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道源法师

佛堂讲话 第一辑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三、念佛切勿起疑念

诸上善人慈悲!道源今天再向各位打打闲岔,题目是「念佛切勿起疑念」。念佛全凭信心,若起疑念,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我们是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佛说的话。

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他自己已经成了佛,他是过来人,所以知道成佛的经过,哪一条路难走,哪一条路易行,都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了。我们要想成佛,必须先断烦恼,烦恼断尽,方能成佛。可是娑婆世界众生,因为处于五浊恶世,烦恼特别多,由于环境恶劣,断烦恼的功夫亦不易进行,所以成佛很难!我们的本师真是大慈大悲,特为我们指出一条特别容易走的路,即是念佛法门。可以不断烦恼,而先求生极乐世界,是即所谓「带业往生」。迨至生到西方,环境变好了,用起功夫来,但进不退,很容易就达到成佛的目的了。

释迦如来,既然由大悲心中,流出这特别容易修行的念佛法门,众生即应普皆往生西方,而现见众生得度的很少,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众生业障深重,不肯信佛之故。他们既然不肯信佛,当然不信念佛法门,连信仰心都生不起来,哪还能够修行得度呢?

其他世界,其他众生,且置勿论,单说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吧!地球上的人们,大多数不信因果的道理,不信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这类拨无因果的人,佛教中称之为「一阐提」。他们连因果报应都不相信,那里还能相信念佛法门呢?

又有多数的人,虽然信仰「作善上升,作恶下堕」的道理,但是他们信仰的是其他的宗教,而不信仰佛教,这种人,佛教中称之为「外道」。这些外道,连佛教都不相信,哪里还能相信念佛法门呢?

我们再看看佛教以内的人吧!有一些人,类似僧尼,虽然住在佛教庙里,但是他们却不学佛法,挂的是佛教的招牌,卖的是外道的杂货。又有一些人,类似居士,秘密传道,劝人吃鸡蛋菜,就是释迦已经退了位,弥勒佛现在正掌盘,这些类似佛教的人,佛教中称之为「附佛法外道」,他们连佛法僧三宝都不相信,哪里还能相信念佛法门呢?

在佛教之内,除了「附佛法外道」以外,则都是真正信仰佛教的了,然而不一定都信仰念佛法门,因为他们学的是其他宗派。其他宗派的人,既不学净土宗,因此起了门户之见,心生执着,不但不信净土宗,而且常对净土宗加以毁谤,这真是不应该。

例如学禅宗的人,刚刚学了几天禅,就反对念佛,殊不知历代大禅师,修念佛行的多得很!许多参禅的高僧大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以后,率多归向净土。如过去的永明禅师、彻悟禅师等,都是净土宗的祖师,然而既是净土宗的祖师,为甚么还要称他们为「禅师」呢?因为他们起先学禅,开悟见性之后,能以兴隆禅宗,是禅宗的大善知识,禅师的大名,已传扬于诸方,虽然后来归向净土宗,专修念佛法门,但是称他禅师已成习惯了,所以仍然称他们为禅师。由此可以证明净土宗与禅宗并无障碍,何必加以毁谤呢?又如现在的禅宗大德虚云禅师,今年已一百一十九岁了,大家公认他是大彻大悟的禅师。他老人家若在禅堂开示,就讲参禅的道理;若在念佛堂开示,就教人念佛,不但不反对净土,而且赞扬净土哩!现在刚刚学了几天禅的人,就反对净土,不知他们的学识与功夫,是否已超过前面所举的永明、彻悟、虚云诸大禅师?相信不会超过吧!

又如学唯识宗的人,刚刚学了几天唯识,就反对念佛!殊不知唯识宗的开宗第一代祖师玄奘大师,并不反对念佛,他老人家由印度求取佛经回来,亲自翻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阿弥陀经》之新译)。如果玄奘大师反对念佛,一定不会把《阿弥陀经》梵文本带到中国来,亦一定不翻译此经,可见玄奘大师不但不反对念佛,而且是提倡念佛的。再看唯识宗的第二代祖师窥基大师,着有《阿弥陀经通赞疏》三卷,《阿弥陀经疏》一卷。可见窥基大师不但不反对念佛,而且是尽力宏扬念佛的。又如民国以来,大家公认为中兴唯识宗的太虚大师,若有念佛的人请他老人家开示时,他老亦讲念佛的道理,在他的讲演集里,关于讲净土的有七篇之多!(台北市善导寺曾印单行本流通)故知太虚大师亦是不反对念佛,而且是兼弘净土的。现在刚刚学了几天唯识的人,就反对净土宗,他们的学问修持,能超过玄奘、窥基、太虚三大师吗?相信不会超过吧!

