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佛教相关

《弟子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落实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很重要的现况,因为我曾经在大学有几堂课,大学的老师跟我说,伦理道德现在一定要赶快推广,为什么?大学现在都找很多“成功人士”去给大学生演讲,这个成功人士加括号,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意思?赚不少钱。结果有次,有个成功人士站上去讲了一段话,他说:“诸位同学(台下都是大学生),你们这一生想成功,首先要把道德两个字放下,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不犯法,什么事都可以干。”那个老师在底下冷汗直流,更让他惊讶的是什么?这个企业家一讲完,底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孩子他也不懂,先入为主。有些企业家就说,这个伦理道德赶快叫企业家出来讲,为什么?因为社会大众都觉得我们是成功的代表。所以诸位长辈,看下去你们都是有福报的人,我看企业家不少,所以得你们去讲,道德商业怎么样致富长长久久,我就讲不了,一看就是赚不了钱的样子。

  我们从这里就看到,这些社会的乱象,就想起老祖宗那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有家庭、社会、世界的问题,说实在的,只要几个字就完全解决了。大家现在把社会的种种问题、家庭问题,是不是这几个字就解决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八德有两个说法,合起来刚好十二个字。家里有孝、有悌,这个家就和了,不吵了。人能忠,忠于另一半、忠于父母、忠于朋友,那还有哪些冲突!守信,你看诚信,那你事业就没有问题。现在多少的冲突都是不守诚信。礼,人与人的摩擦,不守礼。义,讲道义,人不讲道义都没安全感。以前你看人有道义,整个家族支持他,他不怕;现在的人,连旁边的人都觉得不大可靠,还没结婚,就先财产公证,这代表还没结婚就想离婚。你看人不讲道义的时候,很没安全感。

  廉,现在公司的问题、政治的问题全部都出在不廉、不耻,礼义廉耻国家的四个柱子,四维能张显,国乃复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大家看看,现在全世界的政治,不就是这四个字没办法照做吗?国会打架,无礼。他打架,打完不是没事,电视每天在那里播,下一代特别会打架,你看糟糕不糟糕?所以我有次回去,遇到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说不能只重成绩要重德行,你看那些学历这么高,都是硕士、博士,当那么大官还打架,把下一代都教坏了。我听完很感动,为什么?台湾连出租车司机都觉悟了。所以你看,他都不守礼,他乱搞,这给社会很不好的示范,有没有义?有义的话,念念为人民着想,不是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还有廉耻,他不贪,给社会最清廉的榜样,整个政治不从礼义廉耻去提升,不可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不是制度的问题,也不是主义的问题,是实质的德行。你有这么好的制度,有这么好的学说,那都是房子,它得有柱子,没有柱子,它早晚要倒下来。你看这么多好学说,在近代这么发达,哪个民族更兴旺,哪个国家更安定?没有!所以要重实质,就是德。民族主义,孝悌忠信是精神;民权主义,真的把人民放心上,礼义廉耻是根本;民生主义,念念为人着想,要有仁爱和平的心,那才是根本。这个时代得抓到根本,抓到实质的东西,才能真解决问题。

  你看孝是人生的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找到了,根固好了,开花结果,那是自自然然的事情。我们可不能没有根,每天喊着“仁爱和平,世界大同”,那都是口号,就跟那个花,它没根,插在那里能看几天?当然也满好看的,可是它没有办法持久。孝是根,悌忠信是做人的本,一个人没有忠、没有信,没有办法在人群立足。再来,做人的枝干礼义廉耻,他没有枝干,他没有办法利益人的,他没有礼义廉耻,到哪都给人家添乱。再来,仁爱和平才是一个人人格的开花结果。所以老祖宗很多教诲都引导我们,人生一定要从根本下手,而根本,孝是事亲,他的天性从这里引发出来。很多朋友就说:“奇怪,你们的课才四天还是五天,怎么很多人走进去的时候头是这样子,为什么听完是这样子出来的?你们怎么这么会洗脑。”他误会了,老祖宗是顺着人性教的,每个人都有本善的心,那是老祖宗的智慧。他不了解还以为是什么魔术,不是这样的。很自然的从家庭,从小事亲;敬长,尊敬长辈、尊敬兄弟。再延伸到,在团体、在单位里面,他懂得事君,这样的功夫。礼义廉耻才能够治理团体,为国服务,治。仁爱和平,你能做出仁爱和平,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你的风范就能带领天下的安定,天下平。

