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疑问解答

般若净宗学苑·答疑解惑第004期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答疑解惑第004期

入所知相

这个「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论当中,由浅入深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悟入,第二个是证入。这个悟入就是假借文字思惟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这个生命相貌的时候,必须要假借文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真理不能完全契入,要有文字来作引导,或者说有文字来作桥梁,才能够思惟真理,这叫悟入。第二个叫证入,智理一如,平等不二。当我们观照的智慧跟真理已经完全是一如,不必假借文字,就能够完全契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假借文字,智理一如,平等不二,这个叫证入。也就是说,悟入是属于资粮跟加行位二种阶位,证入就是通达位、修习位跟究竟位,总共有五个方法、五个阶位,都是可以契「入所知相分」,也就是可以契入生命的真理,有五种的阶位,这叫作「入」。

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的四种因缘

这个地方讲,只有菩萨,才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这种智慧的自体,有四种因缘:第一个是内因力,内在的内,因果的因,内因力。什么叫内因力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就是说在你的生命当中,要「相续」、不间断的听闻「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熏习」,要栽培是不容易的,不是你听了三天二天就可以有的,要不断的、重复的去「熏习」。从「熏习」当中产生大乘的信解──信心跟理解,然后由信解当中发起菩提心。所以这一科就是强调你从听闻大乘佛法当中,生起了无上的菩提心,所以是一个成佛的正因,叫内因力,天亲菩萨把这个判做内因力。第二个是善友力,就是善知识的摄受,「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你在生命当中要经常的遇到「佛」陀,或者广义来说,遇到能够弘宣教导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有开导佛法跟纠正过失二个优点:你不明白道理,他告诉你道理,他陪着你成长;你有过错,他随时的纠正你。人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这个善知识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扮演着一个辗转相谏、相教、忏悔的重要角色,就是修行一定要有同参道友,乃至大乘善知识的摄受。第三个是作意力,「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不断的修习大乘的止观,这个「胜解」就是你对于大乘的空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你对这个观念的理解,要产生一个什么相貌呢?「一向决定」,就是信心具足,无有疑惑,没有何的疑惑,这叫「一向决定」。任何人跟你作任何邪知邪见的散播,你都不为所动。为什么呢?「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因为你已经长时间的听闻,而且不断的数数思惟观察,已经产生「一向决定」的「胜解」,这个叫作作意力,心中不断的如理作意。第四个是资粮力,「善备福智资粮菩萨」,这个地方的「资粮」是偏重在福德资粮。我们如果是修习小乘法,这个福德资粮所扮演的角色就不是这么重要,因为小乘法它偏重出离心,所以它这个福报不是非常重要。但是你要修习大乘佛法,你没有这个福报力,那你简直是「入道多辛苦」。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一个大乘的行者,如果福报太少,很容昜生起邪见。为什么呢?因为福报不具足,你就很容昜遇到恶知识,这个世间上有善知识、有恶知识,你就很自然的遇到恶知识,生起邪见。所以这个福报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保护你大乘善根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讲能修行的人,就是具有这四种因缘。这四种因缘,后面是把它称做大乘善根,其实这四种因缘,我们可以把它会归成二种因缘: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大乘的二种善根。这怎么说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这是主要的因,就是菩提心;后面三个──善友力、作意力跟资粮力,其实主要是空正见,就是这个作意力;因为你的善知识、你的福报,都是在帮助你的空正见。所以在整个大乘的止观当中,你所依止的善根有二个。你为什么有资格修大乘止观呢?因为你有空正见跟菩提心,你就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智慧的自体,这四种善根可以会归成二种善根。

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

我们前面说过,大乘止观它破除遍计执,主要的观察是「四寻思」。就是说所谓的好坏──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没有真实体性。没有真实体性,我们怎么会有这种观念呢?第一个是我们的名言,我们心中对这个人跟事,自己捏造了很多的联想。由这个联想,就产生一个义相,就产生差别的作用,然后这个作用就有它的体性、有它差别的变化。所以当我们不生起这个联想的时候,其实这样的差别好坏作用是不存在的。就是它到底是好坏、得失,是我自己心中的联想捏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四寻思」,就破除我们心中一种不平等的联想、这种情感性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地调伏自己,这个地方主要是「遍计本空」,这时会产生一个「下品」的「无义忍」。「无义忍」这个「无义」,就是前面「四寻思」产生的结果。就是我们观察到一切法是唯识无义,其实外境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它有任何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无义。对唯识无义的道理,开始产生忍可随顺,念念的观照,这样的观照,在暖位的时候是「下品」的,就是它这个智慧刚开始生起,不是非常坚固,经常会忘失掉,叫「下品」。这个暖位的智慧叫「下品无义忍」,它依止的禅定叫「明得三摩地」,禅定当中它有一种观照的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是暖顺决择分所依止」。

我们在判定资粮位跟加行位的差别,主要是依据禅定。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现在就是叫作资粮位的菩萨,我们的菩提心非常脆弱,完全靠着一个誓愿力跟简单的行动,这个行动还不是六波罗蜜的行动。资粮位的行动力是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如此的行动力而已。所以资粮位菩萨的心,是随风飘荡的,这个八风在吹的时候,是不断的波动。但是这个资粮位菩萨的不可思议,就是他不放弃努力,他内心的希望──对无上菩提的追求、对圣道的追求,我可以做得不够好,我也可以随时调整自己,但是我绝不放弃,就是靠着这个不放弃的力量,在资持着资粮位的菩萨。所以《三十颂》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就是「求住唯识性」,他内心当中对于无上菩提的追求,是永远不放弃的,虽然他内心当中还有很多感情的障碍、他内心当中有很多的善根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内心当中永远不会放弃他的目标,资粮位就是这样的一个相貌。但是加行位菩萨不是这样子,他不是只是靠着一念的誓愿而已,他内心的观照力,因为禅定的加强,他内心不平等的这种情感,已经被调伏下来,他有禅定,所以他那个誓愿力的旁边,多一个观照力,就是多一个光明,就是在黑暗当中,他出现一道光明,叫「明得三摩地」。所以资粮位跟加行位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禅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分界线。

菩萨为什么要积累福德资粮?

