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楞伽经白话解

楞伽经白话解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 第二章 如幻众生自心生之三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第五节 三有苦灭 爱业缘灭 自心所现幻境随见

经文

复次,大慧,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今当说。

白话解

你们,诸位菩萨都修行有素,有很高的造诣,都明白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种种虚妄的景象并非实有,不会因此再产生苦恼,也不再受无知爱业的因缘干扰,正在这个时候,在三昧中还会随时见到自心所现的幻境。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关修行的成败。这些见闻觉知的东西,是真还是妄?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在这个关口前,有人止步不前,有人堕入外道歧途,甚至走火入魔。现在就跟你们说这个问题。

白云按:不少学禅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进入禅定就是一片寂静,追求什么都无所有的一片寂静。把活泼的禅看成是寂寂的死禅。一开始就错了,还能更上一路吗?

经文

大慧,若有沙门①、婆罗门②,欲令无种有种因果③现,及事时住,缘阴界入④生住,或言生已灭。

[注]

① 沙门 凡是出家修行的人,都称为沙门。

② 婆罗门释迦牟尼在世时,正值印度奴隶社会的后期。当时,印度社会分为四大种姓:一、掌军政大权的刹帝利,二、掌宗教大权的婆罗门,三、从事生产活动的吠舍,四、贱民和奴隶称为首陀罗。婆罗门教是佛教创立之前在印度盛行的最大的教派。这里说的婆罗门,指婆罗门教徒。

③ 无种有种因果一切识相,无不是藏识种子与内外因缘结合的产物,不懂这个道理的修行人,当遇到不可思议的幻相的时候,便以为这些影像是无种生,即是说是这些影像无因生。

  ④ 阴界入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合称五阴,又称五蕴,诸经用这五阴阐析客观事物在心中形成识相的过程。眼、耳、鼻、舌、身和意,称为六根;与六根顺次对应的是色、声、香、味、触和法,称为六尘,六根六尘合称十二入;与六根、六尘对应的识相,顺次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称为六识;六根、六尘、六各自为界,合称十八界。

白话解

有些出家人,有些婆罗门教徒,他们以为生起现识的原因,或者是有种子的作用,也可能没有种子的作用。对于一些三昧中出现的景象,不论是有种的或是无种的,都想守住它,想守住那些实际上是缘自身五阴与及十八界、十二入生起的虚妄景象。或说自己已经到达了不生的境界,断了生灭。

经文

大慧,彼若相续、若事、若生、若有、若涅槃、若道、若业、若果、若谛,破坏断灭论。

白话解

其实,他们心中的念头相续不断,老是想着事,想着生呀、有呀、入涅槃呀、见道了呀、证果了呀、见谛了呀,老是在造业。他们自以为不生了,断灭了,其实并没有断,而是心中的念头相续不断。

经文

所以者何?以此现前不可得及,见始非分故。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

白话解

为什么呢?因为现前的景象都是虚幻的东西以世间常识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没有见到这幻相出现的根本原因。像他们这样理解,想见道、见谛、证得圣果,无异用破瓶子盛水,用焦种子发芽。

问答

问:声闻定性阿罗汉已经达到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的境界,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还有自心所现幻境的现象。

已经从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有解脱了,即是已经出离三界,超越三界的阿罗汉、菩萨,在禅定中都还有自心所现幻境。

不知道我这个理解是对还是错?

答:说得不错。超越三界的阿罗汉、菩萨,在禅定中都还有自心所现幻境。

第六节 一切如幻生都自心生

经文

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

白话解

如果断除了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的影响,即是断除了一切内外因缘,过去、现在、将来,不因阴界入生妄想了,就说是“阴界入妄想灭”。但是,阴界入妄想灭了,还有幻境出现,这时所现的幻境,无因而生,常不可思议,杂乱无章。

经文

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识,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

白话解

如果再说这幻境是有种无种的识相,再说这是根尘识三缘和合生的,就没有理由了。这样等于说龟可以生毛,沙可以出油。因为你们都说三缘和合生,而这些幻境不是六识所生,就与你原来的宗旨相违了。这肯定是不能成立的道理。

经文

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所作事业,悉空无义。

白话解

有种无种说,有上面说说的过失。这些幻相都是无始妄想所成的事,并不是实际的东西。

经文

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已来成事相。

白话解

那些外道为什么还说,这些幻相是三缘和合生,说是依所作的方便而成的因果自相,说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有种无种相,说是从本以来就是这样的。

经文

承觉想地转,自见过习气,作如是说。

白话解

他们停留在世间有为法的水平,承袭自己世间思维习惯来解析无为状态下无始习气生成的现象,当然是说不通的。

经文

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 

白话解

自己无知,成了愚痴凡夫,恶见泛滥,邪曲迷醉,还妄称这是圣言圣智。

经文

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离自性,浮云火轮,犍闼婆城,无生;幻焰、水月及梦,内外心现,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

白话解

修菩萨行的出家人及婆罗门人,断除前面所说的各种自性的干扰,正确对待三昧中自心显现的幻境。能了解这些幻境,如浮云,如火轮,如空中楼阁,便不会生妄想;这些幻境如幻生阳焰,如水中月亮,如梦如幻,这些都是内心外尘显现的,是无始以来妄想熏习而成的虚假不实的幻相,都不离自心。一切如幻众生,都是自心所生。

