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文章背景颜色设置

圆瑛法师

卫生了生差别论

浏览: 次 

背景色: 未选择

  夫修持之法,有从色身心性二者之别,若从色身,炼精运气,乃属有相有为之功,祗能卫其生,而不能达到了生。若从心性回光反照,乃属无漏无为之道,自易达到了生,岂不极胜于卫生?窃考卫生之收效,虽能却病延年,仍未离形骸之桎梏。老子有言: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吾复何患?即使此身,修持功极,而能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终非究竟。楞严经中所列十种仙人,寿千万岁,栖止深山,或大海岛,报尽还来,莫免轮回之苦。而了生之功用,但从回光反照下手,便得脱离乎根尘。佛教有言:先依静处端坐不动,不依形色,不依气息,不依念虑。善恶都莫思量,但观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心光内照,眼不缘色,耳不缘声,六根不缘六尘境界;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归一,六用不行,灵光独耀,身心俱捐;自可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如鸟出笼,所向无碍,了脱生死,永息轮回。倘若初心下手用功,未能息念,虽起观照之功,犹觉妄念生灭,不必作意按捺,倘欲除妄,则妄上加妄矣。但以慧光照察,此之妄念,生从何来,灭向何去,毕竟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空寂,便能内发寂静轻安,而得法乐,寂照二字,即是修心之法。寂者,定也;照者,慧也。寂照双行,定慧均等,寂而常照,则不落昏沉;照而常寂,则不至散乱。若寂而无照,是为无记住,‘如人将睡时,不思善不思恶之境界。’若照而无寂,是为妄想性。古德云:‘寂寂惺惺是,无记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务必惺寂同时,不昏不散,日久月深,绵绵密密,迨至静极光通,明心见性,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必矣。彼世之徒知卫生而不知了生者,其亦极善思惟之哉? 喜欢 (0)
阅读文章如发现错字或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点此报错

上一篇:佛教大乘教理行果

下一篇:信论

热点推荐

精华推荐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来自网络,本站不发布任何信息

特别声明:本站服务器置于海外,仅供海外华侨浏览

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仅供参考。

WWW.fojiaowang.com.cn

觉悟佛教网

没有版权,欢迎转载

关于本站

2019-现在