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来增上菩提心呢?这个观念是说:菩萨为什么修习福德资粮呢?因为菩萨要远离三趣的痛苦。你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如果不积集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一旦你到了三恶道,比如说做一只狗、做一只蚂蚁,你根本不能实践菩萨道的理想。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本身是一种障碍,叫作报障,你得到那个果报,会使令你内心暗钝。所以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到三恶道去,因为在这段时间当中,你的生命是空过的,你根本不能增上,所以菩萨要赶快积集福德资粮。为什么呢?「远离恶趣」,这第一个。第二个,菩萨有了福报就能够「成就安乐」,为什么追求智慧呢?因为只有智慧能够使令你远离放逸。我们在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被现前的安乐所迷惑,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耽搁在路旁的小花当中,忘掉最后的摩尼宝珠。所以菩萨应该要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加强心中的观照,对于这种人天生灭变化的福报,他能够迅速的走过去,就是远离放逸。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虽然他内心的观照力是薄弱的,但是他依止「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资持,也就资持他的菩提心不断地进步。

地前菩萨修行的内涵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第一个、「不着财位」,这个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地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批注说:「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你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比较可怕。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因为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累赘──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

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地受持,因为菩萨要远离恶趣的。

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

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地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就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

菩萨六度,为什么不是五度或七度?

成立对治所治障故,证诸佛法所依处故,随顺成熟诸有情故。

我们安「立」六度有三个原因:第一个、为了圆满成就「对治」我们身心的「障」碍,这叫作断德。比如说我们安立布施对治悭贪,乃至于安立般若对治愚痴。从凡夫到成佛,其实你只要对治六种障碍就够了,你这六种障碍对治了,其它障碍就消灭了,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安立第七,从这个对治的角度,对治六个,成佛足足有余。第二、「证诸佛法所依处故」,这个地方是约着智德,成就善法。我们成善法,其实六度就够了,你成就六度的善法,其它相应的善法也会自然成就,所以从修善的角度,六度也就够了。第三、「随顺成熟诸有情故」,从度化众生的恩德来说,我们要使令一个苦恼的众生,让他产生善根,使令他善根慢慢成熟增长,其实你用六度,对他的帮助也够了。也就是说,菩萨的三大事业──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大事业只要你做六件事情,全部具足。这六件事情你成功了以后,这三种功德──断德、智德、恩德都成功,所以佛陀不安立第七个,因为不必要。

戒体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常忆受体

当然这个戒体,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一次我们净律寺传了一次在家的五戒菩萨戒,我发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这次净律寺传戒,有四百个在家居士参加,将近四百个。四百个当中,差不多将近三分之一,一百多个是重受的。但是诸位不要以为重受,这个人不可思议,好像要求增上戒,不是这个意思。在家居士的重受,如果你去了解,他们叫作「补戒」,修补的「补」。就是说,他的戒体羸弱了,他的戒体甚至受到伤害、破坏。那怎么办呢?他也不想忏悔,反正哪里有地方传戒,再去受一次吧!受一次回来又破坏了,再重犯,再受一次。所以我作过很多的调查,很多的道场,几乎重受的非常的多。当然义德寺和尚尼也是大悲心,要传授这个戒体。但是这个地方,我想我们以后要面对一个问题:「受戒易,守戒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今天发心创造一个因缘,让他能够缘境发心,得到一个心中的愿望,他生命当中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我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要自我改造。这是一个很好的戒体,一个愿望产生,一个愿望就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回去以后,这个戒体保存不住。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僧众,我们的责任,不但是给众生戒体,还要告诉他怎么保护戒体,这有二个重点。

我自己把这个因缘思惟了一下,我觉得:在家居士,乃至于出家众也好,他的戒体会羸弱、会破坏,有二个因素:第一个,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一个人没有听闻佛法,对于佛法的甚深功德,开始模糊、淡忘了,然后内心当中就心随妄转,什么目标理想完全放弃。他当初很认真地缘境发心,得到戒体,这个戒体放在旁边,妄想主导。当然,一个人目标已经不明确的时候,你怎么抗拒你的欲望呢?所以长时间没有听闻佛法,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二个,他虽然听闻佛法,但是没有把佛法的功德跟戒体作联想。就是这个戒体在他的生命当中,它的价值、它的重要性没有被强调。比如说,生命当中的功德、世间的功德,我们后面会讲到富贵、健康、长寿、庄严;出世间的功德,解脱涅槃:你应该把这些功德跟戒体联想在一起。为什么你来生能够得到尊贵身?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远离病痛?因为有戒体。为什么你能够产生种种的富贵?因为有戒体。你必须要在心中,把戒体在生命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地强调出来,这个时候你保护戒体的心很强,就像德瓶一样。

