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净慧法师

第三届禅七开示 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2005年四祖寺第三届禅七开示:知见的厘清和建立
  (2005年12月3日)
  各位大德
  昨天讲到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如果我们修行人一旦被邪见误导了,就有前功尽弃、欲升反坠的危险。所以,对于知见的厘清和建立非常重要。
  邪见有多种多样,总而言之,不出断、常二见。断见与常见有一个共同的要害,都是对众生的业果因缘的错误认识。在中国的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这种争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也同样是如此。有的认为生命是一次性的,这就是所说的断见;有的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由过去注定的,不可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常见。常见就是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过去生中决定了的,我们人的任何努力都不起作用。断见就是断灭论,拨无因果,即否认因果,不相信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不可磨灭。
  佛法的见解是说,断见固然不对,常见也是错误的。佛法认为生命不常不断,常不对,断也不对,非常非断。如果说是常,一切都是过去生中规定了的,那么我们现在的修行、努力,就没有任何作用与意义。如果说是断,那么人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善恶报应的积累既然都是断灭的、都是一世的,人生的努力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
  佛教主张:我们的生命前无始、后无终,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再建立生命的轮回和生命的净化。无论是生命的轮回,还是生命的净化,不是有一个的东西从这一辈子走到下一辈子,也不是从过去走到今生,所以叫无我。没有我,三世因果又要建立,众生的生命又要延续,所修积的功德又要不失不坏,所作的一切罪业也是不失不坏。无我的理论,既不同于断灭见,也不同于宿命论,所以往往很难理解。无我的理论与三世因果的理论同样重要,是在无我理论的基础上来建立业果不失。
  首先说无我。“我”从思想上来讲,它有一定的哲学定义。“我”有三个含义:独立、自在、永恒。印度九十六种外道对于我的理解,大致不出这三个含义。佛法认为这样的“我”不存在,但是“假我”还是有的。如果说“我”是自在的,我总想好事得不到;“我”是永恒的,活上几十年这个色壳子就回到大地了。可见永恒、自在、不变的“我”并不存在,所以说“无我”。
  然后说建立在无我基础上的“假我”。假我是什么呢?从过去生到今生,从今生到尽未来际生,这个无量劫以来的业果的责任者,佛法是用四个字来表述它:“相似相续。” 业果的责任者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来生,它是相续不断的,中间没有断层,所以它不需要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也不需要一个永恒自在的我。因为它的中间根本没有一秒钟的间断,它是相续的。虽然前一念的业果的责任者和后一念的业果的责任者是相续的,但又是不同的,它总在改变,“一切法无常”,只是相似而已。也就是说,前一念的假我和后一念的假我不完全一样,因为它受到我们行为后果的影响。我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三恶道,假我也就随着在三恶道;我这一念在十法界中的四圣,假我也就在四圣之中。它随着众生行为结果的影响,时时刻刻在转变,所以它是相似相续的。
  关于这一点,从我们人的一辈子来讲,也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晰的答案。1岁的张三和60岁的张三不一样,又是一样。为什么呢?一个人从他出生那一刻一直到死亡,都保存了此人相似相续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1岁和60岁毕竟又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他是张三又不是张三,他不是张三又是张三。从人的一期生命来看,是在相似相续中慢慢向前推移。1岁与60岁之间的距离毕竟很长,即使是当下这一念,也是在相似相续。如果说每一念都是一个样的,那就成了宿命论,人的一切不可改变;如果说不一样,那又成了断灭论,做一切事情没有后果,业果的责任者不存在。
  佛教无我观的建立,以及如何学习、领会无我的道理,实在非常重要。而且搞得不好,就成了宿命论、断灭论或者神我论。从我们一般的人来说,对于无我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晰。实际上,很多的人是把真如、佛性、法身看成和灵魂一样了,这就和佛教的本意完全相违背。佛性只是成佛的可能性。法身是理,是我们要认识的真理。因为诸佛与众生同一法身。法身并不是说每个人各有一个单体独立的法身,而是指以法界性为法身。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都在法界之中,都在真如佛性之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业力因缘,与法身、佛性相联系,共同禀此一性。达摩祖师说:“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我们能够与真理达到一致了、同一了,妄想、烦恼就消除了。所谓“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说众生与诸佛成为一体,回归法界。同真理成为一体了,也就把我们的一切障碍、局限统统打破了。破无明、断烦恼,就是要打破我们众生与佛之间的这一道墙壁,使我们真正融入到真理之中,融入到法身之中,融入到诸佛的无上菩提之中。
  如何理解佛法最深层次的无我道理,不开悟,不对佛法作最深入的学习和领会,往往在见地上会有许多误区和盲点。修来修去,都是那些外道见在指导我们,并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无我的知见、空的知见、般若的知见。禅宗所谓“一法不立”,就是般若的知见、空的知见。我们往往听到“一法不立”,就觉得:完了!我修了半天,什么都没有了!所谓破法执,就是连你修的这些功德的相也要破掉。因为你有功德之相,就有局限性,就与佛的法身不一致,就不能融入法界之中,不能融入诸佛之中。所以要破掉一切相,扫除一切见,所谓“不见一法名佛见”,见有一法就不是佛见。做一切事情不要从我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功德出发,不要从我有多少多少东西的积累出发。做一切事直接去做,不要想那些。拿了一块钱出去,你想了半天我做了多少功德,这等于在思想上又背了个大包袱。背了这个包袱以后,天天就躺在这个包袱上,不想再往前走一步了。我们一定要放下一切包袱,扫除佛见、法见,然后才能和诸佛的本体一致。学习佛法讲到这个最深的地方,讲到“不立一法”的时候,都觉得有些害怕。哎呀,这怎么办呢?我到极乐世界去得了还是去不了啊?禅宗一法,是叫我们不要背任何包袱,要把一切包袱都放下,把一切的佛见、法见、僧见全部都放下,连放下都放下。放下的当下就与佛的法身相契无间了。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