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河南寺院

河南林州慈源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林州慈源寺  

  林州慈源寺

  慈源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中国罕见的一处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建筑。2004年,安阳至林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因寺院南北地下均为煤矿采空区,拟建的高速公路只能从寺院中部通过。为了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慈源寺于2006年实施整体平移。本词条主要介绍慈源寺的搬迁过程中的有关发现及创世界纪录。

  慈源寺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横水镇,该寺院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为我国非常罕见的一处融儒、道、佛三教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存。

林州慈源寺

林州慈源寺

  原寺院大致呈方形,坐北向南,分别由中院主建筑群和环绕外围的院落组成。其中院布局为唐宋时期较常见的廊院形式。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三教堂等四座主要建筑,东西侧各配有厢房。在中院前部,大雄宝殿的东南及西南位置,各有一座两层楼阁式建筑,估计应是原钟鼓二楼。中院与外院间由连廊分隔,外院由最南端的山门和四周围墙组成,内部还有厢房。在院外,有一条溪流由北向南顺东墙而过。院西北处,有小型塔院与主院相呼应,院内依稀可辨有几座喇嘛塔,塔前有碑,上可辨“祖师塔”三字。

林州慈源寺

林州慈源寺

  通过对碑身的文字辨析,“慈源之图”碑刻于明弘治己酉年间(1489年)。该图所绘当是距今五百多年前的寺院布局。与今日寺院相比,慈源寺外围院落、钟鼓楼及塔院已经被毁,山门、大雄宝殿、三教堂及各厢房基本在明代原位,个别建筑有所增减和位移。历经五百年,整个寺院的核心部分仍保留着明代的格局特点。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现存位于前院天王殿东侧的文昌阁,在碑图中并没有找到踪影。文昌阁是供奉孔子的殿宇,代表了儒学思想的影响。现文昌阁为重层楼阁式建筑,从其特点分析,时代应稍晚。由此推断,明弘治年间的慈源寺里可能仅有佛道二教,在后来的文化融合中才逐渐加入儒教。

  佛教造像多为汉白玉质,面相丰腴端庄,雕刻精美。专家经过研究后认为,这些佛像除少数为唐代遗存外,多为宋代作品。出土的大量瓷片部分器物外底还有款识,时代包括隋、唐、五代、北宋、金、元等朝代。发现的一件覆莲柱础,雕琢细致,应为唐宋时期的建筑构件。宋“大观四年”经幢两面刻字,记述了制作经幢的原因,其中提到了“相州”、“马店”、“西马店”等地名,而今慈源寺所在地仍叫“马店村”,结合寺院内保存的明代“慈源之图”中的寺院布局,可以看出慈源寺的位置至少千年未变。 慈源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是目前林州市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该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建筑,祖师殿、关公殿是道教建筑,文昌阁则是儒教建筑,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建筑为三教堂,这种情况,在中国绝无仅有,是儒、道、佛三教在中国历史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最珍贵证据。为了让道安阳至林州高速公路建设,经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多次论证,2004年12月24日,省政府同意整体迁移慈源寺。目前,平移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并于3月9日进入平移施工阶段。全部保护工程计划于今年5月底全部结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