如果你受了戒以后,你只是在缘境发心的时候,发了一个愿,回去以后,把戒体丢一边,这个戒体一定是羸弱的,它在你生命当中不可能产生能忆、能持、能防,不可能。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戒体是阿赖耶识的一个善种子。诸位研究唯识都知道,这个种子是一个生灭法,它不是涅槃(是不会改变、永远不生不灭),它是会改变的。会改变的意思就是说,你去思惟它,它就会扩大,你不去忆念它,它就消失,这个叫作戒体。你不要以为你得到戒体,好像一劳永逸,永远就是这么大,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一个种子,它是一个剎那灭的种子。所以佛陀鼓励我们受戒,但是佛陀警告我们:你得到戒体以后,要「常忆受体」,不断地忆念你心中的那个愿望,对你的生命有多重要!如果你的生命遇到选择的时候,你宁可放弃暂时的生命,而追求你这个清净广大的愿望,因为这个功德会带给你安乐。如果你这样子想,你戒体是永远不会破坏的。这个地方持戒跟布施的差别,就是因为它有一个要期誓愿,它是一个有目标的行为,所以它产生灭恶、生善的力量,是超过布施的。

初地菩萨 破异生性障 证遍行真如

「初地」菩萨他所破坏的障碍叫作「异生性障」,他所觉悟的真如叫「遍行真如」。我们凡夫最大的障碍,都是由分别的妄想,就是我们在清净平等的心中,捏造了内心的自我,我们去了解外境的时候,也在法上产生很多好坏的对立。这种我相、法相的执取,造成了很多很多的个体差别,这个个体差别就会产生对立,由对立就会带动我们的烦恼。你喜欢的就会追求,讨厌的就会排斥,由烦恼就会去创造罪业,所以这「异生性障」,就是一种我相、法相执取的障碍。当然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分别起」的,是由分别妄想引生的,就是第六意识的名言妄想所引生的。这个时候菩萨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他观察四寻伺,他观察整个内心当中的名、义、自性、差别是不可得。因为我心中有很多的名言妄想,所以就创造很多义相的概念,让自己了解;由这种义相的概念,就在人生当中,产生自相、他相对立的差别。所以,当我心中不打这个妄想的时候,这些对立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就把「异生性障」消灭了,就悟入了「遍行法界」。这个「遍」就是普遍,或者说是平等;这个「行」就是一切的有为法。这个时候,菩萨心中的妄想消灭以后,他在整个生命当中,内心保持寂静平等的状态,这个就是我们第一个要觉悟的、所要追求的第一个法界,叫作「遍行真如」。

我们说过,佛法是讲因缘果报,圣人也有他的因缘果报,就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他主要的观念就是他内心安住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重点。比如说你要学忏公师父,我希望我的结果是忏公师父,那你要先了解忏公师父他内心当中是安住在什么道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是用什么道理来观察人生、来思考人生?你有他心中的道理,你就自然有他的行为、有他的结果。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很多菩萨,都很努力地在每一个人的跑道中不断地修学。当然,我们经过五年、十年的修学,我们会停下来稍微反省一下:我这几年的修行到底是不是有进步?好,这是一个问点。我如何判断我修行有进步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蕅益大师说:「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就是说,你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遇到快乐的事情,你很高兴很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因缘是不会改变,因为这个业力不能马上改变;但是你修行以后,你遇到了顺境、逆境,也会高兴、也会悲伤,但是淡薄很多了。你内心当中那个喜怒哀乐的情感,淡薄很多了,你有进步了,这个就是进步了。你说:唉呀!我修了很多福报。这个不能算是修行的标准,因为这个是生灭法,这东西消失以后,你跟以前还是完全一样。所以真正的菩萨功德,是来自于对烦恼的化解能力,也就是对治力。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你不能够错认消息的,否则你修行很多的时间,你永远在重点之外打转。你看菩萨的功德──「遍行真如」,平等普遍地在你心中安住,就是他的个性淡薄,他内心当中有漏的情感,喜怒哀乐淡薄了,这个就是菩萨的进步。一个人情感淡薄以后,他在菩萨道就能够做出更大、更殊胜的事情来;一个人情感太重,你做不了大事的。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第一个,我们所要追求的是「遍行真如」,这个是破除分别的我执跟法执,这是第一大段。

五地到十地菩萨的修行内涵

「第五地中由相续无差别义」。我们说过,烦恼是一层一层的,去掉了外层,内层自然就显现。当我们把俱生的烦恼障都消灭以后,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呢?就是有「下乘般涅槃障」,这个「五地」要对治下乘般涅槃障,这「下乘」就是二乘。四地的菩萨调伏心中的躁动以后,他心中当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寂静,也就是说,在五地之前的菩萨,他对于二乘涅槃的寂静,有时候是有所好乐、有所羡慕的。菩萨戒就说:菩萨不能生起一念的二乘之心,否则就犯戒。当然,佛陀会制戒,就表示众生的确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五地之前,虽然我们立定了目标──成就万德的佛果;但是在过程当中,妄想是难免的,偶尔都会打打妄想,好乐小乘的涅槃,想说:那么辛苦干什么?到小乘的地方休息该有多好!菩萨的辛苦,有时候自己会产生质疑。到「五地」的时候,他对下乘般涅槃的这种好乐,完全被消灭了,证得了「相续无差别义」,这个「相续」指的是生命的存在。当然生命的存在是跟涅槃相对立的,「五地」所证得的真如叫作生死即涅槃的真如。