以上所讲不信念佛法门的人:一类是拨无因果断善根的一阐提,一类是信仰其他宗教的外道,一类是混入佛门的外道,一类是信仰佛教其他宗派的人。这四大类的人,在今天的念佛堂里,或许没有,故今天所讲的话,不是专对他们讲的。

今天是为「信而有疑」的人讲的。疑是疑惑。昧于事理,不能决定是非,谓之疑惑。疑与信是对待的,疑则不信,信则不疑。为什么说「信而有疑」呢?因我们前生前世种了念佛的善根,所以今生今世遇着念佛的机缘,就发生信心了。可是我们的八识田中,潜伏着很多的疑惑种子,一经遇着外缘的触动,它就发生现行了,于是在信心之中,就生起了疑念。现在分三段来讲:

第一、疑教权说:「教」是佛所说的言教,有一些人疑惑净土法门的言教,是释迦佛为引导众生入于佛道方便权巧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真实有的。读《阿弥陀经》,见到里面所说的种种庄严,种种妙事,都生起疑念!读到「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帀围绕。」读到「四边阶道,金、银、瑠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瑠璃、玻璃、砗磲、赤珠、码碯而严饰之。」读到「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竟会引起疑惑。说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宝贝可以造路建房呢?尽大地都是黄金,尤其令人难以相信。因为在娑婆世界没有见过,便认为这是绝对没有的事,他们说:这一定是释迦佛为引导众生说的。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一个化城罢了!这是以凡夫的境界来疑圣人的境界,正等于以贫贱人的境界来疑富贵人的境界,未免幼稚可笑。

为解释此疑,先说一个眼前的譬喻:比方有一「山顶人」,他所见的庙宇,都是数尺见方,高不及丈的土地庙。有人向他说:台中市灵山寺新建一座大讲堂,如何的高大,如何的庄严,楼上楼下可以容纳八百人听讲!这位足不出户的山顶人,一定不相信有这样高的庙宇。然而我们并没有骗他,灵山寺的大讲堂实实在在是有的。不过我们应知道:这座大讲堂不是凭空生出来的,是由于灵山寺的住持、监院,以及信徒们,花费了很多的精神,很多的财物,才建筑成功的。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凭空有的,是由于阿弥陀佛在无量阿僧祇劫中,所修的无量功德所成就的。以如是不可思议之清净妙因,方得结成如是不可思议之清净妙果。极乐世界是实实在在有的,并不是释迦世尊方便权说的。

第二、疑法太易:「法」是修行的方法。又有一些人疑惑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太容易了。他们读《阿弥陀经》,读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竟会引起疑惑,说是:一个博地凡夫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而且只念七日,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未免太容易了吧!他们说:佛教通途的修行方法,即是「止观」。下手修行时,必先修「止」,待「止」修成了,再来修「观」。「观」修成了,然后再修「止中带观,观中带止」的功夫。直至修到「止观不二」的境界,功夫才算「上了路」。谈到修行之事,真是难之又难!怎么说只念一句佛号,就算是修行呢?他们又说:修行原为断「业」,但是断业并非易事,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断尽,怎么说只需七日的短时,就可以带业往生呢?

我们须知:念佛法门有二种力量,一是心力,二是佛力。修其他的法门,完全靠自己的心力,所以很难。修念佛法门,有了自己的心力,再加上佛力,所以很易。喻如一位老人,意欲上楼听讲,但以身体衰弱,上不去楼梯。设若这时候,有一位年富力强的人,搀扶他一下,这位老人,不是很快的就上楼去了吗?老人喻如博地凡夫。意欲上楼,喻如愿生西方的心力。身体衰弱,喻如业障深重。力强的人搀扶,喻如佛力接引。老人上楼,喻如带业往生。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是心力与佛力亦复不可思议!在我们发心念佛之时,即是发展心力之时;念到一心不乱之时,即是心力充分显露之时。在一心不乱的时候,业力亦被降伏,无能为其障碍之力了。再加上佛力接引,带业往生实是轻而易举的事,又何用怀疑呢!

第三、疑自根浅:「根」是前世修行的善根。前面所说的二种疑惑,是疑惑佛法,此是疑惑自己。疑惑自己的善根太浅,纵令念佛,恐怕也生不到西方去。这是说:另有一些人,听说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

的庄严,阿弥陀佛正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只要念佛,即得往生。生彼国以后,即得见佛闻法,获证「无生法忍」,就有了大智慧、大神通,能够飞行自在,能分身到他方世界广度众生。他们听了这些话,信是相信了,但是认为那是有大善根的人才能办到的,自己的善根太浅,怎样能够办得到呢?

奉劝诸位:千万不可疑惑自己的善根太浅,因之恐怕不能往生净土,须知你我都是善根深厚的人。怎样可以证明你我的善根深厚呢?请看现在全世界上的人,终日忙忙,所为何事?岂不都是忙着准备互相残杀的事吗?再看现在社会上许多人,终日忙忙,所为何事?岂不都是忙着争名夺利,以及忙着造杀盗淫妄无边恶业吗?那么,我们既不忙着互相残杀,又不忙着广造恶业,为何忙着来到这里念佛呢?如果没有大善根,肯这样做吗?何必自暴自弃对于自己的善根有所怀疑呢?

总之,从今以后,把一切疑念打消,相信释迦佛绝对没有妄语,相信我们自己都有大善根,相信念佛法门一定可靠!但能笃信不疑,一心念佛,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话说多了「打闲岔」,大家发起清净信心来,好好地念佛吧!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