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十地经论 白话文

十地经论 2 卷二 初地欢喜地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2卷二——初地欢喜地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如果众生能厚集善根,能善集诸种善行,善集诸三昧行,善供养诸佛,善集清白法,常得善友护助,善得清净心,心入深广境地,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显现大慈悲,如此众生,便能发无上菩提心。
  论释:以上十句,是说依何身而生菩提心。这裏有九种集:一是行集。随顺佛意以慧为主而持守眷属的戒律,如经所说「善集诸种善行」:二是定集。随顺佛意善修眷属的三昧,如经所说「善集诸三昧行」。三昧行即是殊胜观行;三是亲近集。善於见闻经教,修习闻智,如经所说「善供养诸佛」;四是聚集。善於思惟诸善法,修习思慧智,如经所说「善集清白法」;五是护集。修行真证,常得善友指导保护,如经所说「常得善友护助」;六是净心集。能得出世间正智,如经所说灵「善得清净心」;七是广集。心境深广,利益一切众生,如经所说「心入深广境地」;八是信心集。欣求佛智,坚信佛法,如经所说「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九是现集。多行慈悲,如经所说「显现大慈悲」。其中慈心是帮助众生超脱苦苦及坏苦,悲心是救度众生的行苦。
  九集之中,前二集是显示殊胜戒学与殊胜定学,行集是顺从佛意以智慧的生起为主而善持眷属的戒律,定集则是顺从佛意修入眷属的三昧;次四集显示殊胜慧学,亲近集是善习闻慧,聚集是以思慧智思维波罗蜜等诸善法,护集是善得善友指教启发,净心集则是修得出世间正智;後三集表示胜过声闻、缘觉等,广集是心境深广而能利益一切众生,信心集是欣求佛智,现集则是多行慈悲,此三集自利利他皆胜小乘。这十句经文中,厚集善根是总相,其余九种是别相;集是同相,别是异相;成是概括地说,坏是展开来说。已说依何身而生此心,次说为何而生此心。
原典
  经曰:诸佛子,若有众生厚集善根故,善集诸善行故,善集诸三昧行故,善供养诸佛故,善集清白法故,善知识善护故,善清净心故,入深广心故,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现大慈悲故,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
  论曰:如是十句说依何身。此集有九种。一著行集,善作眷属(2)持戒,如经「善集诸善行」故;二者定集,善作眷属三昧,如经「善集诸三味行」故,三味行者,观行增上(3)故;三者亲近集,善习闻慧智,如经「善供养诸佛」故;四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如经「善集清白法」故;五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如经「善知识善护」故;六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如经「善清净心」故;七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如经「入深广心」故;八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如经「信乐大法好求佛智慧」故;九者现集,多行慈悲,如经「现大慈悲」故,於中慈念依苦苦、坏苦,悲依行苦(4)。
  是中初二种集显增上戒学、增上定学,行集善作眷属持戒故,定集善作眷泼三昧故;次有四集显增上慧学,亲近集善习闻慧智故,聚集思慧智善思量波罗蜜等诸善法故,护集修行实证善得教授故,净心集得出世间正智故;後三集显胜声闻辟支佛等故,广集深心作利益一切众生故,信心集求一切智智故,现集多行慈悲故。此十句中厚集善根是总,余九种是别。集者是同相,别者是异相;成者略说故,坏者广说故。已说依何身生如是心,次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
注释
  (1)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巴利语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真道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无上正真道心、无上菩提心。
  (2)眷属:指若以慧的生起为主的话,戒等只是辅助的作用,故称眷属。
  (3)观行增上: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三昧是止,行即是观,止观二门常相资助。今此文中以止为主,用观资成,观能起定,所以名为  观行。观行增长,定得深胜。
  (4)苦苦、坏苦、行苦:此称之为三苦。由於遇到苦事而生苦恼是苦苦;由於乐事消失而生苦恼是坏苦;由於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即是   行苦。
译文
  经文:为得佛智,为得十种智力,为得大无畏智,为得佛平等法,为救一切世间,为净大慈悲,为得十方无余智,为得一切世间无障净智,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惧,因而菩萨便生此心。
  论释:经中所说佛智,是无上智,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各显其相,这是如来自除苦、集,自得灭、道之大智。此佛智有九种业力,各有作用,为求佛智力,所以便生此心。佛智九种业分别是:
  一力佛智,问记业。这是如来十种智力之首,也就是处非处智力。此智力能实知一切因缘果报,为众生说因果,随问能记。如作善业,便知定得善报;如作恶业,便知得善报无有是处。所以诸经中多说力佛智,此处经文也说「为得十种智力」。
  二无畏佛智,破邪说业。佛有四种无畏智,即正等觉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佛的四种无畏智,便是大无畏智,所以经中说「为得大无畏」。
  三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导众生证入业。所以经中说「为得佛平等法」。
  四救佛智,以四摄法化众生业。所以经中说「为救一切世间」。
  五净佛智,此净为救摄因业。所以经中说「为净大慈悲」。
  六无余智的佛智,常以佛眼观众生业。所以经中说「为得十方无余智」。
