仰 佛教
民族 汉族 所处朝代 隋末唐初
出生地 河南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 职业 僧人、著名翻译家、旅行家
出生日期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 毕业院校 那烂陀寺
逝世日期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主要成就 西行取佛经、翻译经论、
代表作品 编译《大般若经》等   创作《大唐西域记》、开创法相宗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元年)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五万里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并与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 。公元645年玄奘归来,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玄奘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

大慈恩寺南门外玄奘法师雕像
大慈恩寺南门外玄奘法师雕像

  玄奘(公元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僧人,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筐。657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 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 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人物生平

玄奘塑像
玄奘塑像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其先祖为陈留人。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在周南(河南洛阳),子孙因此在洛阳缑氏定居 ;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一说600年)出生。

  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师之生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

  隋大业八年(612年),洛阳度僧时,理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贤其器宇,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师乃与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盘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兄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宿老,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尝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毗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兄长捷离开洛阳赴四川,在空、景(慧景,摄论学者)两法师处学习。次年,玄奘到成都听宝暹讲《摄论》,又跟道基学“说一切有部”的《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玄奘居蜀四五年间,师从多师,研习大小乘经论及南北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各家的学说,学业大进,渐为人钦慕。

  隋大业十二年(618年),玄奘随其兄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

  于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于贞观三年(629,一作贞观元年)从长安出发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经秦凉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中亚地区、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至摩揭陀国。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入戒贤论师门下,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钻研诸部,凡经五年。

  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游学十二年,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讲中、百二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

  戒日王等闻名,竞相礼谒。时,师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曲女城为师作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

  师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归依为弟子。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于首都钵罗那迦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贞观十七年,师正式辞王东归。经由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还抵长安,帝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师所赍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师归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

玄奘大师顶骨
玄奘大师顶骨

  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师尝斥责鸠摩罗什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之翻译法,遂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

  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

  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

  近30多年来玄奘大师真身顶骨(一部分)一直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南京灵谷寺的净然法师说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一般秘藏于密室里,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动和重要佛教友人来访,才会请出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而一直在寺里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于真顶骨的影骨。

  另外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师部分顶骨,移奉日本。后一部分顶骨归还台湾,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参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西域记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续高僧传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开元释教录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

  儒学世家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本是儒学世家。为东汉名臣陈寔(104年—187年)的后代,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养。他有三个哥哥,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天资聪颖

  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小乘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被破格入眩其后听景法师讲《涅槃》,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敬。

  佛门龙象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玄奘跟长捷法师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誉满京城

  武德七年(624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听。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前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

  西行求法

  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

  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

  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

  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

  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取经路线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

  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巴基斯坦东北境)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阇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

  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阇烂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1956 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

  年( 唐贞观元年) 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

  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

玄奘塑像
玄奘塑像

  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 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西行千余里,至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现在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取经回国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

玄奘雕像
玄奘雕像

  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常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

  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

  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身后之事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顶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

  由于玄奘顶骨的名声显著,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

  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被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在地)。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塔中供奉。

  而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被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被毁,第三份则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毁。

  被日本请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东京增芝上寺,后被移至慈恩寺。1955年,从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请到台北日月潭玄奘寺供奉。而后,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请到日本奈良的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1998年迎请至南京灵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了一份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中。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方被供奉。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续高僧传·玄奘传》。

  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吴承恩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卓越贡献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相关书籍
相关书籍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

  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

  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大唐西域记》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

  《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华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盂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玄奘门徒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

  窥基,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

  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

  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圆测系新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

  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被视为别系。

  此外还有: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取经背景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文共5119字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

  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

  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

  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人类对人生、社会、宇宙的真相和意义的探求,从未停止,到玄奘这里,为我们留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对玄奘来说,为天下黎民苍生寻找离苦得乐之路,就是一个佛教徒义无反顾的使命。玄奘千里西行求法取经,正是中华民族千年来“舍生取义”精神的最生动和真实的写照。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玄奘与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

