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港澳台寺院

元亨堂 - 台北县 - 台湾寺院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台湾,元亨堂
  走出三峡老街,寻寻觅觅、停停问问,在艳阳高照的六月天徘徊在三峡三大河流(横溪、大嵙嵙溪及三峡河)之一横溪河畔的公路上,却始终寻不到上山的路,长寿山元亨堂仍在那遥不可知的一方。“要知山上路,须是去来人”,对于我这初次来访的过客,没有指引,如何轻易上得了山?好不容易问对了路旁小杂货店的老板娘,她说:“马路未修以前,我这店是上山的“指标”,现在马路拓宽,目标(指她的房子)变小了,使许多的要上山的人不得其门而入。”经她热心的指引,我们顺利地找到了入山口,也免除了再一次擦身而过的遗憾与尴尬。
  站在三土公路旁、长寿山下的灌木下,有两块长寿山的记碑,吃力的细细辨认著其间的碑文,文字犹劲有力,可惜时间久了,加上风雨的吹打,字迹也遭受无情岁月的摩蚀,而有些难办了。所幸,眼观、触摸、加上感觉,一首道尽长寿山元亨堂精神的律诗,也无漏的尽在筽下:
  长流永?寿千秋,
  寿高道深寿古留,
  山中百世时争放,
  元始神权佛无程,
  亨通祝寿福音降,
  堂域兴修有善良,
  有求必应显威窍,
  右缴优美似天堂。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沿途树上尽挂著这样的警示语,观人孝顺、体贴、做善事、心莫贪,一路引人深思的偈语与朴拙持稳的宫灯,照亮了来人,也显出了元亨堂斋教先天派在家众一颗颗淡泊无欲的心。
  走完约莫十五分钟的路程,却恍如隔世,“是非无实境,究竟总成空”、“万事尽从忙里错,此心须向静中问”……,每一张木牌,每一句醒语,皆似一记记响钟,狠狠的敲醒了沉睡中的我!是与非、成与败,皆如过眼云烟,唯有“放下古今愁恼”,才能“证立解脱境界”!
  进了山门,映入眼帘的元亨堂,古朴沉稳,仿佛记忆中三峡老街的古厝民宅,更多了分亲切感。
  了解斋教先天派的源流,可从堂内壁上的记载得知:“原夫先天教主溯自释尊,传至达摩入华说法,是为初祖,相继五传至慧能六祖,其衣钵隐藏,道受出家、在家,同时兴化二师,并继道统承先启后,虽分合有异,而祖脉则一,计兹一仟二百二十余年,其道绪脉脉相传于斯矣……”。
  元亨堂为斋教先天派在家众修行的场所,于民国二十年由石头溪里王文彬居士创建。当时已高龄七十五的王文彬居士,常思退隐之意,但素志未伸,悬念将来徒众繁昌,必需筑一堂貌宏敞的聚众之地,因此选长寿山“入山不深,士市不远”之便,建立元亨堂。
  民国卅二年愿兴师接任第二代主持,任内增建山门、灵塔,并开辟道路,方便徒众上山。民国五十九年,元亨堂动工重建,整顿寺容,环境一新。
  元亨堂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座前有弥勒佛,由于长期的烟雾薰绕,两尊佛像的金面,部份已成乌亮,显得更加沉稳,而没有薰黑的金面,则更加亮丽;左右为韦陀尊者及伽蓝尊者,陪侍其侧。
  右堂供奉地藏王菩萨,七十二位长寿山元亨堂创祀斋门檀越先世禄位也供奉于此;左堂则为目犍连尊者,后则供拜元亨堂历代祖师禄位。
  元亨堂属先天派,信徒都为居士,堂内的大小事务皆由在家的居士们掌持。其正门左右,各有户由、渐门两道半拱门,右边渐门内的堂屋,是游客的休憩所,再住右,则为居土们的禅房;左边户由门内,则是游客上山冀求主持、居士指点迷津的地方。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没有琉璃屋瓦,整座元亨堂陈设简单朴实,而在此潜修均在家众,正如山门“青上云不动,白云自去来”的写照,自在安详,更是令人神往。
  除了正堂外,元亨堂尚有个“阿耨草堂”,于民国卅六年由李庆余先生之子重修完成,成为日后的图书室,提供莘莘学子在酷热的考季一处清凉幽静的自修场所。
  正堂的后面,有许多间禅房,这些上山准备大学联考的学生们,就住在这里。\r
  从阿耨草堂的左翼拐进去,有一道小小的竹门通往后出,绿竹成荫的后出,有幽曲的小径,石椅、茅亭散布其间,清净洁爽,使人有脱俗宁静之感。而在夏日里,仅只是享受山中那份凉意与宁静,看看白云幻化,任心神陶醉在自然原始的怀抱里;再闻闻石头、苔鲜与树脂味儿,溢满心灵的喜悦,就够濯清心中的纡闷与满身的浊尘,而有勇气重新回到需要坚强的城市里。

  寺址:北县三峡镇插角里十六邻东眼五十八号。
  电话:(02)26720913。
  交通:搭乘台湾汽车客运, 台北一三峡、板桥一三峡或淡水一三峡线,在长寿山站下车,步行约十五分钟可达。计程车、机车可达山脚下,再步行上山。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