  七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使众生归信业。如来智心无碍,所以经中说「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
  八觉佛智,於一念中能知三世众生心及各种心相业。所以经中说「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
  九转*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如来教法如滚滚巨轮,在百亿人间世界中同时回转,摧破众生迷障,使能解脱得道,所以经中说「为得转大*轮的无所畏」。
  经中所谓「生此心」,即是本分中所说「诸位佛子,此菩萨愿善决定」。为何只说生心,而不说生智及生其余各种心相?因为心中即包摄知、断、证、修一切助道法。已说为何而生此心,次说因何能生此心。
原典
  经曰:为得佛智故,为得十力(1)力故,为得大无畏(2)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方无余智故,为得一切世间(3)无障净智故,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故,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
  论曰:於中佛智者,谓无上智,知、断、证、修(4)故。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为求彼故,生如是心。
  一者力佛智,问记(5)业。此如来是处非处智力(6)问记故,如修多罗(7)中说,如经「为得十力力」故。
  二者无畏佛智,破邪说业。如经「为得大无畏」故。
  三者平等佛智,得人法无我、教授众生证入业。如经「为得佛平等法」故。
  四者救佛智,以四摄法(8)化众生业。如经「为救一切世间」故。
  五者净佛智,是净为救摄因业。如经「为净大慈悲」故。
  六者无余智佛智,常以佛眼(9)观世间众生业。如经「为得十方无余智」故。
  七者无染佛智,一切世界无障无染、自然应化、令信作业。智心无碍,如经「为得一切世界无障净智」故。
  八者觉佛智,於一念中知三世众生心、心数法(10)业。如经「为得一念中觉三世事」故。
  九者转*轮佛智,解脱方便善巧业故。于百亿阎浮提(11)同时转大*轮,如经「为得转大*轮无所畏」故。(12)
  生如是心者,即是本分中说「诸佛子,是菩萨愿善决定」故。何故唯言生心,不言生智及余心数法?心中即摄知、断、证、修一切助道法故。已说为何义故生如是心,次说以何因生如是心。
注释
  (1)十力:指佛的十种智力,即处非处(是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不智力、种种胜解智力、遍趣行智力、   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
  (2)大无畏:指佛四无畏智,即正等觉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
  (3)间:原本为「界」,今据《明本》校改。
  (4)知断证修: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知是知苦,断是断集,证是证灭,修是修道。此是如来自除苦、集,自得灭、道,并非泛观四谛   境界。
  (5)问记: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问记是明其作业,意思是说随众生所问因果皆能一一记之,随问能记是力作业。  
  (6)是处非处智力:如来十种智力之一,如来能实知一切因缘果报,如作善业,便知定得善报,这称为知是处;如作恶业,便知得善报无有是   处,称为知非处。
  (7)修多罗:指诸经。
  (8)四摄法:是菩萨接引来生的四种方法,四法分别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9)佛眼:五眼之一。《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说,肉眼、天眼见众生形色,法眼能见众生根性,慧眼能见众生空寂,佛眼了达众生实性。五   眼又总称为佛眼,具此五眼,则能见众生而为利益,此即是无余智之业。
  (10)心数法:指从属於心、与心相应的种种复杂的精神作用。
  (11)阎浮提:泛指人间世界。
  (12)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一,此处六、七、八、九四种智力即是五种无量,五无量是:一众生无量,谓知所化;二世界无量,知生住处   ;三法界无量,知生所起善恶等法;四调伏无量,知物根性;五调伏方便无量,谓知度众生法。四种智力与五种无量相应,无余佛智是   初无量,无染佛智是世界无量,觉佛智是法界无量,又是调伏无量,转*轮佛智是调伏方便无量。
译文
  经文:此菩提心以大悲为首,智慧无上,同摄方便善巧,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随顺如来自然智,能领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众生。其智慧广大无边,犹如法界,又如虚空,无所不包,通达未来,无处不至。
  论释:此菩提心以大悲为首,大悲之大,分为九种:
  一为增上大。以其殊胜智慧,能尽察微细苦恼,所以经中说「智慧增上」。所谓智,是说能观照因果、逆顺、染净之由来;所谓慧,是说能分辨自相、同相之意义。
  二为摄大。巧拔众生之苦,能与众生为乐,所以经中说「方便善巧之所摄」。
  三为淳至大。以前集诸善根时,便已发心利益众生,曰月修习,悲心淳厚,多行善事,普救众生,所以经中说「直心、深心淳至」。
  四为无量大。能摄取如来无量智力。所以经中说「如来力无量」。
  五为决定大。上妙智慧,能知众生本性,以此深智,可救众生脱离苦海,如经所说「善决定众生力和智力」。
  六为随顺大。随顺如来正觉实智,所以经中说「随顺自然智」。
  七为正受大。能受取殊胜法来教导众生,所以经中说「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
  八为最妙大。能摄受一切胜妙功德,所以经中说「广大无边,犹如法界」。
  九为住尽大。超脱无常因果报应,达到涅槃寂静境地,所以经中说「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已说因何而生此心,次说此菩提心发生时有何等相。
原典