  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大雁塔
大雁塔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唐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

  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

  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

  西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首幅《大唐玄奘传》铜雕壁画由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制作完成。

佛教三藏

  佛教中有三藏之说,即:

  1、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2、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3、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意译作本母、论母)、优波提舍(意译作论议)具有密切之关系。

  通晓其中一门者,对应以“师”之头衔,即:精通经藏者尊为经师,精通律藏者尊为律师,精通论藏者尊为论师。只有同时通晓三藏者被尊为三藏法师,简单说就是比丘中最高学历,或终生成就奖一类,历代有多名三藏法师,如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智者大师、杜顺和尚、印顺法师…等等,其中以玄奘最有名,世俗影响最大,又因其取回经书译时都标有“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字样,因此民间提到三藏法师多联想至“唐三藏”、玄奘之名。

玄奘故里

玄奘塑像
玄奘塑像

  从偃师县坐中巴车南行约有20多分钟,就到了这个人口不多、颇为安静的中原小镇缑氏。207国道从镇中穿过。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

  还未到玄奘故里,游人的思绪已经被玄奘精神所渲染了。下得一个小坡,路旁早已干涸的河道边,竖着一通石碑,一望竟然是“造纸河遗址”碑。原来这里就是蔡伦当年造纸的地方!从造纸河遗址望过去,便可看见坐落在百米外绿树遮蔽中的陈河村。路人告诉我们,玄奘故里就在村口。

  玄奘故里坐北向南,分前后两院,依地势渐次升高。门口竖有赵朴初题写的“玄奘故里”碑。整个故居仿隋唐风格,青瓦白墙,朱门红柱,门口匾额上书“玄奘故里”,为季羡林先生所书。拾级而上,穿过汉白玉阙门,就进入了玄奘诞生和成长的院落。

  玄奘当年就诞生在前院的东厢房内,这也是他父母的居室。院内还有老树、古井、厅堂以及兄嫂居住的西厢房等。厅堂为前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原为家中的会客之处,现为玄奘纪念堂,塑有玄奘及两个弟子的彩色泥塑。

  后院柳阴深处,安放有一尊汉白玉雕刻的玄奘坐像,慈眉慧目,光洁无瑕,寄托着家乡人民对玄奘的崇敬之情。出得玄奘故里,南行百余米,就是安葬玄奘父母的西原墓地。墓地简朴幽静,墓碑是近年新立的。这就是657年正月十三日,玄奘在随唐高宗来到洛阳时,经高宗同意,与自己仅存的姐姐共同为父母迁葬的墓地。

玄奘寺

  此外,在玄奘故里,至今还保存有诵经斋、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等与玄奘有关的诸多遗迹。南距故居4 000米处,还有一玄奘寺。该寺又名唐僧寺,初建于北魏,原名灵岩寺。隋大业年间,幼年的玄奘曾多次至该寺听高僧讲经。取经归来后,玄奘曾至该寺看望僧众,改寺名为兴善寺,唐太宗、武则天均赐地重修。明代以后,大约受小说《西游记》的影响,称为唐僧寺。1996年,当时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来此,提议更名为玄奘寺,并亲题寺名。玄奘寺西边10多米处,为后人建造的纪念性墓冢——玄奘墓园。园内除玄奘墓外,还有玄奘弟子的纪念碑刻数十方。

人物故事

  大智大勇

  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弟子问难

  《宋高僧传》记载,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玄奘译《大毗婆娑论》。

  弟子法宝问玄奘:“此二句四句为梵本有无?”

  玄奘回答:“吾以义意酌情作耳。”

  弟子法宝又问:“师岂宜以凡语加圣言量乎?”

