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钟茂森

钟茂森: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各位朋友,大家新年好!今天是新春佳节大年初一,末学首先恭祝各位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福慧双增,法喜充满!今年的年初一,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特殊的文章,这是文昌帝君在元旦的一篇《劝孝文》,元旦就是指大年初一。文昌帝君是道家的一个神明,虽然他是道家的神明,但是他并不是只弘传道法,而是广泛的弘扬儒释道三教,著重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让大众都能够修善修福,都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能够感得岁岁平安、年年如意。我们在去年将《文昌帝君阴骘文》详细的学习了一遍,总共讲解了一百个小时,之后我们又用四个小时把大意介绍出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文昌帝君的另外一篇训示,这就是《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劝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培养德行的根基。我们来看帝君这篇训示:

  【帝君垂训曰。今日是元旦。为人间第一日。吾当说人间第一事。】

  『帝君』就是文昌帝君,我们在《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他的生平,他为我们显示了「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的时候,如何利物利人、修善修德,告诉我们修福著重在心地。他也是一位学习佛法的佛弟子,在《阴骘文》里面我们看到,他也曾经遇佛授记,也是正在修行的一位菩萨。所以他本人可以说是代表了儒释道三家完美的结合体。

  他的『垂训』,就是他留给人间的一分训导、教诲,字字都是箴言。他讲到『今日是元旦』,今天是大年初一,这篇文章就是他在大年初一新春的讲话,我们在初一这一天来学习他这篇新春讲话,格外的有意义。他讲到元旦是『人间第一日』。时间本来是空假的,佛法里告诉我们无寿者相,时间的相是假相。现在的科学家们也都能承认这一点,他们通过相对论这种推算,证明时间本来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因此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帝君在这里说元旦是人间第一日,这是有个时间概念,实际上这是随顺我们凡间凡夫的观念。因为我们都有这种所谓时间观念,有一年的周而复始,一年有第一日,也有最后一日,第一日是大年初一,最后一日是大年三十,所以帝君为我们说,元旦是人间第一日。实际上,他说这篇《劝孝文》在我们每一天都适用,之所以选择在第一日来说,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孝是人间第一事。所以帝君选择元旦来讲这件最重要的事情,教导我们从大年初一开始力行孝道,一直到腊月三十,我们的孝心不能够退改,我们的孝行不能够减弱,自始至终落实孝道。所以这句话很有深意,开门见山就把文昌帝君一片肺腑之心和盘托出。帝君说:

  【何谓第一事。】

  人间第一事是哪一桩事?下面就说:

  【孝者百行之原。精而极之。可以参赞化育。故谓之第一事。】

  这里是讲为什么孝称为人间第一事,其中一个原因,这里讲到,从理上来讲,孝是『百行之原』,百行就是泛指人类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行为源泉就是孝行。这句话跟儒家《孝经》当中开门见山所说的话真的叫异曲同工,孔老夫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说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圣贤的教育都从这里出生,所以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的源泉。佛家跟儒、道所讲的也是相同的,你看佛家,我们净土宗三经之一《观无量寿经》里面,佛给我们开示「净业三福」,他说这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一切诸佛净业的基础,不从净业三福下手就不可能修成佛道。净业三福第一福,第一条讲的就是「孝养父母」,可见得儒释道三家教育都最重视孝道的教育。儒家讲孝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道家,这《元旦劝孝文》里面讲,孝是百行之原,是人间第一事;佛家讲孝是净业第一福,是诸佛之正因,这不是讲的异曲同工吗?所以三家的教育都以孝道为根本。

  下面讲『精而极之』,精是精纯,极就是到了极点,孝道精纯到极处,『可以参赞化育』。参是古字,是一二三的三,这句话是出自於《中庸》里面的所谓「与天地参」,就是人可以跟天地并列为三,就是《三字经》里讲的「三才者,天地人」。赞是帮助的意思,帮助天地化育万物。人何以能够跟天地并列成三才,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正因为人有孝道,这种德行到了精而极之的境界便是圣人。所以孟子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圣人,他们何以成为圣人?孝悌到了极处就是圣人。

  佛家讲的佛菩萨都是孝悌做到了极处,我们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常常也这么教导我们,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这一生要能够真正成佛,必须要做个大孝子,把孝心推广、扩大,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够如同对自己父母那样的敬爱、孝顺、供养,这就是成佛。把孝心做到极处,四弘誓愿也做圆满了,你看「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有一个众生未度,我对众生的尽孝就不圆满;「烦恼无尽誓愿断」,如果有烦恼未断尽,孝道也未圆满;「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不圆满,那么孝道也不圆满。所以成佛也不过就是孝道到了精而极之、圆满的境界。所以孝是彻始彻终,修学从孝道入手,又是在孝道圆满,所以这个称为第一事。这句话是从理上来讲的,下面从感情上、人情上来讲,寓理於情,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理是究竟圆满的真理,这个情是人间第一真感情。他讲:

  【赤子离了母胎。在孩抱时便知得。故谓之第一事。】

  『赤子』就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赤条条什么都没有,刚刚出生『离了母胎』,在父母的怀抱当中就知道爱父母,正所谓父子有亲。我们从年轻的父母抱持抚育自己的孩子那个情景,就能够体会到父子有亲是什么。你看,孩子爱恋父母依依不舍,完全是出自於真性流露,没有人教他,他自己就会的,所以这叫天性;再看看父母,也没有人教他如何爱儿女,他也自己就会,完全都是真性的流露,没有丝毫的造作。这个生而便知、生而便能的事情叫做天性,这叫性德。所以五伦关系建立在父子这一伦上,所谓「父子有亲」是爱的原点,五伦正是这种爱的展开。一切伦理道德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父子有亲的基础上,都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这叫人间第一事。下面帝君又说:

  【舍此一事。并无功业。舍此而立言。则为无本之言。舍此而能功盖天下。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必作伪以欺国。负本以灭身。】

  所以把这件事情舍掉,做什么事业都没有用,没有『功业』。为什么?因为这是世间一切事业的根本。古人常讲,人在世间要立德、立功、立言。德最重要,德有所立,才能立功,功是你的功业、你的事业;才能够立言,立言是留下教诲教导后世。功和言都是以德为根基,而德是以孝道为根基,孝是德之本也,所以舍掉孝道,当然无功业可谈。我们也看到社会上有些人侥幸有所成就的,可能忽然之间富贵了,但是你看看他有没有德行,特别看他能不能孝顺父母?假如他不孝顺父母,你基本可以预言,他的功业不可能长久,可能一个金融风暴他就垮台,可能遇上了种种不幸,这个不幸很多,可能是天灾、可能是人祸、可能是官府来刁难,或者自己做了违法行为,也可能自己有个败家子,因素很多,把他的那些辛辛苦苦积累的功业也就败坏掉。为什么?因为德行的根本没有,就像一棵大树,假如根断了,它愈高大愈危险,愈容易倒台。所以立功要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上,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下面说『舍此而立言』,这里讲立言『则为无本之言』,没有根本的言论。根本是什么?是德行、是孝道,孝道是德之本,所以是本之本,根本的根本。如果这个根本没有,讲再多的话都叫废话,甚至是蛊惑人心、误导众生的话,造罪业。特别是现在民主自由开放,人们都有所谓的言论自由,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像过去,发表言论都很谨慎,讲出来之前都要想到,这个话是不是能够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一定是有利益的才说,不敢说那些无益之语。现在人们讲话叫肆无忌惮,发表的很多,你听一听,都是好像有理,实际上无理,好像是很值得信服,实际上都是些谬论。为什么?你要看他的根本是不是建立在德行、孝道的基础上。

  譬如说,有人讲这世界上钱是万能的,有钱什么都能干,这个话你听听好像有道理,实际上叫无本之言。听了这个话,大家不是都去争利了吗?争利而忘义,这个社会成什么社会?正如孟子所说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就危险了。现在举世之人都在争利,这世界就危险了,所以有这么多天灾人祸,这么多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都是因为缺乏圣贤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还有现在的新闻媒体,各种电视、广播电台、网路、报纸、杂志,这里面的言论有多少是宣传正面伦理道德的?如果负面的比正面的多,这个社会就被导引到一个难以挽救的状态。

  末学去年十月份曾经到过日本,日本最大的华文报纸《东方时报》的总编曾经采访过我。我当时也劝导他们,你们做新闻媒体的,可以挽救社会,也能够毁灭社会。只要你们刊载正面的内容,教导大众能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你们功德无量,你们是来救世的;如果你们都刊载那些负面的内容,每天都报道那些杀盗淫妄的新闻,大家看到了就愈来愈变得肆无忌惮,反正有人比我做得更厉害,我做的现在都无所谓,这就完了。这位总编真难得,他听了我的谏言,我告诉他要隐恶扬善,大力的去推广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不正是把你这项工作变为功德事业吗?所以他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连载《太上感应篇•积福消灾之道白话故事》,劝人明白因果,遵守伦理道德,我们知道之后拍手称快。所以立言要立真正有德、有益於社会大众的言论,标准就在於道德、因果。