  经曰: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方便善巧(1)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
  论曰:此大悲为首,於中,悲大有九种:
  一者增上大。细苦智(2)增上(3)生故,如经「智慧增上」故。智者,因果逆顺染净观(4)故;慧者,自相、同相(5)差别观故。
  二者摄大。救苦众生方便善巧所摄,如经「方便善巧所摄」故。
  三者淳至大。向时许(6)乃至尽众生界作利益众生,悲心增上,如经「直心、深心淳至」故。
  四者无量大。摄取如来无量力,如经「如来力无量」故。
  五者决定大(7)。上妙决定信,深智胜对治(8),如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故。
  六者随顺大。随顺菩提正觉,如经「随顺自然智」故。
  七者正受大。能取大胜法教授众生,如经「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故。
  八者最妙大。摄受胜妙功德,如经「广大如法界」故。
  九者住尽(9)大。无量爱果因尽涅槃际,如经「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
  已说以何因生如是心,次说是心生时有何等相。
注释
  (1)方便善巧:即菩萨为摄化众生,而善巧方便涉种种事,示现种种相。
  (2)细苦智:微苦尽察名为细苦智。
  (3)增上:这裏指细苦智超越世间之智。
  (4)因果逆顺染净观:据《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业烦恼等判以为因,苦乐等报名之为果,通而论之,十二因缘法皆是前後相生,後从前起   ,前者名为因,後者则名为果。由果而寻因即是逆,据因而推果称为顺。不善之因果是染,善法因果为净。照察名为观。
  (5)自相、同相:因缘之有是法自体,所以名为自相;空等一味称为同相。
  (6)向时许:指以前集善根之时,便已发心欲益众生。
  (7)决定大:《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说,照物机性,明了无滞名为决定大。
  (8)深智胜对治:意思是能以深心大智了知在胜进中救众生之苦的良药。
  (9)住尽:《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说,无常爱果之因受报随有,所以名为住;常果之因尽未来际所以名为尽。依上所释,下文「无量爱果」   当为「无常爱果」。
译文
  经文:菩萨生此心时,立刻便超过凡夫境地,进入菩萨之位,便是生在佛家,种姓地位尊贵,无可挑剔,超过一切世间道,悟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如来种中,必定究竟无上菩提心。菩萨住於此法,名为住菩萨欢喜地,因为此地能不为烦恼所动。
  论释:超过凡夫境地,是表明超过凡夫境地之後,便证入出世间圣道。此「超过」有八种:
  一是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而入菩萨位,如最初怀胎相似,如经所说「入菩萨位」。
  二是家过。如同出生家中一样,所以经中说「生在佛家」。
  三是种姓过。大乘法集起一切助道之行,可以继承佛位,如同王家所生王子可继王位一样,所以经中说「种姓地位尊贵,无可讥嫌」。
  四是道过。不摄世间道,而摄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超过世间道,如同人道超过三恶道一样,所以经中说「超过一切世间道,进入出世间道」。
  五是法体过。菩萨以大悲为体,普度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利他即是自利,如同自己身体不可分割一样,正如经所说「住菩萨法中」。
  六是处过。不舍世间,而又不为世间烦恼所染,於世涅槃,寂用双依,超过凡夫小乘,此是菩萨正处,如同人间天堂,所以经中说「住在菩萨正处」。
  七是业过。顺空而得圣智,称之为业。冥心如道名为顺空,合空悟真名为得圣智。顺空圣智如同人之生命一样可贵,所以经中说「入三世真如法中」。
  八是毕定过。不断佛种,最终证悟涅槃道,如同人之成长完美一样,所以经中说:「如来种中,毕定究竟无上菩提心。」这是以凡夫之一生比喻菩萨之修成。凡夫已入胎不似未入胎,同样,菩萨已入位不似未入位,无烦恼不似有烦恼,名之为入位不相似。照此类推,则有家不相似、种姓不相似、道不相似、体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以上是解说住初地之「住」事,正如经中所说「菩萨住於此法,名为住菩萨欢喜地,因为此地能不为烦恼所动」。
  已说「住」之含义,次说释名。为何说是多欢喜故,而说名为欢喜?因何而欢喜?另外,此地中菩萨出於何念而生欢喜?以下经文,初说十句,後说二十句。
原典
  经曰: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菩萨法中,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论曰:过凡夫地者,以过凡夫地故,示现得出世间圣道。此过有八种。
  一者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经「入菩萨位」故。
  二者家过。家生相似法故,如经「生在佛家」故。
  三者种姓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1)故,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
  四者道过。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2)故,异道生相似法(3)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故。
  五者法体过。以大悲为体,於作他事即是己事,自身体相似法故,如经「住菩萨法中」故。
  六者处过。不舍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4)故,住处相似法故,如经「住在菩萨正处」(5)故。
  七者业过。顺空圣智(6)生命相似法故,如经「入三世真如法中」故。
  八者毕定过。佛种不断,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如是示现凡夫生、菩萨生,人胎不相似(7),有烦恼无烦恼故。如是次第家不相似、种姓不相似、道不相似、体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如是说住此地中是名为住。如经「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
