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禅修问答

最简单实用的禅修方法——《内观》导言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最简单实用的禅修方法——《内观》导言

  初修者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哦,我开始打坐修定了,我应该记住这方面的知识,很多诸如此类的技巧会在每一个阶段指导我的,直到实现目标!”结果,本来应该是无为倾向的禅修却变成了有为,我们人为地加上了很多知识与技巧,有宗教背景的甚至会因自己丰富的宗教知识而庆幸:“得亏懂这些高深的知识,否则怎么帮助我禅修呢!”

  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在此,我想对你说:真正的真理是朴素无华的,它与宗教无关。真理不会因你是宗教信徒而在你脸上放出更多的光,也不会因为你什么信仰也没有而蒙住你的眼睛。

  所以,我要介绍的方法,目的既不是要把你变为宗教信徒,更非通过这一方法要灌输什么宗教思想。因为这是你自身的体验,由你说了算。

  在介绍以前,我不得不与大家制定一个禅修的基本原则:方法越简单越好。

  在此原则指导下,我们将会抛弃过往的成见,一致认同这样一个理念:禅修方法必须是能使初学者妄想杂念最少的!因为只有如此,我们这些菜鸟们,才不致于把本来简单的头脑扔进妄想杂念的复杂旋涡中,越陷越深。

  这样,事情就简单多了!我们开始比较学过或了解的各种法门,或许已经有人说出来了:数息是最简单的!想想也有道理,我们打坐时,除了陪伴我们的呼吸外,如果再人为地藉诸自造的想象,像是持名或观想,只会导向更多的虚幻想象、更大的自我欺骗;在观呼吸时加上个字句,也许能更快使你的心专注,但这样做会有一个危险。每个字句都有其特定的振动,你重复某个字或句子时,就是在制造人为的振动,让你淹没其中。在内心的表层制造了安详和谐的表象,但内心深处的染污不净仍然存在。要去除这些深藏的染污不净,只有学习去观察它们,让它们浮现出来,好消失灭去。如果我们只观察某种特定的“人为振动”,我们就无法观察和我们的染污不净相关的各种自然振动,也就是我们身上自然生起的感受。因此,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探究自身实相及净化内心,使用想象的字句只会造成障碍。

  同样的道理,观想某个形状或影像,也可能成为进步的障碍。内观修行方法是要消融表面实相,以达到究竟的实相,而表面坚实的实相总是充满虚幻错觉,因为在这个层次上,是想蕴在运作,分辨判别,而那是受到过去习性所扭曲的。此一受到制约的想蕴起着分别心,形成种种偏好及成见,造成更多新的习性反应。但是随着表面实相的分解消融,我们逐渐体验到身心结构的究竟实相,也就是每一刹那都在生起灭去的振动,除此别无他物。到了这个阶段就不再起分别心,因此也不会有偏好或成见,没有习性反应。内观修行方法逐渐减弱受制约的想蕴,因此也减弱了习性反应,达到受、想不起的阶段,也就是涅槃的体验。但若刻意将注意力放在观想形状影像上,我们就停留在表面、合成实相的层次,而无法超越进展,因此我们不作观想或持诵。

  这不但无助于让人探索发现较微细的自身实相,而且还会落入宗派之别,因为持名或观想都会被界定局限在某个地区文化或某个宗教,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可能会无法接受。世间苦是众人皆有之病,因此要克服这个通病,就不能落于宗派之别,而应放诸四海皆准。觉知呼吸就满足了这个要求,每人皆有呼吸,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观察呼吸这件事。修行道路上的每一步,都得完全摒除宗派之见才行。

  最主要的是,在我们面对痛苦(心乱如麻也是禅修的障碍)时,是把念头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因而也能获得暂时的安乐呢,还是直接地面对它,认清痛苦的本质,感受到它的生灭无常,从而把痛苦连根拔除呢?

  能获得暂时的安乐固然不错,但其实那更像是掩耳盗铃的行为,我们把烦恼的火苗盖住,不去理它,开始用别的自造的美好想象代替。这暂时的快乐一旦消失,才发现意识中燃起了熊熊烈火!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那本来小小的火苗早已在内心深处自动蔓延开来!等潜意识里的大火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时候,火势已经很难遏制了!

  佛陀体悟到人必须面对现实,与其逃避问题,不如面对问题。佛陀发现当时的所有禅修方法都只是在于将注意力从正在发生的痛苦转移到其他事物,他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都只能转移一小部分的注意力,而在内心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起反应,不断地在造作贪爱、憎恶、愚痴的业行,在心的深处,人们仍不断地在受苦。因此,禅修所缘的对象不应该是想象出来的,它应该是如其本然的实相。你必须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任何实相上用功,在你身体范围内所经验到的任何实相上用功。

  每一时刻,心和物质的接触遍布整个身体结构。更深层的心不断感觉这些感受并持续地随之起反应。但心的表层持续地忙碌于攀附外缘,或是停留在参与理智、想象或情绪的游戏里。因此,我们感受不到心的更深处正发生着什么。