  这里讲,『舍此而能功盖天下,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舍掉孝道而能够功盖天下的,那是什么?他过去生中修的福很大,这一生虽然造恶,不孝父母,没有德行,但是他还能够有很大的成就,所谓成就,是有很大的名利。就好像三国时代的曹操,乱世之奸雄,那福报真大,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什么?没有道德,重利而轻义,甚至是见利而忘义。所以他的功业,虽然暂时可以功盖天下,做到一国最有威势的人,但是他「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这个性分就是自性,从自性中流出的叫性德,人能够遵守伦理道德,这是符合性德。这个自性就是本性,《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就好像刚才讲的,儿女一出生就对父母有一种爱,这是天性,这就是性德。孝道就是性德,就是从性分中流出的。如果违背了性德,而能功盖天下,必定是『作伪欺国』,伪是伪诈,用欺骗、用卑劣的手段夺得国家政权,欺压国民,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背后世千古之骂名。而且《净土圣贤录》里面还记载了这么一个事情,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个杀猪的,有一天把猪宰了以后,发现猪内脏上面写著曹操两个字,旁边有个读书人看到,吓了一身冷汗。知道曹操生生世世轮回做猪,偿命,过去杀了这么多人,现在一个一个的偿命。这个读书人也因此出家念佛,后来坐著往生了,叫佛安法师。

  『负本以灭身』,负本,辜负了根本,根本就是我们的孝道,德之本,违背了德之本,下场就是灭身,身败名裂。像曹操辛辛苦苦一辈子积累下的功业,最后他的儿孙没有两代就完蛋了,又被司马家族给倾覆。所以不仅是他自己身败名裂,那是阳世间看到的;死了以后要堕三途,到恶鬼、地狱畜生道去受苦受报,这真的是太愚痴了。所以下面说:

  【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

  这是帝君赞叹孝德,天地都是『孝德结成』,日月都是『孝光发亮』,这比喻什么?孝德是性德,它代表了天地合一。你看看中国古代的字很有智慧,「孝」字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个子字底,所以孝是老一代和子一代合而为一,这叫孝,老为天,子为地,天地合一。老一代上面还有老一代,子一代下面还有子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都是一体,这叫孝道。天地万有也是一体,这也叫孝道。所以孝心就是一体的心,从跟父母一体开始,逐渐扩大,对待一切众生、一切宇宙万有,都以这个一体的心,正是古人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真正的孝。所以真正把孝道圆满,这不就成为圣人了吗?因此说,『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言之不尽,为什么?这里面的理深广无际,事相也是深广无际。所以第一段,帝君把孝的理为我们开显出来,实际上讲,这是非常精要的来说明,如果要详讲,真的讲不尽。儒,现在要编《儒藏》。过去《四库全书》,一千五百册的《四库全书》,中华文化的精华,讲什么?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讲孝。佛,佛家三藏十二部典籍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孝。所以三家的圣人统统都是在讲孝道,言不可得而尽。

  这第一段为我们说明,为什么把孝道称为第一事,所谓孝为百善之先,这是从理上给我们说明。下面在事上来为我们分析,帝君给我们说了三对难易的情形,讲孝亲的难易讲了三对,先是总说,然后是别说。总说这一段:

  【为人子者。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

  这讲到三对难易的情形,这三对是讲为人子,做人儿女所面对的不同情形。用这三对六桩事情为我们说明,孝是不管在什么情形之下都要尽心尽力去落实的。我们的父母如果是富贵,孝父母是易,如果是贫贱,孝父母是难;如果父母是健康的,孝父母易,如果是衰老多病的,孝父母就难;如果是父母有福报,白头偕老,互相照顾,这孝顺父母也比较容易,假如父母一方不在了,或者因为早逝,或者因为离异,寡独父母要孝顺就不容易。可是不管难易,为人子者必须尽心尽力使我们的孝心达到圆满,这是文昌帝君的意思。总说以后,帝君给我们详细的来说明。首先我们看别说第一对,就是分别来说,第一对是讲富贵、贫贱这一对:

  【夫富贵之父母。出入有人扶持。居止有人陪从。其愿常恰。其心常欢。故易事也。】

  这是讲如果父母富贵,这有福,富贵之家,当然照顾的人就多,家里可能有工人、有保姆可以伺候。『出入有人扶持』,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来照顾父母,家里人多,人手很多。『居止』这是起居饮食,或出外、或在家都有人陪伴,都有人跟从,父母的心愿都能够得到满足,心里常常欢乐,这是有福报。实际上,富贵不在於自己钱的多少,最关键的是『其愿常恰,其心常欢』。那愿怎么样常恰?恰是这个愿得到满足。我们如果什么都觉得满足了,心就快乐,所谓知足常乐、知足第一富,这是最有福报的人,他知足;再有钱的人,如果不知足,他也不快乐,也不能称为富贵的人。所以父母如果是知足常乐,有福报,这容易侍奉。下面说:

  【若贫贱之父母。舍却白发夫妻。谁为言笑。离了青年子媳。孰与追随。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家里的家境如果贫寒,父母没有工人、保姆照顾,家里请不起,只能够互相照顾,年纪愈老真的愈不容易,除了二老白发夫妻,可能身边就没有人了,谁跟他来聊天、谈笑?没有人给他解闷,没有人给他安慰,这是一个很凄惨的情形,所以做人儿女要体谅到父母的这种心情。父母离开了『青年子媳』,跟自己的儿子或者媳妇在一起,还可能有说有笑,他们如果不在,谁还会追随他们?所以『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现在社会免不了要常常走动,特别是中年的儿女,又要照顾父母,又要工作,还可能要照顾小孩,有时候经常不在家,甚至可能父母要送到老人院去,不能自己照顾,这都是令老人家心里觉得凄楚的事情。不在家里陪伴父母,父母觉得孤凄,孤是孤单,凄是凄凉,所以『为人子者』应该善於体谅父母的这种感情,怎么能够『顷刻离开左右』?

  我记得我的母亲,她对我的姥姥就很孝顺,特别是我的外公去世以后,我母亲就搬到广州我姥姥家里,跟她老人家一起住,照顾她老人家,跟她老人家一起起居饮食。虽然白天还是要工作,但是一般情况下,晚上都不出去吃饭或者跟同事交往,都是回到家里。而且她给自己定下的任务,在单位全心全力工作,把事情都做完,要有效率,不能够把工作拿到家里来做,或者不要在周末的时候来做,晚上和周末时间都要陪伴自己父母,这个情形我记忆尤深。所以后来我自己出国留学,因为我父母早年离异,母亲一个人在家。我去美国读书,这是母亲的愿望,希望我能够拿到最高学历博士学位,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她的希望是我能够在学术界有所成绩、有成就,能够做一名教授。因为我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是一名教授,她也很希望我成为一名教授,所以我出国留学是去实现母亲的愿望。

  到美国读书,家里并不是富贵的,可以说是贫贱的,收入不高,积蓄不多,母亲给我出国准备了一笔费用,都是很少的,但是能够让我做为开始时候的维持。到了美国之后,我有奖学金,於是就开始给母亲寄钱,每个月我给我母亲寄两百,给我父亲寄一百,美金,一美金大概是八块钱人民币。而且自己立愿,要最快的速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所以很多的同学到周末都去旅游,或者开Party,我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没有任何心思做其他的事情,真的叫一门深入,精进用功。所以在那四年当中,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修的课程很多,进度很快,四年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我的指导教授在他的推荐信里面说,我四年能够完成博士,这是学校里面第一位,他说钟茂森是他二十五年学术生涯见到的最优秀的学生。有这份推荐,找工作就方便了,很顺利的就得到美国德州大学布朗分校的任职聘函,去那里教书。然后接我母亲来奉养,另外自己的工资也能够分出来赡养我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的父亲,当时我的公公、姥姥已经不在世了。正因为想到我出国在外,母亲那种孤凄的情形,真是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内心里就自然有那种压力,有那种奋进的精神,如果不努力读书,而是拿著父母的血汗钱在荒废自己的学业、浪费自己的青春,这能对得起父母、能对得起天地吗?真叫天理难容!

  所以这篇《元旦劝孝文》,我记得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曾经在我们学校组织过一些华人留学生在一起做过好几次的研讨会,「中华传统文化研讨会」,那是我自己发起的。每个礼拜天的下午邀请他们到我们的课室里,我给大家义务买一些副食品、茶水招待大家,然后我也给大家讲这篇《元旦劝孝》,那都已经是至少十二年前了。所以这篇《元旦劝孝文》,当时我读了之后就非常感动,我记得跟大家分享这篇文章的时候,读到这一段「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在场的很多同学也是深有同感。所以孝道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孝道,人奋进真的就没有动力,这就是前面讲的,舍此一事,并无功业。