  已说住义,次说释名。云何说多欢喜故示名欢喜。以何欢喜?此地中菩萨欢喜复以何念?初说十句,後说二十句。
注释
  (1)大乘行生:大乘法集起一切助道之行,堪继佛位,如同王子堪继王位。
  (2)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是说不摄世间道,而摄出世间道。
  (3)异道生相似法:人道异於三恶趣,所以名为异道。出世间道超过世间道,与人道超越三恶道相似,所以说相似法。
  (4)不舍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不舍世间是不住涅槃,方便不染是不住世间,在而不染,所以名为方便。於世涅槃,寂用双依,名之为   巧住。
  (5)菩萨正处:凡夫执著於有,小乘住於空寂,不著有不住寂便是菩萨正法,菩萨正法名为菩萨正处。
  (6)顺空圣智:冥心如道名为顺空,合空真照称为圣智。
  (7)入胎不相似:已入胎不似未入胎,如同菩萨已入位不似不入位。以不「不相似」均与此义同。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住菩萨欢喜地中,生成多种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瞋恨。
  论释:所谓欢喜,是指心喜、体喜、根喜。此欢喜有九种:
  一是敬欢喜。恭敬佛、法、僧三宝,如经所说「多信敬」。
  二是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所说「多爱念」。
  三是庆欢喜,自觉所悟殊胜,所以经中说「多庆悦」。
  四是调柔欢喜。喜心转胜,充遍内外,身心无苦,远离忿恼,如经所说「多调柔」。
  五是踊跃欢喜。遍益身心,无比满足,如经所说「多踊跃」。
  六是堪受欢喜。自知已接近菩提智慧,所以经中说「多堪受」。
  七是不坏欢喜。自心调和平静,论议、解说时心不动摇,如经所说「多不坏他意」。
  八是不恼欢喜。教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所说「多不恼众生」。
  九是不瞋欢喜。见众生不能依照教说修行、威仪不正,也能忍而不怒。如经所说「多不瞋恨」。
  已说多种欢喜,次说出於何念而成欢喜,下第二十句、第三十句即说此念。此念有二种:一念当得,二念现得。何为念当得?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住菩萨欢喜地中,成就多欢喜,多信敬、多爱念、多庆悦、多调柔、多踊跃、多堪受、多不坏他意、多不恼众生、多不瞋恨。
  论曰:欢喜者,名为心喜、体喜、根喜。是欢喜有九种:
  一者敬欢喜。於三宝中恭敬故。如经「多信敬」故。
  二者爱欢喜。乐观真如法,如经「多爱念」故。
  三者庆欢喜。自觉所证校量胜(1),如经「多庆悦」故。
  四者调柔(2)欢喜。自身心遍益成就,如经「多调柔」故。
  五者踊跃欢喜。自身心遍益增上满足,如经「多踊跃」故。
  六者堪受欢喜。自见至菩提近,如经「多堪受」故。
  七者不坏欢喜。自心调伏,论义解,说进心不扰动,如经「多不坏他意」故。
  八者不恼欢喜。教化摄取(3)众生时慈悲调柔,如经「多不恼众生」故。
  九者不瞋欢喜。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尉仪不正时,忍不瞋故,如经「多不瞋恨」故。
  已说多欢喜,次说以何念故欢喜成。是第二十句,第三十句说。是念有二种:一念当得,二念现得。何者念当得?
注释
  (1)校量胜:《明本》为较量胜。
  (2)调柔:喜心转胜,充遍内外,身心无苦,离於忿恼,所以说是调柔。
  (3)教化摄取:原本为教化他摄取,今据《宫本》等删去「他」字。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住此欢喜地中,念诸佛而生欢喜心,念诸佛法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而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地殊胜而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退转而生欢喜心,念得诸如来教化法而生欢喜心,念能利益众生而生欢喜心,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而生欢喜心。
  论释:如何是念?念即是思念佛之所得,我也应得到。此念佛有九种:
  一是念佛法。如经所说「念诸佛法而生欢喜心」。
  二是念佛菩萨。如经所说「念诸菩萨而生欢喜心」。
  三是念佛行。如经所说「念诸菩萨所行而生欢喜心」。
  四是念佛净。如经所说「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而生欢喜心」。
  五是念佛胜。如经所说「念诸菩萨地殊胜而生欢喜心」。
  六是念佛不退转。如经所说「念诸菩萨力不退转而生欢喜心」。
  七是念佛教化。如经所说「念得诸如来教化法而生欢喜心」。
  八是念佛利益。如经所说「念能利益众生而生欢喜心」。
  九是念佛入。如经所说「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而生欢喜心」。
  其中第一、第二念都是念佛,思念佛之所得我也应得到。念佛法就是念诸佛法,佛与佛法是为二之故。念佛菩萨又有二:念诸菩萨,念佛行、念诸菩萨行。接下来有六句:念佛净,念诸波罗蜜的清净相;念佛胜,念诸菩萨地殊胜;念佛的不退转,念诸菩萨力的不退转;念佛的教化,念得诸如来教化的法;念佛利益,念能利益众生;念佛入,念入一切如来智行。这些是随菩萨行而显现,随以上诸念而显现。显现何物?显现涅槃清净相。如何而显?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依次转胜,到第十地位满上升,涅槃净相圆现而至於佛地。此中其余的最後三句是得教化法,作利益众生行不虚,入如来地行。其中的念佛行,既是总相,又是别相。
  已说念当得而生欢喜心,次说念现得而生欢喜心。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住是欢喜地中,念诸佛故生欢喜心,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生欢喜心,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念诸如来教化法(1)故生欢喜心,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