  玄奘回答:“斯言不行,我知之矣。”

  智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了。于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义服外道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一天,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闭门不出,任凭他大叫大骂。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讲解经义。外道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己的仆人。不久,玄奘由于要准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辩论,研究小乘经典,百思不得其解,听说那外道会讲解,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待到那外道讲解完毕后,玄奘感激他,将他放走。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龟兹辨经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路过龟兹,被当地盛情招待,事后玄奘去拜见当地地位最高的法师--木叉麴多。由于木叉麴多有点看不起玄奘,所以处处轻蔑,还说玄奘的西行取经是多此一举,于是在木叉麴多的庙里--神奇庙(当地语言的汉语意思)举行了一次辨经,由于木叉麴多处处狂妄自大,最后惨败给玄奘。经过这件事后,木叉麴多再见到玄奘不敢再坐着,都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表示尊重。

历史评价

  唐太宗亲自撰写了一篇长七百八十一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中称赞玄奘“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足见评价之高。唐高宗得到玄奘病危的消息,即时派多名御医救治。玄奘逝世后,高宗哀恸伤感,为之罢朝,反复叨念“朕失国宝矣”。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

  【唐】【道恭】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游天衣寺

  【宋】【赵諴】世称幽景属金仙,若是精蓝岂妄传。涧涌双泉雷出地,山围四面管窥天。唐僧手泽神毫健,梁帝宸恩宝器妍。今日喜偿平昔志,更逢闽客此安禅。

  送水云归吴

  【宋】 【郑惠真】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送吴僧庆闲上人

  【宋】【方回】唐僧穷岛可,应是笔能追。投卷初来此,回船忽去之。味□工会合,情淡惯分离。许读红楼集,昌黎亦赠诗。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玄奘是中国第一流学者,决不居第二流以下。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

综合评价

  真诚学习

  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决心西行求法,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

  不顾安危

  在西行路上,备经艰难险阻,走过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况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但法师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这种为法忘我、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了大乘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行愿。苛求真理

  法师西行,历经50余国,向各国佛教学者学习大小乘经典,还有因明、声明乃至婆罗门教典籍。在那烂陀寺依止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等,被选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师通达内外、大小、空有教义,并能会通融合、登峰造极。

  建正法幢

  法师为破斥外道邪说,捍卫真理,写出《制恶见论》;为融合般若瑜伽,建立中道观,息灭空有之诤,写出《会中论》。在戒日王召开的曲女城佛学辩论大会上,立“真唯识量”,无人能破,一时名震五印,万人景仰,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小乘人尊为“解脱天”;又应请参加无遮大会,受到帝王、宰官、僧俗群众的尊崇。

  热爱故国

  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回国以后,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因明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传入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诲人不倦

  法师先后在长安慈恩寺和铜川玉华宫等地译经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其数量之巨、译文之精美、内容之完备信达,实超前代译师,后更无与伦比。法师白昼译经,晚上继续,三更暂眠,五更复起。除译经外,每天晚饭后还要抽出时间,为弟子讲演新译经论,解答提出的种种问题,并与寺中大德研讨各种理论,评述诸家异同,融会贯通。其译业彪炳、不辞劳瘁,讲学论道、诲人不倦的精神,也是空前卓绝的。

  照亮印度

  “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奘赢得如此赞誉的是一本名为《大唐西域记》的书。

  《大唐西域记》为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玄奘在成书之时曾进表于唐太宗:“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全书12卷,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百余个国家的情况。《大唐西域记》不但拓宽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为后世保存了珍贵史料,而且对中国日后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今在印度,只要读过小学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玄奘的。印度人知道玄奘,一是通过民间传说,二是通过教材,在印度很多教科书中就有关于玄奘的故事,其中课文《佛的影子》,讲的就是玄奘如何感化一伙强盗的故事。印度如此推崇玄奘,主要是因为玄奘在印度历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贡献。印度人没留下文字历史,其历史多存在于传说之中。

  马克思曾经感叹,古代印度尽管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的历史天空“曾经一片漆黑”,印度人不知道佛教发源于本国,也不知道自己国土里掩埋着那么多辉煌的过去。

