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梁乃崇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享受修行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享受修行

时间:2005年2月13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主讲:梁乃崇教授
记录:张春美
整理:羊忆玫、汪满妹


「有住」的修行是辛苦的,「无住」的修行才是享受。
而「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方能享受全然的解脱自在
没有丝毫的偏执。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梁教授、各位大德、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新年快乐。今天本来是迎财神的日子,但是来了这么多人听演讲,来享受修行,至少是准备要享受修行,真是非常难得。

我个人在元智大学推动「通识教育」,「通识」这个名词的定义是很多、很广,其实「通识教育」就佛法来看,是贯通八识,通识跟佛法是一样的。

我记得在总统选举的时候,有一位教授问了两位总统候选人说:「教养」是什么?当时两位候选人都不太能够答得出来。

那么,我也要问诸位:「修行」是什么意思?答案最好是买《享受修行》这本书来看一看。不过,即使看完了,你要很简短地定义「修行」是什么意思?也还是有点困难的。我这里刚好有两本书,一本是黄教授写的《谈教养》,另外一本是梁教授写的《享受修行》。虽然「修行」与「教养」都不是很容易定义的,但是,当事情发生了,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教养;而一旦发生了重大事情,就更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修行了。

当921、SARS、南亚海啸等几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梁教授都能够很明白地了解这个事件,也让我们正确地认知这些事件,然后很慈悲地处理。可是我们一般人碰到大事件时,就很容易惊慌、不自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好的修行人,是自在的、明白的、慈悲的。
现在就热烈欢迎梁教授为我们讲述「享受修行」。

主讲者:梁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欢迎大家在大年初五来这边听我讲「享受修行」。也许大家会想今天我讲的东西会和这本书的内容相关,我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是想把演讲的内容和《享受修行》这本书相关联,可是到后来就与书本里的说法不太一样了。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其中有两个句子「住于法而行布施」和「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字面上的差别就只有一个「不」字。

「住于法而行布施」的「布施」也可以换成别的行动,如持戒精进,或工作、学习等,所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因此重点在「住于法而行」。「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意思是:住于法而行,就好像一个人进入黑暗的房间,什么东西都看不到;而不住于法而行,「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就好像一个人有眼睛,在大太阳底下,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种种形色。二者差别非常大!

一、何谓「有住」?何谓「无住」?

「住于法而行」就是「有住」,「有住」就进入黑暗,什么都看不到,在里面会跌跌撞撞的,当然就很辛苦;而「不住于法而行」就是「无住」,「无住」就是光明的,里面有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享受。所以,一样是在布施、修行……而「有住」是辛苦修行,「无住」则是在享受修行。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于法而行」,就是「享受修行」!

从《金刚经》里已经可以明确地看出来,怎样是辛苦修行?怎样是享受修行?其差别就在一个字,一个是「有」住,一个是「无」住。所以何谓「有住」?何谓「无住」?我是这样定义的:「有住」是「有中生有」;「无住」是「无中生有」。

二、如何不依目标、计画而行?率萨埵性而行

「有住」即「住于法而行」,「住于法而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依目标、计画而行。先做出计画来,然后依这样的目标、计画去执行,这就是「有住」。我们做事,做得最好的方式,不就是这样在做吗?这就是「有住」,而用《金刚经》来了解,这样做是辛苦的。

「萨埵性」就是佛性自性,就是「能知」

「无住」即「不住于法而行」,也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而行。不依目标、计画而行,那不就是乱做吗?怎么会是享受呢?这不是我们平常能够了解的。而且不依目标、计画而行,那要怎么做?是「率萨埵性而行」。「萨埵性」就是菩萨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也可以说是自性。能够率萨埵性、佛性、自性而行,这样就是「无住」,这样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而行。

好,我们要进一步来解释,什么是「萨埵性」?「萨埵性」就是「能知」。在座绝大部分可能都听过;不过,还是有少数人没有听过,所以我就再讲一遍。

能知与被知

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包刮所有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分成两类:一是「被知」;另一是「能知」。所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

什么叫做「被知」呢?只要被你知道,就是「被知」,定义很清楚、很简单。只要是被你知道、看到、想到、摸到的、拿到的都是「被知」。那什么是「能知」呢?能够知道被知者就是「能知」。

一般人的状况都是注意了「被知」,而忘掉了「能知」。所以,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警觉有一个「能知」在,这样「能知」才会出现;否则,它是会被遗忘的。为什么说它是存在的呢?因为有「被知」,就一定有「能知」,不然怎么会有「被知」呢?不可能说这个东西是被知的,却没有「能知」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这两者一定同时存在,但是性质互相不同,一个是能知,另一个是被知。这个情况我想大家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习惯上都把注意力放在被知这一边,而能知被我们遗忘了,这样当然是很不好的。所以,佛经里就有「能、所」的说法,而「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