  论曰:云何念?如佛所得,我亦当得,如是念。此念佛有九种:
  一者念佛法。如经「念诸佛法故生欢喜心」。
  二者念佛菩萨。如经「念诸菩萨摩诃萨故生欢喜心」。
  三者念佛行。如经「念诸菩萨所行故生欢喜心」。
  四者念佛净。如经「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生欢喜心」。
  五者念佛胜。如经「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生欢喜心」。
  六者念佛不退。如经「念诸菩萨力不退故生欢喜心」。
  七者念佛教化。如经「念诸如来教化法故生欢喜心」。
  八者念佛利益。如经「念能利益众生故生欢喜心」。
  九者念佛人。如经「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生欢喜心」。
  於中初二念共念佛,如佛所得我亦当得故。念佛法、念诸佛法(2)故,佛、佛法二故。念佛菩萨二,念诸菩萨故,念佛行、念诸菩萨行故。如是次第余有六句:念佛净,念诸波罗蜜清净相故;念佛胜,念诸菩萨地较量胜故;念佛不退,念诸菩萨力不退故;念佛教化,念诸如来教化法故;念佛利益,念能利益众生故;念佛入,念入一切如来智行故。随所显彼菩萨行(3),以何显如是诸念应知。复何显?彼波罗蜜净显。云何显?彼菩萨行地较量胜转去(4)故,地尽去(5)故。于中余者(6)得教化法故,作利益众生行不虚故,入如来地行(7)故。是中念佛行者,亦总亦别。
  已说念当得故生欢喜心,次说念现得故生欢喜心。
注释:
  (1)念诸如来教化法:依《十地经论义记》,当为念得诸如来教化法。
  (2)念佛法、念诸佛法:疑当为念佛、念诸佛法。
  (3)随所显彼菩萨行:即彼菩萨行随所显,意思是菩萨行随念佛而显。
  (4)地较量胜转去:指从初地乃至九地,行修依次转胜。
  (5)地尽去:指第十地位满上升。
  (6)余者:指经文中念诸如来教化法等最后三句。
  (7)入如来地行:指十地中受佛智职及大尽等,从初地乃至法云地,入佛境界而显相正,名为入如来地行。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菩萨又作此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而生欢喜心,近入如来处所而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而生欢喜心,近到智慧地而生欢喜心,断除一切恶道而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而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而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而生欢喜心,入一切菩萨真如法而生欢喜心,我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而生欢喜心。
  论释:所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是指转离一切凡夫所执著之事。此转离有九种:一是入转离。如经所说「近入如来处所而生欢喜心」;二是远转离。如经所说「远离凡夫地而生欢喜心」;三是近至转离。如经所说「近到智慧地而生欢喜心」;四是断转离。如经所说「断除一切恶道而生欢喜心」;五是依止转离。如经所说「与一切众生作依止而生欢喜心」;六是近见转离。如经所说「近见一切诸佛而生欢喜心」;七是生转离,如经所说「生诸佛境界而生欢喜心」;八是平等转离。如经所说「入一切菩萨真如法而生欢喜心」;九是舍转离。如经所说「我离一切怖畏毛竪等事而生欢喜心」。
  其中入转离,显示事不相似,指佛法与凡夫六尘之事不相似。远转离、近转离,则表示自身不相似,菩萨智慧身不似凡夫之识身。其余有六句:断转离、依止转离、近见转离、生转离、平等转离、舍转离,依次是行不相似、迭相依止不相似、他力不相似、处不相似、生业不相似、成就不相似。所谓怖畏,是指不爱、疑虑、忧想与心相应。又所谓身相的差别就是毛竪等事。
  其次说什么是怖畏,什么是怖畏之因,如何远离此因而无怖畏。  
原典
  经曰:诸佛子,菩萨复作是念: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心,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与一切众生作依止(1)故生欢喜心,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生诸佛境界(2)故生欢喜心,入一切菩萨真如法(3)故生欢喜心,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
  论曰: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者,转离一切凡夫取著事。此转离有九种。一者入转离。如经「近入如来所故生欢喜心」;二者远转离。如经「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心」;三者近至转离。如经「近到智慧地故生欢喜心」;四者断转离。如经「断一切恶道故生欢喜心;五者依止转离。如经「舆一切众生作依止故生欢喜心」;六者近见转离。如经「近见一切诸佛故生欢喜心」;七者生转离。如经「生诸佛境界故生欢喜心」;八者平等转离。如经「入一切菩萨真如法故生欢喜心;九者舍转离。如经「我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心」。
  於中入转离者。显事不相似(4)故。远转离、近至转离者,示自身不相似(5)故。余有六句:断转离、依止转离、近见转离、生转离、平等转离、舍转离,如是次第行不相似(6)故、迭相依止不相似(7)故、他力不相似(8)故、处不相似(9)故、生业不相似(10)故、成就不相似(11)故。怖畏者,不爱、疑虑、忧想共心相应故。复身相差别,谓毛竖等事。
  次说何者是怖畏,云何怖畏因,远离此因无怖畏故。
注释
  (1)依止:依赖而不离。这裏指菩萨慈悲益他,为众生之所依赖。
  (2)生诸佛境界: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世间涅槃,佛常游处,名为佛境界。依此发起不助道行名为生。