  《大唐西域记》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尘封已久的真实历史。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蓝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也是根据这本详细的史料发掘出来的。中世纪印度的历史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唐代的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曾受到了当时全印度举国上下的尊敬。法师返国时,唐朝太宗皇帝也亲自出迎,并希望法师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师婉言谢绝,后法师圆寂时,朝野送葬者竟达数万人。玄奘法师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实为罕见,所以鲁迅先生也赞叹玄奘法师为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脊梁”的优秀杰出人物。

名家评价

  季羡林

  “对玄奘的评价也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中国方面来看,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关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同时又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政治活动家。他同唐王朝统治者的关系是一个互相利用又有点互相尊重的关系。”

  “至于他个人,一方面,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道的高僧。另一方面,他又周旋于皇帝大臣之间,歌功颂德,有时难免有点庸俗,而且对印度僧人那提排挤打击,颇有一些‘派性’。”

  “因此,我想借用恩格斯评论黑格尔和歌德的一段话来评论玄奘:‘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歌德和黑格尔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玄奘在自己领域内算得上是一个宙斯。但是他的某一些行为,难道就没有一点庸人习气吗”。

  毛泽东

  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历史上也有翻译。比如唐僧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回来。唐僧就是一个大翻译家,取经回来后设翻译馆,就翻译佛经。唐僧不是第一个留学生也是第二个留学生。”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第四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谈到“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时,所举的中外7个历史人物,其中一位就是玄奘。翌年3月,他在成都会议上说到,从古以来创新思想、立新学派的人,都是学问不足的年轻人,他再次举了玄奘等人的例子。

  1964年,毛泽东在春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佛经那么多,谁能读得完?唐玄奘翻译的解释《金刚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到1000字,比较好读;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那么长,就很难读完了。”可见,毛泽东是相当推崇唐僧的译经水平的。

相关图书

  图书信息

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

  书名:《玄奘大师》

  作者:沧溟水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1

  字数:265000

  页数:247

  开本: 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 宗教人物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理想.和没有理想的,

  或者说,坚持理想的,放弃理想的,

  这是一本讲述坚持理想之路的书,

  一个人的传奇,一个时代的传奇!

  仅以此书献给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人们!

  作者简介

  沧溟水,本名杨亚玲,湖北来凤人。2005年末开始长篇小说创作,著有悬疑推理小说《双城迷情》。长篇历史小说《大唐后妃传》获腾讯第二届“作家杯”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2007年由现代出版社出版,繁体版于2008年由台湾海洋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即将出版的还有30万字军旅题材小说《烈火如歌》等。

  图书目录

楔子心光照天破

一万里翔,归思长,何事起彷徨

二涉激流,下险滩,长度玉门关

三死何怨,生何憾,知音向来稀

四 暗礁涌,孤光照,冰雪映肝胆

五异域迢,佛影昭,镜心见灵山

六得即失,是同非,谁堪共怅惘

七圣地幽,疏林森,异梦惊鸿鹄

八揽芳华,排巨浪,误引双雄顾

九摒万难,立佛意,声名震四海

十风不定,璞玉碎,帝殒空山寂

十一尘嚣上,步步艰,进退苦徘徊

十二暮雨霏,素光回,一夜莲花开

尾声皓月入沧溟

人物铜雕

  国礼玄奘法师

国礼玄奘法师神雕集团
国礼玄奘法师神雕集团

  2006 年是中印友好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时,将玄奘法师铜像作为国礼亲赠于印度,佛像高 3.5 米,重 2.5 吨,安放于大雷音寺玄奘纪念堂内。

  该铜像,由佛像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王惕设计,由神雕集团制作。

  大唐玄奘法师传

  2006年11月,“中印文化年”,朱炳仁大师主持创作的当代铜雕巨作《大唐玄奘法师传》,作品包括三十幅由《大唐玄奘传》及六幅飞天组成的巨幅铜壁画,总面积达一百三十一平方米。作品远渡重洋抵达印度,成为印度那烂陀寺唐玄奘纪念堂的镇馆之作。