  所以你看,老祖宗十二个字,从家到平天下,完全是贯通的。这是师长上一次,学生跟师长见面的时候,师父教诲我的,所以我今天得给大家讲,不然我下辈子会愚痴果报,吝法不行。而大家想想,这十二个德目,《弟子规》都教给我们,孝,“入则孝”;悌,“出则弟”;忠,“亲所好,力为具”,这就是他忠的源头,真的所有德行的源头都在孝道,“百善孝为先”。他对父母都不尽忠,他去对谁尽忠?“亲所好,力为具;亲有过,谏使更”,也是对父母尽忠,养父母之志。信,那就不举了,这个信里面,“凡出言,信为先”,那一天都在讲信。礼,“将加人,先问己”,这也是有礼,包含“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都养他的恭敬心。包含第一句“父母呼”,这是对父母的礼节,他恭敬心就从这些生活引发出来了,所以《中庸》才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恭敬心什么时候培养?礼拜天的时候才培养?不是这样的,随时生活当中都让他保持着。孝悌忠信就是修身齐家。我是都可以,因为我是尊重著作财产权,师父这么写,我就这么给大家讲。但是因为刚好是顺着,写下修身齐家这样子。

  《弟子规》每句话都是养孩子的善心,我们得看到这里才知道,每句都影响他一辈子。知道它的重要性,那你一定尽心尽力教他。我们看“冬则温,夏则凊”,养什么心?养他的细心,养他的耐心,养他体恤的心。不然孩子大学毕业了,你让他去上三节课,他就体恤别人?他就很会去爱护别人吗?不是。从小对父母生活很细腻,无微不至,就养了他体恤别人的心。一个孩子有体恤别人的心,请问他干哪个行业不会成功?保证他成功,因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以服务为目的,这才是真正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从小这些特质就完全发挥出来。而且他什么时候培福?他那个心地起来的时候,他的福就开始长了,不是他出去工作才开始长福报。所以礼义,“事诸父,如事父”,这是礼。“恩欲报,怨欲忘;勿谄富,勿骄贫”,这人的道义,“勿厌故,勿喜新”。廉,“物虽小,勿私藏;用人物,须明求”。耻,“勿自暴,勿自弃;德有伤,贻亲羞”。爱,“凡是人,皆须爱”;仁,“将加人,先问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人不闲,勿事搅”;平,大家回去自己想。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01115.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讲座(编号5240501)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9529

  感恩老师!  

  

  《弟子规》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我从事教育工作,对孔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没有丝毫的怀疑,而且坚信只要从孝道教起,这个孩子的德行、学业,以后都不用担心。我们有这个信心。尤其愈体会,这个“百善孝为先”,孝心开,百善皆开。从《弟子规》当中就感觉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八德,两个说法合起来,十二个德目,而这十几个德目,根在孝道。在《论语》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根本掌握住了,自自然然他能成长、茁壮、开花、结果。

  这个“悌”,从孝出来的,“兄弟睦,孝在中”。这个“忠”,从“入则孝”里看到,“亲所好,力为具”。对父母忠才能对其他的人忠。你“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那违背道德了,违背人的性德了。“信”,一定是先对父母守信。“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要赶紧去做。“礼”,对父母恭敬,“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教,须敬听”。“义”,对父母有道义,像古人“丧三年,常悲咽”,甚至终生有好吃的东西都流眼泪,您看那种对父母的情义之深厚。欧阳修先生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廉”,“物虽小,勿私藏”。“耻”,“德有伤,贻亲羞”。“仁”,“冬则温,夏则凊”。您看那个体恤父母的需要这么细腻,这么无微不至。“爱”,“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是三年这样照顾他的母亲。“和”,对人非常温和、柔和。“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平”,一个人心平气和,功夫从哪里练出来?一定从家里跟父母的相处,父母误会他,甚至责打他,没有丝毫的怨言,没有丝毫的不平,“号泣随,挞无怨”。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906h.asp,欢迎转载,感恩!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