  后来我很幸运找到很好的工作,跟我的指导教授合作写论文,在国际上知名的会议和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受到学校的提拔。后来我在美国,美国政府特别给我一个「杰出教授与研究人才」的绿卡,留我在美国。后来是母亲跟我因为追随我们的恩师净空上人到澳洲去,所以舍弃了美国到澳洲,在昆士兰大学教书。这所大学也是澳洲最好的大学之一,它的商学院排名,二00二年的排名,我记得是澳洲第一,亚洲第六。这所学校后来破格提升我为副教授,并且给我终身制的教授,终身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铁饭碗,你不想走,学校一般不会开除你,你可以一直这么做下去,很稳定的收入。获得终身制的聘任,当时我是三十二岁,很多人觉得好像你很幸运,真叫幸运儿,年纪这么轻,在学术上就有成就了。我们想想,并不是自己有什么聪明智慧能力,如果说这种成就有原因,大概是在孝顺父母这分心行上还算积了点德,天地相保,佛菩萨加持,才有这样的一种福报。所以一个人想成就,最重要的是德行,没有德行最终必定不能成就,即使有一点成就,那也叫昙花一现,不能持久的。我们看下面一段,下面是讲健康与衰老这一对难易,我们来看经文:

  【健康之父母。行动可以自如。取携可以自便。朝作暮息。可以任意。访亲问旧,可以娱情。故易事也。】

  这是讲到健康的父母。父母的健康是儿女最大的福报,我自己非常庆幸,我的母亲身体健康,大概是她这一生因为孝顺父母、学习佛法、积德行善,有福报,今年六十六,没什么病。偶尔到她原单位去看看的时候,她们原单位的领导很赞叹她,说我们单位这么多的退休职工里面,只有你一个从来不用花费单位的一分钱医药费。确实,我妈妈很少得病要去住院花很多医药费,不需要。她每天都有锻炼身体,都有拜佛,而且吃素,吃素吃了十五年,身体健康。『行动可以自如,取携可以自便』,取携是她自己提什么东西,出入往来提个行李自己都能够搞定,可以自己出门,不需要人陪伴跟随,这是她自己的福报,也是我们儿女的福报。『朝作暮息』,她还能够工作,早上起来还能够做点事情,晚上休息都很有规律,『可以任意』,自己生活调理得很好。

  我母亲自己一个人生活,现在还有护法居士来护持她。因为自从二00六年底我辞掉昆士兰大学的终身教职,跟随我们的恩师净空上人学习圣贤之道,我就没有办法陪伴在她身边。没想到,我这一发心要走圣学之道,自己虽然不能够在父母身边侍奉,却有护法居士他们发心照顾,而且照顾得比我自己照顾得还好,这个我万万没想到。真的是我们恩师上人常讲的,你只要发心为佛法、为众生、为弘扬圣教,你的身家都有佛菩萨照顾,照顾得比你自己照顾得更好,现在我真的相信了。所以我妈妈现在每天非常快乐,从早到晚都在修学,听经念佛,平时爬爬山,运动运动,散步念佛,回来也有人照顾她,在生活上也会照顾她。包括我自己的父亲在内,有一个道场四众同修都非常发心,那里是居士道场,居士们发心护持我父亲,我父亲的身体就没有我母亲好,但是道场的人照顾他,真的比对自己的父亲还要亲,让我非常的感动。

  所以我在走向学习圣贤之道,心里就踏实了,没有后顾之忧。这两年多来,每天在学习经教,对著摄影棚的摄影机来习讲,向全世界有缘的大众报告自己的学习心得,自利利他。真的感觉到,自己只要有为人的心,自己的父母、家人都有佛菩萨在护持照顾,感应是不可思议的。这里讲到父母的健康是儿女的第一福,他们有时候还能够『访亲问旧』,拜访一下亲友,像过年给亲友们拜个年,『可以娱情』,娱是欢乐,他的心情是欢乐的,所以侍奉这些父母容易。下来讲的:

  【若衰老之父母。儿子便是手足。不在面前。手足欲举而不能。媳妇便是腹心。不在膝下。腹心有求而不遂。时而忿忿於内。时而戚戚於怀。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父母如果衰老,特别是有疾病的时候,做儿女的就如同父母的手脚一样。手脚是自己的工具,健康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手脚都利索,想要拿什么顺手就拿,想要到哪里举步就到。可是衰老多病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要拿什么都得呼唤自己的儿子代为拿取,自己手足都举不起来。媳妇在自己膝下,就好像自己的心腹一样。所以为人媳妇者,侍奉公公婆婆要谨慎、要周到、要细致,懂得老人家的需要。这里讲的媳妇、儿女都是一体的,都有孝顺老人的义务,而且孝顺要体察入微,不用老人家说出来,你就能够体会他的用意,这叫做腹心。这要完全放下自我,你才能办到,你要跟老人的心融为一体,才能够关怀备至。