作品一览

  《大般若经》

  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瑜伽师地论》

  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瑜伽论》唐玄奘译,100卷。《本地分·菩萨地》,奘译本35~50卷前半,发现有和阗文译本残篇及《菩萨戒本》1卷(相当于奘译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9卷(相当于奘译本《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相仿,但另有序品)和《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为《菩萨戒本》的异译);陈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相当于奘译本第1~3卷),《决定藏论》3卷(相当于奘译本50~54卷)等几种译本行世。

  《成唯识论》

  佛教论书,10卷。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传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并独得玄鉴居士珍藏的护法注释的传本。回国后,原拟将十家注释全文分别译出,后采纳窥基建议,改以护法注本为主,糅译十家学说,由窥基笔受,集成一部。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佛教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年)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现其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玄奘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将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这些记载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

  从19世纪开始,这部书被译为德、法、英、日等各国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也从此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九死一生舍身求法的精神激励着很多后来者,鲁迅赞他为“民族的脊梁”,梁启超也称他为“千古一人”。

轶事典故

  俗名小考

  关于玄奘俗名究竟是“陈袆”、“陈祎”、“陈炜”一直有所争议。玄奘本姓陈,这是没有疑义的。《旧唐书》中就有记载:“僧玄奘,姓陈氏”但是,他的名字却总说纷纭。有人说名“祎(yī),有人说名“袆(huī),还有人说名炜(wěi)”。认同他叫陈祎的,有《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等工具书。认为他叫陈袆的,有《辞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等工具书,还有钱文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等著述。认为他叫陈炜的,有《导游基础知识》、《西游正史》等书。

  造成玄奘俗名说法不一的原因,主要是当时官方的史书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除了《旧唐书》提到玄奘的姓氏外,《新唐书》中再没有说及,这就造成了没有一个权威说法的状态。而对“祎”和“袆”两字的考证,也显得各有其理。

  认为应该用“袆”的理由是:“袆”字作为玄奘的俗名,应该出自《礼记》中的句子“夫人副(古代贵族妇女的头饰)袆”,‘袆’义为一种服饰(或说祭服)。玄奘的二哥长捷法师俗名陈素,“素”字也是出自《礼记》中的句子“大夫素带”,“素”义为白色的生绢(带),也是一种服饰。这种亲兄弟间名字出自同一古籍的原则,应该是有力的证据。

  认为应该用“祎”的理由是:

  (一)“祎”为美好之义,且多用于人名;而“袆”为古时王后的一种祭服。

  (二)玄奘的“奘”字,为壮大之义,根据古人名与字相配的原理,大与美相承,从意义上看“祎”字更加合理。

  (三)“祎”和“袆”两字,一个为示字旁,一个为衣字旁,由于这两个偏旁十分接近,古代常常混用,“袆”字可能是“祎“字的误写,如汉碑、敦煌写卷、唐石经上都是这样,其实都属于别字。

  否认玄奘名“祎”的人,还有几点推论:其一,如果因为辞书上说“祎”字“多用于人名”,就认定肯定是这个字,这就不对了。因为一个字在大部分的文献里只是用于人名,可以得出结论此字“多用于人名”;但是如果因为某个字“多用于人名”,就认定某历史人物的名字就是这个字,这样的反推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其二,所谓用“祎”字是“大与美相承”,是把古人名、字相配的原则用错了地方,因为僧人的法号是不必配合俗名的。比如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法号与名字,其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其三,“祎和袆两字,由于偏旁相近,古代常常混用”,时有这种可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特意将“袆”字写成“祎”字。因为作为刻石版刻工,一般不会愿意费工多刻一笔,而总是希望省力少刻一笔的。更何况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后人闭尊者讳而故意缺笔,于是给后世造成了误会。因此,不论是从取名的用意,还是从刻石刻经版的混用方面说,玄奘的俗名都应是“陈袆”。