现在我再来把这件事情说详细一点:譬如这里有一瓶水,你看这瓶水,我这样一拿,这瓶水是被拿的,所以这瓶水是「被知」。但是,是谁拿它呢?是我的手在拿,所以我的手是属于「能知」。它们的关系就是这样:水瓶是被拿的,我的手是能拿。我拿起水瓶这个动作,就存在了「能知」和「被知」的关系。

同样的,我现在站在这里,大家看见我了,我是被你们看见的,我就是你们的「被知」;而你们的眼睛就是能看,属于「能知」。同理,我讲话的声音被你们听到了,我讲话的声音是「被知」,你们的耳朵是能听,是属于「能知」。这样的关系,俯拾皆是。每天只要一醒来,到处都有「能知」、「被知」的状况,这样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我们这样子分的话,还不能够深入去了解「能知」和「被知」中间的复杂性,听起来觉得很简单,只是「能知」和「被知」,大家一定可以接受,没有问题,因为这是事实嘛!

宇宙的四个层次:世界、身体、识心、自性

但是,这样的解释,对「能知」与「被知」还是不能够深入了解。现在,我又把这个宇宙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这四部分。也就是说,整个宇宙所有一切,就分成这四类,没有其他的了。

「世界」指的就是山河大地这个物质世界,「身体」指的就是我们的肉体。「识心」和「自性」加起来指的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心灵」。「识心」是生灭的,会起起落落;而「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这两者的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就把它分成两个部分。

宇宙四个层次与能知、被知的关系

刚才是把宇宙分成「能知」与「被知」两类,现在又分成四个层次。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四个层次和「能知」、「被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现在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还是举这个例子,这一瓶水,我的手这样子一拿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一瓶水属于世界的一部份;而我的手,是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所以,当我拿起水的时候,这个水是「被知」的,而我的手是属于「能知」。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是不是应该在我的手和这个杯子中间?所以「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就画在「世界」和「身体」之间。因此,全世界是「被知」,而我的「身体」一直到「识心」、「自性」,全都是「能知」。也可以说,虽然宇宙分成四类,我这个动作这么做下去,这个「世界」就属于「被知」了,而「身体」、「识心」、「自性」全属于「能知」。

这样的状况非常的多,就像我现在站在这里被你们看到,对你们而言,我是世界里面的一部分,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在哪里呢?是在「世界」跟「身体」中间。那么,我讲话的声音也是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被你们听到了,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还是划在「世界」和「身体」中间。太多状况都是这类的。

好,我们现在就来改变一下方式。如果我们把眼睛闭起来,你能不能够感觉到你的手、你的身体、头、脚、胸部、肚子……?是的,当我们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是能够感觉到的。所以,当你能够感觉到你的身体的时候,你整个的身体是被知的。那么是被谁知呢?不是身体啊,不是被你的身体知道的。那是被谁知呢?是被「识心」知道了,是被你的心知道的,这个时候心就出来了。

心灵是存在的

很多人都认为,身体以外就没有自己,肉体以外就没有自己,可是你只要这么一分析以后,就知道:你的身体是被知道的,而且你也很确定,不是被你的身体知道的,因为你已经把眼睛闭起来了,你没有用你的身体,没有用你的六根,可是这六根是被知道的,非常明确。所以,在这个时候,「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划在哪里呢?就划在「识心」和「身体」的中间。当这界线一划在这里的时候,「身体、世界」这两个层次,全部都是「被知」;只有「识心」和「自性」是「能知」。这一个关卡满重要的,因为能突显出心灵是存在的。

「能知」不被知

一般人都认为心是看不见的,怎么会存在?因为被你看见的都是「被知」,当它是「能知」的时候,怎么可能被你看见?可是你就是靠这个「能知」在看,它是能看,不能被看啊。这个地方,就已经突显出有一种不被知的「能知」出现了,「能知」不被知这么奇特的性质出来了。这个奇特的性质,只不过做一件事情,把眼睛闭起来,感觉一下身体,就出来了,很简单,你每天都在做的。事实上,这个状况时时刻刻都存在,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为什么没有注意?因为大家都把「能知」忘掉了,一天到晚只注意被知。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能知」。

这时「能知」的界线划在「世界、身体」和「识心、自性」的中间,「世界、身体」全部都是被知,「识心、自性」全部都是「能知」。好,接着我们再来做一件事情:识心是什么?其实也不稀奇,就是你会想东想西的心。你一下子想这个,一下子想那个,这个心就是「识心」,并不特别。那我们来看,来自己反省一下,如果你在想东想西的时候,你是知道的,甚至于你也可以要自己不去想东想西。这个想东想西的心就是「识心」,一旦被你知道,它就变成「被知」了。这时,界线就划在「识心」和「自性」中间;「世界、身体、识心」都是「被知」,只剩下「自性」是「能知」了。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想,我有没有办法把自性再剖开,右边这一半是「被知」,左边这一半是「能知」,可不可能?可能的,只要被你知道的话,就可以被剖开。剩下的一半我是不是还可以再剖一半啊?可以啊,只要是「被知」的,就可以不断地一半一半地剖下去。我们知道这样剖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不论如何地剖下去,都会剩下一点「能知」,不会剖下去以后,「能知」就没有了,虽然愈来愈薄,不会薄到后来没有了,再薄还是会有。这样剖下去,也太麻烦了啦!我就做个人为的规定:只要有被知就不是自性,把它划归于「识心」,就把「被知」规定到「识心」这边来。做这样规定的意思,就是自性这个地方已经不能够有「被知」,全部都是「能知」,是纯粹的「能知」,一点「被知」的成分都没有。