  我们前几年看到山东电视台出了一个「天下父母」的节目,里面报道一位大连的孝子叫王希海,二十五年来照顾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父亲。他父亲在王希海二十三岁那年变成植物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这时候王希海有出国工作的机会,有找对象的机会,统统都放弃掉,为了自己的父亲,日夜的守候,日夜的照顾,二十四小时服务。一天为他六次喂食,每隔半小时给父亲翻身一次,床单给父亲每天换一次。有时候父亲喉咙里有痰吐不出来,王希海就用一根吸管,这一头伸进他父亲的喉咙里面,那一头放在自己嘴里,猛力一吸,把他父亲喉里的痰吸出来。如是天天细致的照顾,乃至到二十多年后,一个医生在检查他父亲身体的时候惊叹不已,说王希海二十多年能够护理他父亲到这样的程度,这是护理史上的奇迹,平常人办不到,说王希海能够给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课了。

  他父亲身上,二十多年了,连一块皮肤生疮、生癣都没有,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投入,细心谨慎的照顾,怎么能够办得到?而且是二十五年如一日。而他家里还是很穷,因为王希海放弃了工作,只能吃社会救济。人长得很帅气,不少人追求他,他全都放弃了,为了父亲他宁愿终身不娶,把父亲放在第一位,其他的都是小事。报导当中还说,有一个富有的女子向他求婚,答应嫁给他之后,给他买房买车,但是他也婉言谢绝了。为什么?因为他不想分心,如果成家了,可能给父亲的照顾就分心了。你看看这个大孝子,真正做到了是父亲的手足、腹心。所以侍衰老、疾病之父母不容易,这叫久病床前有孝子。

  父母衰老多病,往往心情不好,『时而忿忿於内,时而戚戚於怀』。这我们常常会看到,老人家心情受身体影响,身体难受,心情也不好受,常常会发点脾气,甚至有时候还可能摔东西发泄。我们见到这种情形不应该生起瞋恚,应该怎么样?『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要善於体谅老人家的难受。假如我们到老的时候,可能还不如他,怎么能够在老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最需要照顾、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离开他们?

  我记得我母亲在我姥姥临终的那段时间里,她向单位请假,没有工资不要紧,在家里面专门伺候姥姥。我当时在学校里面读书,在广州中山大学住校,每个礼拜回来过周末,中间有时候也回来,我母亲带著我照顾姥姥的饮食起居。我姥姥身体倒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因为衰老,八十四岁就像熟透了的瓜,身体的器官都老化了。当时她因为大便失禁,常常屎尿会抹在她的裤子上,甚至床单上。我母亲就带著我每天洗换,任何怨言都没有,而且都以一种孝顺的心、慈爱的心来做这个事情,我这个做儿子的当时非常感动。所以当母亲做出孝道的样子,儿女看到了,他自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孝心就自然生起来。所以自己能孝顺,儿女也跟著孝顺;自己要是不孝,你想教儿女孝,不可能的。下面一段是讲具庆之父母与寡独之父母这一对:

  【具庆之父母。日则有以作伴。夜则有以相温。昼无所事。相与论短谈长。夜不成眠。互为知寒道冷。故易事也。】

  庆就是福报,『具庆之父母』,就是有福报的父母,这里特别是讲父母白头偕老、相亲相爱。家和万事兴,最可贵的就是家人和睦,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这样和和爱爱,白天互相作伴,晚上能够互相关怀、互相安慰,给予对方温暖。这里举出一些例子,『昼无所事,相与论短谈长』,白天如果没什么事情做,互相对面坐著喝茶聊天、谈古论今,这是人生之乐事。特别是学习佛法的父母,成为佛法菩提道上的道友,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互相之间鼓励,根本没有那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夜不成眠,互为知寒道冷』,晚上睡在一起互相还会关照。这都是具庆之父母,侍奉这样的父母当然容易,他们本来就很开心,让他们开心不难。如果是寡独的父母就不容易了,寡独父母,就是可能是父亲一方走了,只剩母亲一人;或者母亲一方走了,只剩父亲一人。

