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金刚经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一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金刚经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一

[古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 ,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 寿者相, 应生憎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解]    ① 离相寂灭 离一切相,自心不动,名为离相寂灭,关键在于“离”字。即相离相,即幻离幻;面对幻相,不生幻想,不思前,不想后,不问从何来,不计将何往;不分辨善恶祸福,不计较利害得失;不喜不憎,无取无舍,一切随顺,无碍自在。这种境界名为寂灭。  实相 实,即是真,即是如。如真实的相,即是实相。  ③ 功德 功德不等于福德凡夫拜佛,念“阿弥陀佛”,斋僧布施,供奉寺庙僧众,都为了求福报。所积善行而种的福田,称为福德。这福德不是功德。梁武帝问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说:“实无功德。”《六祖坛经·决疑品》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自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又说:“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④ 第一波罗蜜  波罗蜜,又译度门,是度到彼岸的方便法门,即是修持法。第一波罗蜜,指此次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这经为最上乘修持法门。 ⑤ 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佛本生故事说:佛修成忍辱仙人之时,在城外修定,国王歌利生性恶暴,恼其宫女听忍辱仙人说法,国王生恶恨心,割截忍辱仙身体,忍辱仙毫不变色,并发心度此恶王。 ⑥ 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五百世,比喻时间之长。仙人,介于人道天道之间,忍辱仙人奉持忍辱修持法,能忍一切难忍之事。 [释净慧注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须菩提欲叹经胜以成福,先陈己悟以兴感。然则凡夫悲感多为忧生,圣人悲感多因喜起。今者须菩提耳餐正说,慧鉴真如。一则愍彼舍身,二则欣今所说。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叹希有,昔来之所不闻,约时以显希有也。慧眼之所不闻,约行以显希有也。经是希有,故弘虽少而福多。身非希有,故施虽多而福少也。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此叹不共。何者?斯经有实信,不与二乘共也。信心清净,信教也。则生实相,信理也。然实相可显不可生,言生实相者,但生实相信耳。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更晓前意。则是非相,则非二乘之实相。说名实相,说名大乘之实相。非二乘之实相,下人之所不成。是大乘之实相,上人之所独得。由经有不共之实相,所以弘虽少而福多。身无不共之实相,所以施虽多而福少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此叹生解深。夫信为人道之初宗,智为究竟之玄术。将言生智之不易,先美起信之为难。须菩提言:我今承力而得解易,故非为希有。末世自思而起信难,故方为希有。 何以故?    欲明希有意,故发问以征之。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此明依经起信,悟人空以答之。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此明依经起信。悟法空以释之。此明法空者。何以不言法相即是非相耶。夫无我有二种。前明无人我之相。今明无法我之相。不相违也。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相若是实,则佛不能离。今离相名佛,故知相即非相。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是,如是!述其言也。得闻不怖,成其义也。一往怛愕名惊,心胆怯弱名怖,深恶前事名畏。惊是始行人,怖是二乘人,畏是外道人。初人于真空理,有信而无定,乱故,所以心惊。次人有定而无信,疑故,所以生怖。后人无信亦无定,谤故所以生畏。异初人故,闻经不惊;异次人故,思义不怖;异后人故,修行不畏。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此叹教中胜。夫斯经以般若为主,般若则六度之中为胜,故云第一。非余人之所量,故云非第一。言非第一者,显不共义。是名第一者,显最胜义。般若为因,言教为果。般若胜故,言教第一,经是第一,故弘虽少而福多。身非第一,故施虽多而福少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此中复有疑,此疑从有住起。疑曰:舍身苦身而得福劣者,依经起行亦生苦受,得福云何胜耶?为断斯疑,故明忍度。何者?此忍以无痴善根为体,无生法忍为性,唯诸佛之所穷,故名波罗蜜。非余人之能究,故说非波罗蜜。依经起行,既生无生之胜忍,岂苦受之所倦哉?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前明有苦而能忍,此明有忍故无苦。何者?若有自我、他我之异,便见能害、所害之殊。我于尔时既无两我之执,则不见歌利为能害、我身为所害。既无两害之体,苦受从谁而生?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更说无苦义。节节支解,害事极也。不生瞋恨,忍力猛也。瞋恨因我执而生,我执既无,瞋恨从谁而作?然瞋是大惑,恨是小缠,大惑即可报之以杀心,小缠但得加之以楚毒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前明有忍故无苦,此明无苦故有乐。何者?作忍辱仙人显有慈悲,无我等相明无瞋恨,无瞋恨故无苦。有慈悲故有乐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下更防其过也。夫见苦而行苦者,则心疲而退没;忘苦而行苦者,则心轻而进升。为防退没之行,所以教发无住之心也。夫菩提以无住为体,若能忘相发心,心即泯同无住,所以离相发心,即无住心之体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此示无住境也。不住色等生心,令离果报也。应生无所住心,令离报因也。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此示无住障也。若心有住,住前二境,则为非住,不住菩提。若有此心,便成障也。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此示无住行也。夫升高者必自迩,涉深者必自浅。是故,欲入无住之心位者,应修无住之行也。无住心位,初地以上。无住行位,道种以还。故摄大乘论曰:愿乐位六波罗蜜,虽是世间法,能引出世心。今言施者,亦以三檀摄六也。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前约有住断疑,今约无住断疑。疑曰:若其无住,为谁修行?若见众生可为,应名住着众生。今明约俗可言有为,故言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若三檀分别,即令众生舍三种苦,得三种乐,由资生檀故,令舍贫穷苦,得巨富乐;由无畏檀故,令舍怖畏苦,得安隐乐。由法檀故,令舍生死苦,得涅槃乐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此明约真可言无住。何者?诸相是众生之体,众生之体即众生之名。诸相非相,体空而非实。众生非生,名空而是假。名体空矣,何所住哉。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前约外化明无住,此约自行明无住。疑曰:道若无住,不应与果为因。若住果者,何得复名无住?今明道虽不住,而能为因。此乃证真者之所通,非理外者之能达。但可依我语以取信,凭圣教以修行耳。欲显此行可信未可证,故举五语以劝之。五语者,为显四义:真语说真智,如语说真如,实语说四谛之理,不诳语说三世之事,不异一语即总定前四不可回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前既举言以劝信,或畏守言而失道,为防彼故,今对治之。此法即目如来言教之法,此法是佛法辨之所通,是佛辞辨之所说,与佛相应,故是如来所得法。夫道处无言,守言即失道,所以此法无实。然言能示道,离言不见道,所以此法无虚。言能示道,故指月之譬兴。道处无言,故舍船之喻作。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此章双约有住、无住断疑。疑曰:若菩提即真如,真如之体,时无不通,处无不遍。若尔,云何心无住时能得菩提,心有住时即不能得?云何圣人处可得,凡夫处不得?今断此疑,故为斯譬。闇以譬惑,明以譬道,色以譬真。若心有住,是有惑而无道;若心无住,是有道而无惑。夫真虽不隔于惑道,其惑不灭,不可以道证真。犹色虽不隔于明闇,其闇不灭,不可以眼见色。若尔,见者自得,不见者自不得。得与不得,由乎见与不见。何关真如遍与不遍也哉?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从上初恒以来,大意主明经用。自此讫于后,问义旨为显修行,能于此经修行处也。受持读诵,修行事也。 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欲显修福之转胜,先言得福之无边。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