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辽宁寺院

鞍山中会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山门

  地理位置

  中会寺系辽宁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沿千山正门东南方向的柏油路前行五里左右,转西南方向进入一条山沟,不久就会看到东山峰上白色的瓶状砖塔,这便是中会寺十二景中的“净瓶峰”。

  寺院简介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

  中会寺的历史悠久,根据重修记载,该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 中会寺的景点除净瓶峰外,还有滴水蜃楼、西湖井、宝泉玲珑洞、宝珠天井、犀牛望月、石堆铁罗汉、观音倒背、海螺峰等,被统称这中会十二景。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历史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

  由中南沟通往仙人台的必经之处,有一座依山临涧,风景秀美的寺院,这寺院是唐朝时候修建的,至今还保存唐代风格,因为它在千山的五大禅林——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中间,所以起名叫中会寺。中会寺自建立起来,就是千山佛教讲经说法的中心地,很多佛门弟子常常聚集在中会寺的大殿里,诵读佛祖释迦牟尼的经典,领会佛教的戒律。中会寺分前后两大殿,后大殿的正门上悬挂一块大匾,匾上写着:“祗园法戒”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谁写的,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传说着两个相联的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个佛教的始祖叫释迦牟尼,传说他生前就是佛,生成人后还是佛,因为他“无从所来,亦无从所去”,所以说叫“如来佛”。如来佛出生在印度,当时印度有个孤独国,孤独国王有个花园叫祗园,祗园里尽是奇花异草、珍禽野兽,是一个很幽静美好的地方。一天,释迦牟尼来到孤独国,国王很高兴,陪着他到祗园游玩。释加牟尼看到这个幽雅的地方,脱口说道:“这里真是个讲经论法的好地方呀!国王一看他喜欢这个地方,就说:“你看这个花园有用,就送给你吧!”释迦牟尼也就接受了孤独国王的盛意。从此以后,释迦牟尼就在“祗园”这里广收弟子,讲经说法。他规定了“祗园”佛教弟子的戒律,最重要的戒律有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此,学佛首先要守五戒。释迦牟尼在祗园创立了佛教,制定了“祗园法戒”,就把这事写入佛经,让他的弟子们记住“祗园”是佛教的发源地,“法戒”是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律规。那么中会寺后大殿正门的大匾“祗园法戒”是谁写的呢?

  寺院格局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

  中会寺系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侣多集会于此,故名"中会"。寺周曲径幽深,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之间。毗卢遮那铜佛就坐落在庙内,铜佛高13米,重30吨,为鞍山"三佛"之一,是游览绝佳的胜地。关于中会寺的名称,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中会寺地处千山五大禅林之中间故而得名;第二种认为,龙泉、祖越、大安、香岩、中会五寺众僧,议会多集于此,所以称中会寺;第三种说法认为,佛法不偏不倚乃称中会。据寺内碑文记载,中会寺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偶遭劫火,大殿荡然一空”。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以后历经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七年(1827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咸丰三年(1853年),以民国、日伪时期重修、扩建,逐步形成现在的规模。

  牌坊是去中会寺必经之路,民国29年(1940年)重修扩建。砖砌三拱门,中间为重檐,上横书“中会古刹”四个字。两旁刻:“为涤尘襟寻古刹,愿新庙貌换灵光”。天地楼建在念佛堂前崖下,与牌坊相对,歇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正脊两端有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底部是一个券门,门楣上砖雕二龙戏珠。券门外横书“山门镇静”四个字。楼两侧各有一个角门。念佛堂是依而建,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前有回廊。另修配房五间。韦驮殿为歇山式建筑、单檐,砖木结构,面阔三,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正门上悬挂“韦驮殿”。殿内奉泥塑弥勒和韦驮。

  韦驮殿两侧修钟、鼓二楼,楼为四坡檐小平方顶,斜脊砖雕跑兽,檐下补间五铺作斗拱,内为四垂莲柱,底为拱门。大殿与韦驮殿相对,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脊透雕二龙戏珠,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檐下有柱头,补间五铺作斗拱,施彩绘。殿内奉泥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殿外两旁各修配房三间。中会寺四周的景点较多,如犀牛望月、观音侧背、海螺峰、净瓶峰等。