终极的能知,就是「自性」

再回头来看我们的「身体」,当界线划在「世界」和「身体」之间时,这个身体是「能知」;当界线划在「身体」和「识心」之间时,身体就不是「能知」,而是被知了。怎么身体有时候是「被知」,有时候又变成「能知」?不只是「身体」如此,「识心」也一样,根据界线划的位置不同,「识心」有时候是能知,有时候是被知。所以,「身体」和「识心」这两个是「能知」与「被知」的混合区。不过,当它是能知的时候,一定得和「自性」站在同一边。「身体」和「识心」它之所以能成为「能知」,就是因为有「自性」的支持,才会变成能知;只要跟自性一分开,「身体」和「识心」就是被知。终极的能知,就是「自性」;「身体」和「识心」是混合区域。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头来看,「能知」是「无住」的,「被知」是「有住」的。「住」就是有条条框框,有规范与限制,也就是住在这些限制里面。「能知」没有条条框框,它的性质是空的,是无的。当界线划在「身体」与「识心」之间时,「识心」无住的性质是比较少;当界线划在「自性」与「识心」之间时,「自性」是纯粹的、百分之百的「无住」。所以,「无住」是有层次的。也就是因为中间有混合区,才使得「能知」和「被知」实际的状况变得复杂。至于世界,它永远都是「被知」,从来没有变成「能知」过,所以世界是纯粹的「被知」;而自性是纯粹的「能知」;中间的「身体、识心」是混合区。

没有办法被知道的「能知」是存在的

纯粹的「被知」,就是这些物质世界;纯粹的「能知」,不可被知,没有办法被你知道。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既然没有办法被知道,那怎么晓得它的存在?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没有办法被知道,就是没有这个东西存在吗?」这个说法是错的,「能知」没办法被知道,但是它存在。我们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以「眼见为凭」,认为被知才有证据,能知没有证据,就不存在,这个观念用在「能知」是错的。这样的设定只能用在「被知」,用在「有住生心」的方式是对的,用在「无住生心」的状况是错的。

「自性」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动权

再说到「主动权」,我们的「主动权」由谁操纵?是「能知」在操纵,不会是被知。纯粹的、不可被知的「自性」,它是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动权;「身体、识心」混合区,则是视状况而偶尔操纵主动权;至于纯粹的被知「世界」的种种有形物,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空」、「无」表达「自性」不可被知的特质

我们再来解释怎么做是「无住」?如何能够无住而行、不依目标与计画而行呢?就是「率萨埵性而行」。《中庸》里也有一句:「率性之谓道。」就是「率萨埵性而行」的意思。「萨埵性」是什么呢?就是「自性」。与「自性」比较相关的、靠近的,就是所谓的feeling、所谓的直觉、所谓的无住。我们刚才解释过「识心」就是想东想西的心,「自性」的部分已经不想东想西了。「自性」就是所谓的不可被知的「能知」,所以,自性有「空」和「无」的性质。为什么会有「空」和「无」?因为它不被知,在被知的范围里是不存在的。所以,从被知的观点来看的话,它就是「空」和「无」,就是没有,但这就是自性本有的性质。所以,佛法一直在讲空性,为什么要讲那么多的空性?其实就是在表达不可被知的特质。

「自性」是人最重要的部分

「自性」同时也是不生不灭的,它既然不被知,它根本没有东西,所以也没有生起,也没有灭掉。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无住」是「无中生有」,就是「真空生妙有」。因为它「不生不灭」,「不灭」就是不会死。

每一个人都有「自性」,只要有「能知」就有「自性」;因为「自性」就是「纯粹的能知」,所以每个人只要有「能知」,「纯粹的能知」一定包含在里头,也就是每个人一定有「佛性」,而且这个部分是不死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不死的部分,而且这个不死的部分就是你真正最重要的部分——「自性」,其他的部分相对而言都不重要。

三、实践状况:在「有与无」中生有

我们也要明了实践的状况,在真做的时候,「有」与「无」不会分得很清楚。我刚才将全宇宙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四个层次,把这四个层次再展开就是「十二因缘」:「有、生、老死」这个部分属于「世界」;「六入、触、受、爱、取」这个部分是「身体」;「名色、识、行、无明」是「识心」;「本明」就是「自性」了。「自性」是掌握主动权的部分,是每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它不生不灭,所以我们都可以无惧生死