  (3)入一切菩萨真如法: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空是真如法。菩萨所证就人显法名为菩萨真如法。证会名为入。
  (4)事不相似:指佛法为事,不似凡夫六尘之事。
  (5)身不相似:指菩萨智慧身不似凡夫之识身。
  (6)行不相似:指断转离。出世净行不似凡夫恶道行。
  (7)迭相依止不相似:指依止转离。悲依生起,还为物依,名为迭相依止。异此不能作依止,名为不相似。
  (8)他力不相似:指近见转离。上得如来助道行力,不似未得。
  (9)处不相似:指生转离。生诸佛境界处,不似其他处。
  (10)生业不相似:指平等转离。入菩萨真如法与未入不相似。
  (11)成就不相似:指舍转离。摆脱一切怖畏,成就胜德,与未成就胜德不相似。
译文
  经文:这是为什么?因为此菩萨进入欢喜地之後,所有怖畏即皆远离。所谓怖畏,即是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及大众威德畏,得入欢喜地,即离此等一切诸畏。为何能离此诸畏?此菩萨离於我想,己身尚且不贪,何况身外之物,所以无有不活畏。心不希望得到供养恭敬,只想自己应该供养一切众生、供给一切所须之具,所以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有我想,所以无有死畏。此菩萨又作此念:我死之後,来生必不离诸佛菩萨。所以无有堕恶道畏。「我所志乐,一切世间身心无与等比,何况更有胜於此」。所以无有大众威德畏。诸位佛子,菩萨这样便离诸怖畏毛竪等事。
  论释:此五怖畏是入初地之障。经文中又说了除五畏入初地之殊胜利益。此五布畏之中,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所谓依身,是指爱憎善道、恶道等,离五怖畏即是舍得依身。为何只说五怖畏?怖畏虽有多种,但综括起来,皆可纳入此五畏。此怖畏之因大略有二种:一为邪智、妄取、我想、我见、爱著;二为善根微少。这个的对治是,应如经所说「离於我想,己身尚且不贪,乃至无有大众威德之畏」、「无有怖畏毛竪等事」。为何要分说怖畏与毛竪等事?因为前是说身怖畏,後说怖畏之表相。
原典
  经曰: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得欢喜地已,所有诸怖畏即皆远离。所谓不活畏(1)、恶名畏(2)、死畏(3)、堕恶道畏(4)、大众威德畏(5),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是菩萨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何况所用之事,是故无有不活畏。心不希望供养恭敬,我应供养一切众生,供给一切所须之具,是故无有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我想故,无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生必不离诸佛菩萨。是故无有堕恶道畏。 「我所志乐,一切世间身心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诸佛子,菩萨如是离诸怖畏毛竖等事。
  论曰:此五怖畏是初地障。复说地利益胜。是五怖畏,第一、第二、第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依身者,爱憎善道、恶道,舍得依身故。何故但说五怖畏?打缚等诸畏皆五所摄故。此怖畏因略有二种:一邪智、妄取想、见、爱著(6)故;二善根微少故。此对治如经「离我想故,尚不贪身」乃至「无有大众威德畏」故、「怖畏、毛竖等事」。何故二处说?前说身怖畏,後说异身怖畏(7)故。
注释
  (1)不活畏:是指人虽行布施,但又惧怕自己不能生活,所以往往不能尽施其所有。五畏之一。
  (2)恶名畏:是指畏惧人讥谤。五畏之一。
  (3)死畏:是指怕死而不能舍身命。五畏之一。
  (4)堕恶道畏:是指害怕死後堕入三恶道。五畏之一。
  (5)大众威德畏:是指在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惧怕自己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五畏之一。
  (6)想、见、爱著:想即我想或我相,指凡夫以我为实有。见即我见,执著实我实法之见。爱著是执著於爱欲。
  (7)异身怖畏:指身怖畏所现之种种差别相,异身并非身外之义。
译文
  经文:诸位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深心大心坚固,而且精勤修行,成就一切善根。
  论释:所谓深心大心坚固,是说其对佛法的观照,不为烦恼小乘所破坏。所谓精勤修行,成就一切善根,是指所说诸善根皆在此地得以摄受。何为勤修?其中有三种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回向成就。有三十句来说明三种成就,前十句说信心成就。
原典
  经曰:诸佛子,是菩萨以大悲为首,深大心坚固,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故。
  论曰:深大心坚固者,烦恼小乘不能坏此观故。转复勤修一切善根成就者,诸所说善根此地摄受故。云何勤修?於中有三种成就:一信心成就;二修行成就;三回向成就。有三十句示现,初十句说信心成就。
译文
  经文:所谓信心增上,就是多恭敬,信清净。多以信心分别思量,能起悲愍心,成就大慈心,此心无疲懈。因有惭愧心、庄严相,所以能成就忍辱安乐,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
  论释:所谓信心增上,就是随所遇之事,皆能相信佛之教化,成就至上信心。信增上有九种:
  一为敬信增上。尊敬佛、法、僧三宝,如经所说「多恭敬」。
  二为净信增上。自能证悟真如净智,如经所说「信清净」。
  三为分别信增上。常以己之信心,思量救度众生,令他证悟净智,如经所说「多以信心分别」。
  四为悲信增上。
  五为慈信增上。善巧教化众生,如经所说「起悲愍心」,「成就大慈」。所谓悲,是以除苦之心及除苦之能,决意救济众生。所谓慈,是能与为乐,永与众生作无量乐。
  六为不疲倦侰增上。教化无量众生,久处世间。常作益事,如经所说「心无疲懈」。
  七为惭愧信增上。不著世间相,对於怪吝等涅槃障法深感惭愧,如经所说「以惭愧庄严」。
  八为安乐信增上。对於同行佛法者不忧不恼,如经所说「成就忍辱安乐」。
  九为敬法信增上。增强敬信殊胜之心,如经所说「敬信诸佛教法,信重尊贵」。後三句分别说明:一修何种行?是修波罗蜜行;二谁为同道者?同事安乐之人;三入何法中?入诸佛教法。这便是信心成就。
  什么是修行成就?