  中会寺的建筑,明显的有新旧之分,新的建筑为毗卢宝殿,是中会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历经三年修建,在1999年全部竣工,6月1日铜佛开光大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仿宋建筑,高16米,属三层飞檐斗拱雕建筑风格,里面供奉着亚洲第一千佛,其头高2米,身高3米,莲花座7米,总高度12米,重13,6吨,内为铜塑,外部18K金铂包裹。毗卢遮那佛为法身佛,而佛有三身,为法身,报身和应身佛,法身“为普一切处”,也就是说无处不在之意,因毗卢遮那佛身座有一千座佛,故又称“千佛绕毗卢”和“千佛殿”,大殿两侧壁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涅盘的过程,释迦牟尼佛原名为乔达摩希达多,是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在他母亲40岁那年,由于摩耶皇后睡午觉,梦到一头白象驮着一个婴儿钻入腹中,从此受孕,而且到娘家路过公园蓝毗尼公园,由于无忧树上无忧花生的美丽,摩耶皇后伸出右手,从右肋生下乔达摩希达多,而他刚出生时就能口能言飞步能行,当时是走了七步,朵朵莲花,他口中称“天上地下为我独尊”,由于他出生这些奇特的事,他的父亲净饭王派星象学家看相,当时星相学家就说乔达摩悉达多将采会出家,净饭王知道儿子会出家,非常舍不得,于是在他少年时就大兴后宫,修了春飞夏飞秋飞冬四个宫,希望能留住儿子的心,但在乔达摩悉达多十六岁那年,有机会出宫,看见人有生老病死这八种苦,于是他想将来成为国王也免不了这些苦难,于是准备出家,但是父皇不同意,在他十九岁那年,遵父命与邻国的公主摩耶陀罗为妻,后生一子罗喉罗,但是在29岁那年,乔达摩悉达多还是抛妻弃子离开宫庭荣华富贵进行苦行,经过6年苦行之后,在35岁得到正觉,传法45年,讲经300余次,在80岁时涅俊少进入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墙上还有泥塑浮雕二十四诸天神在为佛祖送行,而在毗卢遮那佛另一侧则是??Y佛祖传法过程中的许多故事,比如持剑刺佛、火化莲池等故事。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

  转过大殿,可以看见比较古老的建筑。首先,看到的是天地楼,它是千山唯一一座芜殿式庙宇建筑,砖木结构,面积达2l平方米,东西各有小门楼一座,颇具小巧美之特点,居高临远,美不胜收天地楼对面是一棵三百年的古柏,此树有淡淡的香气,也被称为香柏树,在树后是观音殿,殿门前上有一幅楹联“大慈大悲观音愿,救苦救难菩萨心”,是说观音是世间最具同情心的大慈大悲救难菩萨。殿内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它是观音三十三法身之一,相传她有二十五只手和二十五只眼睛,每只手和每只眼睛都有40种法力,故称为千手千眼。两侧为文殊和普贤菩萨。他们分别骑着狮子和大象,代表着智慧和真理。殿两侧还有十八罗汉,整个观音殿内也都是铜佛为主。

  绕过观音殿为中会寺正殿祗圆法界,这里是高僧讲经的精室美舍,中国供奉着佛主释迦如来,整个殿庙重建于明万历八年,面积10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原为透龙映脊上二龙用铁铸成,为千山中绝无仅有之奇观,殿内供的横三世佛,中为释迦如来,右为消灾廷寿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东西为韦陀,西面为伽蓝菩萨。

  位于五老峰南坡上有一白色砖塔,高2米,四棱形呈白色,远看如瓶,故名为净瓶峰,塔基甚小,仅能容五六人并肩而立,足下百丈深崖,令人毛骨悚然。从西向东望去,大殿斜脊呈八字形,两边跑兽排列有序,大尾直竖,形成尖状,远处净瓶峰上白色的宝塔与大殿斜脊前后相叠,高低错落,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又称斜脊宝塔。中会寺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寺内有犀牛望月,寺西有“观音倒坐”“海螺峰”“宝剑刺鱼”,被誉为中会十二景,它们各具特色,维妙维销,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惹人留连忘返。

  寺院景观
 

鞍山中会寺
辽宁鞍山中会寺

  远山幽谷鸣晨钟,白雪青松石径同,精堂小舍听禅语,知客清茶忘归程,关于中会寺的名称,有三种说法:第一 种认为,中会寺地处千山五大禅林之中间故而得名;第二种认为,龙泉、祖越、大安、香岩、中会五寺众僧,议会多集于此,所以称中会寺;第三种说法认为,佛法不偏不倚乃称中会。中会寺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位于千山仙人台景区的五老峰山坡上,因为北有龙泉、祖越飞南有大安飞香岩,而安居于中心位置是千山诸高僧开会、议事飞讲经说法的道场,故名中会寺。又因其四周的壑谷中梨树很多,五月漫山遍谷,一片雪白,香气四溢,故名香雪寺。中会寺历史悠久,根据重修记载,该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後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後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