我们解释一下。法执有六相的执取:生、灭、垢、净、增、减。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生灭」的问题。「生」指的是生命的存在,这当中也代表了无量的烦恼罪业跟躁动,所有的躁动相、所有的苦恼相,就是因为有生命;涅槃代表的是寂静安乐。身为一位凡位的菩萨,我们好乐寂静、厌恶生死,这个是可以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抉择。但是当你到五地菩萨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应该知道:所谓的生死,是因为你一念的迷而有生死;所谓的涅槃,是一念的悟而有涅槃:生死、涅槃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我们刚开始对生死、涅槃的理解,是心外求法的,生死就决定是苦恼相,涅槃就决定是安乐相,这种对立的思考,会障碍我们到三界来广度众生、积集更殊胜的功德。所以「五地」的菩萨,在法上的抉择,已经通达了不二法门──生死即涅槃,他真实觉悟不生不灭。所以,他不再需要进入偏空涅槃,他认为在生死就是在涅槃,你只要善用其心。所以这「五地」的真如,就不可思议了,他在法上的操作,更加的圆融无碍,当然他所带动的功德,就更加的殊胜圆满。所以一个人对真理的了解往前踏出一步,他整个生命会产生很大变化。

「第六地中由无杂染清净义」,这个地方(六地)他所觉悟的真理、他所破的障(前面第五地是对治下乘般涅槃障)是对治「粗相现行障」。这个「粗相」指的是杂染相跟清净相:就是我们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十二因缘,无明而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因为有烦恼的活动,就会产生罪业的造作,就会招感生老病死的痛苦果报,这叫杂染相;因为我们修行我空观、法空观,消灭心中的无明,所以整个生死都结束,这叫「清净」相。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以清净相对治杂染相,所以我们过去的思考,染净是汉贼不两立的;但到「六地」的时候,你的思考要提升了,你要知道所谓的杂染相、清净相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他证得了不垢不净的真如。前面是证得不生不灭,这个地方是不垢不净。因为不垢不净的关系,菩萨能够用更圆融的善巧,示现杀盗淫妄的病行,来广度一切众生,这个是他以前不敢尝试的。到六地的时候,他的菩萨道就更加的广泛,他的量就更圆满。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的道理提升,他真实了解到杂染、清净是不二的,完全是一念心所变现的。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第七地」所破的障叫「细相现行障」,其实这个相也是杂染相、清净相,只是它比较微细了。这个「第七地」的不垢不净,跟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有什么差别呢?是粗、细的差别的。第六地的不垢不净,是偏重在杂染的生死跟清净的还灭这一部分来作一种对立;这个地方,第七地是比较微细的法,就是佛法跟世间法的对立。我们总是觉得:这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尊贵的,世间法是卑劣的。但是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真实地了解:菩萨能够通达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第「七地」,「法无差别义」,他能够有这个不垢不净的真如,来资持他的道理。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前面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这个讲「不增不减」。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在因地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增相来对治减相:我不断地修行,我的功德会增加;我如果懈怠,我的功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好乐增加、厌恶减少,刚开始是以这样来激励自己的。但是到「八地」菩萨的时候,他知道:所谓的增减,其实是一念心的变现。所以八地菩萨已经破除「无相中作加行障」,他可以在空性当中,任运地加行,不必一定要止观的入出才能够产生增减。也是说「八地」菩萨的不增减真如,使令他空观能够任运地现前,所谓的动静一如。你说我们凡夫菩萨偶尔要闭关修行几年,才会增加功德,你要是整天外面散乱,你的戒定慧就会有所退失。但八地菩萨是无功用行,他闭关、不闭关,对他是没有差别的,他的功德是任运增加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真如」。由于「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会产生二种的依止,二种附带的功德:第一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相自在」,就是「八地」菩萨「不增不减真如」的摄受,他能够随心所欲地变现任何的相状来受用,这个叫作「定自在所生色」。在「八地」之前的禅定所变现的相状,是不能真实受用的,八地之前的神通道力变现的东西,外表看,你说把石头变现成一个苹果,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还是一个石头。但是「八地」菩萨的三昧力所变现的,是可以真实受用,他真地是把石头的本质变成了苹果,他有这个相自在。第二个「土自在」,这个更广大了,他能够依止他的愿力,变现任何的国土来摄受众生,他能够庄严他的国土。这个就是「八地」菩萨附带的功德──「相自在、土自在」,这种功德是因为他证得了「不增不减」。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义」。这个五、六、七、八,把菩萨的法执──生灭的执取、垢净的执取、增减的执取,已经都把它铲平了,所以他在生灭、垢净的增减当中,他运用得更加「自在」。当他这样「自在」以后,他还有什么努力的空间呢?「智自在依止义」。这个「智自在依止义」,它所对治的是「利他中不欲行障」。这个八地菩萨,在《华严经》上说:有时候有沉空滞寂的障碍。因为他空观的智慧太强烈了,无相的空观太强烈,所以他有时候就安住在不动。不过这个地方不动跟涅槃不同,他不是刻意要入涅槃,而是暂时的休息。所以这个时候八地菩萨,《华严经》上说:经常要有十方菩萨的现前劝导、加持,来启发这个菩萨:你还记得吗?你以前因地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个时候菩萨忆念本愿,又从沉空滞寂当中,就再醒过来。到第「九地」就不同了,他已经成就「利他中不欲行障」,他能够任运地不会懈怠,勇猛精进地度化众生,这个时候他所证的真如叫「智自在」,就成就了四种无碍的辩才──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所以他通过前面法执的消灭,他的智能也不断地增长。

「第十地中由业自在依止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自在依止义。」「第十地」所对治的障碍是什么呢?「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当然菩萨约自受用来说是自在,但是菩萨的自利,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还有利他的目标。菩萨在利他当中,身口意在十地之前还是有所不自在;所以到了「十地」菩萨,他身口意完全得大自在,他能够应以何身得度,他就能够任运地显现何身为其说法,令其解脱,真实达到恒顺众生、普门示现的大威德力,这个就是十地的「业自在」。这种「业自在」有二种附属的功德:第一个「陀罗尼」,第二个「三摩地」。这个「陀罗尼」就是智慧,他有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抉择、智慧,也就是他能够摄持一切的法义。第二个他在摄持法义的时候,内心是跟禅定、寂静相应的,不是躁动的,这二个是附属的功德,那主要的真理就是「业自在」,身口意度化众生的大自在。

为什么初地称极喜地?

