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楞伽经白话解

楞伽经白话解卷三 一切佛语心品第三 第五章 离言入义识转智之一

浏览: 5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第五章 离言入义识转智之一

本章有节 一 执着种种语义,生出不实妄想 二 离言说相,才能入义 三 菩萨当善分别智识相 四 外道九种转变论

第一节 执着种种语义,生出不实妄想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不实妄想相。不实妄想云何而生?说何等法名不实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实妄想?”

白话解

大慧菩萨请佛开示:世尊!请为我们说不实妄想。为什么会生起不实妄想?说什么样的法名为不实妄想?在什么问题上起不实妄想?

经文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悯世间一切天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好啊,好啊!你能问这些问题,饶益众生,安乐众生,哀悯世间一切天人。好好听着,认真思考,随时忆念。我现在对你们说。

经文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

白话解

大慧说:好啊,好啊!我用心听着。

佛告诉大慧:计着种种名词句子,以对名词句子的理解作为真实义,便生种种不实妄想。

经文

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①妄想,计著我我所生。

[注]

① 心心数这里说的心,不是肉团心,而是有感觉功能和思量推度功能的心,即是唯识论中说的心法。心数,即心数法,又称心所法。指自心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正觉和妄觉,正见和邪见。《百法明门论》中列出心法八种,即八识。心所法五十一种如下:作意、触、受、思、想,称五“遍行”;欲、胜解、念、定、慧、称五“别境”,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舍、不害,称十一“善法”;贪、嗔、痴、慢、疑、恶见,称六“根本烦恼”;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称二十“随烦恼”;悔、睡眠、寻、伺、称四“不定”。

白话解

执着摄受和所摄受的对象,不知自己心中所现影像的实相,执着有见或无见,增长外道的错误知见,执着外道说的种种语义;执着无始妄想习气,对心法、心数法所生的种种景象不如实知,认为我我所确实存在。因此生起不实妄想。

经文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①、心心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

[注]

① 外种种义依言说相建立的不合第一义的种种错误概念。

白话解

大慧提出疑问,请佛解说:世尊!照世尊说计着语言文字相,对种种名词句子,不得真实义,便生不实妄想。执着摄受和所摄受的对象,不知自己心中所现影像的实相,执着有见或无见,增长外道的错误知见。执着外道说的种种语义;执着无始妄想习气,对心法、心数法所生的种种景象不如实知,因此生起不实妄想。

经文

世尊,第一义亦如是离量根分譬因相。世尊,何故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著,妄想生?非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

将无世尊说邪因论耶?说一生一不生。

白话解

那么,世尊所说的“第一义”离诸根所见,离三量五分论。世尊!为什么说执着第一义以外的种种语义,会有妄想性,生不实妄想,而执着“第一义”的语义,不生妄想?

世尊这样说生起妄想的因缘,是不是有点邪了?说一处生,说一处不生。

经文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所以者何?谓有无妄想不生故,外现性非性,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不是一处生妄想,一处不生妄想。为什么我这样说?如果不起有无二边见,外界景象在心中所现的影像,不说它有性,也不说它无性,能正确觉知自己心中所现影像的实相,便不生妄想。

经文

大慧,我说余愚夫自心种种妄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相计著生。

白话解

那些愚夫心中有诸多前尘事业的妄想相,执着这种种妄想相的自性自相,以为实有,便展转生起种种不实妄想。

经文

云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

白话解

愚夫怎样才能舍离执着自我所知的错误知见?怎样才能舍离动心动念造作种种因缘的过患?

