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觉真法师

彻悟人生 第二十个故事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第二十个故事)

  唐元和中,白居易出守杭州,因慕鸟巢禅师之名,入山拜访鸟巢禅师。
  鸟巢禅师住在树上。白居易在树下说:
  “师父,您住得这么高,太危险了。”
  禅师在树上说:“太守大人,您的危险更甚于我啊!”
  白居易问:“弟子位镇江山,怎么会有危险呢?”
  禅师说:“官场中的荣辱得失、利害是非太多,加上这个充满危机的社会,如同熊熊大火,积薪相交。你在其中,或得意于青云,或失意于穷途。得意则忘形,失意则生怨,难免党同伐异,怨恨憎恚,喜努衰乐,机心算计。种种烦恼,无息之时。又苦又累,怎么不会危险呢?”
  白居易肃然起敬。问:“请师父指点,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不觉笑道:“这是三岁小孩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说“三岁小孩虽然能说到,可是八十岁老翁却做不到”。一盆冷水泼下来,让白居易一直凉到心。
  白居易一想:是啊,知道的未必能行,行了的未必能到;学佛多年,不能身体力行,有什么用处呢?

  佛学,是智慧之学。佛教,是佛陀的教育。现代的学校教育或入学之前的家庭教育、离开了学校之后的社会教育,或普通所谓升学教育、素质教育,这些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品德的养成,只要掌握了知识,具备能力、人品端正、身体健康,这个教育也就完成了。然而,对于学佛者而言,对于接受佛陀教育的佛教徒而言,却迥然不同,恰恰与语言、文字、知识的灌输无关,它不以“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读书破万卷”为目的。东晋时代的鸠摩罗什,是一位对中国佛经翻译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翻译家、佛学家。他作过《十喻诗》,可惜有九首亡佚了,只留下一首(第四首):

   一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
   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
   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  
   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们讲空,空却不好讲,必须打个比喻。比喻之比,就是假借语言以会意,会意到尽头说的还是“空”。你只有跳出知识的罗网(樊笼),你的理解才不会停留滞在观念上。如果真能以佛法(佛陀的教化)去映照(观照),那么你所面对的世界万象,本来就没有来也没有去。这个“空”,还是靠自己去证悟的。

  再说一个六祖慧能的故事:

    有一位比丘尼,法名叫无尽藏,她经常读《涅槃经》。慧能大师在旁一边听着,一边为无尽藏作一些解说。比丘尼就把经书拿起来,指著书上的字,向大师请教。六祖说:“字,我不认识。道理,你可以问。”比丘尼问道:“字都不认识,怎么能说懂得道理呢?”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比丘尼当下十分惊异,告诉远近的长者,说:“大师是有道之人,应请供养。”于是大家都跑来顶礼他。(《五灯会元》卷一)

佛教所关心的不是玄学的空谈,不是钻牛角尖的争辩。关心的是人生的现实,是最讲实用实效的。断除烦恼,悟入解脱,这是一种人生的超越。而这种超越,是重实践、重实证的,不重语言文字,不重思维分别。

白居易说“三岁的孩儿也晓得”,晓得有什么用?给“呛”得当下开悟:原来知道的未必能行,行了的未必能到。可见佛教的教育不仅仅在知。鸠摩罗什大师说:“既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你只有跳出知识的罗网(樊笼),你的理解才不会执著于观念。六祖慧能又直截了当地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在现代科学的领域里,特别在我们的学校教育里,人们总是被引导凭言语、文字来相信许许多多的科学发现,相信其科学计算,从来不需要自己的直接经验,人们就会接受它,确信其科学性,有效性。什么“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都视为天经地义、绝对真理。而佛教却非如此,佛教明明白白告诉他的弟子,言语不可靠,文字亦无关,重要的是理解(解悟)、是行(实践)、是自身的亲证。

  每一种科学门类,都有它自己的工具、自己的实验方法、程序、途径。而佛教也有它自己的学习方法、教育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信、解、行、证”。
  信、解、行、证,是人类最早的从信仰文明达到亲证文明,是佛教独特的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智慧。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