因为菩萨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他设定了一个成佛的目标,他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然他的过程当中,是历经了很艰辛的修学,这个时候,他「最初」一念的清净心现前,而这个清净心,已经具足了「自」利、利「他」的殊「胜功能」,就是他的第一个目标达成。为什么叫自利呢?因为他有根本的无分别智,而成就自身的安乐;他有差别的后得智,善巧方便地使令众生也得到安乐。因为他的内心当中,已经真实具足自利、利他的功能,所以他心生大欢喜。

当然,初地菩萨不是阿罗汉所有,阿罗汉他能够有一部分的根本智,消灭心中的我执,但是他没有利他的妙用。这个「欢喜地」,是描述初地菩萨的内心状态是欢喜的。这个「欢喜」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时候经常保持很沉闷,有时候很烦恼、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很多的欲望。我们过去会产生错觉,总是觉得:诶,有欲望是快乐,因为有欲望就会得到满足,有满足就会有快乐。当然这个观念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就好像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一个譬喻:我们对欲望的满足产生了快乐,这个叫作「有漏」。就是身体的皮肤长一个疮疤,这个疮疤流脓、流血,会产生痒的感觉,你去搔痒的时候,会有暂时快乐的感受。但是,这个疮疤更加严重,它给你带来痛苦的感受更强烈。所以,我们依止欲望去追求快乐,就像在疮疤当中搔痒一样,你付出更多的痛苦。这个初地菩萨的空观,「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他先空掉外境真实的执取,外境是心所变现的,如梦如幻的,所谓的生死涅槃、所谓的对错,这种概念,都是每一个人心中自己安立的,我们不一定要随着别人的标准而转,破除外境的法执;这个时候,你又能「观心性无生」,我这一念心当中,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只是一念的菩提心跟空正见,二种力量在那里安住而已。这个时候,菩萨就把心中的妄想消灭了,烦恼也消灭了,这个时候菩萨才真实感觉到:原来心中没有欲望是太快乐了。所以这个「欢喜地」,就是菩萨把心中的乌云妄想完全消灭,他心中感到轻松快乐,这是佛陀描述初地菩萨的相貌,叫作「欢喜地」,因为他没有妄想。

如何次第地成就十地?

「胜解」就是说,你要成就十地,第一个,你对十地所证悟的真如理,要「得」到「深信」理「解」,这个地方包括信心、也包括智慧。也就是说,信心就会产生愿望。十地菩萨他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愿望?第二个,十地菩萨遇到事情,他是用什么样的思考来面对这些人事因缘?古人说:「享千金者,必千金之人也;享百金者,必百金之人也;一个会饿死,也是饿死之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人心中,都有一个道理、一个愿望,你会有这样的行为、会有这个结果,你心中有你的道理。你不相信因果,这也是你的道理。你有这个道理,你就有不同的愿望,你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所以,你要成就一个功德,你要先了解他心中的愿望跟道理。也就是说,你想成为阿罗汉,你要先了解阿罗汉心中是什么道理,他遇到人事因缘,他是用什么思考模式来面对?哦,他看到什么事就是无常、无我。你抓住他内心的思想,你有一天就会跟他一样。所以第一个「胜解」,蕅益大师讲一句话作譬喻:「善学圣人之道,贵得其神,不可泥其迹也。」你要学圣贤之道,你要得到他的神,就是他是用什么样的思考模式?他是用什么样的道理来观察这个人生?而不是学他的行为,他有什么动作,这个地方是没有意义的,这叫「得胜解」故。我们刚开始可能不能完全做到他的行为,但是第一个,你对于十地的遍行真如义、最胜真如义,乃至于业自在真如义等等,这个真如,他心中到底是用什么样的道理,来抉择人生、判定人生,这个地方你要先了解。因为这个道理你不了解,你永远不可能达到十地。所以达到十地第一个,你要先学习菩萨内心的道理,这是你要跨出的第一步,这叫资粮位。资粮位简单的内涵就是「胜解」,胜解力。

二、得正行,谓得诸地相应十种正法行故;

当我们心中具足了十地的道理,好,我们不要说十地,我们先锁定遍行真如,我们先锁定:我内心当中学习初地菩萨的道理。有这个道理,我告诉自己:内心保持普遍平等,不要打不必要的妄想,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你有这种道理,你跟初地已经得到他的神;得到他的神是不够的,你要产生行动,这个地方要成就「十种」的「正法行」。这「十种正法行」,根据古德的批注,有十种的法门,依止道理而生起修行:第一个是书写,你要书写跟这个道理相关的经典。第二个供养,你要表达对这个法的供养,包括身的礼拜、口业的赞叹、心中的咒愿,身口意的供养,乃至包括香花灯烛的供养等等。第三个施他,你经常作法宝流通跟大家结缘。书写、供养、施他这都是属于信,产生信心;这以下是讲到解了。第四个听闻,你要听闻跟初地菩萨,乃至于十地菩萨相关的道理,你要不断地听闻,才能够产生深刻的理解。第五个读诵,你不断地去读诵相关的经论。第六个受持,读诵是文字现前叫读诵,受持就是明记不忘,把这个文字里面的几个重要的字句背下来,放在心中受持。第七个开演,为人演说。听闻、读诵、受持、开演是成就闻慧,闻所成慧。第八是讽诵,用这个音调来背诵。第九思惟,这个讽诵跟思惟是属于思慧。第十就是修习,这个正修了,修慧就是修止观。你要不断地把心寂静,去观察这个道理,用不断的观察来熏习你的内心,把心中的妄想慢慢地消灭,把心中的道理慢慢地加强,这个是加行位。就是把这个道理,经过你的书写、供养、施他、听闻、读诵、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把这个道理的力量(它刚开始是一个因种)慢慢的扩大,把它扩大叫「正行」。