经文

妄想因缘灭尽,离妄想、说所说、观所观、受用建立,身之藏识于识境界,摄受及摄受者不相应。

白话解

当引起妄想的因缘灭尽了,离了妄想,离能说所说,离能观所观,离受用建立(不受、不立),这些自身藏识引起的转识境界,摄受者的心与摄受的相不相应(杂乱无章)。

经文

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自心起随入分别。

白话解

行者入无所有境界,离生住灭,自心不生、不住,不生不住,就无所灭。离生住灭的心,就是真心,真心起,任遍知。

白云按

如果脱离文字言说相的干扰,脱离现前幻相的干扰,灭尽生起妄想的因缘,把这一切都抛到无何有之乡,就说是到了“无所有境界”。

藏识变现的境界,跟平常的见闻觉知等认识现象不同,你不想它,它会无缘无故突然冒出来。修行人只要不当它是一回事,所现境界于你无碍。见到什么,感觉到什么,都是自心生起的妄见妄相,如果能做到让它自生自灭,不妄分别,知而不察,无思无虑,就是 “离生住灭”。

所谓随入分别,不是妄识分别,而是随顺觉知,了了分明。

经文

大慧,彼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平等①,大悲巧方便②,无开发方便③。

[注]

① 生死涅槃平等佛地无生。面对五光十色,纷繁变幻的生灭相,自心不动,不生妄想,就是无生,既无所生,也就无可灭;无生无灭,就是涅槃境界。在涅槃境界中,幻相有生有灭,自心无生无灭,生灭与无生无灭的涅槃就平等了,没有什么分别了。在这里,“死”作“灭”解。

② 大悲巧方便菩萨以大悲之心,随机随宜,巧设方便,随缘化度有情众生。

③ 无开发行心专一境,无思无虑,无我无人,出神入化,于一切现前境界,都能应对自如。

白话解

到了离生住灭的无所有境界,再进一步,这些菩萨就会懂得生死涅槃平等,能施设大悲巧方便,获得无开发行的功德。

第七 得如幻三昧 到无生佛地

经文

大慧,彼于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幻,不勤因缘,远离内外境界,心外无所见,次第随入无相处。

白话解

自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个范畴内生起的一切识相,称为三界众生。三界众生,全都如幻。如果灭了生起妄想的因缘,远离自心显现的内境,远离外境在心中所成的客尘,自心清净,内外境界在心中所现的种种相,都不能打动自己的心念,就说是修入了“无相处”。

经文

次第随入从地至地三昧境界,解三界如幻,分别观察,当得如幻三昧。

白话解

再一步步提高,从最初级的菩萨初地直到最高级的菩萨十地,分别观察各种三昧境界,让一切自心显现的三界如幻众生,随现随化,都归于无所有,就修成了“如幻三昧身”。

经文

度自心现,无所有,得住般若波罗蜜①,舍离彼生所作方便。

[注]

① 般若波罗密般若,是在如来应供等正觉的情况下生发的智慧;波罗密,一般译为到彼岸,即是离开生灭轮转的此岸,到达不生不灭的彼岸。这个彼岸,是修行人追求的最最完美的境界,在那里的人,没有丝毫烦恼,万事万物,平等平等,随心任运,自在无碍。说到底,并不是有另一个彼岸,心无分别,此岸就是彼岸。修习般若波罗密,用般若智慧观照,化度三界众生归于无所有,从而到达无生佛地,成就庄严佛土,这是明心见性,即心成佛的最上乘修持法门。

白话解

这时,处在一种深三昧的状态,六根清净,尽离心意意识,住于般若波罗密,不需要再行任何有为施设的方便法门。

经文

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入一切佛刹,外道入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白话解

这时候,神气畅通,自如自在,面对离奇古怪的万般变幻,自心不动,坚如金刚,把这种状态称为“金刚喻三昧”。到了这个层次,能随入如来身,能随入如如化,神通自在,以慈悲心施设方便,具足身相庄严、法相庄严,也能入一切外道所能到达的境界,成就无分别智,所显现的一切刹土(眼前显现的境界),无非净土。如此修行,远离虚妄的心意意识,妄识身将渐次转为圣智身,修得如来身。

经文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

白话解

对入于自心的一切觉知,能获得正确的如本来实际的认识,就是正觉,就是如来正觉,又说是“如来随入身”。要想修得如来随入身,必须远离自心中由五阴十八界视而不见入引起的所有识相,远离以因缘方便施设的修行法门,不受种种虚妄不实的生住灭的妄想虚伪的景象干扰,用清净心观察,正确理解三界幻有,都是思量心所生的识相,都是长期妄想习气熏习的藏识种子与内外因缘结合所生的虚幻影像。不在有三界内的思维,就到了“佛地无生的境界”。

经文

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入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白话解

确立了佛地无生的观点,朝自觉圣智方向继续努力,回到本来清净自在的本心,到无开发行,随行任运。用这个本心观照,好像如意宝珠能映照各种色像一样,清净本心能透彻了解三界众生心的微细变化,随顺其变化而度之。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随乐、随宜、随治、随义,这就是诸经讲的“自悉檀善”。即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施设最合适的方便法门,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治,并且不离圣智第一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