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圆瑛法师

念佛普摄群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 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今举一例。

  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著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于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著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 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 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那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若肯以聪明。用之于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 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只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想。故不怕愚痴。只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 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 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 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 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 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龟鉴。

  十 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