  【若寡独之父母。儿女虽有团圆之乐。夫妻已成离别之悲。家庭之内。独行踽踽凉凉。形影之间。惟有凄凄楚楚。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如果是父母一方去世,现代社会也有所谓的单亲家庭,父母『寡独』,孤独或者守寡。虽然有儿女孝顺,跟儿女能够团圆,特别是在过年过节,像春节团圆,如果儿女孝顺,能够跟父母一起过年,这有『团圆之乐』,可是『夫妻已成离别之悲』。儿女虽在,可是夫妻有一方已不在了,人生痛苦莫过於离别,生离死别最令人悲凉。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到过去的幸福日子,今天不复存在,心里自然有一番酸楚。在『家庭之内』,可能是一个人『独行踽踽凉凉』,踽踽凉凉是孤独的样子。『形影之间,惟有凄凄楚楚』,看到自己形单影只,凄楚的心态很自然就会生起来。『为人子者』,做儿女的要善於体谅父母的这种心情,多加意安慰关怀,用自己的孝行淡化父母的凄楚,怎么能够『顷刻离左右』?这里的离有身离、有心离,身当然会有离开的时候,年轻的人可能是为工作、为事业、为学业暂时离开父母,但是心不可以离开,身离不要紧,心离才是给父母最大的打击,如果能够身离心不离,也等於没有离开。

  我记得我出国留学的时候,在美国四年学业,我母亲一个人在广州,我每个礼拜必定会给父母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必定写一封长的家信,向自己的母亲报告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母亲听到我在那边生活得很顺利,学习得也不错,内心很安慰,我们在电话里、在书信里交流了很多。当时我打电话,每个礼拜花不少电话费,因为当时长途电话费还挺贵的。我的奖学金我记得每个月是八百美金,供养自己父母每个月三百,自己吃住都非常的节俭,住最便宜的公寓,吃最便宜的蔬菜,我是吃素的,不吃肉。省下钱还能够每个礼拜给自己父母打电话,而且每年还能省下一张机票费回广州探望父母。当时有同学还笑我说,你这个钱,看你生活上这么省,打起电话一点都不省,还常常往家里跑,这钱留下来都可以买一部小汽车了。但是我当时没有小汽车,只是骑著一辆自行车冒著风雨上学,心里踏实。为什么?虽然跟父母远隔重洋,但是心却是在一起,没有顷刻离开左右。

  现在我们跟随恩师学习圣贤教育,身体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心心念念想到要报父母恩,所以努力精进的学习,怕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我母亲在二00六年九月二十七号带著我到香港来拜师,她给师父写了篇「送子拜师文」。我们依照拜师礼,先向佛菩萨三拜,再请我们的恩师上座,向恩师三拜,献上我们的束修之礼,另外这篇「送子拜师文」。我母亲说,把我捐出来跟随师父上人学习,将来能够弘扬圣贤之道,母亲对我寄予厚望。所以我舍掉公职,母亲很支持,舍掉公职,对她的供养直接就减少了,但是她的心没有想自己,愿意做出牺牲,愿意把自己儿子捐出来。假如我们自己不努力学习圣道,不努力的改过自新、断除烦恼习气、断除贪瞋痴慢,那真的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天地、对不起恩师、对不起佛菩萨,这也叫天理难容。所以,这精进求道的心怎能顷刻离开?正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的愿心、我们的初衷,也不可须臾离也。

  这里文昌帝君为我们说了这六种情形,富贵之父母、贫贱之父母,健康之父母、衰老之父母,具庆之父母、寡独之父母,三对难易的情形。不管是难是易,总要尽心尽力孝顺父母,让自己的孝义圆满而后已。最后一段是文昌帝君的嗟叹、总结和劝勉:

  【呜呼。试问身从何来。亲为生我之本。孝为何事。人所自有之心。】

  『呜呼』是感叹,感叹什么?试问一问我们『身从何来?』身体是我们父母所生,从父母那里来的,没有父母怎么可能有我们?所以父母是『生我之本』。我们再有成就,就像一棵大树,我们的根本不能忘;如果忘了根本,就没有根本了,没有根本,这棵大树必定会倾覆,就是前面讲的负本以灭身。所以我们要孝顺父母,要知恩报恩,要返本报始,这就是孝。所以『孝为何事』,孝是什么事?『人所自有之心』,这人人本有的心,这个心叫天性、叫性德,不用人教,本自具足。人如果能够保持孝心终身不改变,而且能够发扬光大,这个人就是圣贤,所以成圣成贤,不外乎就是把这颗自有之心发扬光大而已。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就是孝心,大人就是伟大的人、是圣人,圣人没有失掉他自有的赤子之心,就是孝心。下面说:

  【见我此章。而不动心者。非人也。见我此章。而不堕泪者。非人也。逆子忤媳。见我此章。而不化为孝子顺妇者。与禽兽何异。人人得而诛之者也。】

  文昌帝君最后这种感慨,真是苦口婆心、当头棒喝。他说如果有人读到了这篇《元旦劝孝文》『而不动心』的,这就不是人。动心,动的是什么心?孝心,孝心我们本来都有,是我们自有之心,这是天性。可是现在呢?可能我们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良好的圣贤教育,这个自有之心就被社会给污染、给蒙蔽了,蒙蔽这个自有之心的是我们的烦恼习气,是我们的欲望。

  我记得我第一年从美国回来探亲,当时我给家里买了很多礼品,正好遇上要过年,我记得那年是一九九六年底回家过年。离开父母一年多时间,心情都是盼著赶紧回家,买了机票,准备行装,东西很多,都是给父母的年礼,还有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法宝,当时都是录音带,还有书。就想到剪发的问题,因为在美国剪一次发要十二美金,相当於人民币一百块钱,在广州随便街边的一个理发铺,五块钱人民币。我就想到,干脆头发留长了回家剪,省点钱,我学金融的,这算盘会打。於是就带著我的这些行装,万里迢迢从美国回来,从我们学校到达拉斯转机,到洛杉矶,到香港,再坐直通车回到广州,将近三十个小时。回到家里,那叫风尘仆仆,头发又很长,像个小乞丐,就敲门。母亲已经知道我要回来,在家等候,听到我叫门,立即从里面开门,请我进来。我一看到母亲,给母亲鞠了个躬,说我回来了,抬眼一望,看见我母亲从头到脚都非常整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服,过年的服装也非常的庄严。她把我让进家里,给我沏好一杯热茶,坐下来跟我聊,说茂森,我知道你今天回来,我昨天特地去理发铺烫了发。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无地自容,母亲的心跟我的心不一样。你看母亲是什么心?想到儿子好久没回来,让自己的儿子看一个好形象,让他远隔重洋不必挂虑,所以特地去烫了发。而这个做儿子的,想到省钱,这个是把利放在孝心之上,这不叫重利轻义吗?这就是社会污染,让我们的孝心被蒙蔽了,不能够时时刻刻把孝做为第一事。什么叫第一事?事情来了,相比之下哪个最重要,第一事摆在第一位,这才叫做人间第一事。我当时怎么想?省钱是第一事,孝亲变成第二、第三。所以这个事情我都是常常的忏悔,这事上虽然是小,但是这个心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学习《劝孝文》,读到这个章节就动心,动什么心?动我们自有的孝心。假如不能动心的,那真的就不是人,那跟禽兽有什么两样?现在虽然穿著衣服是个人的样子,那叫衣冠禽兽,现在就是衣冠禽兽,死了以后必堕三途。所以『见我此章,而不堕泪者,非人也』。看到这样的一个章节,文昌帝君的这种苦口婆心的劝化,眼泪流下来了,这是什么眼泪?忏悔的眼泪,感动的眼泪,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的誓愿触发出来的眼泪,从今以后要做个大孝子,痛改前非。我自己就曾经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发了九条孝愿,忏悔自己过去不孝,发愿做孝子,这才算是个人。

  下面说『逆子忤媳』,逆子,不孝子,忤媳,不孝顺公公婆婆的媳妇,这些人就是过去不善(为什么不善?其实他本性本善,因为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没有人教他),所以做出很多糊涂事;现在听到《劝孝文》,发愿改过自新,必定化为『孝子顺妇』,重新把孝心开显,把孝光发亮,这是良心发现。否则,这里讲得很不客气,那『与禽兽何异?』说老实话,禽兽都有孝心,孝心是一切众生本有的性德,君不见小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这不都是禽兽吗?它们都会孝顺父母,人做不到,那真叫禽兽不如,『人人得而诛之者也』。不仅人可以诛之,天也可以诛之,这个意思就是说,人间的法律不能原谅他,天道的因果定律更不可能放过他,不孝顺的人果报必定是遭到天谴,必定是堕三途,甚至会堕地狱。所以知道因果报应,不敢作恶,懂得伦理道德,耻於作恶,人怎么能够跟禽兽一样?要学圣学贤,生起崇高的志向。人贫穷没有所谓,要有立志,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有希圣希贤的志向,从孝道下手,孝顺父母,进而把孝心扩大,孝顺一切人、一切众生,必能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

  今天元旦,我们的新春学习就以《元旦劝孝文》,希望我们在这人间第一日里面,努力奉行人间第一事。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摘自: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钟茂森博士主讲 2009/1/26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