原典
  经曰:所谓信心增上(1)故,多恭敬故,信清净故。多以信分别(2)故,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心无疲懈故。以惭愧庄严(3)故,成就忍辱安乐故,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
  论曰:信心增上者,随所有事於中信增上成就。此信增上有九种:
  一者敬信增上。尊敬三宝。如经「多恭敬」故。
  二者净信增上。自证真净智,如经「信清净」故。
  三者分别信增上。令他证净智,如经「多以信分别」故。  
  四者悲信增上。
  五者慈信增上。教化众生,如经「起悲愍心」故,「成就大慈」故。悲者除苦相(4),决定救济故。慈者与乐相,永与无量乐故。起者转复现前故。
  六者不疲惜信增上。教化无量众生,久处世间,能利益故。如经「心无疲懈」故。
  七者惭愧信增上。不著世间故,於悭(5)等波罗蜜障法深惭愧故,如经「以惭愧庄严」故。
  八者安乐信增上。于同法者(6)不恼乱故,如经「成就忍辱安乐」故。
  九者敬法信增上。增益敬信殊胜心故,如经「敬顺诸佛教法,信重尊贵」故。後三句示修何等行?波罗蜜行故。谁为等侣(7)?同事安乐故。入何法中?谓诸佛教法故。如是信心成就。
  云何修行成就。
注释
  (1)信心增上:信心至深,决定不疑。
  (2)分别:思量、计度。
  (3)庄严:法身殊好,不著世间。
  (4)除苦相:除苦之能。
  (5)悭:悭吝,指不愿施舍财物,或不肯施法教人。
  (6)同法者:同行法者。
  (7)等侣:同类人,同道者。
译文
  经文:日夜修集善根,永不满足,亲近善友,经常爱乐佛法,多闻无厌,真正领悟所闻大法,心不贪著外物,不著利养、名闻、恭敬,不求一切资生之物,常生如实心无有满足。
  论释:此十句是说修行成就。什么是修行成就?就是无休无止地集诸善根,如经所说「日夜修集善根,永不满足」。集诸善根有八种:
  一是亲近集。求法之心时刻不忘,如经所说「亲近善友」。  
  二是乐法集。在问答中论说解释佛法,心喜,心乐,如经所说「经常爱乐佛法」。
  三是多闻集。如经所说「多闻无厌」。
  四是正观集。如经所说「真正领悟所闻大法」。
  五是不著集。如经所说「心不贪著」。以上所说多闻集、正观集、不著集,依次是闻、思、修三慧。所谓不著,是说在三昧中无爱著。
  六是不贪集。
  七是不求集。对已得利养不因贪著而障菩萨戒,对未得利养不因追求而退菩萨戒,如经所说「不著利养、名闻、恭敬」,「不求一切资生之物」。
  八是如实心集。出世间心念念常现,如经所说「生如实心不厌足」。这便是修行成就。
  什么是回向成就?
原典
  经曰: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故,亲近善知识故,常爱乐法故。求多闻无厌故。如所闻法正观(1)故,心不贪著故。不著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常生如实心(2)无厌足故。
  论曰:此十句说修行成就。云何修行成就?集诸善根无休息故,如经「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此集有八种:
  一者亲近集。不忘诸法(3),如经「亲近善知识」故。
  二者乐法集。于问答中论义解释心喜、心乐故,如经「常爱乐法」故。
  三者多闻集。如经「求多闻无厌」故。
  四者正观集。如经「如所闻法正观」故。
  五者不著集。如经「心不贪著」故。向说多闻集等三句,是闻思修慧如是次第。不著者,于三昧中无爱著故。
  六者不贪集。
  七者不求集。於已得利养不贪,未得利养不求。障菩萨戒退菩萨戒(4),如经「不著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一切资生之物」故。
  八者如实心集。出世间心念念现前,如经「常生如宝心无厌足」故。如是修行成就。
  云何回向成就?
注释
  (1)正观:相对於邪观而言,以正慧了知真如称为正观。
  (2)如宝心:依《宫本》等诸本,当为如实心,即契合於真如实理之心。不文中如宝心同此。
  (3)不忘诸法:指求法之心时刻不废忘。
  (4)障菩萨戒退菩萨戒:依《十地经论义记》卷十二,贪於已得著心重,所以说障菩萨戒;求於未得,其过失较轻,所以说退菩萨戒。
译文
  经文:求一切智地,求诸佛十种智力、四无所畏等殊胜法,求诸波罗蜜无著法,离诸谄曲,如说能行,常护实语,不玷污诸佛家,不舍菩萨戒,不动如大山王而生大智慧心,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善集诸种修行方法而不懈,以助成菩提智慧,常求上上胜道。诸位佛子,菩萨如此成就净治地法,便是安住菩萨欢喜地。
  论释:「求一切智地」等语是说何等事?是说回向成就。经中「求一切智地」是总括地说,求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是分别来说。具体分别有十一种:一观求一切智地,二无障求一切智地,三离求一切智地,四如说能行求一切智地,五护求一切智地,六不污求一切智地,七不舍求一切智地,八不动求一切智地,九不舍成就求一切智地,十集求一切智地,十一常求求一切智地。
  首先说求何等事?是求一切智地;接著说如何观求?即观求诸佛十种智力、四无所畏等殊胜法;观求何物?即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此三求分别是家、依家、无障求。一切智地是所求正处,所以求一切智名之为家求;於如来一切智中分别观察十力、四无畏是依家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是无障求。波罗蜜无著法,是菩萨到达涅槃境地的胜妙行法。
  诸波罗蜜中,布施波罗蜜有二种垢染:一是谄曲,见到乞求者,编造谎言,不肯施与;二是先答应施与,而後不与。对治此等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离诸谄曲」,「如说能行」。
  持戒波罗蜜有一种垢染:不护守实语,违背本来所发「能持」之言而犯戒,不护覆藏而犯戒妄语。对治此种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常护实语」。