三、得通达,谓于初地达法界时,遍能通达一切地故。

这个「通达」位。当我们从资粮到加行、到「初地」的时候,成就了一真「法界」,平等法界、遍行真如现前的时候,其实你通达一个真如,你也「能」够「通达一切」的真如。古德说:真如理是相融通的,你了解一个真如,其它的真如就容易了解。因为它们虽然有差别相,但是也有共同相,就是平等。这个是通达位。

四、得成满,谓修诸地到究竟故。

当然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刚开始第一个点的生起,当然是胜解;但是你要慢慢地成就功德,你还得靠事修,靠六波罗蜜乃至十波罗蜜的事修,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才能够慢慢慢慢把真如理,在心中慢慢地扩大圆满,叫「成满」。这个地方是讲修习成就十地的因缘。

菩萨的观照力应如何栽培?

我们看《大乘止观》,它整个大乘止观的修学也是这五个次第,所以这五个次第,是整个大乘佛法修学的一个次第。我们刚开始没有观照,心中是心随妄转,妄想很多,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现在想要控制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生命,我们必须栽培一个观照力。怎么办呢?刚开始就是「集总修」,「集总修」就是以一个法,来总持一切法。这个「集总修」,在密宗来说,叫作本尊相应法,你设定一个本尊,然后礼拜、称念、心中归依,身口意跟本尊的功德相应,这个密宗叫作本尊功德相应法。在显教叫作一相三昧、或者叫一行三昧,你也是设定一个相貌,然后在这个相状不断地忆念、专注。总而言之,这个「集总修」的意思,就是修习止,止息妄想的意思。刚开始我们在一个散乱的阶段,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杂乱修,你持观世音菩萨、又持地藏王菩萨、又持〈大悲咒〉、又持〈往生咒〉,你一天持十几个法门,结果你心中还是散散乱乱的,只是跟佛菩萨结缘,这样子你一辈子不可能生起观照力,你只是摄持一些散乱的福德。所以刚开始,你为了要成就三昧,一定要「集总修」,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相」当中,专注、相续地去忆念一个法门。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修止观,譬如掘井,要在一门深入。我们心中渴望有水、法水的滋润,就去掘井,但是你东边掘一个洞、西边掘一个洞,结果你一辈子挖不到水。那应该怎么办呢?要把精神、体力集中在一个洞当中,不断地去挖,这个水才会出现。所以刚开始,我们一定是要「集总修」,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安住在一个法界上。你持〈往生咒〉,你就整天持〈往生咒〉;持〈大悲咒〉,就三个月当中专持〈大悲咒〉:这样子容易成就三昧。这第一个原则,把心专注起来。

第二个「无相修」,前面的「集总修」是修止,这个是修观。「集总修」是把内心当中很多很多变化的相状,把它调整成一相,一个相状──〈往生咒〉的相状,或者佛号的相状。当然这个地方,既然是有相,就还是对立,有对立就是生灭法;所以这个地方,它是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这个相给消灭掉,这个时候进入到真如三昧,那是能所双亡、诸相叵得,没有能所的对立、没有相的受用,这是「无相修」,内心当中是无所住的,那这是真实的观照力现前。这个时候,在一念心当中,烦恼障不可得、业障不可得、报障不可得。

第三个「无功用修」。前面的止观,我们刚开始是一个生疏的境界,我们应该不断地去串习、不断地加功用行,使令这个止观的力量,在心中能够任运地现前,所谓的由生转熟,叫作「无功用修」,熟练。

第四个「炽盛修」。古德解释什么叫作「炽盛修」呢?就是「无功用修」虽然是熟练的,但是在熟练当中,有拙劣跟殊胜的差别,有劣、胜之别。什么叫劣呢?我们只是在静中能够熟练;但是历缘对境的时候,我们心中的止观就破坏掉了,心随妄转,这个叫作劣。所以我们应该使自己,在静中的止观、在动中历缘对境的时候,那个止观的力量也能够现前,这个时候就是由熟而生巧,巧妙,动静一如,这个「炽盛修」就是能够动静一如,由熟练而转成巧妙。

第五个是「无喜足修」。我们本来是一种散乱颠倒的心识,完全被惑业苦所带动,我们生命本来是没有自主力,起烦恼的时候,烦恼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跟烦恼走;跟烦恼走,就造作很多的罪业,招感很多的痛苦。现在修止观的时候,内心会有功德出现,但是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对路旁的小花产生迷惑,要继续地进步,后面有摩尼宝珠,不要得少为足,应该要「无喜足修」,要不断地增上,乃至功德圆满为止。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一个散乱、颠倒的凡夫,应该怎么来培养心中的观照力。这个意思就是说,理可顿悟,但是事须渐修。我们理论上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心中的烦恼障、业障、报障都是仗缘而生,既然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的。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它在我们内心当中运转太久、太熟练,它那个等流习气的力量太强,所以虽然它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势力,但是我们也要假借事修,假借这个「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来慢慢地消灭它。所以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恐怕菩萨执理废事,所以安立了五种修,来栽培菩萨的观照力。