  当然,即使认为玄奘的俗名叫“陈祎”,也不能说就是错的。在这方面,钱文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做的比较到位,他在正文里都用“陈袆”,但在旁边加个括号,里面注明也作“祎”。钱教授解释说:“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只有一个地方讲他叫陈祎,另外四个同时代的文献讲他叫陈袆,而我们在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情况下,只能取多的一个,不能拿少的否定多的”,这是学术研究应取的严谨态度。

  西域奇闻

  乌兹别克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东欧和中亚交通要冲的十字路口,是世界上少有的 “双重内陆国”(所有邻国都是内陆国),也因此被认为是“中亚之心”。玄奘曾在乌兹别克洒佛教火种。( 博物馆留物证)

  塔克西拉

  塔克西拉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据史料记载,公元405年晋代高僧法显到达此地,幷居住了长达6年之久,不过当年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著名的唐代高僧玄奘在公元650年来到塔克西拉,在此讲经、说法整整两年,在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他以优美的文字描述塔克西拉:“地称沃壤,稼蔷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如今,玄奘的讲经堂遗址仍然保留着。

  呾蜜国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主管卡齐姆·阿卜杜拉耶在北京大学作主题为“古铁尔梅兹城及周边地区的佛教文化”的学术报告时指出,古铁尔梅兹城及其附近地区佛教文化遗存的发现,进一步确证了玄奘记载的真实性。玄奘在赴天竺取经途中沿河谷到达古铁尔梅兹城。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记载了该城的佛教状况:“呾蜜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东西长,南北狭。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诸窣堵波(即佛塔)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

  佛骨遗踪

  有十余位陕西学者通过考证,一致认为实际上葬于长安兴教寺的玄奘墓塔从未被发掘过。从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对寺院重修的记载甚多,但寺塔始终完好保存,特别是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的重修,增建圆测、窥基两舍利塔于玄奘塔两侧,都有力地证明了玄奘墓塔完好、其遗骸仍瘗藏在兴教寺内。

  同时,有专家认为“史学研究应当把宗教信仰与历史事实区分开,僧人可政传得‘顶骨’应属宗教性说法,不应当做史实看待。”因而兴教寺玄奘遗骨安葬地是历史定论,“发塔”等奇谈怪论是以讹传讹,不能成立。当然,事实情况到底如何,以上谜团是否能得以完全解开,都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

后世纪念

  玄奘寺

  玄奘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1942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石函,函内供奉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并记载了唐代高僧玄奘顶骨舍利来南京安葬的经过。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1943年初,汪伪政权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2003年,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及区建设局在小九华山重修寺庙,即为玄奘寺,由南京栖霞寺监院传真法师住持管理。

  三藏塔

  三藏塔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九华山公园玄奘寺内,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44年,因塔内葬有唐高僧玄奘顶骨而得名,为五层楼阁式青砖塔。

  三藏塔建筑在一个圆形的石台上,塔每层辟有半圆壶门,一层中央小石碑上刻“玄奘法师灵骨”,石台南面镶嵌着三块石碑,中间一个圆形石碑记录着玄奘西行的路线图。左右两侧的石碑形制相同,石碑下面各有一个兽头。