「本明」就是「自性」,从「无明」开始,一直下来有十二个,「本明」是不能写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能知啊!它根本是不被知。所以,你把它写出来,这个「本明」不是真正的它,因为它不可以被写的,不可以被知道。所以,一般讲「十二因缘」,「自性」是不能写出来,也不能被讲,不能够被知道。所以,只要被我们知道,被我们写出来的,都不是真的。所以,佛陀也才会说:「不可说。」说出来都是错的,不是真的。

「世界」是百分之百的「有住」;混合区「识心」、「身体」,也就是从「取」一直到「无明」这一段,是在「有住」与「无住」之间,当然,愈靠近「身体」这边愈「有住」,愈靠近「自性」这边愈「无住」。真正在实践的时候,我们是在「身体」与「识心」混合区的范围里下工夫。

所以,实践的时候没有办法像刚才那么清楚的划分:「有住」是「有中生有」,「无住」是「无中生有」;实际的实践状况是在「有」、「无」中生出有的。我们要把它厘清楚,如果没有厘清楚,真正在实践的时候,就会有好多的困惑;厘清楚了,困惑就少了。

四、不死的自性

「自性」是属于「无住」的部分、属于「能知」的部分,它是不死的。大家会想,我怎么知道它不死?佛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不能只是说说,要真的感觉到「不死」才算。

波斯匿王的故事

《楞严经》里有一段波斯匿王的故事:波斯匿王年纪老了,他的头秃了、牙齿也松了、眼睛也花了、脸也皱了、背也驼了、力气愈来愈没有了,他觉得自己快死了,所以很难过地去请教释迦牟尼佛,波斯匿王说:「我愈来愈衰老了,就快死了,很悲伤。」佛陀说:「你有一个东西是不死的。」波斯匿王说:「什么东西?」佛说:「你想想看,你小时候,母亲带你看恒河,去恒河沐浴,你现在记不记得?」他说:「记得。」佛又说:「你现在老了,还有没有去看恒河?」波斯匿王说:「看了。」佛陀又说:「那么,你小时候看恒河的心情,和现在老了,看恒河的心情,有没有什么差别?」他说:「没有差别,恒河给我的感觉还是一样的。」

佛陀继续问:「那么,你那个看恒河的心情,是不是和现在的背驼了,眼睛花了、脸皮皱不一样?」他说:「没有不同,小时候看恒河的心情,跟现在老了再去看的心情是完全一样没有改变的。」这个心情就是经典里所说的「见精」,这个时候,波斯匿王才发觉,原来他的心情是不会老的,老的只是他的身体。

这个「见精」就接近「自性」了,但还不完全是「自性」,已经可以感觉到它是不会老的。为什么它不会老呢?因为它是无住的,它是纯粹的能知!讲到这里,各位还是会有一个问题,「我能确定自己有能知吗?」我告诉你,我马上就可以让你确定。像我站在这里,你看见了;我讲话,你听见了,这就证明你有能知。所以,这个不老、不死的纯粹的能知,你可以感觉得到。波斯匿王体会到了以后,痛哭流涕,不是悲伤得痛哭流涕,而是高兴得痛哭流涕。在座的还没有痛哭流涕,大概还没有体会到。

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

我再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知道自己真的是不会老。你们一定还记得小的时候,上课听老师讲课的心情,和现在听我讲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不是讲课的人有没有不同,而是听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有没有变老?答案是不会变老的,这个心情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说「人老心不老」。就像我母亲年纪很大的时候,已经快往生的了,我跟她谈话,我觉得她不觉得她自己老了呀!只是觉得这个身体不听使唤而已。所以,老的是我们的肉体,不是自性,我们的自性是不会老,也不会死的。

当你体会到自性,体会到无住的自性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那最纯粹、最珍贵、最重要的那个部分是不死的。这时你面对死亡,还会有恐惧吗?一点恐惧都没有。当你不怕死的时候,你还会怕什么?什么都不会怕了。这时你就会展现出你的自信,你的坚韧,你可以面对任何灾难!这样和一个会怕死的人相比,和一个没自信的、软弱的人相比,你不是在享受吗?所以,能够体会到无住、能够体会到自性、能够体会到纯粹的能知、能够体会到不死的自性,你整个人就变了,这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啊!