方便善巧愿力智 菩萨进步的四种动力

三、力波罗蜜多,谓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种波罗蜜多无间现行故。

当然发了愿,你要去实践。发了愿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产生二种力量:第一个「思择力」,第二个「修习力」。「思择力」就是一种观照,不过这个地方,观照不是观照空观,它是假观。观察你如果成就这个目标,有种种的功德;假设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会有种种的过失:要把修行的功德跟没有修行的过失,心中要产生明确的「思」惟抉「择」,产生一个强大的意乐,由这个意乐来带动我们的修行,就是行动。我们趋向目标,断恶、修善的时候,才能够坚持到底、绝不放弃,使令这个「六波罗蜜多」朝着目标,产生身口意的「无间现行」。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思择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讲过生命的改变,你要先达到思想的改变,心理建设。

如果你立定目标以后,直接就去行动,你缺乏思择,会有什么过失?我们从过去的经验观察自己:你心理上不认同这个东西,你说我要把这个烦恼消灭,我要把贪欲消灭、把瞋恚消灭;如果你没有作好心理建设,你用止观硬压,它一定反弹。你要跟自己沟通:我为什么要消灭这个烦恼?因为这个烦恼会带动很多很多的过失;我这个烦恼消灭,会创造自己很多很多的安乐。也就是说,你心理要产生百分之百的意乐,对这样的修学完全认同,你才能够去对治。佛陀经常把我们这一念心,比喻做牛:牛能够拉车,如果这一头牛,它不想往东,你硬拉它,它牛脾气一定会发作。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你要试着跟自己内心沟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能够说,我不管心中的反弹、我不管你的烦恼怎么样,我就是要怎么样,那你迟早要反弹。所以这个「思择力」就是说,你要先作好心灵的准备。所以为什么所有的修行──意乐,增上意乐,你心中要先认同;有这样的意乐,你去修行,这个烦恼很快就消失掉。为什么你会有意乐呢?就是「思择力」,你很清楚地知道,这个过失消失以后的好处在哪里。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前面发了愿以后,然后产生思择,最后付出行动,这个都是增上的因缘。

四、智波罗蜜多,谓由前六波罗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故。

这个地方是一种智慧,「由前」面的「六波罗蜜多」,「成立」种种的「妙智」。这个地方,「妙智」是由闻思所成的后得智,你能够观察种种的过失,也了解种种的功德──什么是过失相、什么是功德相?这个多闻熏习,产生一种观照的判断。依止智慧,你自己能够「受用法乐」,通达一切佛法,有法喜之乐。其次,你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来度化众生。这个「智波罗蜜多」,也是多闻熏习产生的智慧,对自己的增上也有帮助。总而言之,方便善巧、愿、力、智,这四种都是属于菩萨进步的四种动力。

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就是对某一个法门产生坚固的理解,不过这个地方它的理解是有特定的对象。菩萨的「胜解行」地,是针对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你要得到坚定的理解,才叫作「胜解行」地。也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以前的理解,是内心有一个自我意识、有一个自我的无明──我们以自我意识来拜佛,以自我意识来断恶、修善,也以自我意识来起烦恼,这样的菩萨,当然没有资格称为胜解行地,因为你对这个空观根本没有信解。这个「胜解行」地是怎么样呢?「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胜解行地的菩萨,当然有很多如梦如幻的烦恼在干扰他、也有很多如梦如幻的业力在障碍他、很多如梦如幻的老病死在折磨他;但是,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深深地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管烦恼怎么刺激我,我总是知道:烦恼是一念心性所变现出来的,是一种如梦如幻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这个「胜解行」地就是说:他内心当中,对于真理已经得到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这样的菩萨就进入了胜解行地。当然这种菩萨,他对成佛的信心也特别的坚固,他知道: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消灭的、所有的善法是可以成就,成就佛道是可能做到的。这样子的过程,要花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样的观照力要修一大阿僧祇劫,不过这都是属于凡夫位,包括外凡、内凡。

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第「二」阿僧祇「劫」有三种的阶位:第一个是「清净增上意乐行」,这个是讲初地的菩萨。初地菩萨内心当中,有「清净」的力量,来消灭分别的我执跟法执,叫清净力;一方面他有一种「增上」的「意乐」,他对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有好乐追求的意乐:这个是把初地菩萨的相貌讲出来。「有相行补特伽罗」,这个地方指的是前六地的菩萨,前六地的菩萨他心中还有微细的法执,对于生灭、垢净的法,有所执着、有所对立,所以他是「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这是第七地的菩萨,他入了「无相行」,他对生灭、垢净的法,不再执取了。也就是说,从初地到「七地」,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当中有三个阶位:「清净意乐行、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要花掉「第二」阿僧祇「劫」。

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已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到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补特伽罗」,是第五个补特伽罗,也就是「无功用行」。「无功用行」,他的法执是慢慢地调伏了,对生灭、垢净、增减相全部消灭,任运地生起菩萨道。但是在任运当中,他还要成就第九地的智自在,他的智慧还没有自在,这个四无碍的辩才还没有自在;第十地的业自在,身口意还没有自在:所以为了要成就智慧的自在、还有业力的自在,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都要不断地加深观照力,这要花一大阿僧祇劫。这个地方是讲观照力,从最初的胜解,到有相行、无相行、无功用行,到最后的智自在、业自在,总共三大阿僧祇劫。

初学菩萨如何选择利他的因缘?