  左侧的石碑记录着三藏塔的历史。右侧记录着玄奘的生平事迹和。在石台东侧树立着文物保护碑。塔门有木质栅栏围挡。

  三藏塔系砖建仿木结构,下筑圆形台基,塔身为四面五层,高20余米,采用的是近代工艺。但三藏塔的风格还是类似于唐代风格。

  塔底层各开四个半圆壶门,南门上面的青砖上刻着“三藏塔”三字。门券内嵌石边,石边雕刻花纹。底层下部四周装饰石质裙围。塔门有木质栅栏围挡。塔心室正中是一座莲花石座,石座上有一四方石匣,就是玄奘顶骨存放之地。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位于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东北陈河村西头。洛州缑氏(今偃师缑氏镇)后人为纪念玄奘的成就,在此建永庆寺。寺内大殿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修。四周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1991年7月,在河南省政府的关怀下对故居进行了修复和建设。新修和建设的还有:唐恭陵、唐僧寺、玄奘谣游宫和隋唐一条街等,总投资700余万元。高大的“玄奘故里过路碑”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气势雄伟的故居大门是隋唐建筑风格。大门内分前院、厅堂、后院三部分组成,里面陈列着玄奘的珍贵文物和经十九载呕心沥血主持翻译的全部经卷,后院东厢房是玄奘母亲宋氏的卧室,也是玄奘诞生的地方,后院还有唐太宗、唐高宗撰文,唐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者序》和序记碑。现已辟为“玄奘故里纪念馆”。

  马蹄泉

  坐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建筑为东、西厢房和厅堂,西厢房主要展示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的全部经卷。后院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居室,后堂为玄奘祖父、母居室。

  佛光

  位于玄奘故居后院,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是唐中宗李显(即佛光王)纪念法师玄奘御旨修建,公元2000年重修。佛光寺原是皇家寺院,品位极高。

  陈家花园

  陈家花园故址位于故居正南,坐南朝北,背靠凤凰台,面对陈家故宅。修复后的陈家花园集园林精华与佛教文化为一体,形成浓荫欲溢的园林效果。

  晾经台在凤凰嘴东150米处,利用河湾阶地组建晾经台。相传玄奘取经归来,回故里省亲,在此过河时经卷掉到河中,在河畔巨石上晾其经书。

  除以上景点外,玄奘故里还保留有陈家古井,皂抱凤凰槐等遗迹和珍贵文物。

  玄奘雕塑

  大雁塔以“唐僧(玄奘)取经”故事驰名。 提到慈恩寺、大雁塔,自然会想起唐代高僧玄奘和赐福镇宅圣君师傅钟馗故里的钟馗,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

  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有着显赫的地位和宏大的规模。他是这里的第一任住持方丈。这位传奇人物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纪念馆

  玄奘纪念馆以举世名著《大唐西域记》为题材,再现唐玄奘印度取经史实。占地150亩,投资1500万元。馆内设置了“凤鸣陈河”、“净土寺剃度”、“遍访名师”、“西出玉门”、“高昌结盟”、“沙漠酷度”、“密林遇险”、“山寨歌舞”、“天崩地裂”、“阿富汗民俗”、“尼泊尔王宫”、“那兰陀寺”、“印度风光”、“声震五印”、“唐王接见”、“雁塔译经”、“五百罗汉堂”等40个大型场景。采用高科技控制,声光电兼备,游客置身其中,可领略中原民俗,三峡奇景,古城雄姿,塞北大漠,以及中亚、南亚等异国的名山大川,宫廷殿堂,原始森林,佛国风情。

  玄奘三藏法师院

  “玄奘三藏法师院”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内设有玄奘纪念堂、玄奘事迹陈列馆和讲经堂;玄奘法师的部分灵骨在本世纪还被迎往到日本供奉,1955年经周总理同意,我国政府又分赠部分法师灵骨与印度政府,安放在法师当年留学的那烂陀寺。1998年,由198人组成的台湾省玄奘法师舍利奉迎团也来到北京访问,准备迎请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到台湾省供奉在三藏纪念塔内,希望让玄奘法师的光芒永远照耀全台湾省所有人士的心,台湾省也创办有玄奘大学,就是为了玄奘法师的精神能够永远活在学子们的心中。

历史记载

  史书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

  唐,冥详《大唐故三藏玄焚法师行状》《大正藏》

  方志记载

  《西安市志·(第七卷) 人物志》

家族成员

  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

  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

  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

  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蕙庭法师

下一篇:摩诃迦叶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JUEWU.ORG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