五、以爱情为例

以爱情来做例子,因为大家对这个话题比较有兴趣。

我现在用「有住」和「无住」来观察爱情。也可以说,从爱情里面来观察「有住」和「无住」的差别,因为爱情是实践的问题,实践的问题一定是「有住」和「无住」相互作用,它不会完全「有住」也不会完全「无住」,而是来来往往、相互激荡的一种平衡状况。

我们再从它的性质上来分析,从「本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来看,「本明、无明、行、识、名色」是属于心灵的部分,之所以会留下「六入」,是因为「爱情」和「身体」是有关系的,至于「六入」以下就不讲了。

「本明」生出来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纯粹的「无住」

从「本明」这里生出来的,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它的等级是纯粹的「无住」,是完完全全的「无住」,这样生出来的感情,就是「慈悲喜舍」,是佛菩萨等级的感情。

「无住」的爱情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源源不绝的性质

接下来,从「无明」来看,「无明」就是「识蕴」、「阿赖耶识」(第八识),属于心理学的「潜意识」。这个层次也会有「无住」的爱情,但是并不纯粹,带有不少「有住」的成分,与四无量心的「慈悲」来比,是受很多限制,因为是「爱情」,就一定会被限定在特定的一男一女之间,这已经是「有住」了。虽然是在这样「有住」的条件限制之下,它里面还是有「无住」的成分,当然,这和「四无量心」相比,它的「有住」就多了。只是在这么多「有住」的限制之下,它还是有一点点「无住」的空间,这样的「无住」的爱情,它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与源源不绝的性质出来,这就是「有住」中的「无住」。

「行」的层次的爱情展现出来的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

再来从「行」来看,「行」就是「行蕴」、「末那识」(第七识),是有逻辑性的思维系统。因此「行」的特质就是展现一套有计画、有系统、有目标的行动;同时也展现了「意志力」的特质,因为要依目标、计画而行的话,是要有「意志力」的。所以,就「行」这个层次来看爱情,就是依目标、计画而执行的爱情,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的……这些都是「有住」的爱情,不是「无住」的爱情!

所以,依目标、计画而去获得的爱情,一定是「有住」的爱情,得不到「无住」的爱情!因为「十二因缘」就是从「本明」生出「无明」,生出「行」,又生出「识」……因此若依目标、计画而「行」,以「意志力」来得到爱情的话,一定是在十二因缘的「行」以下的爱情。至于情欲,就一定是在「六入」这里,和身体有关,就只能得到情欲这个层次的爱情了。没办法得到上面「无住」的部分,它生不出上面的部分来的,一定生不出来。

我们知道古代人常是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来结婚的。这样就是依目标、计画而「行」,所以得不到那种「无住」的爱情。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无住」的爱情呢?现在因为是自由恋爱了,自由恋爱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自由碰到的。这样就会有比较多的机会得到「无住」的爱情,机会比古人要多。

人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以下都是不幸的例子。

实例1:以责任为爱。

有些人决定结婚,是因为要负起责任,所以就答应结婚。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愈来愈开放,大家对真心、真爱的要求愈来愈多,这样的婚姻就会产生问题。我知道很多人接受了这样的婚姻以后,并不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人非常奇怪,虽然没有讲出来,可是,大家内心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当然,如果已经决定结婚了,就是已经绑在一起了,合约已经签好了,合约就是条件——不可以再三心二意、东想西想了,想的话就是犯罪——已经是「有住」啊!这时,要他生出「无住」的爱情,生不出来了;他能够生的是「有住」的,因为他是在依目标、计画「有住」的状态做下去的。只能往下生,生不出上层「无住」的爱情的。什么时候才能够生出「无住」呢?就是把限制条件拿掉,没有限制了,就有机会生出来,这是没有办法强求的。

我上次去美国,听到这么一个例子,已经结婚有了小孩,还是离婚了。他当初是为什么结婚呢?因为他的女朋友告诉他,已经怀孕了,所以就结婚了,其实并没有怀孕。结了婚他还是好好的,并没有问题;可是他的太太有问题,他的太太找人跟踪他、监视他。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都被跟踪、监视,让他受不了了,后来就离婚了。而他的太太为什么要跟踪、监视呢?因为他是为了负责任而结婚的,可是她心中想要的是「无住」的爱情,她觉得没有得到,所以,一直费心地跟踪、监视……

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实例2:以「怜悯」为爱。

有一对年轻人,相亲后,开始还觉得不错;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就发觉不适合,于是,他就直接告诉对方,结果女方受不了,求他不要这样子,不要放弃她。而且扬言他不娶她的话,她就要自杀了。这时男孩子的怜悯心就出来了,就决定:好吧!结婚吧。结婚以后,小孩子一生出来就反目成仇,因为大家要的不是怜悯,是要无住的爱啊!但是,她也弄错了,你用求的,用自杀来威胁,只能得到别人的怜悯啊!所以,如果在婚前没有生出「无住」的爱,结婚以后就糟糕了,「无住」的爱是生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以上都是因为没有把「有住」与「无住」弄清楚之故,若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如果用「有住」的方式,比如说,想要追这个女孩子,然后,定下计画一步步执行,这样是可以把人追到,但是「心」追不到!过去几十年前的人没那么讲究,只要人追到就算成功了,至于「心」有没有追到,就比较不讲究了;但是现在愈来愈讲究了,所以,不幸的问题就跟着来了。