  西方心理学家所提到的「意识的心」,佛陀称这部分的心为意识(心「非常小」的部分),这个意识的心并不知道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心正发生什事。在意识与心的深层(无意识)之间有一道极大的鸿沟。内观打破这道鸿沟,把你从心的表层带到心的最深层面,触及这个潜藏的随眠烦恼。

  这个我们称为「无意识」的心并非真的毫无意识,它时时刻刻都在觉知身上的感受,并且不断地对这些感受起反应;如果是不愉悦的感受,它就起憎恨的反应;如果是愉悦的感受,它就起贪爱的反应,这就是无意识的心的习性模式,它的行为模式。

  譬如,你正在熟睡,一只蚊子来叮你,使你生不愉悦的感受,意识的心并不知道有事情发生,但无意识的心却立即察觉有不愉悦的感受正在发生,并起憎恨的习性反应。虽然你意识的心正在沉睡,你仍会赶走或杀死蚊子,但不愉悦的感受仍然存在,于是你抓痒,当你醒来之后,如果有人问你整晚有多少蚊子来叮你,你是不会知道的。你意识的心觉察不到,但无意识的心却知道,且不断地在起反应。

  所谓无意识的心其实并非没有意识,它时时刻刻都与身体保持着接触。经由此接触感受不断生起。当你有所感受,并将之标示为愉快时,你持续地随之起舞。在内心深处,你不停地对贪爱与厌恶起反应。你不断地制造种种的业习、负面行为和不净,这个增长你痛苦的过程不断地持续。你无法停止这个过程,因为介于意识心与无意识心间有一个如此大的障碍;不透过内观的练习,这个障碍即持续存留。

  一个人或许能在有意识的、理性的层面,接受全盘正法的理论、真理、法则、本质。但他仍不停地在痛苦中打滚,因为没有察觉到心的深层发生着什么事。然而,透过内观,你的心变得非常锐利和敏感,因而可以感觉到全身各处的感受。感受刹那都在发生。每一个接触都会产生一个感受:在巴利语称之为缘触有受。这不是哲学;它是人人都可以亲证的科学真相。

  透过内观,一旦障碍破除,一个人开始感觉到遍布身体的感受,不仅仅是表层,而且包括身体内部深层。经由观察这些感受,你开始明白它们生起和灭去的特性-生灭。透过此体悟,你开始改变心的习惯模式。

  比方说,你正感觉到一种特定感受,它可能是因你吃下去的食物,你周围的环境,你当下的心智活动,或因昔日反应如今呈现的结果。不管是什么原因,感受发生了。藉由内观的练习,你以平等心去观察它,不对它起反应。在那少许美妙的瞬间中,透过观察感受与了解其无常的本质,你开始改变心的习性模式,停止对感受起反应,倍增痛苦等盲目的习性模式。一开始你也许只能做到几秒钟或几分钟。然而经由练习,你逐渐地发展你的能力。当习性模式变得微弱时,你的行为模式就改变了。你就从你的痛苦中走出来了。

  当我们谈到上瘾,并不仅指对酒精或者毒品,还包括了对激情,愤怒,恐惧或者自大。所有这些都是对不净的上瘾。在理性上你可能很清楚地明白:「愤怒对我不好。它是危险的、有害的。」然而你还是对愤怒上了瘾,并且持续地制造它。当愤怒消逝后,你一再重复:「噢!我不应该产生愤怒!我不应该产生愤怒!」但当下一次刺激来时,你又变得愤怒。你无法从愤怒中走出来,因为你还没有在心的深层下功夫。

  透过练习这个技巧,当你生气时,开始观察因愤怒而生起的生化之流。你观察它但不对它反应。那意味着在那当下你不再产生愤怒。这个一刻变成几分钟,然后你发现你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受这股流动的影响。你开始慢慢地从愤怒中走出来了。

  每日有规律地练习和实际应用这个方法,行为模式开始改变。那些曾长期在愤怒中打滚的人,发现他们的愤怒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都逐渐减弱。同样地,那些沉迷于激情的人也发现激情越来越弱,沉迷于恐惧的人也一样。摆脱自身不净所需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如果正确地使用这个方法,迟早会奏效的。

  我们不断地劝告那些即使只是有烟瘾的人们:如果烟瘾上来了,别去拿香烟。反之,稍等一下。接受心中生起了渴望吸烟的事实。当这个渴望出现时,身体上感受伴随而来。开始观察那个感受,不论它是什么样的。不要寻找某种特定的感受。你当下所感觉到的一切,都跟渴望吸烟有关。通过观察感受的暂时性,无常变化,你将发现那个渴望消失。这不是哲学理论,而是体验到的真理。

  所以说,入定只是一个工具,并非禅修的最终目的。在内观修行方法中,任何有碍我们觉知感受的方法都有害,不管是持诵字句、观想形像、只注意身体的动作,或是注意心中生起的念头。除非从痛苦的根源-感受下手,否则是无法根除痛苦的。

  如果你开始学习本系列文章,会发现文章也挺多的,从而怀疑:是否跟别的一样呢?我保证:文章里反复强调解释的,只是禅修背后的重要理念,并非禅修时指导你的什么技巧内容,目的是加深我们对这个方法的理解,从而摒弃我们头脑里的各种有为念头。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