  中会寺的景点除净瓶峰外,还有滴水蜃楼、西湖井、宝泉玲珑洞、宝珠天井、犀牛望月、石堆铁罗汉、观音倒背、海螺峰等,被统称中会十二景。山中会寺属于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居五寺之中五寺僧侣经常集会于此寺内铜佛高13米重30吨为鞍山"三佛"之一,是游览绝佳的胜地对面的净瓶峰,有一2米高的白色砖塔,塔基甚小仅容五六个人而坐请看有一点烟雾缭绕的感觉很神奇吧。天地楼对面,有一五百年的香柏树,发出淡淡的香气,古树庙宇藏经楼,构成了古寺独特的风景,置身其中心情淡然了许多,这是毗卢宝殿是中会寺最雄伟的建筑,里面供奉着亚洲第一千佛,来到这里都会拜一拜,又很虔诚地转上三圈,祈求平安就好,中会寺山门有一副对联

  “为涤尘襟寻宝刹”“愿新庙貌换灵光”指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哗与烦恼来到了僻静的古寺,希望崭新的庙宇能焕发出神灵的光芒,庇佑着虔诚的人们。

  寺院传说

  这里也流传一段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中会寺有一个老住持,掌管寺里的一切庙产,权力很大。老住持收了 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徒弟伺候他很用心,早早晚晚、春夏秋冬,随用随到,从不怠慢。这一年,老住持病重了,他把所有的徒弟都叫到跟前说:“我要圆寂了,这里的住持由他来担当。”说着,他用手指着那个伺候他的徒弟。他又把这个徒弟叫到跟前嘱咐道:“我给你一个小箱子,锁着呢,不许你打开,多阵我回来时叫你打开你再打开,记住没有?”徒弟说:“师父,记住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师父有气无力地说:“二十年后。”说完就去世了。

  自从老住持死了,这徒弟就当了中会寺的住持。他终日盼呀盼,盼望师父快点回来,好打开箱子。就在老住持死后的第20年,有一天千山来了一个小伙子,带着几个随从。这小伙子20来岁,看得出还有一些武林功夫。刚来时,先在无量观游玩,后来又到龙泉寺、五佛顶、仙人台。他走遍千山所有道观和寺院,最后来到中会寺。中会寺的和尚见他来了,知道小伙子的父亲是做大官的,便把他接进客堂,大家说了一阵客套话后,公子就打听当年伺候老和尚的那个徒弟在不在?大家告诉他:“还在,那是我寺的住持。”公子说:“请住持来见我。”僧人立刻把住持找来,公子打量了他一下,然后说:“我是你师父,20年后来见你。”大家一看,这个公子才20来岁,哪能是他们原来的老师父?说什么也不相信。就在这时又听公子不慌不忙地说:“我临圆寂时交给你一个小箱子,这个小箱子你打开没有?”这住持说:“师父告诉过我,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打开。”公子说:“你现在就可以打开了。”这个住持就回到自己的屋里,去取箱子。一边走一边想:“师父又回来了,怪不得昨天夜里我听放箱子的地方有动静。”不一会儿,他把箱子拿到前殿,放在桌子上。公子瞅了瞅大家,大家也正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公子说:“这箱子上层放的是袈裟和钵,中层是佛经,下层是珠宝。这都是我亲手放的,如果我说的对,那就说明是你师父回来啦,如果说的不对,你们大家可以一齐把我撵出中会寺。”说完,当众打开一看,果真说的一点不错。大家一看真是师父成佛回来了,一齐跪下,口称:“师父,恕弟子有不敬之罪。”

  公子在中会寺呆了些日子,这一天,他又对众徒弟说:“我还要云游四海,这里的财产先归你们看管,待我日后回来再说。”徒弟们说:“师父还什么时候回来?”公子说:“时间不定。我可留下一块匾,见匾就是见我了。”说罢,立即命人拿出文房四宝,挥笔写下“祗园法戒”四个大字,并嘱咐众弟子,遵守“祗园法戒”。从此以后,这块匾一直挂在中会寺后大殿上。那么,这个公子真是老和尚的化身吗?后来听这里的一位小和尚说,就在开箱子头一天的半夜里,他看见这公子从住持和尚屋里出来,翻过墙头,回到了他的住处。这公子到住持和尚屋里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住持和尚也不知道。这事情是真是假,反正是传说,也不必去细追究了。不过中会寺后殿的那块大匾,现在却还挂在那里。

  寺院交通指南

  交通:可从鞍山火车站外乘公共汽车前往,车距30-40分钟,从站前乘坐308路汽车直达千山正门。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抚顺凌云寺

下一篇:鞍山道源寺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