实例3:英国查理王子与黛妃、卡蜜拉的爱。

我们再来看英国的查理王子与黛妃的婚姻,黛妃的悲剧是很让人惋惜的。查理王子先认识卡蜜拉,当他还很年轻,可能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卡蜜拉,而且感情不错。可是,卡蜜拉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一个富商的女儿。这个时候,我猜想卡蜜拉和王子之间,已经产生了「无住」的爱情。但是,王子还那么年轻,哪能搞得清楚什么「有住」、「无住」?他们那边也没有佛法,是不是?即使有佛法,也没有人讲啊!今天我是第一个讲的。当然他搞不清楚自己的爱,到底是属于哪个层次的?有多重要?所以,在王室的反对之下,他也就算了,没有坚持,屈服了。也可以说,他不知道「无住」的爱是那么的重要,他也无法了解。这时,王室就帮他找了有王族血统的黛妃,黛安娜人也非常美丽,条件很不错,当帮他们配对的时候,我想,他看了也觉得不错。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依目标、计画而行;当然,他们之间应该也会产生好感啦、吸引力啦,不然怎么会接受呢?所以,当他们已经决定结婚而还没结婚的时候,卡蜜拉受不了了,就找另外一个军人结婚了。当然查理王子的婚姻也是轰动全世界的,大家都会想:从此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两人结婚以后一点都不幸福,也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生出「无住」的爱!「无住」的爱还没生出来就结婚了,那就永远生不出来了,没有办法。结果,查理王子当然又偷偷地与卡蜜拉来往,于是就被狗仔队逮到了。我想逮到与否,结果都一样,黛妃早就感觉到了。因为大家对「无住」的爱,在潜意识层次是清楚的。后来,又晓得他们在暗通款曲,她当然受不了,之后,她就开始报复,因爱生恨,弄到最后车祸身亡,悲剧收场。

而卡蜜拉在黛妃还没死时,就跟先生离婚了,直到现在,终于和查理王子结婚。他们的爱情苦熬了三十年,太悲惨、太辛苦了。早知道,他们一开始就坚持,就不会发生后来这么多的不幸。我们看,黛妃当然不幸,卡蜜拉的前夫也是不幸,卡蜜拉和黛妃的子女当然也是不幸,牵涉到那么多人的不幸。现在说,他们终于幸福了……延宕了三十年耶也!还惹得这么一大堆其他的人来陪,真是何其辛苦、不幸啊!

愈是无望,愈适合培养「无住」的爱

从这个例子,我看出来一件事情:我相信,当查理王子结婚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内在的那一个「无住」的爱,愈来愈强;而且,当他们根本是无望的、根本是没有机会在一起的状况下,最适合培养「无住」的爱!奇怪吧?愈没有机会,所生出来的爱愈纯。如果你是有计画的要把爱生出来,是生不出来的,完全没有办法,也没有希望。查理王子和卡蜜拉的「无住」的爱,我想,他们一开始是有,但是没那么强烈,后来在艰困的状况下愈来愈强,强到我可以看出来它的韧性是多么的无法动摇,尽管受到那么多的打击,他们「无住」的爱情,还是推着他们不断地走下去。

菩萨「无住」的爱——慈悲喜舍,是更高级、更幸福、更享受了

这个「无住」的爱力量之强大难以想象,会推着你走,没法不顺从,碰得头破血流,都会坚持下去——这还是有限制的「无住」呢,都还有那么大的威力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一点限制都没有,那么它的威力有多大,你们想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个东西。当然,如果我们学佛,学得很好的话,事先都知道「有住」之爱与「无住」之爱的差异,就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不过,那样的幸福,从修行角度来讲,还太小了;应该还要做菩萨才行,能生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就更高级、更幸福、更享受了。

「无所得的心」才会得到「无住」的爱

实例4:温沙公爵的爱。

温沙公爵所喜欢的夫人是离过三次婚的妇人,但他就是要,他情愿把英国的王位让了不要。当然,公爵夫人也劝他不要牺牲王位、不要娶她……所以,当你遇到「无住」的爱,就要以「无所得的心」去面对,才会得到;如果用有所得的心,是得不到的。所谓「无所得的心」,是要真的无所得,也就是有或没有要靠命,生得出来就生出来,生不出来也不勉强。这样才会得到「无住」的爱。得到了以后,才能够体会、知道它的威力。

六、有住之爱、无住之爱与四无量心

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断向上提升的爱

所以,事实上我们的修行是要从「有住」之爱提升到「无住」之爱,到了「无住」之爱以后,还要提升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大家想想看,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还有比这更享受的吗?修行就是在享受也耶。如果修得不好,沉湎在「有住」里,那就会像查理王子那样辛苦了,因为「有住」一定是辛苦的,只有「无住」才能幸福、享受。