经文

觉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

白话解

关键在于能正确觉知自己心中所现影像的虚妄性,提高身心素质,彻底理解一切修行地的如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的一切名相事相妄想。

经文

以是因缘故,我说妄想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如实义,是解脱自心种种妄想。

白话解

为了对治愚夫执着自我所知的错误知见,所以我说,执着种种语义,便生出不实妄想。能如实理解我说的意义,便得解脱自己心中的种种妄想。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

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

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

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

白话解

世尊把这个意义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凡愚计着因与缘,生起世间有无事,

妄想计着四句转,不识我说第一义。

世间不是从有生,世间亦不从无生,

亦不说从有无生,亦不是非有无生。

经文

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

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

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

白话解

实由种种因与缘,愚夫执着有与无,

本来非有亦非无,因缘事相离有无。

如是善观世间事,身心转得无我智,

一切法性无从生,因为诸法从缘起

经文

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

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

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

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

白话解

一切法性缘所作,明非自有相续止,

若谓前事生后事,二事因果说不清。

若无二事之过患,便明所作非有性,

善观世间有为法,远离攀缘与所缘。

经文

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

性究竟妙净,我说名心量,

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

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

白话解

无心无作之心量,我说仍然是心量,

所说心量自性处,能缘所缘二俱离。

自性究竟圆妙净,我说此亦是心量,

施设世谛为教化,唯是假名无实事。

心行诸阴唯施设,所说五阴亦无事。

经文

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

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

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

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

白话解

相与非相平等观,种种生因皆平等,

我与无我俱平等,修与修者亦平等。

妄想习气展转生,心现种种众生相,

显现种种外境界,此是世俗之心量。

经文

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

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

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

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

白话解

所现境界非实有,都是心中虚妄相,

从而建立妄识身,我说此亦是心量。

远离一切见所见,远离一切想所想,

诸法无得亦无生,我说仍然是心量。

经文

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

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

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

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白话解

诸法非性非非性,悉离性或非性想,

则谓彼心得解脱,我说仍然是心量。

我说如如与空际,涅槃法界种种相,

又说种种意生身,一切都是说心量。

第二节 离言说相,才能入义

经文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

白话解

大慧菩萨再请佛开示:世尊!照这么说,修习菩萨行,必须好好掌握语义。怎样才能掌握好语义呢?什么是语?什么是义?

经文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好好听着,认真思考,随时忆念。我现在对你们说。

大慧说:好啊!世尊!我用心听着。

经文

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龈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

白话解

佛告诉大慧:什么是语?确切地说,心中想着的话与咽、喉、唇、舌、齿、龈、脸颊等动作配合,发出声音,各人依自己心中执着的妄想习气说出来的声音,就叫做语。

经文

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

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

白话解

什么是义?这里说的义,指语义,即语言的含义。离一切妄想相,离言说相,才能得到真实义。

修习菩萨行的人对我所说的一切法,最好独自找一处清静的处所,发挥闻思修慧,多闻善法,善思正见,勤修正行,不受一切语言文字相的束缚,入自觉圣智境界,自觉观察、向涅槃城。

经文

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

白话解

灭除无始妄想习气,妄识身转正智身,自觉观察各修行地中胜进义相。菩萨到了这个境界,才能掌握我所说法的第一义。

经文

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义,非异非不异。

白话解

掌握语义的菩萨,从语言理解语义或从语义化出语言,语言与语义,不能说它们异,也不能说它们不异。它们非异非不异。

经文

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不因语辩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

白话解

如果语言和语义相异,便不可能从语言理解语义;如果言语和语义不异,则无须离言说相入第一义。如果言语和语义异,则不能从语语言分辨语义。犹如灯与光,灯不是光,没有点亮的灯,也就没有灯光。

经文

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著,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

白话解

对我说的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等法,都应当离言说相,自觉观察,才能得第一义。如果执着言说相,便会建立不实妄想,引起诽谤恶见。

经文

如幻种种妄想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

白话解

愚夫置身如幻三昧中,面对种种如幻景象,以为是实有其事,因而生出种种妄想,还自以为已经登贤入圣,其实离圣贤位还差得远呢。

经文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言说妄想,建立于诸法,

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

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

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

白话解

世尊把这意义再宣示一遍,说偈言:

依言背义生妄想,建立诸法妄识身,

彼等建立求不得,轮回生死不见真。

先计诸阴无有我,再计非阴即是我,

智者不生彼妄想,诸法无我非无我。

经文

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

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

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

不实如彼见,亦非无所有。

白话解

若谓一切都有性,凡愚妄想枉自迷,

若然确如彼所说,一切都应见实谛。

若谓一切都无性,然则净秽悉无有,

不实形相有显现,诸法亦非无所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