  忍辱波罗蜜有一种垢染,即玷污如来家。为何说菩萨玷污如来家?因为恼乱他业。如果利益他业,便是如来家。所以菩萨生於此家,恼乱他业决非善事。对治此种垢染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玷污诸佛家」。
  精进波罗蜜有一种垢染:菩萨戒无量劫数长远难持难行,生退转之心。对治此垢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舍菩萨戒」。
  禅定波罗蜜有二种垢染:一是事中攀缘,心神不定,二是妄取分别,内情难调。对治此垢的方法,正如经中所说「不动如大山王而生大智慧心」。
  般若(智慧)波罗蜜有三种垢染:一是无善巧方便,或于世间一向不现而涅槃中现,或於涅槃一向不现而世间中现,即同於二乘或同于凡夫;二是不修集诸善,不得出世间道;三是愿欲心薄,不能常求胜上证法。对治此等垢染的方法,依次如经中所说「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善集诸种修行方法而不懈,助成菩提智慧」;「常求上上胜道」。
  以上便是回向成就,又名之为勤行具足成就。此勤行有四种: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前十句说明信增上成就,此信增上即包摄受欲。第二个十句是日夜修集善根无厌足,说明精进。第三个十句是求一切智地,说明方便。这便是此地中所说的安住。为何说是安住?正如经中所说「诸位佛子,菩萨成就如此净治地法,便是安住菩萨欢喜地」。
  以上已说完此分了。
原典
  经曰:求一切智地故,求诸佛力无畏(1)不共法(2)故,求诸波罗蜜(3)无著法故,离诸谄曲故,如说能行故,常护实语故,不污诸佛家故,不舍菩萨戒故,不动如大山王生萨婆若(4)心故,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5)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
  论曰:求一切智地等说何等事?示现回向(6)成就故。求一切智地是总,求如来力等於一切智地是别。一者观求一切智地,二者无障求一切智地,三者离求一切智地故,四者如说能行求一切智地,五者护求一切智地,六者不污求一切智地,七者不舍求一切智地,八者不动求一切智地,九者不舍成就求一切智地,十者集求一切智地,十一者常求求一切智地。
  於中求何等事?求一切智地故;以何观求?观诸佛力无畏不共法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三求者是家(7)、依家(8)、无障求(9)。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无障求差别异求(10)。
  於中檀波罗蜜(11)有二种垢:一者谄曲,见乞求者,诈设方便无心许与。二者不随先言,许而不与。对治是垢,如经「离诸谄曲」故, 「如说能行」故。
  尸波罗蜜(12)有一种垢:不护实语,违本所受(13),犯已覆藏(14)。对治是垢,如经「常护实语」故。
  羼提波罗(15)有一种垢:污如来家。云何菩萨污如来家?恼乱他业故,利益他业即是如来家。是故菩萨生此家者,恼乱他业非善事故。对治是垢,如经「不污诸佛家」故。
  毘梨耶波罗蜜(16)有一种垢:菩萨戒无量劫数长远难持难行,生退转心。对治是垢,如经「不舍菩萨戒」故。
  禅波罗蜜有二种垢:一者乱心(17),二不能调伏忆想(18)分别。对治是垢,如经「不动奴大山王生萨婆若心」故。
  般若波罗蜜有三种垢:一无善巧方便。世间涅槃一向不现现(19)故;二不修集。出出世间道故;三於胜上证法中愿欲心薄故。如是次第对治是垢,如经「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无厌足」故;「常求上上胜道」故。
  如是回向成就,是名勤行具足成就。是勤行有四种: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初十句示现信增上成就,是信增上即摄受欲。第二十句,日夜修集善根无厌,示现精进。第三十句,求一切智地,示现方便故。是名此地说中安住。何以故?如经「诸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喜地」故。
  如是说分讫。
注释
  (1)力无畏:指如来十种智力及四种无畏。
  (2)不共法:指凡夫及二乘所不具备的殊胜功德法。
  (3)诸波罗蜜:指菩萨到达涅槃境地所必备的六种胜行或十种胜行。六种胜行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种胜行是此六种   之外再加方便善巧、愿、力、智四种。
  (4)萨婆若:一切智,即佛智。
  (5)菩提分法:指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种追求智慧的修行方法。
  (6)回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佛道。
  (7)家:一切智地是所求处,名之为家。
  (8)依家:指于一切智中分别观察十力、四无畏等。
  (9)无障求:即求波罗蜜无著法。
  (10)故云何求求诸波罗蜜无著法故此无障求差:依《宫本》等诸本无此十八字,但在「别」字之上有一「著」字。但依文意,疑以上十八字   及以下「著」、「别异求」皆是衍文。
  (11)檀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布施波罗蜜。
  (12)尸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持戒波罗蜜。
  (13)违本所受:不能护守当初受戒时所发「能持」之言。
  (14)犯已覆藏:不护覆藏,犯戒妄语。
  (15)羼提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忍辱波罗蜜。
  (16)毘梨耶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
  (17)乱心:指事中攀缘不定。
  (18)忆想:指内情妄取。
  (19)世间涅槃一向不现现:意思是,或於世间一向不现,涅槃中现,此同於二乘;或於涅槃一向不现,世间中现,此同凡夫。此二「一向」,皆无善巧方便。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