实际的状况是在「有住」与「无住」交互的平衡状态

我们实际的状况不会是纯然的「有住」,也不会是纯然的「无住」,而是在「有住」与「无住」交互的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要怎么达到?怎么在「有住」当中,去做到「无住」;在「无住」当中,又带有一点「有住」?《维摩诘经》有一段文字记载:香积国世界的菩萨,被维摩诘居士请到了娑婆世界来,见释迦牟尼佛。开始他们一看到娑婆世界的众生,哇!都是那么丑陋,不免起了看不起的心理;后来发觉在这么丑陋的环境、这么卑劣的众生里,释迦牟尼佛居然能教出一套佛法,来教导他们修行成佛。所以,他们又很赞叹!于是众菩萨就很忏悔地对释迦牟尼佛说:「我们刚来的时候,是有一点看不起、骄傲的心;忏悔以后,也请释迦牟尼佛教一点佛法给我们,让我们带回去,让我们可以永远地怀念一切的如来。」

有尽无尽解脱法门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教他们一个「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就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就是「有住」,「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不尽有住、不住无住」。「不尽有住」就是不尽然有住、不完全有住的意思;「不住无住」也不完全地、坚固地、百分之百的无住。所以是在「无住」里面会有「有住」,而「有住」里面又会有「无住」,它是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

这个相互平衡的状态,其实就是《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无住」,已经是第一次用了《金刚经》的「是名」状态;而「不住无住」则是第二次再用《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实践的时候,「是名」的状态是可以二次方、三次方、四次方……无止尽地使用下去,因为修行是无止尽的,要享受全然的解脱自在,不可以有丝毫的偏执。

七、结论

这样的境界,说起来,其实也是一个真实的状况。因为我们的真实情况,就是在「有住」和「无住」都具有的环境中。所以,如果你说,我要完全的「无住」,不对;要完全的「有住」,那就更不对了。

这是一个交互的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就要像刚才说的,从「有住」之爱提升到「无住」之爱;从「无住」之爱再提升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你看,你一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时候,它一定又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入「解脱门」又要出「菩提路」,这两个是并存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这个佛法虽然是释迦牟尼佛送给「香积国」的菩萨们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收下这个礼物。好,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现场问答】

问:化学有元素如氢、氧等,生命也有元素如基因等概念。佛法说人人皆有佛性,不知佛性是否可以比照精神概念,如慈悲喜舍这些,加上贪嗔痴慢疑等元素?

答:我想如果你要说是精神元素也可以;不过,佛性的元素不是贪嗔痴慢疑,正好相反。

问:佛性人人本具,如何重组这些元素,以实践修行人想要之目的,如人间净土、世界大同等?

答:我要特别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因为我们修行,是要把菩提心启发出来,也就是要恢复纯粹的能知。这样的恢复,我们是需要有计画的修行,但是,这样做一定生不出来的,因为你是有计画的,所以它生出来的是「有住」的,而那个真正的佛性、自性、纯粹的能知能觉,是不可被知的,所以,它不是有住的。用有住的方式去修,是生不出来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修呢?修行,还是要照有住的、有计画的功课去修。但是自性、佛性会在你无意中、在你不修的当中,才会生出来。所以,我自己的体悟,全部都不是在修的时候、打坐的时候、做功课的时候生出来的;都是在聊天的时候生出来的,因为聊天是「无住」的。就好像今天讲的这个爱情一样,你用有住的方式,只能生出有住的爱,无住的爱生不出来!什么时候才会生出来?咦!分手了,两个人再见了,才可能会生出来,生出来以后,再合在一起。

问:请以佛法评论慈济现象与圆觉基金会之异同?并阐述自利利他之真义?

答:香蕉跟苹果要怎么比啊!这个很难比,是不一样,慈济功德会他们做慈善事业做得很好,我们看见人家做得那么好,是要学习的,不是去评论他的。那么我们圆觉宗有没有特色呢?有,我们的特色是:我们非常强调「修行成道」。为了不让修行成道变成「有住」的状况,所以,我们都要做到「修行成道,即非修行成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它变成「无住」。

问:梁教授对于世界的看法持乐观或是悲观,理由何在?
答: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问:率性而为,就是依直觉去做决定吗?直觉所做的决定,和识心所做的决定有何不同?

答:率性而为,就是用直觉,但是你要会用。你的直觉要醒过来、要成熟,你才能用;不然,你以为你用的是直觉,其实你用的是识心、妄想,是率「识」而为,不是率「性」而为,但是你无法分辨。至于率性的决定和率识心的决定有何不同?我只能说,差太远了,简直是天壤之别!你会这么问,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直觉」,当你真的知道用「直觉」的时候,你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问:肉体会衰老,但自性不老,不会怕死,甚至视死如归。是否希望早一点轮回,换新肉体再投胎吗?

答:不是,不是这样子的。

问:「无住」的爱情,会是一见钟情吗?
答:不一定,有的一见钟情是「无住」的爱,有的不是,不一定。

问:是否愈被反对愈易产生「无住」的爱?