菩萨与声闻的学处差别

菩萨与声闻「学处」的「差别」,不共的地方有三个:第一个,「有声闻犯,菩萨不犯」。比如说,受持金银宝物,「声闻」是「犯」的;但是菩萨有利他的因缘,可以受持,这是「菩萨不犯」。第二个,「有」的是「菩萨犯,声闻不犯」,比如教化众生。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不折服众生戒」:你身为一个师长,你摄受在家、出家的弟子,这个弟子他出现了过失,你「护其忧恼」,害怕他产生烦恼,结果你不加以种种的教导、诃责使令他改过,就一味地姑息,这样「菩萨」是「犯」戒的;但是「声闻」戒「不犯」,因为声闻戒本来就没有摄众生戒:所以有的地方是「菩萨犯,声闻不犯」。第三个,菩萨的戒法是「具」足「身」业、「语」业、意业三种;「声闻」戒只有「身」业跟「语」业「二」种,他内心染污是不结罪:所以「菩萨心」染污也是「犯」戒,这是不共「声闻」的地方。声闻戒它偏重身业跟口业,所以他结罪的时候,诸位在判罪,你就知道,声闻戒结罪,是看你行为的本身来判罪:就是你身体的造作到什么程度、你这个话讲到什么程度,是别人理解、或者别人不理解等等,从身业、口业的造作到什么程度,就结到什么罪;他意业不当作轻重的判断。但是菩萨戒在判罪的时候,意业一定要列入考虑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贪欲──贪求名利,还有瞋恚──怀恨不舍,这本来都应该结罪;但是在开缘当中都说:如果菩萨已经生起了断除的意乐,而且产生一种精进的对治,暂时的现行,这个是不结罪的,就是他已经在进步当中了。这个地方就是说,你不断地在进步,你现在的烦恼比三个月前淡薄了,你已经在进步当中。菩萨戒制戒的目的,是要警策你的意念,「戒是警意之缘」也。一个人最害怕的,就是你内心有过失你不知道,你那个相续心不断地辗转增胜,这个是最可怕的。既然你已经产生对治了,那戒法就不再对治你,因为戒法的目的,也就是提醒你──要警策意念、要断相续心。所以菩萨戒是从你的意业,来判定罪业,这一点是有所不同的。

以要言之:一切饶益有情无罪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

菩萨有共声闻学、有不共声闻学,菩萨戒应该怎么跟小乘融通呢?这以下,无著菩萨讲出非常重要关键的话,他说:简单地说,只要是对众生有帮助,你能够让众生的善根增长,而且你自己不会引生过失的,这样身口意的造作,「菩萨」都「应」该主动地「现行」。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中国佛教,受了声闻戒、也受了菩萨戒,这二种戒的融通,是一个重要的、扼要的观念。初心的菩萨,你要利他,最好是这个利他的事业,你自己在这当中会得到进步的,最好是你在利他的时候,能够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你选择一个利他的因缘,在这当中,你的菩提心、善根都会增长的,那是最好──你能够增上,众生也增上。但是第二个,最低的标准,就是我们这句话:对众生有帮助,对我没什么帮助,但是也没什么伤害──这是底限。我只是浪费一点精神、体力,我这样菩萨的造作,对众生会帮助,对我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不会增长我的烦恼,这个也是可以。但是初学菩萨,尽量这一方面少一点,这个是整个菩萨戒的底限。如果对众生有帮助,对你有伤害的,你绝对不能做,因为这一部分要共学的,根本戒是要共学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读一次:「一切饶益有情无罪」的「身、语、意业,菩萨一切皆应现行,皆应修学」,这是底限。但是初学者,我建议大家,你刚开始行菩萨道,最好这个东西对众生有帮助,对你也有增上,这是最好。

自誓难行

你经常修真如三昧,你会成就十种不可思议的难行。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

这个地方是一个总标,这十种难行的第一个总标。你经常修习我空、法空的真如三昧,你在因地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一个广大的「誓愿」。什么样的「誓愿」呢?希望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佛果,这个是不容易的。我们凡夫不经常修真如三昧,你的心一定是在因缘法里面活动,一个人内心不安住在真如的本体,而在因缘上活动,你会产生二种思考,只有二种思考:第一个,你会把所修的资粮,转成人天安乐的果报;第二个,你会把所修的福德、智慧资粮,转成二乘的偏空涅槃。这二个都是因缘法、都是极端的,一个是因缘的生起,一个是因缘的消失。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能够「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当你经常把心带回家,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你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因为诸佛所安住的理,跟你所安住的理是相同的。这个时候你会发觉:既然诸佛可以做到,你也可以做到。所以,如果你过去发菩提心,是看到佛菩萨有很多庄严的果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神通,这样的菩提心是容易退转的,因为你是从因缘上发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提心,是依止不生灭心的理体,而发动你的菩提心,这个地方是第一个「难行」。

我们说明一下。我们凡夫以前在因缘的作用上,就不断以有所得心分别、躁动。我们过去对苦行的认知:哦,这个人日中一食、这个人树下一宿,这个是苦行。当然这个也是苦行,但是从大乘来说,这个不能说是苦行,因为这个地方苦行是要有增上的力量,就是你这种苦行,对无上菩提有增上力量才叫苦行。对无上菩提的苦行就是说,一般人你要他成佛,这个是不容易的,一个人要非常有远见,才有办法发出菩提心,但是你能够发起菩提心,这件事情是苦行,这是第一个。

答疑解惑第004期圆满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