答:看起来好像是这样子,事实上不是。是因为在被反对的时候,它就提供了「无住」的环境,因为他无所求了,才真正看到、体会到自己内心的爱。因为大家都不懂,所以要得到无住的爱,才会那么辛苦;如果懂的话,不需要那么辛苦的,不需要人反对。问题就出在不懂,才要别人反对。

问:无住的爱就不会变质吗?

答:如果真的是无住的爱,它是不会变的,它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源源不绝,永不枯竭的。但是,爱情、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必须两个人都要有无住的爱,只一边有的话,也会变的。只要两个人都有,那是不会变的。所以,当你们还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互相都有无住之爱的对象,就要下定决心相守一生。

问:道德责任,可以不管吗?

答:当然要管啊,那是有住的这个地方要管的。但是,道德责任都压不住你自己内在的「无住之爱」的力量,没法压制的。你看查理王子就知道,他也不是多勇敢的人,实在是内在的那个力量太强了,压不住的。任何人到了这个状况都一样,不要以为他比较厉害,不是,大家都一样。这个就是我们「无住生心」的威力所在!

问:人有自主权时,就不会被伤害,是吗?
答:我不太懂这个意思,有自主权,怎么说不会被伤害?还是会啊!这个不太有关系。

问:请问梁教授,自性若不死,悟到本来面目的人,若死后,自性会跑去哪里呢?
答:他的自性,还是他的自性,没有变啊。

问:生命的来去是充满在空无的宇宙中,或是六道,或是随自己的意志呢?
答:他在什么地方都可能的,可能在宇宙当中的某一个地方,也可以在六道当中的某一道,也可以随他的意志,到他想要去的地方。但是,当他的自性还不够纯粹的时候,他是会受到限制的;只有当他的自性完全纯粹了、清净了,那个时候,就是佛性了,当它是佛性时,要去哪里就去哪里。也可以说,去哪里,就是没去哪里,这是没法讲的。

问:身心是我们自性之被知,被知是无主动权的,我是否可由我的识心,来控制或干涉双方争主动权?山河大地无自性,我是否可以随意破坏?禅宗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

答:我讲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我这样讲是以个人为单位,不是两个人,我是讲一个人的型态。你问两个人都有主动权的时候,怎么争?这个已经牵涉到要处理两个以上的主动权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所以,我也无法回答。

再来,山河大地虽无自性,但是这个纯粹的被知,是从纯粹的能知这里生出来的,二者是相关连的,是不可以随意破坏的。

禅宗所讲的,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这个又更进一步了,我现在跟大家讲的是能、所二分嘛!因为实际上目前你们是在「有所无能」的状况,我只不过把大家从「有所无能」的状况,提升到「能、所二分」的状况。上去了以后,怎么办呢?还要再修啊!修到最后,还要「能所一如」、「能所合一」啊!这个部分不是给大家讲讲的就好了,是要很努力去修才可以达到的。你学了圆觉宗的佛法以后,到后面才会讲这个东西。前面也不讲的,因为你没有到这个水准。所以,这个如何解?当然能解,只不过现在没去解而已。在有些场合,可以解,学得深的,应该已经听过了。

问:请问,无住生心,是否就是不执着?
答:对。无住生心是没有执着的,那个心是松的、开的、空的。

问:由禅定的「拾牛图」比喻,它是否可以看成,识心对照识心,牧童对照牛,心灵对照心?
答:好像不是这样子,你就只要对照能知、被知就好了。

问:中华民国神秀明会义工,声称可以透过为当事者净灵,使得身体健康,消除疾病。目前以每日做圆觉宗「观世音菩萨」、「简修法」功课,是否可不必参与其他的活动?

答:最好是这样。参加的话,我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干扰。所以,产生了干扰,要自己负责。

问:能知与被知如改为以下说法是不是比较简单:能知是全部,上帝的部分;被知是局部,人为的部分?改为所知交加,所知障的同义?

答:你喜欢改就改啊,你有主动权。

好,我想所有的问题回答完了,谢谢各位。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我想最后,画蛇添足讲一下,梁教授今天讲的,主要是以「心住于法」还是「心不住于法」讲起,其实还是扣着自在、明白、慈悲。为什么自在呢?你心不住于法,就自在。然后,在「心住于法」与「心不住于法」中间,我们要去明白「能知、被知」。如果了解到能知,我们发现像爱情这件事情,如果是「无住」之爱,它的力量有多大!接着就是「慈悲喜舍」,「慈悲」被梁教授带了出来,告诉我们「慈悲喜舍」的力量有多大!刚才,有一位朋友谈到说,慈济与圆觉宗有什么不同?若干年前,我在慈济参加新春的活动,拿到了一块钱的红包,慈济的财布施非常伟大;但是,今天我来这里,听一场演讲,这是法布施,而且是「无住」、「不住于法而行」的法布施。我想今天的收获非常多,谢谢梁教授。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